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463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docx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docx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0407含答案

2017届高三年级理综测试(0407)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

S-32Cl-35.5Ca-40Fe-56Cu-64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

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主要分布在②中,其次在①③中

D.过敏反应通常会导致③的液体量减少

2.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子一代DNA应为②B.子二代DNA应为①

C.子三代DNA应为④D.亲代的DNA应为⑤

3.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被淋巴因子消灭

B.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C.记忆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D.记忆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被溶菌酶消灭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

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C.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D.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

5.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

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

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

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观察:

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6.黑腹果蝇X染色体存在缺刻现象(缺少某一片断)。

缺刻红眼雌果蝇(XRX-)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杂交得F2。

已知F1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例为2:

1,雄性全部为红眼,雌性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X-配子不能成活B.F1白眼的基因型为XrXr

C.F2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为4:

3D.F2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1/2

7.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主要是由于增塑剂的挥发引起的,而非氧化或加成反应

B.酸性氧化物均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CO2、SO3等

C.为消除碘缺乏病,政府规定在加碘食盐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KlO3

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钠在足量氧气中充分反应,常温和燃烧条件下转移的电子数不同

B.0.5molNH4HSO4晶体中,含有H+数目约为0.5NA

C.92gNO2、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N原子数为2NA

D.一定条件下,1molN2和3molH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分子数为2NA

9.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所给离子

方程式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加入试剂(溶液)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SO42-、I-、NO3-、K+

稀硫酸

6I-+2NO3-+8H+=3I2+2NO↑+4H2O

B

Na+、Fe2+、Cl-、ClO-

HCl

ClO-+H+=HClO

C

Ba2+、Al3+、Cl-、H+

少量NaOH

Al3++3OH-=Al(OH)3↓

D

NH4+、Na+、Cl-、HCO3-

过量NaOH

HCO3-+H+=CO2↑+H2O

10.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B、C在同一周期;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也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的氧化物既能与HF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B.原子半径:

B>A>C

C.C单质又称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IT行业

D.A元素的氢化物可与A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生成盐

11.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电解液足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b连接,则一段时间后向电解液中通入适量HCl

气体可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

B.图1中,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C.图2中,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a连接,则电解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图2中,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b连接,则A极减少的质量等于B极增加的质量

12.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①量取15.00ml的NaOH溶液

B.用装置②灼烧FeCl3·6H2O晶体制备无水FeCl3

C.在实验室中用铜和稀硝酸在装置③中制备并收集NO

D.用装置④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1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2:

1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

a.CH3COONa;b.C6H5ONa;c.NaHCO3;d.NaOH。

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d、b、c、a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42)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a·Kh=Kw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

A.③⑤⑥B.③④⑥C.①④⑤D.③④⑤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7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是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击中北京中央电视塔。

假设发生闪电的云层带负电,则在

闪电瞬间,电视塔受到地磁场的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方向是

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

15.如图所示,两竖直木桩ab、cd固定,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固定在a、c绳长为L,一

质量为m的物体A通过轻质光滑挂L挂在轻绳中间,静止时轻绳两端夹角为120°,若把轻绳换成自然长度为L的橡皮筋,物体A后仍处于静止状态,橡皮筋处于弹性限度内,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上述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绳的弹力大于mg

B.轻绳的弹力小于mg

C.橡皮筋的弹力大于mg

D.橡皮筋的弹力小于mg

16.在质量为M的电动机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到转轴的距离为r,如图所示,为了使放在地面上的电动机不会跳起,电动机飞轮的角速度不能超过()

A.

B.

C.

D.

