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理论全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884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理论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教育学理论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教育学理论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教育学理论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教育学理论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理论全解.docx

《教育学理论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理论全解.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理论全解.docx

教育学理论全解

第一章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

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知现象。

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

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2、教育学业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

3、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重要基础。

教育学是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英国—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归纳法,为教育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基础,

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出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夸美纽斯主要观点:

班级授课制、人人都应学习。

赫尔巴特主要观点: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段教学法。

认为教育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

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杜威的主要观点:

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从做中学”强调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阶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即教育学科学化的发展阶段。

其中代表作有:

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苏联—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苏联—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这本著作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

4、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

第二章

广义的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理解)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要求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的永恒性:

指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2、教育的历史性:

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

具体体现在:

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注意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马克思主义劳动起源说:

原始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3、教育与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历史进步现象。

近代社会教育:

表现主要为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现代社会教育:

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教育的功能:

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基本规律主要有: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

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

3社会生产力发展制约教育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的结构

4社会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手段、组织形式和方法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使劳动力增值的功能

2教育具有使科学知识增值的功能

3教育具有促进生产力全面发展的功能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

1、社会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政治经济也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

4社会政治经济也决定着教育的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的管理体制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1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2通过传播一定的思想意识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直接、间接的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影响巨大,但是不能起决定作用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5、教育对个人恨燕尾服的影响具有不可重复性。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

环境:

一般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

第三章

教育目的:

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培养目标:

一般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的意义:

1、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

2、对教育活动起指导和支配作用

3、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受教育者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获得发展,因而教育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所制约。

教育目的制定的客观依据:

1、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

教育目的的社会性决定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什么样性质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制约: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取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3、教育目的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在制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时,必须从实际出发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不同的要求

4、教育目的受民族文化与世界教育发展进程所制约:

教育目的还受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因素所制约

 

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依据:

1、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

3、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不同的教育目的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特定背景下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体现对不同社会利益的追求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

2、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培养具有对立个性的受教育者

素质教育:

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意义:

1、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2、是客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既是社会的需要,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需要

4、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智力:

指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知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它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因素。

智力是保证认知活动进行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它包括一系列的认知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广义的体育:

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体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这是体育的本体意义和直接作用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3、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增强学生的体质:

是体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

要求在培养他们敏锐的感觉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感;还要求培养学生审美的比较及分析能力,以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他们审美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艺术形象。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1、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2、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3、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章

广义的教育制度:

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

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我国1958年学制改革:

提出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我国学制进一步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内容:

1、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

2、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3、中等教育改革

4、高等教育改革

5、加强领导,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第五章:

教师的作用:

1、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①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即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这对矛盾中,教师的教师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②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决策者

③教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

④教师是教育效果的影响者

教师的根本任务:

是教书育人。

教师的具体任务是:

1、教师不仅要教好书2、还要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3、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4、关心学生的生活。

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与创造性:

1教师的劳动不仅有体力的付出,还有脑力的付出,是复杂的脑力劳动。

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

教师创造性的应用教育教学规律方面。

③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果断地作出正确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2、连续性与广泛性:

①教师劳动的连续性体现在:

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

上班前、下班后都可能是教师的劳动时间。

②教师劳动的广泛性体现在:

空间的广泛性:

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

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

3、长期性与间接性

4、主体性与示范性:

①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体现在:

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体现在: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3、团结协作

4、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这是教师劳动的“主体性、示范性”特点以及学生具有的“向师性、模仿性、可塑性”特点所决定的。

(二)教师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主要有:

①准确、精练,具有科学性②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

③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④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

2、组织管理能力:

主要体现在:

①组织管理班集体

②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

3、教育教学和组织能力:

主要体现在:

①教师要善于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材,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预见性、有序性。

②教师还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③教师还要善于组织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能力,使各方面相互配合,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

教师专业发展:

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双重的地位,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其发展是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向积极方面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三层含义:

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儿童从出生到成长为青年初期学生,需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五个年龄阶段。

 

学生的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申诉的权利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隐私权、健康权)

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其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师生关系:

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科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与爱生:

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学习条件。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

①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

②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

③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意义:

1、是使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2、是实施素质教育,

3、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师生关系的建立的建立与发展决定因素:

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修养、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注意以下: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3、掌握师生沟通的艺术。

第六章

广义的课程:

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机会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

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学科、应该从事的活动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课程主要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四要素构成。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组成

课程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

1、课程设置2、课程开设顺序3、教学时数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

1、教学为主,全面安排2、相互衔接,相对完整

3、突出重点,注意联系4、统一性、稳定性、灵活性想结合。

学科课程标准:

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教学法的要求。

学科课程标准一般包括:

说明、正文两部分。

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1、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2、理论联系实际

3、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4、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3、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5、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互相渗透融合

2、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合一体化

4、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相结合

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课程任务上的改革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课程内容方面的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相联系,关注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

3、课程结构方面的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4、课程实施方面的目标:

改变课程实施方面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等能力

5、课程评价方面的目标: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课程管理方面的目标: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可采购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国家课程标准是课程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第七章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活动,教学则是实施智育和其他各育的基本途径。

智育的实施除通过教学外,还有课外活动等。

教学的地位:

教学时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教学的作用:

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教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是传播、延续、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桥梁,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纽带。

2、教学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3、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基本任务:

1、传授与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他任务的实现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2、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

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

1、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2、是以认知过程为基础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古代:

孔子将学习过程划分为:

“学、思、习、行”四个基本部分。

在西方:

古罗马昆体良曾提出“模仿、理论、练习”三段学习法。

在近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美国教育家杜威:

提出“困难(发现疑问)、问题(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假设(作出解决问

题的假设)、验证(推断哪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结论(检验修正假设、获得结论)

五步教学法。

苏联教育学家-卡洛夫《教育学》提出: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知新教材,形成观念

和概念,知识的巩固和复习,知识的运用于形成技能技巧,知识、技能技巧的检查六个基本

环节。

教学过程可分为:

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

3、理解教材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教学原则:

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

我国目前基本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其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直观性原则:

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4、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6、巩固性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7、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中腰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

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因指导思想不同,各种教学方法可归并为:

注入式和启发式

注入式:

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

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指以教师和学生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谈话、讨论、读书指导等属于以语言为主要传递形式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

2谈话法:

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3讨论法: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得一种方法。

4读书指导法:

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2、以直观感知的教学方法:

主要指教师通过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组织教学性的参观等,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有:

1演示法:

指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以使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

2参观法: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或现象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指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行为习惯和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方法主要有:

1练习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方法。

它是中小学各科科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2实验法:

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对立的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教学时常用的。

3实习作业法:

指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4实践活动法:

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提出课题和提供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得出原理。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机会地使学生处于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学生不知不觉的受到教育。

它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