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534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docx

《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docx

4的加法和4减几模板

4的加法和4减几_模板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二)能正确计算4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能正确计算4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难点:

4减几的减法及看图列减法算式.

课前准备

(一)教具:

小汽车图、熊猫图、苹果图片.

(二)学具:

三角形的图片4张、1~4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2.看图列式计算.

订正板演时,老师提问:

(指梨图)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要求学生说出:

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再指五星图)提问: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要求学生说出:

这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

3.口算:

2+1=

3-2=

1+1=

1+2=

2-1=

3-1=

(二)学习新课

1.教学4的加法.

(1)出示苹果图.

提问:

左边盘子里有几个苹果?

右边盘子里有几个苹果?

一共有几个苹果?

(用完整话回答问题)

老师把两盘苹果的位置调换一下,启发学生说左边有几个苹果?

右边有几个苹果?

一共有几个苹果?

(2)出示小汽车图

(一).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①原来有几辆汽车?

又开来几辆?

②求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计算)

③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说:

你们说得很好,因为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谁会列式?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3+1=4.

谁能说说算式中的3,1,4各表示什么?

(3表示原来有3辆汽车,1表示又开来1辆,4表示一共有4辆汽车)

师说:

你们说得很好,如果我们不看汽车图,应该怎样想3加1等于几?

两人一组讨论一下:

指名发言.

师说:

你们想的办法真好!

计算3+1时,就想3和1组成屯(同时指)3+1就等于4.

(3)出示小汽车图

(二).

引导学生看图后,启发学生根据图意编一道题,再请大家算一算.

指名说:

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一共有几辆?

师说:

你的题编得很好.谁会算?

指名说:

一共有4辆.

师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算式怎么列?

板书:

1+3=4.

师问:

算式中每个数各表示什么?

全班齐读:

3+1=4 1+3=4

师问:

这两道题什么地方相同?

什么地方不同?

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各组代表发言.

小结 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都是求一共有几辆汽车、两个加数都是3和1,得数都是4;不同的地方:

两个加数的位置不一样,一道是3+1,一道是1+3.

师问:

刚才我们算出了3加1等于4,你们能很快算出1加3等于几吗?

师说:

我们计算3加1时,想3和1组成4,3加1就等于4.同样,1和3组成4,1加3也等于4.还可以想,3加1等于4,1加3也等于4.

(4)摆一摆:

全班拿出梨的小图片:

左边摆2个,右边摆2个.

提问:

①要求一共有几个?

用什么方法计算?

②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让学生做合并的手势,齐答:

一共有4个梨.怎样列式?

板书:

2+2=4.

③我们不看图,计算2加2时,怎么想?

齐读三道加法算式.

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得数是4的加法运算.

2.教学4减几.

(1)出示熊猫图

(一).

师问:

谁能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

有4只熊猫,走了1只,还剩几只?

提问:

①你怎么知道走了1只?

(用虚线圈上1只,表示走了1只)

②走了1只熊猫,是从几只熊猫里走掉的?

(强调从4只里走掉的)

③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为什么用减法?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

⑤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4-1=3.

指名说:

算式中的4,1,3各表示什么?

师问:

我们不看图,怎样想4减1等于几?

引导学生看板书,启发学生说出可以想4可以分成1和3,4减1就等于3.

(2)出示熊猫图

(二).

看图列式计算:

先自己看图、思考、然后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4-3=1.

提问:

①你是怎么想的?

②你怎么知道走了3只?

③这3只是从几只里面走掉的?

④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⑤以后计算4减3时,怎么想?

齐读:

4-1=4,4-3=1

(3)把两幅图和两个算式进行比较:

师说: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两道题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好不好?

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然后指名说.

小结 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

都是原来有4只熊猫、都求还剩几只、都用减法计算.不同的地方:

一道是从4只里面走掉1只,一道是从4只里面走掉3只.所以减法算式不同.一道是4减1,一道是4减3,得数也就不同.

(4)摆一摆:

全班拿出三角形图片,先摆出4个,然后拿走2个,还剩几个?

师问:

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板书:

4-2=2.