17.压敏电阻的阻值R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兴趣小组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电梯运动状态的装置,其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受压面朝上,在上面放一物体A,电梯静止时电压表示数为U0,电梯在某次运动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变减速下降B.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减速下降

C.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变减速上升D.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速下降

1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置时间(x-t)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内()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

19.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建立合力、分力、重心、质点等概念时都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段位移相加,应用了“微元法”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列,例如:

电场强度

,速度的定义

,加速度的定义

D.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首先引入了电场线来形象描述电场

20.若地球自转在逐渐变快,地球的质量与半径不变,则未来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

相比()

A.离地面高度变小B.角速度变小

C.线速度变小D.向心加速度变大

2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带电小球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且沿下板边缘飞出.若下板不动,将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v0从原处飞入,则带电小球()

A.将打在下板中央

B.仍沿原轨迹由下板边缘飞出

C.不发生偏转,沿直线运动

D.若上板不动,将下板上移一段距离,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

22-26为物理部分,27-30为化学部分,31-35为生物部分;共174分。

22、(6分)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同学各自画了以下力的图,图中F1、F2是用两把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各自的拉力,F’是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拉力;画出了F1、F2、F’的图示,以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画平行四边形,以F1、F2交点为起点的对角线用F表示,在以下四幅图中,只有一幅图是合理的,这幅图是

(2)在做完实验后,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

你认为他的体会中正确的是____

A.两根细绳套必须等长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时,两测力计的示数要相同

C.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N

D.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图示F’不完全重合,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

23.(I)

(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厚度为mm,若将可动刻度再逆时针转过72°(从右往左看),则读数为mm。

(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20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的内阻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表的连接方式如图1(a)或图1(b)所示,则应选择哪个电路连接方式____(填a或b)

(3)用下列器材组装成一个电路,既能测量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又能同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很大)

B.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很大)

C.电流表A(量程3A、内阻很小)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4A)

E.小灯泡(2A、5W)

F.电池组(电动势E、内阻r)

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后发现:

若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则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II)

(1)请将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在虚线方框中补充完整.

(2)每一次操作后,同时记录电流表A、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组成两个坐标点(I1,U1)、(I1、U2),标到U—I坐标中,经过多次测量,最后描绘出两条图线,如图所示,则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P点相交,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Ω.

24.电磁炮是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使炮弹发射出去的.如图所示,把两根长为s,互相平行的铜制轨道放在磁场中,轨道之间放有质量为m的炮弹,炮弹架在长为L、质量为M的金属杆上,当有大的电流I1通过轨道和炮弹时,炮弹与金属架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获得v1速度时刻加速度为a,当有大的电流I2通过轨道和炮弹时,炮弹最终以最大速度v2脱离金属架并离开轨道,求垂直于轨道平面的磁感强度多大?

(设金属架与炮弹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总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25.(18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足够大斜面以直线

为界由两部分组成,

垂直于斜面的水平底边

且其左边光滑右边粗糙,斜面上固定一个既垂直于斜面又垂直于

的粗糙挡板,质量为

的小物块

置于挡板与斜面间,

与挡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质量为

的小物块

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在界线

上的

点,细线长为

,此时,细线恰好处于伸直状态.

可视为质点且与斜面粗糙部分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它们的水平距离

以水平初速

向右滑动并恰能与

发生弹性正撞.

.求:

(1)

碰撞前向右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2)碰后

滑行的位移;

(3)

沿斜面做圆周运动第一次到最高点的速度.

 

26.如图所示,两块相距为d,足够长的金属板平行竖直放置,两板间电压为U,长为L的

细绝缘线一端拴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左板上某点,小球静止时绝缘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求:

(1)带电小球的带电量为多少?

(2)如突然将细线剪断,小球经多长时间打到金属板上?

