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385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

《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

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申报书

 

2000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

项目申报书

 

第一章合作社基本情况1

1.1合作社概况1

1.2运营状况2

1.2.1主业发展情况2

1.2.2合作社财务状况2

第二章项目立项背景3

2.1必要性分析3

2.2优势分析5

2.3市场分析6

2.4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8

第三章项目目标9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10

4.1主要建设内容10

4.1.1建设地点10

4.1.2品种购进10

4.1.3设备购置11

4.1.4设施建设11

4.1.5科技培训11

4.1.6项目前期工作费11

4.2科技措施12

4.2.1技术流程12

4.2.2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技术方案13

4.2.3饲养管理方案15

4.3主要技术参数18

4.4项目涉及的相关环保措施18

4.4.1环境重点目标18

4.4.2环境影响分析19

4.4.3科学治理养殖场环境污染19

4.4.4加强区域性环境保护措施20

4.5项目组织与管理20

4.5.1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20

4.5.2运营期机构设备及人员配备21

4.5.3进度安排21

4.5.4项目管理措施21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23

5.1总投资估算23

5.2资金来源24

5.3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24

5.3.1财政补助资金主要支持的环节24

5.3.2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24

5.4自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25

第六章效益分析26

6.1经济效益26

6.1.1项目投入产出情况26

6.1.2成员增收情况26

6.1.3可分配盈余及分配情况26

6.2社会及生态效益27

6.2.1社会效益27

6.2.2生态效益28

第一章合作社基本情况

1.1合作社概况

项目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

股份制合作社

合作社发展历程:

某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现有会员30户,本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和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成立的养殖户经济组织,是为适应养殖业产业化发展而自发组织的社会民众团体,合作社在县、镇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运行,实行技术服务、分散饲养、集中管理、统一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模式,确保合作社机制健康顺利运行。

合作社以从事生猪养殖为主体的养殖户发起并召开创立大会,旨在更好的发展当地生猪规模化养殖,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使广大农民在短期内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合作社是一个民间合作团体,现在不断发展了社员入户,长期为社员提共种猪及生猪养殖技术、诊疗技术、销售于一体的系列化服务。

使社员在养殖过程中降低风险,达到营利的目标,实现风险共担,合作双赢。

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合作社的各项制度和服务体系,使所有社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环保意识增强,加快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带领农民致富。

1.2运营状况

1.2.1主业发展情况

为推动我县生猪生产尽快实现科学发展、规模发展进程,稳定生猪供需市场,平衡市场物价,进一步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转变饲养方式,充分发挥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导作用。

该农民合作社自创办以来,共发展会员30户。

2010年末生猪饲养量以达2400多头,出栏商品猪2200头,创产值387万元,实现经济效益86万元。

1.2.2合作社财务状况

2010年,固定资产总投资达323.2万元,净资产163.2万元,年销售收入366万元,年净利润146万元,年二次返利额28万元。

 

第二章项目立项背景

2.1必要性分析

为提高生猪生产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农民生猪养殖合作社在发展生猪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提高生猪的质量和生产能力,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增加养殖效益,加快我县生猪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步伐,对于合作社发展壮大、成员增收及带动周边农民养殖致富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一是项目建设是发展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的需要。

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质量效益型现化畜牧业的宏伟战略目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要求,推动我县生猪生产尽快实现科学发展,规模发展进程,稳定生猪市场供需,针对我县生猪规模化发展数量少、标准低的局势,实施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对于调整我县生猪发展结构,稳定生猪市场供应,平衡市场物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我县生猪饲养量虽然大幅度回升,养殖效益呈现持续走高的趋势,商品猪存栏已基本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但从标准上、规模上看远远跟不上现有发展形势,散养户所占比例仍然较大,操作管理不规范,养殖科技含量较低,同时,散养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长远发展目标不稳定,为此,发展农村生猪养殖合作社是今后提高我县生猪生产规模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和养殖增收的重要渠道,并可辐射和带动我县周边农户从事养殖业,实现富民、富县的战略目标。