指名说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

齐读三道减法算式.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4以内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4的加法和4减几.

(三)巩固反馈

1.看图说图意,再填得数:

2.看算式用△摆一摆,再说得数.

3.做举数字卡片游戏:

老师出示算式,学生计算后,举卡片报得数.

2+2=

3+1=

4-3=

4-2=

1+3=

4-1=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刚刚学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之后学习4的加、减法.学生对此并不陌生,难度也不大.因此,在教案设计上要注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学内容分两步进行,先教4的加法,再教4减几.其中以减法为重点.

在教法上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准备设计的填空、看图列式都是围绕新课设计的.

几个例题在处理上各有侧重:

例1,讲清加法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并会说“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例2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会看图编题,提高自学能力.例3,重点讲清减法的意义.强调从哪个数里减去一部分.通过看图、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例4在教师的指点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学会.体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巩固练习的第1、2题是为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设计的.第3题是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能正确、迅速计算设计的.

板书设计

教案设计示例

轻重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

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果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给予协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分辨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

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

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

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

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

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

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

为什么?

(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

(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

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

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

谁比谁轻?

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

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

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

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

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

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

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

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

(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

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

(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4)小组讨论,汇报.

  (5)教师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尽可能给予演示.同时,要考虑方法的可行性.

  四、活动四:

总结探索结果

  

(一)教师介绍生活中的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我们的前人就是根据你们的这些想法发明了天平,秤等很多种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物体重量的工具.而且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你们见过吗?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图片:

练一练1

 

  2.出示图片:

练一练2

  

  3.出示图片:

练一练3

  

  (三)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上得高兴吗?

老师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你觉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获?

又有那些进步?

这节课咱们班谁最棒?

哪个小组最值得你学习?

教学设计点评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通过多个实验,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时,教师自创情境,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引入,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轻重的过程,感悟出比较轻重的具体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活动

左重右轻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为学习10以内的加法做铺垫.

  活动准备

  1.天平

  2.1克、3克、4克、5克、6克的砝码各1个,2克的砝码2个

  活动题目

  在天平的右边放入2克和6克的砝码各1个,天平的左边放入5克的砝码1个,现在天

  平是左轻右重.从剩余的4个砝码中任意选择两个,放入天平的托盘上,以改变现在天平左轻右重的情况,可以怎样放?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操作.

  2.总结方法.

  3.分组演示并说明.

  参考答案

  方法一:

只在左边放.

  1.使天平左右平衡:

  在左边放入质量是1克、2克的两个砝码,由于1+2+5=2+6,因此天平左右平衡.

  2.使天平左重右轻:

  

(1)在左边放入质量是1克、3克的两个砝码,由于1+3+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2)在左边放入质量是1克、4克的两个砝码,由于1+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3)在左边放入质量是2克、3克的两个砝码,由于2+3+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4)在左边放入质量是2克、4克的两个砝码,由于2+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5)在左边放入质量是3克、4克的两个砝码,由于3+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方法二:

在左右两边都放一个.

  左边放入质量是4克的砝码,右边放入质量是1的砝码,由于4+5=1+2+6,因此天平左右平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题及“做一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

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

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

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

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

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老师领读,学生读:

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

”这一话闸,学生象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

一组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

探究新知

1.引题。

师: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下图:

生1:

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

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

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

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

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它(板书:

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两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

1只小兔和两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

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

XXX同学真聪明!

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板书:

1 + 2 = 3

    加号    等号

读作:

1加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

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

加号像一个十字架,等吃像一双筷子。

生2:

我是这样记的:

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

师:

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颖别致的想法,有从形象上,也有从含义上的,这不仅对加法和等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让学生看书上汽球图。

师:

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

3只红汽球,1只蓝汽球,合起来有4只汽球。

师:

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回答板书:

3+1=4

让学生读一遍算式。

反思:

我觉得这一环节处理得不恰当,老师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固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对加法已有初步认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

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

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

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生3: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

生4.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一共有5盏灯。

1+4=5。

……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路丰富多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

