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826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2018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2.(2017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

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

它反映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3.(201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下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

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

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

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

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4.(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保证国民有自由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封建特权。

以上思想体现在

A.《十二铜表法》B.《汉谟拉比法典》

C.《法国民法典》D.《钦定宪法大纲》

5.(201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

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此法国废除了君主制

B.这一事件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C.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

D.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

6.(2018河北省景县中学高二开学摸底考试)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7.(2017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8.(2019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底特律新闻》上的一幅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飞奔的蜗牛》(Congressionalaction:

国会法案;FDR: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NEWDEALPROGRAM:

新政计划)。

该漫画表明新政中

A.经济颓势迅速得到扭转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C.总统的权力得到了扩张

D.国会拖延了新政措施的推行

9.(2019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美国独立之初,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为波托马克河水道的归属问题,长期争持不下,北卡罗来纳州因争夺西部土地,痛斥弗吉尼亚州、南卡罗来纳州夹击本州,与两州积怨日深,宾夕法尼亚州与特拉华州为边界争端,已发展到兵戎相见。

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未建立中央政府机构

B.联邦政府松散无力

C.面临严重的分裂危机

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10.(2018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13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

……所有的宪法都遵循伟大的《独立宣言》所陈述的思想:

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

”这表明独立之初的美国

A.邦联体制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

B.迫切需要确立三权分立的行政机制

C.邦联国家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

D.亟待强化中央集权以摆脱政治危机

11.(2018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1841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

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

这表明

A.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

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

12.(2018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1701年英国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些规定

A.结束了君主制政体

B.违背了自由、平等的原则

C.巩固了民主政治

D.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13.(2018山东省聊城市第三次高考模拟)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顶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

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

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

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

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14.(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十七次模拟考试)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

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

A.议会高于王权原则尚未确立

B.“责任内阁制”政府重新建立

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王权滥用

D.国王试图平息政党政治危机

15.(2018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案》,规定粮食价格未达到特定价格时,绝对禁止进口粮食,借以保护英国农业免受外国进口的廉价粮食冲击。

1846年,该法被废除。

这一政策调整的根源是

A.土地贵族丧失政治的主导地位

B.工业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

C.自由贸易理念在英国广泛传播

D.近代英国注重妥协的政治机制

16.(2018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言论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不小心谨慎”的批评。

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

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德国

A.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B.君权受公共舆论制约

C.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D.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

17.(2018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19世纪晚期时,在英国,首相和内阁是议会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

除非多数党自身发生分裂,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

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

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提请英王解散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

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

这反映英国

A.责任内阁制开始得到确立

B.议会已不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

C.立法权对行政权制衡削弱

D.内阁权力膨胀摧毁了宪政制度

18.(2018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检测模拟)在英语里,“民族”与“国家”是同一个词(nation),为了避免唤起不同民族(指移民的本源民族)的人关于“国家”的联想,美国很少使用nation这个词来指称不同民族的人,而更多地是使用“种族”(race)和“族群(族裔)”(ethnic)的概念。

比如在人口普查时并不问及“民族”,也不要求选择民族血统。

美国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A.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

B.回避民族问题,缓和民族矛盾

C.模糊民族概念,消磨民族意志

D.宣扬种族思想,实行种族歧视

19.(2018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

这表明在当时英国

A.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

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

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

20.(2018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模拟试卷)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说: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法国大革命受到美国革命的思想理论指导

B.法国和英国都是彻底摧毁了本国封建堡垒后建立的代议制政体

C.法国和英国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政体的典范

D.从现代化视角看,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民族独立,确立现代化体制

21.(2018安徽省宣城市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表,其中两类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

B.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C.三权分立机制逐渐被破坏

D.议会受内阁的影响在加强

22.(2018安徽省六安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1883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又颁行的《意外事故保险法》;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发起第一届国际劳工保护会议,禁止妇女儿童从事有害健康的劳动……到1894年,德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1910年经济总量超过英国。

这说明

A.统一后的德国专制色彩浓厚

B.法律的颁布推动了社会进步

C.德国用议会来粉饰专制统治

D.德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23.(2017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上入学考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改造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最能体现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当时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措施是

A.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宣布国内各民族平等

D.规定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

24.(2014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卷)某学者罗列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你觉得他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议会权力的扩张性和至上性

B.民主进程的渐进性和灵活性

C.政治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

D.法制建设的超前性和完备性

25.(2014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三二次统检)有学者曾这样评论颁布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某国宪法:

这部宪法“含糊不清,残缺不全。

承认‘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却没有明确规定政治体制,而且这部宪法还可以同样适合于君主制”。

这反映了当时该国

A.政治派别复杂且各具实力

B.启蒙思想不够充分

C.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

D.容克贵族势力强大

 

 

1.【解析】“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

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

【答案】C

2.【解析】据材料“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美国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故D选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故A选项错误;材料信息也没有体现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故B选项错误;立法与行政之争,属于三权分立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答案】D

3.【解析】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阶级关系处于十分尖锐的对立状态。

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属于特权等级,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第三等级的代表决意反对专制统治,他们要求制订一部宪法,限制王权,实行社会改革,排除A;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在人民的支持下掌握了政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并没有废除君主制,排除B;拿破仑法典为1799年拿破仑在法国上台执政后公布,时间不符,排除D;图片中三个等级的代表聚在一起,围着象征新宪法的铁床上,喊着“趁热打铁”“努力工作”等,可见C符合题意。

【答案】C

4.【解析】十二铜表法、汉莫拉比法典是奴隶社会的法典,不可能有反对封建特权的内容,AB排除;钦定宪法大纲维护了封建特权,特别是皇权,D排除;法国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保证公民的民事权利,确立自由、平等原则,选C。