二是全国生猪基地转移的现实需要。

我省发展生猪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防疫优势和环境优势。

我省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价格较低,饲料供应充裕,生猪养殖的成本相对较低。

我省生猪产业商品率较高,每年约有60%的活猪及产品以各种形式销往全国各地,在全国生猪市场供应趋紧时期,每天活猪外运量最多达1万头,有效保障了全国猪肉市场供应。

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易引起生猪疫病多发,而我省气候冷凉干燥,可有效防止生猪疫病发生。

我省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较高,防疫成本和难度远远低于南方以散户为主的饲养方式。

南方受土地、空间、资源等因素限制,承载能力有限,而我省均具有优势。

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饲养,是实现全国生猪生产基地北移的现实需求。

三是把我省建设成食品战略基地的必然需求。

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在保证粮食战略安全的基础上,应利用资源和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实现粮食就地转化,减少长期以来困扰我省的粮食运输压力,同时通过实现过腹增值大幅提高粮食附加值。

按照黑龙江省规划设计,到2011年,我省实现年出栏生猪5000万头,有望从全国生猪出栏量排名第14位发展至前5位,基本开成全国猪肉生产基地。

生猪产业可转化粮食160亿公斤,实现增值效益80亿元,其中转化玉米量占全省生产总量的53%,生猪养殖业可实现产值650亿元。

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既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粮食运输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把我省由商品粮基地建设成以粮、肉、奶为主的食品战略基地的必然需求。

四是安置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最佳渠道。

畜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适应土地规模化经营后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承载产业。

大力发展以生猪规模化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是安置农村富裕劳动力,从根本上解决从土地流转出来的大量农民从业问题,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稳定农村社会的现实选择,同时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最佳渠道。

五是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和经济的重要产业。

畜牧业是发展循环生态型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

利用我省种植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再依托规模化养殖优势推进生物有机肥生产,通过有机肥还田提高种植业产量,继而再为养殖业提供优质原料,可实现粮多、肉多、肥多的生态循环之路,是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2优势分析

某县畜牧总站为项目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是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全县畜牧业生产专业执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现有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61人,其中:

具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31人,并在养殖业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畜禽防疫灭病等方面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现已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通过实施推广优良品种、疫病防控、科学饲养管理等一系列新技术可有效提高养殖科技含量,增加养殖效益,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某县是一个农业小县,资源大县,现有耕地面积145万亩,主要以种水稻、玉米、大豆为主,可年产玉米40多万吨,稻糠15万吨,每年有大量的剩余粮食及农副产品待转化利用,实现过腹增值,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为发展畜牧养殖业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

某县委、县政府在农村产业调整上突出了畜牧业的主导地位,并把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确定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做为发展县域经济农民增收的切入点,增加政策扶持和科技投入,并在土地使用、建设用地、办理贷款、技术服务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极大的促进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提高了畜牧业科学养殖水平。

2.3市场分析

一直以来,猪肉都是我县的主要肉类消费品,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大量母猪的饲养,经过1年半时间的繁殖恢复期,到2009年上半年正是大量出栏之时,所以肥猪上市量大,猪价下降是正常的市场规律。

猪价下降形势从2008年10月初开始出现迅速下跌,毛猪从2008年9月份下旬的6.2元/斤,迅速降到2008年10月份时的5.2-5.4元/斤;仔猪从300元/头降到100元/头;后丘肉由11元/斤降到9元/斤,腰条肉由8元/斤降到6元/斤。

然而从2008年11月25日开始,猪肉价格又明显回升,后丘肉涨到10元/斤,毛猪价格由5.3元/斤涨到6元/斤,12月1日时涨到6.2元/斤,一直到2009年春节(1月25日)前一直维持这个价位。

