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624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docx

《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docx

防治水应急演习预案

矿井防治水工作紧急预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水文地质规程、防治水工作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发生事故时有条不紊、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矿井涌水及地面降雨情况

1、矿井涌水情况

考虑到井筒淋水、喷雾降尘水、消防洒水和煤层注水等因素,设计按正常涌水量120m3/h计算(据调查邻近新宏矿正常涌水量不含三灰水)。

考虑本矿井下组煤距奥灰含水层较近,水文条件复杂,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矿井最大涌水量取300m3/h。

2、地面充水性情况

井田内河流主要是伊家河,另外区北部韩庄运河与伊家河东西向近平行延伸,相距1~3km,河水自西向东径流,排入微山湖。

伊家河现主槽宽43m,两堤之间的河宽123m,据调查访问最大流量156m3/s(1953年),最小流量6.5m3/s(1952年)。

年平均降水量844.2mm,年最大降水量1339.8mm(2003年),年最小降水量467.6mm(1999年)。

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该三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地点

1、井下部分

本矿开采上组煤时的主要水源为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和太原组三灰水,砂岩水以静储量为主,水量不大,根据五灰抽水试验的水质资料,证明太原组薄层灰岩与奥灰水有水力联系,也包括三灰,所以采2、3煤层时要避免揭露三灰,一定要揭露三灰时要超前探放水。

采下组煤时主要充水含水层为十下灰和来自十二灰(徐灰)的底鼓水。

十下灰和十二灰(徐灰)都通过F2和F4断层与奥灰对接,接受奥灰水的补给,所以采下组煤时要对以上含水层进行地质补充勘探,根据水文资料制定具体防治矿井突水措施。

井田内钻孔所揭露的断层破碎带绝大多数在砂岩及泥岩中,将来矿井的巷道通过这些区域时可能发生突水,应引起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大巷或石门穿过断层时制定相应防治水措施。

2、井上部分

工业广场部分办公室楼及单身职工宿舍漏雨;

地面部分供电线路可能在雨季出现短路、停电等事故;

可能因雷击出现的停电事故;

其中对矿井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为矿井双回路停电事故。

三、成立防治水事故处理指挥部

总指挥:

项目部经理、书记

副总指挥:

技术主管、安全副经理、生产副经理

成员:

其他副经理以上领导及各单位负责人。

下设职能工作组:

1、技术工作组:

组长:

技术主管

成员:

安全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材料副经理、机电工区、技术科、区队负责人

主要职责:

1)预测预报可能发生的事故;

2)制定防范事故发生的措施;

3)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及方案;

4)提供所需技术资料。

2、事故抢救组

组长:

安全副经理

成员:

技术主管、生产副经理、机电副经理、后勤副经理及机运科、区队负责人

主要职责:

1)按总指挥命令抢救事故人员;

2)组织各种抢险用设备安装;

3)排除事故过程中出现的险情;

4)落实执行抢险方案。

3、后勤保障组

组长:

后勤副经理、办事员、司机

成员:

办公室主任、机运科

主要职责:

1)落实组织抢险过程中需要的一切物资设备供应;

2)落实所需运输车辆;

3)救灾期间生活服务。

4、治安保卫组

组长:

项目部书记

成员:

保卫科长

主要职责:

1)加强要害单位、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

2)抢险期间矿井秩序;

3)做好矿井巡检,加强保卫工作。

5、医疗组

组长:

后勤副经理

成员:

医院院长

主要职责:

1)组织力量急救伤病员;

2)协助制定井下伤员运送方案;

3)备好急用医疗器械及药品;

4)按总指挥要求,设立井下急救站。

6、群众工作协调组

组长:

工会主席成员:

工会、团委全体成员

主要职责:

1)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做好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及稳定工作;

2)做好有关部门单位的接待工作。

四、一旦发生事故时有关重点人员的职责

1、项目部经理、书记:

是处理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公司技术主管、矿技术主管和救护队队员的协助下,制定抢险计划。

2、技术主管:

是项目部经理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制定处理事故的计划。

3、安全副经理:

根据处理事故计划,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事故处理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

4、各专业副经理:

根据处理事故计划及各自分管范围,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处理事故所需的设备、材料。

5、各专业技术主管:

协助技术主管制定处理事故计划,并根据副经理命令,负责某方面的抢救工作。

6、通防组:

按照经理命令改变矿井通风系统,关注主要通风机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其它措施。

7、技术科:

按照技术主管下达的命令,负责协调各有关生产技术工作,协助副经理进行事故处理。

8、调度室:

负责记录事故发生及处理的经过,并立即将事故通知各有关人员,及时向下传达副经理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工作,组织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

9、材料副经理:

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副经理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10、机运工区区长:

根据经理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并保证其运转正常,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备好处理事故的设备,做好设备安装及所有物资的运送工作。

11、机电队队长:

保证供电、提升、排水系统正常,按副经理命令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12、医院院长:

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及护理。

13、保卫科科长:

负责事故处理过程的治安保卫工作。

14、电话接线员:

接到调度的事故通知后,立即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通话,开放事故信号。

15、灯房与考勤人员:

查清井下出勤人数,并向调度室汇报。

16、有关区队长:

随时按经理命令,完成有关抢险工作。

17、水电部门保障供电线路、引水管路畅通,按副经理命令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五、成立抢险工作组

第一组:

地面抢险工作组,组长:

保卫科科长。

成员:

主要由保卫科、机运工区、后勤人员组成。

职责:

负责地面救护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抢险组工作人员必须按指令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

第二组:

井下抢险工作组,组长:

安全副经理。

成员:

主要由调度室、机运工区、技术科等有关人员组成。

职责:

负责井下事故的处理救护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抢险组工作人员必须按指令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

六、做好雨季三防物资的储备工作

负责人:

材料副经理和机运区长。

按三防要求备好以下物资:

仓库备用设备明细表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麻袋

150

 

供应科

草袋

250

铁铣

35

十字镐

25

水桶

10

铁铣把

35

镐把

25

雨衣

30

井口供应站备用物资明细表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水桶

3

 

行政

 

茶杯

15

十字镐

5

铁铣

18

抬筐

8

手电筒

15

电池

30

平车

1

雨衣

20

胶靴

20

调度室

设备仓库备用设备明细表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设备数量

备注

水泵

1

水泵

1

水泵

3

备用物资必须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所有物资按表备齐。

七、在6月底前对井下排水系统进行检查

1、井下-120水平水仓及临时水仓进行全部清理,保证水仓容量。

2、对所有巷道水沟全部清理疏通,保证水流畅通,所有巷道不准有积水。

3、对井下供电线路及泵房电气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和继电器校验工作。

4、对各变电所高压开关油变压器进行油耐压试验。

5、对主排水泵管路水泵进行检修,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6、在6月底以前对井下大泵进行联合排水试运。

7、所有施工地区及要害场所必须有专用完好的通讯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可以迅速向调度室汇报。

八、做好井下防治水工作

1、在受水威胁的地区,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并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工作面距积水区60米处要停止掘进,按编制的探放水设计进行超前探放水,确保安全后方可正常施工。

3、技术科根据生产计划及时进行水情资料的月、季水害预报工作,在有突水危险的地区或采掘地点应加强观测掌握动态,以便及时发现突水征兆和制定处理措施。

4、加强测量技术管理,必须按规定留设工作面及采区煤柱,不得随意减少保护煤柱宽度。

5、加强对矿井范围内小煤窑的检查工作,及时了解其开采范围、积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矿及公司汇报,确保断层防水煤柱不受破坏。

6、保证井下机电设备正常的运行,加强巡回检查的频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意雨季防潮检查。

7、提前排除遗留故障(包括供电双回路,各控制系统、主机、主要管路畅通等),保证全部水泵及设备设施完好。

8、保障泵房硐室的完好,疏通周边防洪沟,并用沙袋堵围泵房硐室,以防洪水淹泵房。

9、主排水系统备用泵和已开泵的总排水量应是平时排水泵的3倍以上,且所有泵及配套设施必须良好。

10、提前排水,要控制水仓内的存水不得超过水仓容积的1/4,以减轻洪灾来临时的贮存压力。

九、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一)当发生水灾事故时:

发生水灾现场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进行汇报水灾地点、水灾性质、原因等,并按以下要点进行处理:

1、调度室:

接到水灾报告后,立即向副经理、技术主管报告,向公司调度室及救护队报警,召集指挥部成员,通知地测科。

2、技术主管:

接到报告后,按下列程序制定处理方案

1)查询:

突水地点、水源、水量、灾害范围、受灾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2)判断:

突水量发展趋势及其可能波及的区域和有无淹井的危险;预计突水量及水流路线;人员避难地点。

3)意见:

①涌水量的观测;②撤退入营救灾区人员;③保护重要硐室中央变电所及水泵房的措施;④提出防止水患扩大的临时措施。

3、副经理:

1)决定:

根据灾情和技术主管的意见作出决策

2)命令:

①组织营救及安全撤离人员,指令有关单位清点人数。

②保护中央变电所及泵房。

③增加排水设备。

④组织抢险指挥部,指令各单位执行应变任务。

4、技术科:

1)准备好有关水文地区图纸资料。

2)观测水文孔、地面积水情况。

3)积极查明和分析判断水源和水量。

5、机运科:

1)保证提升、排水、运输、供电系统的运行;

2)准备好增加排水能力的各种设备和排水管道;

3)保证地面主通风机、空压机的正常运转;

4)制定送断电措施。

6、通风区:

检查突水区域和全矿井的通风系统及瓦斯涌出情况。

7、安质科或救护队:

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查明水灾情况,监督事故抢救,并组织灾区人员安全撤离。

8、医院:

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

9、其他单位:

按分管范围做好相关的救灾工作,并按副经理命令投入救灾工作。

10、水灾事故区人员:

1)水灾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要迅速把水灾情况向调度室汇报,并尽快向下部水平和其它可能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

2)水灾事故初期,要在现场领导和老工人的组织带领下,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迅速进行抢救工作;如果涌水量不大,突水点围岩坚硬,可组织力量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尽快堵住出水口,若水源不明,涌水凶猛,顶帮松散,决不可强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大面积突水,扩大灾情。

3)在突水凶猛,水流急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口,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它安全地点,如来不及转移,可抓牢棚架,棚腿或其它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或冲走;

4)如果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要立即戴上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人员撤离时,应设法将撤退路线告知领导,并留好明显的方向标记,要撤往突水以上的水平,当无法撤退时,应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

6)要采取可能迅速的紧急措施进行排水,想法利用压风管路给遇险人员送风,保证遇险人员生命安全;

7)要注意检查有害气体和巷道周围情况,防止中毒和二次突水及冒顶事故。

二)供电系统发生事故时:

1、根据我矿井下供电系统特点,制定以下措施:

1)若是地面站双回路停电时,应立即向矿调度汇报与公司电力调度联系,请求试送一个回路,确保一个回路供电。

2)井下供电系统若一个回路运行时,变电所值班人员要根据调度指示合上联络开关,确保单回路及各水平正常供电。

3)若是因井下某一设备损坏或电缆放炮引起一个回路跳闸中断供电,变电所值班人员要及时切除故障设备或电缆,然后合联络开关进行单回路供电。

4)机电队要及时组织人员对故障设备和放炮电缆进行抢修,正常后,切断联络开关,恢复井下双回路供电。

5)在汛期井下变电所采用单回路供电时,首先要保证水泵和风机专用变电器的正常供电,防止出现淹井及瓦斯事故。

6)所有紧急情况下各变电所值班员都应做到:

(1)值班人员要紧守工作岗位,时刻注意井下供电设备和电压、电流等仪表指示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指挥中心和队汇报,直到井下人员全部撤离,接受到撤离命令,方准离开工作地点。

(2)值班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应以国家集体的利益为重,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国家损失。

(3)灾害过后,要积极参加矿、队组织的抢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2、调度室

1)向经理、技术主管报告。

2)向公司调度室报告。

3)向机电副经理报告。

4)召集指挥部成员,通知机运工区。

3、技术主管

接到事故报告后,在机电副经理协助下制定处理方案

1)查询:

停电原因及范围;地面主扇及井下风流状况;提升罐笼内有无人员;泵房水情。

2)判断:

预计复电时间,按复电三个档次(10分以内,30分以内,超过30分)制订应急措施。

3)意见:

如果停电在10分钟以内,则应通知井下人员就地待命;如果停电在30分以内,则应通知井下人员撤至井风巷待命;如果停电在30分以上,则应通知井下人员尽快从斜井撤出地面,通知主风机房打开防爆门,保证自然通风。

制订营救滞留于罐笼中人员的措施。

4、经理:

1)决定:

根据停电情况及技术主管提出的意见作出决策。

2)命令:

切断井下电源;打开风井防爆门;根据停电时间撤出井下人员;排除故障进行复电;营救悬吊罐笼中的人员;指令各单位执行应变任务。

5、机运科

1)积极组织排队故障,进行复电。

2)打开风井防爆门进行自然通风。

3)观测水仓水量变化情况,并向调度室汇报,若超过警戒水位时,经副经理同意,泵房司机可以撤离升井。

4)组织营救罐笼内被困人员。

6、通防组

1)检测自然通风后的风量。

2)通知井下瓦斯检查员检查风流中瓦斯情况。

3)复电后必须在瓦斯不超限时,才准许供电、送风,否则进行瓦斯排放。

7、其它副经理,技术主管

1)组织井下人员安全撤离。

2)复电后检查安全情况。

3)根据经理命令,组织抢险。

8、其它部门;按经理命令参加抢险。

四)避灾路线

1、避灾路线

1)南翼轨道大巷迎头→轨道大巷下边坡点→车场轨道巷→3#交叉点→副井底车场→副井罐笼(或人行梯)→地面

2)胶带机头联络巷迎头→胶带机头联络巷下边坡点→车场轨道巷→3#交叉点→副井底车场→副井罐笼(或人行梯)→地面

3)主变电所迎头→主变电所通道→副井底车场→副井罐笼(或人行梯)→地面

4)泵房硐室迎头→泵房通道→副井底车场→副井罐笼(或人行梯)→地面

5)水仓迎头→2#交叉点→车场绕道→副井底车场→副井罐笼(或人行梯)→地面

2、其它

(1)新生产头面由区队技术员制定避灾路线,并在三班班前会向工人贯彻,并由参加人员签字。

(2)在井下其它地区的工作人员,由本单位技术员制定临时避灾路线,并在三班班前会贯彻,并由参加人员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