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543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docx

《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docx

机械原理习题册下力齿轮1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思考题

1.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槽面滑块摩擦力比平面滑块摩擦力大的原因是什么?

2.机械中三角带传动比平型带传动用得更为广泛,从摩擦角度来看,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设螺纹的升角为α,接触面的当量摩擦系数为fv,则螺旋副的自锁条件是什么?

4.判断机构自锁的条件是什么?

5.以移动副联接的两构件,当合外力(驱动力)分别作用在摩擦角之内(或线上)、之外时,两构件将各呈何种相对运动状态?

以转动副联接的两构件,当合外力(驱动力)分别作用在摩擦圆之内、之外,或和该摩擦圆相切时,两构件将各呈何种相对

运动状态?

6.三角螺纹的摩擦   矩形螺纹的摩擦,因此用于   ;矩形螺纹的效率三角螺纹的效率,所以用于。

A)小于;B)等于;C)大于;D)传动;E)紧固联接。

7.图a、b给出运转着轴颈受力的两种情况,Q为外力,ρ为摩擦圆半径。

试画出轴承对轴颈的总反力FR21,并说明在此两种

情况下该轴的运动状态(匀速、加速或减速转动)。

8.试画出图示机构中构件1对构件2的总反力FR12(摩擦角φ已知,其中v1=15m/s,v2=10m/s)。

4-1

(1)重量为G的物体在P力作用下沿水平面作

(2)重量为G=10N的滑块,在P力作用下沿斜面等速向上

等速运动,若接触面间的摩擦角

运动,若已知

,接触面间的摩擦角为

1试画出力多边形;①试画出力多边形;

2求

角为何值时,驱动力P为最小。

②求该斜面机构的机械效率。

4-2.*重Q=800N的物体放在倾斜角

的斜面上,受水平力P=200N的作用,物体和斜面间的摩擦系数f=0.3。

试问:

(1)该物体是否静止?

如静止,其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

(2)若水平力P不是200N,要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的水平力允许在什么范围内变动?

4-3.在图示楔块机构中,已知

,P为驱动力,Q为工作阻力,各接触面间的摩擦角

(1)画出力多边形,列出P和Q力之间关系式,并求出Q=100N时所需要的驱动力P和P0及机械效率;

(2)问需要加多大的水平力P′才能维持滑块1在Q力作用下等速下降;

(3)列出效率关系式,并由此求出在P力作用下不自锁而在Q力作用下能自锁时,

角应满足的条件。

4-4.在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各铰链处的摩擦圆如右圆所示。

已知1构件上作用一驱动力矩M1,其方向为逆时针方向,3构件上作用一阻力Pr,其作用点在CD杆的中点、作用线垂直于CD杆(各构件的自重及惯性力均不计)。

试用图解法在各构件的分离体上画出其受力图。

4-5.在图示机构中,构件1为主动件,细线大圆为转动副中的摩擦圆,移动副中的摩擦角φ=10°,Pr为生产阻力。

(1)试在图上画出各运动副处的反力;

(2)求出应加于构件1上的平衡力矩Md(写出计算式并说明其方向)。

4-6.图示机构中转动副的摩擦圆以及移动副的摩擦角φ如图所示,阻力为Q。

要求:

1)画出计及摩擦时构件1、2、3的受力图;

2)写出图示位置时驱动力矩M1的表达式。

4-7.如图所示为按比例尺绘制的偏心盘杠杆机构,已知载荷Q=100N,各转动副的摩擦圆如图虚圆所示,摩擦角

用图解法求:

(1)不计摩擦时偏心盘1上所需要的主动力矩M

(2)考虑摩擦时偏心盘1上所需要的主动力矩M1;(3)图示位置时的机械效率。

(取

4-8.*图示为破碎机在破碎物料时的机构位置图,假设破碎物料4为球形。

已知各转动副处的摩擦圆(如图所示)及摩擦角φ=15°,构件1上作用于一驱动力矩M1,方向如图。

(1)在图中画出各构件的受力图;

(2)推导出球料不被向外挤出(即自锁)时的θ角条件。

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

思考题

1、对于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生成渐开线齿廓的基圆处的压力角为,圆处的压力角最大。

2、当一对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安装时的中心距比标准中心距大时,则安装后的传动比,节圆半径,分度圆半径,基圆半径,啮合角,基圆齿距,重合度,顶隙。

(填入增大、减小、不变)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4、一对相互啮合传动的渐开线齿轮,两齿轮在圆处的压力角和啮合角相等。

