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史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161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史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史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史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史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史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史复习教案.docx

《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史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史复习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史复习教案.docx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史复习教案

商水县实验中学“基于课程标准、中招考点、两类结构”的

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史复习教案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5/8/26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通过《汉莫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2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3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4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步产生新的文明。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5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2、教材分析

这两个单元在教材中占据一定地位,在中考考查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

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和不同地区的文明显示的不同特点。

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世界的课件文化成就和古代史上的文明的冲撞和融合。

3、中招考点

近几年河南中考对世界古代史考查时,常和中国古代文明结合考查,从已经考查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四大文明古国、雅典民主政治、大化改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等知识点。

而且多与课时内容交叉命题,如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联系起来考查。

4、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一轮复习时,对基本的知识点能够较好地掌握,但由于本主题的内容较多,缺乏必要的联系,对古代文明成果及文明交流的内容掌握不够全面。

二、学习目标

1说出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文明代表,简述希腊罗马发展简史及希腊民主政治的概况;会比较大河流域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的异同。

2说出日本大化改新对日本,伊斯兰教对阿拉伯的作用。

简述欧洲封建文明的概况与特征。

3准确识记世界古代文明的代表成就;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概况,说出中外文明的交流方式,并能举例证明。

三、评价任务

1 能说出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文明代表,能简述希腊罗马发展简史及希腊民主政治的概况;会比较大河流域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的异同。

2能够说出日本大化改新对日本,伊斯兰教对阿拉伯的作用。

能简述欧洲封建文明的概况与特征。

3能准确识记世界古代文明的代表成就;概述时间三大宗教的概况,能说出中外文明的交流方式,并会举例证明。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明确本节课复习的主要内容

 

  1.古代科技;

中 2.古代思想文化;

招 3.古代政治

考 4.古代中外文明交流

点5.河南地方文化;

6.历史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复习目标①

说出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文明代表,简述希腊罗马发展简史及希腊民主政治的概况;会比较大河流域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的异同。

 

一、复习指导:

快速复习课本7-19页的《亚非文明古国》与《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内容,5分钟后完成下面基础知识梳理

1四大文明古国对比表

文明诞生时间

发源地

文明标志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2希腊文明发展

西方文明之源—希腊

起源时间

发源地

文明源头

鼎盛时期

衰败

 

3古罗马的发展线索

罗马共和国建立()年

()年称霸地中海(

)年罗马帝国建立(

西罗马

)年罗马帝国分裂

东罗马

西罗马()年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结束。

东罗马既拜占庭帝国()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

复习检测练一

1、关于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国王的巨型陵墓  B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C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

D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2、汉谟拉比国王颁布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扩大公民权力

C实行种姓制度       D促进经济发展

3.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

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A.婆罗门B.刹帝利

C.吠舍D.首陀罗

4.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最佳的旅游目的地是

A.德国B.英国

C.法国D.希腊

5.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执政官是

A.亚历山大B.伯利克里C.腓力二世D.大流士

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地理因素是

A.河流  B.山川  

C.海洋 D.森林

6.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罗马展开长期争夺战的国家是

A.迦太基B.希腊C.波斯D.马其顿

7、公元2世纪左右,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大秦就是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D.英吉利王朝

能力提升

这两课讲了世界奴隶制文明的兴起发展,世界奴隶制文明分两类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1、学生能根据课本内容简述表格中的知识点;

2、能正确解题。

1、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特征:

①都处于大河流域

②经济上都是农业文明

③政治上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2、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异同

①东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东方文明的产生与大河有关,从事采集与农耕;西方文明环海,从事海外贸易,

②东西方政治经济形式不同:

东方经济是农业经济,政治是奴隶制专制制度;西方经济是商业经济,政治是奴隶主民主政治。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复习目标②

说出日本大化改新对日本,伊斯兰教对阿拉伯的作用。

简述欧洲封建文明的概况与特征

 

复习指导二:

复习课本20-31页《亚洲封建国家》与《欧洲封建国家》的内容,梳理下列知识点。

(5分钟)

基础知识梳理

①日本、阿拉伯的发展

日本大化改新

时间

内容

影响

伊斯兰教

创立背景

创立时间

创始人

教义

对阿拉伯的影响

阿拉伯国家的发展

建立

统一

鼎盛

②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核心是

什么?

有什么作用?

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复习检测练二

1.公元646年,他日本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是仿照哪一种制度进行的?