27.(12分)

氯化铁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生产流程制备无水氯化铁并对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经查阅资料得知:

①无水氯化铁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②工业上,向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可生产无水氯化铁;③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可以生产无水氯化亚铁和氢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用a、b、c…h表示)。

(2)若缺少装置E对本实验造成的影响是。

(3)工业生产中,会将D中干燥剂换成无水氯化钙,通过D后产生的过量氯气再用氯化亚铁溶液吸收,得到氯化铁溶液作为副产品。

氯化亚铁溶液因吸收Cl2失去作用而失效,下列试剂中能够检验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完全失效的是。

a.硫氰酸钾溶液b.铁氰化钾溶液c.高锰酸钾溶液d.烧碱溶液

(4)实验结束并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H2O2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

该小组对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实验

操作

现象

实验I

(取褪色后溶液3等份)

第1份

滴加FeCl3溶液

无明显变化

第2份

滴加KSCN溶液

溶液出现红色

第3份

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II

(取与褪色后的溶液

同浓度的FeCl3溶液)

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交红,再通入O2

无明显变化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实验I说明是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反应

b.实验I说明是Fe3+发生了反应而不是SCN-发生反应

c.实验I中第3份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SO3

d.实验II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

由实验I和Ⅱ得出结论为。

28.(15分)钛是一种重要的金属,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还含有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钛铁矿与硫酸反应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物质A为(填化学式),步骤I中的“一系列操作”为。

(3)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提高TiO2·xH2O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

(4)由TiO2获得金属Ti可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电解法:

以石墨为阳极,TiO2为阴极,熔融CaO为电解质,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热还原法:

首先将TiO2、氯气和过量焦炭混合,高温反应生成TiCl4;然后用Mg还原TiCl4即可制取Ti。

生成TiCl4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9.(16分)燃料的使用和防污染是社会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话题。

(1)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4(g)+2NO2(g)=N2(g)+CO2(g)+2H2O(g)△H1=-860.0kJ·mol-1

②2NO2(g)

N2O4(g)△H2=-66.9kJ·mol-1

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g)、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2)如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达到低碳排放的目的。

如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理示意图甲。

电极a、b表面发生电极反应。

其中a极为:

极,b其电极反应式为:

(3)如果用100ml1.5mol/L的NaOH溶液吸收2.24L(标准状况)的二氧化碳气体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浓度符号表示)。

(4)燃料除硫中可用到CaCO3,它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

①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及鼓入的空气反应生成石膏(CaSO4·2H2O)。

写出该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一纯碱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现将其与等体积的CaCl2溶液混合,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5)将1molCO和2molH2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CO(g)+2H2(g)

CH3OH(g)△H=-90.1kJ·mol-1。

反应。

其他条件相同时,CO的平衡转化率[α(CO)]与压强(P)和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30.(12分)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

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II、III、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

(2)图中V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V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

(4)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反应。

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中。

(5)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31.(8分)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

时,C组产物总量____,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答出两点即可)。

32.(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

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

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填“可靠

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33.(12分)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

请回答:

(1)从反射弧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由此说明肾上腺髓质和中枢神经系

统的关系是。

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________。

而人体内还存在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

(2)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a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c的分泌量。

但健康人体内激素c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原因是。

(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细胞对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

结合题目信息分析,在________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34.(14分)下表1表示豌豆相关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表2中的豌豆品系②~⑤除所

给隐性性状外,其余相关基因型均为显性纯合。

红花(A)对白花(a)、圆粒(R)对皱粒(r)、花的位置腋生(C)对顶生(c)、黄子叶(Y)对绿子叶(y)分别为显性。

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表1:

性状

花色

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

茎的高度

花的位置

所在染色体

I

I

II

III

?

表2

品系

形状

全部为

隐形形状

皱缩rr

白花aa

顶生cc

绿子叶yy

矮茎dd

显性性状

(1)圆粒基因能指导淀粉分支酶的合成,圆粒淀粉含量高,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后,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蔗糖含量高成为皱粒。

这种改变的实质是(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选择①③做亲本是否可以进行基因分离定律验证实验

(3)选择品系①和⑥作亲本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若考虑3对相对性状,分别是

,不计花的位置,F2中其余4对相对性状均为显性的个体占隐性的个体占____

(4)已知花色与花的位置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无交叉互换),某人做了如下验证实验,请完成实验并预测结果:

选择________作为亲本杂交,收获F1种子

种植F1种子,让其自交,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