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47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docx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docx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014-2016年急诊科管理及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2014-2016年我急诊科人员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凝聚人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急诊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加强急诊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巩固并壮大急诊队伍,使急诊医疗体系更加规范化,实现急诊科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急诊科将在未来三年的发展中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指导思想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的科室。

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医院确定的发展总体规划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医院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坚持思想上始终与医院保持一致,积极抓好科室队伍建设及科学建设,团结科室人员,切实提高医疗水平、科研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使科室整体达到质的飞跃,推动科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规划

(一)、三年战略目标定位:

 

建立标准化的医疗急救中心,成为区域中毒、急诊创伤、急诊心脑血管病、危重症救治等临床和科教研培训基地。

3)

4)设立医疗安全目标,确保患者安全

*学习并执行医疗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医疗安全目标

*培训医师防范医疗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临床医疗安全教育管理

*加强学习医疗各项核心制度

4)转化医疗观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

*开通绿色通道,加强与他科协作

*开展人性化服务,制定行为与语言规范指南

5)控制药占比,杜绝不合理检查

*加强教育,组织全科室医师认真学习《合理用药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

*树立合理用药的正确观念,要求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的原则;

*杜绝乱用、滥用现象的发生,药占比逐步趋于合理;

*加大对不合理用药和大处方的检查和处罚力度。

6)重视人员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综合素质

*注重三基三严考核

*开展急诊专科培训

*加强在职教育培训

*新医疗仪器使用培训

*着力建设重症病房岗前培训

*沟通技巧学习

*外院或院校进修学习

7)横向联系扩大宣传,提升窗口整体形象

*院内大力宣传发动,共同参与

*院外横向联系扩大宣传和发展

*参加社区及其他医院急救培训和授课

*倡导“人文服务规范创新”的管理理念

(四)实施方案

1)分年度实施

2014年——2015年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软件材料

*学习一系列软件资料

*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人人过关

*开展专科技能培训,人人达标

2015年——2016年

*重点抓好医疗质量,全面落实医疗安全管理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着力建设急诊重症病房

*随医院发展同步扩大建设

2)分年度实施原则:

分年不分工,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辅相成、逐步实施。

三、工作量化总目标 

急救科三年急诊量逐步达到2000人次/月,平均以每年20%比率上升,其中患者的构成逐渐增加危重比率。

逐步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年抢救人次:

达到400人次;年留观人次:

达到2000人次。

也根据此,急诊科3年后留观床位按平均100%利用率需要留观床位20张。

远期急诊住院床位估计需要20张。

四、学科建设。

 

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建设标准化急诊医学科为整体目标,以创建规范化二级医院急诊科为重点抓手,将急诊急救学科建设落到实处。

 

(一)急诊内科专业发展:

 

以内科危重病急救为主,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要在提高对内科常见危重病救治水平的基础上,重点体现二级医院急诊科重点学科要求的技术病种病例方面。

具体如下:

 

1、心肺脑复苏临床操作(体现进展)  

2、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3、多脏器功能衰竭监护、抢救及科研 

4、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 

5、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的呼吸监测血气动态监测

6、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抢救 

7、上消化道大出血 

8、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9、急性心律失常的抢救 

10、各种休克的抢救 

11、ARDS的早期诊断和抢救 

12、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抢救

13、各类危象的诊断和抢救 

14、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早期诊断 

(二)急诊外科专业发展:

 

伴随我院外科综合实力发展,无疑会给急诊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诸如外伤的急救及外科危重病急救等。

特别是随着急诊手术病人的增多,更多滞留于急诊的患者分秒必争的抢救意识将更加催生急诊外科专业的发展。

具体如下:

 

1、清创缝合。

 

2、急性阑尾炎。

 

3、脾破裂、胃、肠破裂。

 

4、血气胸。

 

5、复合伤诊断和抢救治疗。

 

6、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出血。

  

(三)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专业建设发展:

 

1、重要性:

①.EICU的发展是全院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保架护航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外科系统;

②.是医院形象的一面重要旗帜,急诊重症医学科所创造的社会影响力是别的科室所无法替代的,如果没有急诊重症医学科,将延缓各科危重病人的最佳抢救时机。

③.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桥梁。

所以EICU的建立和发展是医院需要重点关注和发展的一个科室。

 