A.中国明朝制度B.中国隋唐制度

C.雅典民主政治D.罗马制度

2、"安拉"的使者指的是

A.释加牟尼B.耶酥

C.穆罕默德D.孔子

3、下列哪个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D.波斯帝国

4、下面哪个实权人物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而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

A.查理•丕平B.查理•马特

C.亚历山大D.伯利克里

5、十一、二世纪,法国的各城市争取自治权的典型是

A.巴黎人民起义

B.琅城市民起义

C.马赛人民起义

D.里昂工人起义

6、在历史上,拜占廷帝国指的是

A.东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波斯帝国

直击中考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1、学生能说出表格中的知识点;

2.能正确解题。

1、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封建主是教会,而不是国王。

2、西欧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为西欧社会迈向近代准备了物质和社会条件。

3、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标志

4、中古西欧城市发展与中国宋朝城市发展的异同、

异:

西欧城市规模小,中国城市规模大;西欧城市手工作坊多。

同:

两者都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沿街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城市建设比较好,如中国城市的绿化,西欧城市的石块街道等。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复习目标③

准确识记世界古代文明的代表成就;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概况,说出中外文明的交流方式,并能举例证明。

一、复习指导三:

快速复习课本35-51页《古代东西方文明及其交往》内容,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5分钟)

二、自学与检测:

1.填表梳理知识点;

中外古代思想文化成就汇总

类别

文明名称

人物(地点)

作用

文字

甲骨文

中国

戏剧

文学

科学

建筑

世界三大宗教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教义

经典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东西方文明交流方式

文明交流方式

史实

作用

暴力冲突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扩张

和平交流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能力提升

如何看待不同文明?

1文明是多元的,所有文明都有自身的优点,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应给尊重。

不同文明的交流有利于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2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文明,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自觉抵制其消极成分和不良影响,反对全盘接受。

3提倡中华民族和其他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4和平交往应成为不同文明交往的主流。

复习检测练三

1、在一位法老的陵墓里,发现了许多神秘的符号,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你认为它应该是

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

C、甲骨文D、字母文字

2、楔形文字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创造者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

A、古埃及人B、苏美尔人

C、古印度人D、古罗马人

3、我们要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有关情况,可以参考

A、《荷马史诗》B、《俄狄浦斯王》C、《天方夜谭》D、《古兰经》

4、《荷马史诗》描述的是

A、古希腊政治家的史诗

B、古希腊英雄的史诗

C、古希腊史学家的史诗

D、古希腊风俗的史诗

5、被称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是

A、阿里斯托芬B、埃斯库罗斯

C、索福克勒斯D、阿基米德

6、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是

A、《荷马史诗》B、《阿拉丁和神灯》

C、《天方夜谭》D、《伊利亚特

7、与科学家阿基米德有关的是

①发现杠杆定律②发现浮力定律③发明螺旋式水车④创立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学科体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8、“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这句名言是谁说的

A、阿里斯托芬

B、埃斯库罗斯

C、索福克勒斯

D、阿基米德

9、被法国大作家雨果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的是

A、麦加大清真寺

B、凡尔赛宫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

10、"造孽、芸芸众生、大千世界、阿弥陀佛……"等词语的产生,与下列哪种宗教有关

A.佛教B.基督教

C.伊斯兰教D.道教

11、"基督教会确立耶稣出生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 )

A、寒食节B、宰牲节

C、愚人节D、圣诞节

12.马拉松长跑与下列哪场战争有关()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的扩张

D.十字军东侵

直击中考

2014年、2013年河南省中考试题第21题

2.试题解析:

1.都是通过图片考查;第①小题都是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第②小题都是侧重考查知识联系;第③小题都是侧重考查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2.历史资料的分类:

(1)按载体可分为:

①实物史料: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②文献史料:

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史实的资料,

③口述史料:

神话、传说、故事、采访记录等;

④图片影像史料:

新闻图片、照片、纪录片、影视资料等;

(2)按可信度可分为:

①第一手资料:

文物、遗址、原始的图片、影像史料等;

②第二手资料:

文献史料、口述史料等。

(3)也可按产生时间、产生地点或内容类别分。

1、学生能正确回答表格内的相关知识点;

 

2、能正确解题,体会解题方法步骤。

1、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经阿拉伯人改造后传播到欧洲。

2、三大宗教的共同特点:

都产生于亚洲,教义中都宣扬“忍耐顺从”;后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3、文明交流的属于对外交往的内容,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属于民族关系问题;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小结

近3年来,本单元在河南省中招考试中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集中体现在第21题,分值一般5分,所占比重一般为10%,内容涉及古代科技、古代思想文化、古代政治、中外文明交流、河南地方文化及历史学习能力等六大方面,命题素材以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为主,注重中外古代文化的联系,体现了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要求,考查过的知识点有《清明上河图》、西欧城市的发展、古代宗教、河南地方文化及文明交流的方式等,复习时应特别关注中外文明相互关联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