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659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docx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docx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课题组  张琴儿

  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正如江泽民同志曾说的: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

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省级立项的课题《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中,我们确立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目的,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古诗文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性灵气。

  本工程方案的实施,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诵读认识吟诵、熟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育基本的读书方法。

古人写文章、作诗注重音律,文言文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而诗词曲赋语言的精美更不待言。

唯有大声吟诵、熟读至背,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古诗文的音韵特色,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形成语感。

真所谓“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

”学生明确了诵读的重要性,就会充满热情的投入其中,品尝大量诵读带来的甜美滋味。

  二制订诵读计划古人云:

“预则立,不预则废。

”为了克服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学生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认真制订诵读计划。

诵读内容:

《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中短小精悍的篇目40篇左右;《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耳熟能详的篇目20篇左右;《初中生必读古诗文》中较浅易的篇目;《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的部分诗词,编排经典系列。

如按作者编排,则有李白系列、杜甫系列、苏轼系列等;如按内容编排,则有送别系列、怀念系列、山水系列、花鸟系列等;如按形式编排,则有咏物系列、情景系列、比喻系列等,使学生诵读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比较有系统性[见附①]。

时间安排:

每周一节课、晨晚半小时、假期不放松。

  三安排专题讲练文言文没有现代文好懂,古典诗词没有散文、小说那么容易理解和接受,古诗词中越是典范作品越不能直接说理或简单抒情,它的隐藏性和学生的接受性之间有着较大的距离。

教师有必要进行专题讲练,以提高学生解读、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拟安排的内容有:

《我们为什么学习文言文》《如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古典诗词中的比喻例谈》、《“诗眼”欣赏之方法》、《古典诗词的意境创造》、《古典诗词中的理趣》、《诗人风格漫谈》等。

  四开展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诵读的积极性,使方案的内容向着纵深拓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拟制定以下多项活动:

(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

各班挑选出五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

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

(2)古诗文知识比赛。

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

[见附②](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

[见附③](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5)诗词短剧表演。

学生选择诗词作品或诗人故事编写出短剧,自导自演。

先在班级表演,择优在学校大型文艺会演中表演。

如杜甫《饮中八仙歌》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可着重表现李白潇洒豪放、蔑视权贵的品行;白居易《琵琶行》有凄婉的情怀、悠扬的音乐、经典的诗句等等。

(6)仿写改写和创作。

在大量诵读、多方面熏陶的基础上,鼓励、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改写和创作。

仿写从四言、五言、七言到长短句都可,改写指改成散文诗、散文、短剧、小说等,创作则更不拘形式。

期末汇编成个人诗集。

(7)编写古诗文专集和个人诗集。

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

专集必须有集名、封面设计、目录、主题等,尽可能有艺术特色。

  五评估验收成绩古诗文诵读必须注重实效,强调过程,注重评估。

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学生的每一份收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

每个学生拥有一张古诗文诵读成绩卡[见附④],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等。

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成绩。

同时,将古诗文诵读成绩作为语文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持续、有序、有效的进行。

返回

附①:

古诗文诵读篇目

一《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

《师旷论学》《欧阳修论作文》《司马光好学》《扁鹊见蔡桓公》《狼》《与陈伯之书》《鹬蚌相争》《自相矛盾》《多多益善》《诫子书》

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攘鸡者》、《学弈》、《五十步笑百步》、《丑妇效颦》、《滥竽充数》、《买椟还珠》、《狐假虎威》、《寒号虫》、《螳螂捕蝉》

三《初中生必读古诗文》

四唐诗宋词

李白:

《月下独酌》《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送友人》

杜甫:

《春望》《前出塞》《江南逢李龟年》《登高》

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暮江吟》

王维:

《杂诗》《鹿柴》

贾岛:

《题诗后》

杜牧:

《题乌江亭》《过华清宫》

李商隐《霜月》

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辛弃疾:

《西江月·遣兴》《青玉案·元夕》

李清照:

《一剪梅》《醉花阴》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陆游:

《卜算子·咏梅》

柳永:

《雨霖铃》

五名言警句诵读60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10).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

(1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1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1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1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2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2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2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2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2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2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3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于下》)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32).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苟子·劝学》)

(3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3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3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4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4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

(42).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4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

(4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5).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4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4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4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西晋·陈寿《三国志》)

(50).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陈寿(三国志·吴书))

(5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5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

(5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枚乘《上书谏吴王》)

(5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5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新五代史·晋书》)

(5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5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膝王阁序》)

(5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返回

附②:

“亲近古诗文经典”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14分)

1、下列古诗表述的节令依次是()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A、元旦重阳节清明

B、春节中秋节清明

C、春节重阳节清明

2、孟子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而小天下。

A.泰山B.嵩山C.黄山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论语》B.《孟子》C.《庄子》

4、《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B.曹丕C.曹植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读作()。

A.kuǐB.guīC.wā

6、不满官场黑暗而退隐乡间的东晋伟大的田园诗人是()

A.谢灵运B.陶渊明C.孟浩然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四书五经”()

A.《孟子》B《中庸》C《史记》

二连线题(16分)

8、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直线与诗人、诗题连起来。

谁言寸草心,()刘禹锡游子吟

(),浪淘风簸自天涯。

孟郊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浪淘沙

9、请将相关的诗句的上下句和诗人用线连起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枝红杏出墙来。

李白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

接天莲叶无穷碧,孤帆一片日边来。

杨万里

春色满园关不住,山色空蒙雨亦奇。

叶绍翁

10、请将诗句的上下句和诗人用线连起来。

葡萄美酒夜光杯    却话巴山夜雨时    贾岛

只在此山中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何当共剪西窗烛     云深不知处      李商隐