巩固提高

1.动手操作。

a.第23页“做一做”。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b.看算式,摆小棒。

2+1      1+1      2+2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

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采取摆圆片说算式,看算式摆小棒、画填方格、独立笔答、开放题等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目的。

c.用5个△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汇报。

1+4      3+2      4+1……

2.发展题(印发)。

a.看算式,先画○表示,再填得数(印发)

①1+2=□           

②2+1=□           

b.直接填得数

2+1=□    3+2=□    1+3=□

3.开放题:

□+□=5

教学设计说明

“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组成或分解)后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

初步认识加法,知识虽然简单,却对以后的学习计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共设计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2)观察画面,体会加法含义;

(3)发散联想,理解加法含义;

(4)动手操作,巩固加法含义。

首先让学生观察小动物比赛情境,把观察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是“加起来”的意思,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

接着,通过观察书上“汽球图”,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图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用“加法”来表示的事例,增进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感悟到“加法”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最后是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先是算算式摆,然后是用5个学具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执教:

广西南宁市南湖小学 蒋秋英

评析:

广西南宁市教科所 展秀婷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9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

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时间:

4课时

 

课题一  找规律(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

课件,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今天,数学王国的小精灵想邀请我们到数学一定去游玩,可是我们没有通行证,去不了,怎么办呢?

别着急,小精灵说:

只要我们能通过他们的考验,就可以得到通行证。

同学们有信心拿到通行证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 (出示课件)考考你的记忆力

1、出示:

                           (出现短时间后消失)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后,演示验证)

(接着出示两面白色的小旗)你知道这两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吗?

为什么?

2、出示:

                                           (出现短时间后消失)

你记住图上有什么了吗?

(生答后,演示验证)

如果要接着往下摆,该摆什么了?

你怎么知道的?

3、出示:

                                          (出现短时间后消失)

这次你记住了吗?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后,演示验证)

接着往下摆,你会吗?

4、同时出示三组图:

大家都能很快记住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图形,并且能接着往下摆;可是第三组却不那么好记了,而且对于往下该怎样摆,同学们的意见也很多。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小组讨论: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师演示:

二、 学习例题

1、把彩旗有规律地排列起来,可以布置教室,小朋友们还用小花和灯笼来布置教室呢!

(出示88页主题图)

(1)仔细看图,你发现有规律地排列了吗?

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指名汇报。

(2)独立完成书上例题1的练习。

投影演示订正,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选?

2、春天来了,我们校园里的树木发芽了、小草坪也绿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出示校园图),你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了吗?

同学们发现了校园里这么多有规律的排列,这些有规律地排列把我们的校园装扮得多么漂亮!

同学们,当我们在欣赏美景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保护它,不随意踩踏小草、不随手扔纸片和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把它捡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天天欣赏到学校的美景了!

三、 联系实际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

——板书课题:

找规律

看看小精灵对我们说了什么?

(出示小精灵的话:

小朋友,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列。

想一想:

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有规律的排列?

)指名读一读。

1、我发现今天同学们坐得就很有规律。

你发现了吗?

可以站起来看一看。

谁发现了?

2、你观察得真仔细!

大家一起表扬他!

我从同学们表扬的掌声中出听出规律来了,你听出来了吗?

你还会有规律地拍手吗?

3、想一想:

你的身边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有选择地让学生说一说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4、老师也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排列,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出示图片)谁来说一说它们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四、 巩固练习

小精灵悄悄地对我说:

同学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只要大家能通过“智力闯关”,就能得到数学王国的通行证了。

这个关我们闯不闯?

(出示题目)

1、小龟上山

看一看小龟走的路线,猜一猜小龟要到哪个山头上?

你是怎么想的?

2、花束

看一看每一束花的排列,想一想:

下一束花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

3、穿珠

想一想:

下面该穿几个珠子了?

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闯关成功!

看一看小精灵给同学们拿来了什么?

(出示通行证,每个学习小组发一张“数学王国通行证”。

五、深化拓展

数学王国的数学博士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他也出了一道题来考大家。

出示:

小组合作,用学具有规律地摆一摆。

演示并说一说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找规律(图形)

                                                  排列

课后小记:

 

课题二   找规律(数字)

教学内容:

教科书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