5、一对渐开线齿轮在一般位置啮合时,齿廓间的相对运动为()。

A纯滚动B纯滑动C滑动兼滚动

6、齿轮的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它的()直径。

A齿顶圆B分度圆C基圆D齿根圆

7、一对渐开线标准齿轮在标准安装情况下,两齿轮分度圆的相对位置应该是()。

A相交的B相切的C分离的

8、渐开线齿轮其齿廓在()上的压力角、曲率半径最小。

A齿根圆B基圆C分度圆D齿顶圆

9、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地连续传动,应使实际啮合线段长度()基圆齿距。

A大于B等于C小于

10、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齿顶圆压力角()分度圆压力角。

A大于B小于C等于

11、重合度

=1.6,表示实际啮合线段上有()长度属于双齿啮合区。

A60%B40%C75%

12、

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之内没有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得比基圆大些。

()

13、渐开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就是该点的回转半径。

()

14、一对直齿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越大。

()

15、标准齿轮就是模数、压力角及齿顶高系数均为标准值的齿轮。

()

16、对于一个单个齿轮来说,节圆半径就等于分度圆半径。

()

17、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大小两齿轮齿形相同。

()

10—1如图所示,已知基圆半径rb=50mm。

求ri=65mm时,渐开线展角θi,压力角

,曲率半径ρi。

10-2有一对标准渐开线圆柱直齿轮Z1=21,Z2=61,m=2.5,α=20º。

求这两个齿轮分度圆齿距P1,P2;基圆齿距Pb1,Pb2;基圆半径rb1,rb2;分度圆上渐开线的曲率半径ρ1,ρ2。

10–3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啮合过程如图所示。

Z1=20,Z2=30,m=4,α=20º,ha*=1.0,安装中心距a´=100mm。

1)对图上标有箭头的角度注上相应的压力角符号;2)推导求B1P,B2P的长度计算公式;3)计算重合度εα;4)求一对齿从开始啮合到终止啮合时,轮1转过的角度

10–4今有一对齿轮外啮合传动,节点P在实际啮合线B1B2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若节点P在双齿啮合区中,求这对齿轮的重合度至少是多少?

10–5一对齿轮的渐开线齿廓如图示,两渐开线啮合于K点。

1)用作图法求齿轮1渐开线上分别和齿轮2上a2、b2点相共轭的点a1、b1,求齿轮2渐开线上和齿轮1上c1点相共轭的点c2;2)画出节圆d΄1,d΄2及节圆压力角α',说明啮合角和节圆压力角有何关系。

10—6下图为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部分齿形,nn为一条齿廓公法线,构件1为主动件。

试在图中画出:

1)两齿轮的基圆,并标注出基圆半径rb1,rb2;2)两齿轮的节圆,并标注出节圆半径r1΄,r2΄;3)在图中右边一对齿廓上画出齿廓工作段;4)标出法向齿距Pn;5)标出齿轮的基圆齿距Pb。

并指出法向齿距Pn和基圆齿距Pb的关系如何;6)标出这对齿轮的理论啮合线N1N2;7)标出这对齿轮的实际啮合线B2B1;8)若分度圆压力角α=20º,啮合角α'=30º,两轮节圆半径r1΄=39.06mm,r2΄=56.42mm,试计算两个齿轮的基圆半径rb1,rb2和分度圆半径r1,r2。

n

n

10-7*图示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用卡尺测出三个齿和两个齿的公法线长度W3=61.83mm,W2=37.55mm。

其齿顶圆直径da=208mm,齿根圆直径df=172mm,齿数Z=24。

试确定该齿轮的模数m,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注: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

ha*=1,c*=0.25;短齿:

ha*=0.8,c*=0.3)。

W3

W2

Pb

Sb

Pb

O

10–8设计一对外啮合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a′=a=78mm,模数m=3mm,压力角α=20°,ha*=1.0,c*=0.25,试确定这对齿轮的齿数Z1、Z2,分度圆直径d1、d2,齿顶圆直径da1、da2,齿根圆直径df1、df2。

10-9一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

齿数分别为Z1=20,Z2=40,m=10mm,α=20°,ha*=1,c*=0.25,如安装中心距为305mm。

试求:

1)这对齿轮此时的啮合角α′;

2)两轮的节圆半径r1′,r2′;

3)两齿廓曲线在节圆上的曲率半径ρ1′、ρ2′;

4)顶隙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