2、规划:

EICU的3年发展是在3年后内逐步配备完善设备、人员。

人员进行梯队培养,逐步达到形成合理的人员结构,初步的重症医学基础理论基础,能够开展重症医学科的常规项目。

(四)院前急救专业建设发展(急救网络建设) 

1、急救网络建设。

伴随急救辐射范围的固定和扩大,以及执行国家规范急救理念,必将形成一套规范的急救网络框架。

为使我院的急救网络做到高效、快捷。

我院的急救网络3年规划中必须将各乡镇医院纳入体系下。

成为一个真正的下级医院,而不是现在的各自为战,只是一种名分关系。

 

2、人员配备及专业方向:

完整配备需要6辆救护车,12名院前急救人员。

在3年中人员车辆逐步完善,最终院前急救3年目标达到月出诊300人次。

完全满足盐池县人民需要,促使我院成为一个以急救为龙头,危重症抢救为亮点,促使全院医、教、研整体发展。

 

五、人才梯队建设 

抓住医院病床扩编的机遇,认真解决好我科人才队伍结构比例不够合理和部分专业人才断档的问题,形成一支老中青和高级中级初级年龄结构和资历结构双合理的急诊队伍。

抓好技术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抓好科室医务人员在职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选送医生外出进修深造,引进2-4名有经验的急诊实用人才,在现超负荷运转情况下,逐步达到实际业务量所需的人员编制,形成良性循环。

六、医教、科研。

 

在急诊科原有基础上加大培养人度,配合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全院医疗护理对急危、突发事件的抢救能力。

真正做到全院的后备人员的储备、周转、培训中心。

1、试想急诊储备的人力资源,远比各科室自行储备人员代价小的多。

比如在急诊储备10名毕业后5年的人员,不管任何一个科室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急诊储备人员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所在科室的工作。

这远比一个科室储备一个人员的情况好的多。

真正做到统一培训、集中管理、调配,缓解各科室人力缺口。

2、对医院危重的及时、抢救有效性方面得到提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3、开展急危重症的科研,做到紧跟最新业务进展,使科研促使学科建设发展。

七、科室行政管理建设 

(一)将医院公益性在急诊得到充分体现

第一:

创建最快捷、高效的院前急救体系,缩短每位急危重患者就治有效时间,减少死亡及致残率;

第二:

传播医疗急救常规知识,普及心肺复肺知识,增加抢救成功率,减少区域内医疗成本支出。

第三、减少创伤患者费用支出,尤其在需要清创缝合的患者,一定按照等级医院的最低标准执行,控制总费用支出,减少患者流出至诊所等医疗机构进行,减少漏诊及创口感染等情况发生。

 

(二)绩效考核更加合理科学化

绩效考核是科室发展原动力的一个,逐步达到,只有做到绩优质好才能是一个好的医护人员。

在绩效考核方面必须做到持续分析、改进。

考核方案在提高业务水平、科教研能力及学科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持续改进。

 

(三)科学化行政管理

急诊涉及多学科,服务人群多样化。

决定了急诊管理困难较大。

如何协调好各部门的运作是重中之重。

科室管理要努力做到:

1、制度制定合理。

2、制度持续执行。

3、人性化管理。

4、管理方式多样化。

并时刻强化管理,优化运行机制。

并设立科室管理运行控制机制,时刻修正科室管理方向。

 

九、急诊文化建设 

科室凝聚力、执行力的持续改进。

急诊将在3年中逐步完善科室文化,促使团结、协作、奋进、执行能力达到新的提升。

 

为实现急诊科全面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科室文化是科室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通过科室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实现科室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结合医院发展战略更新文化观念,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炼既具医院特色、又符合医院实际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通过开展各项教育与宣传活动,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

 

十、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建立多层次、多样化、规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不断满足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2、努力创造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建立合理、便捷的服务流程,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

 

3、不断探索,建立一个科学、严密的监督、检查机制,提高监督、检查和查处效率,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对投诉、信访、纠纷发生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报告,对待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给院领导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和处理措施。

2014-2016年是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奋力拼搏,努力创新,将我科建设成为医院的品牌科室,建设成盐池县最大最先进的急救中心将是我们的目标!

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