【答案】C

5.【解析】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虽然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但是由于人们思想保守,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

1804年拿破仑称帝,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52年第二帝国建立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也可以用排除法,A项不符合近代法国的历史实际,B项是以1794年“热月政变”为标志,C项是1795年以来的法国政府软弱无能(具体事件是1799年的“雾月政变”),ABC三项都可排除。

【答案】D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A项说法均错误,B选项没有注意到参议院选举的特点;D选项说法错误,应为参议院,故排除。

【答案】C

7.【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C项正确。

材料所述亚当斯将皮克林免职是行使总统根据宪法享有的权力,不能反映联邦政府行政权力的加强,排除A项;根据宪法,总统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包括内阁成员,内阁是总统的下属和辅助机构,权限明确,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皮克林是其他党派,也未反映出其是因党派之争导致被免职,排除D项。

【答案】C

8.【解析】美国国会想要通过一项法案,需要很漫长的时间,就如同蜗牛一般。

而在经济危机的特殊时期,罗斯福总统却骑在这只蜗牛上飞奔向前,可见在新政中,总统的权力得到了扩大,使新政的法案能快速通过,故C项符合漫画的主旨;1933年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好转,故A项错误;漫画中并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经济这种新的模式,故排除B项;罗斯福总统却骑在这只蜗牛上飞奔向前表明,因总统的推动使法案迅速通过,因此D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D项。

【答案】C

9.【解析】材料显示美国独立之初,地方政府为了各自利益相互争斗,甚至分裂国家的危险,说明当时美国面临着分裂的危机,故C项正确;美国独立后就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府,只是权力较弱,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美国地方州相互纷争的信息,不是论述联邦政府松散无力,故B项错误;分权制衡是美国中央政府权力运行原则,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C

10.【解析】根据“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可知,独立之初的美国迫切期待强化中央集权,维护革命成果,摆脱政治危机,故D正确;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3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表明“缺乏法律依据”说法错误,排除C。

【答案】D

11.【解析】根据“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说明首相自行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不准其他阁员“越级行事”,居高临下,全面控制内阁及下属各部,英国资产阶级内阁制有了长足发展,故D正确;英国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内阁集体负责制”,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D

12.【解析】根据材料“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说明英国和法国的制度设计均是结合了本国国情,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治封建专制主义的出现威胁了民主制度,故C正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君主专制政体结束,A错误;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民主,保障全体国民的自由、民主,B错误;D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

【答案】C

13.【解析】材料中通过议会立法的原则逐步限制国王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B正确;A是18世纪初期;C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责任内阁制度确立之后。

【答案】B

14.【解析】材料中说明国王利用自己应有的权力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显然宪法制定并没有阻止王权的滥用,C正确;议会高于王权原则是1689年《权利法案》公布,A错误;“责任内阁制”政府并没有重新建立,B错误;国王目的不是平息政党叛乱,D错误。

【答案】C

15.【解析】“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案》,规定粮食价格未达到特定价格时,绝对禁止进口粮食,借以保护英国农业免受外国进口的廉价粮食冲击”说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该局面出现,B正确;A、C和D错误。

【答案】B

16.【解析】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导致民主政治发展,材料中现象说明德皇对于议会的干涉已经不符合德国经济发展的潮流,D正确;A是1871年已经确立;B中公众舆论不符合材料主旨;经济危机不是材料主旨。

排除C。

【答案】D

17.【解析】英国议会负责立法权,内阁负责行政权,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而材料表明内阁通过“诉诸选民公断”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显然说明立法权对于行政权制约的减弱,故C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是18世纪初期;当议会对于内阁不信任时候,仍然实行投票形式,故B错误;英国宪政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故D错误。

【答案】C

18.【解析】从材料中美国避免使用民族这个词汇,说明它对民族这个词是反感的,想避开民族直接讨论国家,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在“回避”二字,美国并没有回避,而是换用其它方式;C选项错在“消磨民族意志”;D选项说法本身就有问题,故排除。

【答案】A

19.【解析】根据“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大部分辉格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对英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宪政传统的恢复,而英国素来就有良好的政治秩序和宪政传统,英国自古以来就有“王在法下”观念及议会限制和监督王权制度的传统,表明当时英国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A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光荣革命的合理性,而非挑战光荣革命成果,B错误;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光荣革命是恢复历史传统,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答案】A

20.【解析】虽然材料说法国大革命是美国革命的直接后果,但是“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错误,英国是君主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妥协;C选项错误,材料注重强调的是英美的典范作用;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材料的叙述。

【答案】D

21.【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进,英国政府被修正的议案数在减小,年平均数也在下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府主要是由内阁掌握,由此可以得出内阁在议会中所占权力增多,表明议会日益受到内阁影响,由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误,此时已经处于君主立宪制阶段,国王统而不治;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的不是议会改革的作用;C选项错误,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答案】D

22.【解析】材料表明,德国颁布社会保障立法和召开国际会议保护劳工利益,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体现了法律的颁布推动了社会进步,B正确;A、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B

23.【解析】当时中国的实际是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已成定局,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他专制,因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故选A。

主权在民、规定国民权利、三权分立都属于西方政治,体现了近代民主、平等、代议制的原则,没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排除BCD。

【答案】A

2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表格所列大事件,从机构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等角度可体炼出渐进性结论,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逐步完善等,从不受成文法的制约,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角度体现了灵活性,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等,B项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

【答案】B

25.【解析】据材料“含糊不清,残缺不全。

承认‘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却没有明确规定政治体制,而且这部宪法还可以同样适合于君主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法国政治派别复杂且各具实力,故A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启蒙思想不够充分,故B排除。

19世纪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故C排除。

容克贵族势力强大,材料也未涉及,故D排除。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