姑苏城外寒山寺    独钓寒江雪      张继

孤舟簑笠翁      夜半钟声到客船    柳宗元

四填空题(30分)

11、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1)。

(2)“九州”是指___________

(3)诗人龚自珍是________朝人

12、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________,四十而________,五十而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风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文学家是哪两位__________________

15、中国诗歌中被誉为叙事诗“双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词又叫________,词主要有两大流派:

_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记”和“说”都是古代的两种文体,前者集____________________于一体,后者以______为主,情辞恳切,文采蜚然。

18、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宝库中三颗璀璨的明珠。

19、古代诗词中有一些固定的象征意义,如“折柳——_____”、“望月——_____”、“征雁——_____”等。

20、诗按内容分,有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咏史诗等。

五简答题(40分)

21、你能介绍孔子和《论语》吗?

写出里面的成语十个。

(10分)

22、中国古代的诗人、词人可谓群星璀璨,风格各异,如李白的豪放飘逸、辛弃疾的慷慨愤世等。

请再介绍五个诗人或词人及他们的作品风格。

(10分)

23、请你举例介绍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不少于五种。

(10分)

24、你欣赏下面这首元代王冕的诗吗?

请作适当的评析,不少于100字。

(10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附③:

古诗文名言警句填空比赛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

(2)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_________。

(3)只恐夜深花睡去,________________。

(4)山穷水尽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

(5)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

(6)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7)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

(8)昔人已乘黄鹤去,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11)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___。

(12)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

(1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14)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

(15)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__。

(16)射人先射马,________________。

(17)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

(18)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

(19)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

(20)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

(21)去年今日此门中,________________。

(22)白发三千丈,________________。

(23)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24)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

(25)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

(26)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

(27)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

(28)前事不忘,________________。

(29)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

(30)千山鸟飞尽,________________。

(3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3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

(33)众里寻他千XX,_______________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4)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

(3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36)人无远虑,________________。

(37)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

(38)知否?

知否?

应是________________。

(39)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40)今宵酒醒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

(42)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_。

(4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44)子曰:

“智者乐水,_________。

(45)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

(46)欧阳修《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47)丘迟《与陈伯之书》:

________,_________,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48)刘向《师旷论学》:

少而好学,___________;壮而好学,_________;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49)韩愈《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50)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

”所以,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便掌握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

决定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民族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

  说明:

本卷共设试题30题,分单项选择题20题和简答题10题两部分。

本次问卷不需要署名,请你认真并如实回答以下问题。

谢谢您的合作!

一、选择题

1、你喜欢上语文课吗()

A、喜欢B、一般C、不喜欢。

2、你在班级中的语文成绩属于()

A、优秀B、中等C、中下D、较差

3、你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几部()

A、四部B三部C、二部D、一部E、无

4、你阅读名著的动机是()

A、完成老师的任务B、写好作文C、丰富精神、体味人生D、消遣娱乐

5、你最喜欢阅读的文学类型()

A、小说B、散文C、诗歌D、戏剧

6、你阅读课外文学作品时间一周大约在()小时左右。

A、8B、6C、1D、0

7、你的家长对于你看课外文学作品的态度()

A、大力支持B、随便C、极力反对

8、知道“三皇、五帝”吗?

A、都知道B、知道一些C、完全不知道

9、中国传统文化以()学说为主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10、“天人合一”思想出自()

A、《诗经》B、《易经》C、《礼经》D、《春秋》

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民本思想。

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

12、戏曲脸谱色彩的黑色表示()

A、奸邪B、威猛C、刚直D、强悍

13、“丝绸之路”是()开辟的。

A、张骞B、唐玄奘C、郑和D、鉴真

14、“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相关。

A、李白B、荆轲C、屈原D、孔子

15、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B、篆文C、甲骨文

16、河姆渡遗址是中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时代遗址。

A、旧石器B、新石器C、青铜器

17、“致良知”学说是余姚乡贤()所创立的。

A、严子陵B、王阳明C、朱舜水D黄梨洲

18、你能列举“唐宋八大家”吗?

A、能B、能,但不能确定是否正确C、不能

19、你知道“破天荒”的来历吗?

A、知道B不全知道D、完全不知道

20、“百家姓”之首是()姓。

A、钱B、孙C、赵D、秦

二、简答题

1、你知道“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指谁?

 

2、你能说出“死”的别称几个?

(5种以上) 

3、你能说出书法“颜体”“柳体”的代表人物吗?

 

4、你能说出十二生肖动物的名称吗?

试着写出来。

 

5、你能写出几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故事名称?

(5个以上) 

6、你了解几个中国主要剧种?

请列举(5种以上)。

 

7、“三十六计”是我国宝贵的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你了解哪些计策?

(5个以上) 

8、请你分别写出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名称。

9、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秦王汉武、唐宗宋祖”分别指中国历史上哪四位皇帝?

10、请你写出成语“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完璧归赵”“四面楚歌”有关历史人物。

返回

阳明中学《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课题组张肖晶(执笔)

  在人类跨入崭新的21世纪之际,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走入了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

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最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为此,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我们《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课题组开发了阳明中学《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

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

为保证我校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实施工作顺利健康的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江泽民同志“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的重要思想,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对学校资源和地区资源的分析、研究、开发与利用,发挥学校、地区优势,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语”、“文”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体系。

二、实施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