仔猪涨到8元/斤(240元/头)。

2008年出现了整整两个月(从9月25日-11月25日)的生猪经营低谷期。

但从2009年春节过后,生猪的又一轮低谷波动开始出现,毛猪价由6.2元/斤直降到5.2元/斤(2月份),3月份降到毛猪5.0元、4.8元/斤,后丘肉由9元/斤降为8元/斤,4月份降到毛猪4.6元/斤,仔猪由8元/斤降到7元/斤,5月末略有回升,毛猪4.8元/斤,6月份以后毛猪迅速回升,由月初5.1元/斤涨到月末6元/斤,后丘肉为9元/斤,腰条肉为7元/斤,从2009年6月份到年末我县毛猪一直持续上涨,到12月初最高达到8元/斤,进入2011年上半年,由于生猪存栏量不足,育肥猪出栏量减少,养殖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我省生猪市场价格一直持续走高,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明显上升,到7月份生猪市场价格已达到历史最高点,当地市场毛猪收购价每公斤已上升至20元,平均每公斤猪肉价格已达到28至34元,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生猪市场风险的影响,生猪养殖将会进入“上档升级”时期,散养户因数量、防疫和管理上的粗放,面临着更大的养殖风险和市场销售问题,散养户逐渐减少,规模养殖是今后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决定养殖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只有生猪养殖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疫病防控、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保证养殖效益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生猪产品市场,维持消费水平。

随着国家对规模养猪场扶持力度的不断完善和加大,规模养殖所占份额将会不断增多,对稳定市场,便于整体支配和提高规模效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政府生猪宏观调控政策和生猪市场变化规律的影响和指导下,我县生猪生产将会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区域化发展格局,注重良种培育和引进,加大基础母猪量的扩繁品质的提高。

目前看,全县养殖户饲养母猪积极性仍很高,母猪随市场波动,变化不大,生产发展趋势良性循环。

由于各级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采取了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了解产品发展方向。

降低风险程度,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收入。

抢占市场制高点,降低生产成本,来规避价格带来的风险。

2.4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某县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和农村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成立的养殖户经济组织,是为适应发展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而自发的社会民众团体,使广大农民在短期内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项目建成达产后不仅能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带动当地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民合作社所有成员积极参与此项目建设,对申请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并通过召开会员大会等有效形式,积极鼓励成员筹措项目建设自筹资金,确保自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拓宽增收渠道。

本项目建设对于当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实现农村产业化,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建议尽快立项。

第三章项目目标

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2011]170号《关于印发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件精神和《2012年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导意见》要求,特制定以下建设目标:

以国家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逐步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并实行分散饲养、集中管理、统一销售的产业化模式。

2012年拟扩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一处,总占地面积60亩,现有猪舍面积1600平方米,种猪存栏130头,年生猪饲养量2300头,2010年末出栏商品猪2200头,创产值387万元,实现经济效益86万元。

该项目需购进优良种猪50头,新扩建标准化猪舍730平方米,2012年末种猪存栏达180头,年计划生猪饲养量达3600头,计划出栏商品猪2000头的目标。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主要建设内容

4.1.1建设地点

该项目区位于某县祥顺镇新丰村,哈肇公路沿线,距县城37公里处,交通便利,是一个以养殖业与种植业为主的大镇,发展畜牧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和区位优势。

该项目区主要选择在祥顺镇新丰村,交通便利,远离居民区,地势高燥、向阳,周边环境清洁,是发展商品猪生产的理想场地。

该基地始建于2009年,基地总占地面积60亩,占用土地为一般耕地,现有标准化圈舍6栋,总面积为1600平方米,有合作社成员30人。

生猪饲养量2300头,现有种猪存栏130头,其中:

长白公猪8头,大白公猪2头,能繁母猪94头,后备母猪26头。

4.1.2品种购进

从北京顺鑫种猪场购进种猪杜洛克、长白、大白等培育品种种猪共50头,其中长白母猪20头,大白母猪20头。

种公猪10头,其中大白2头、长白2头、杜洛克6头,5000元/头。

引进的种猪为5月龄,体重为70公斤左右。

4.1.3设备购置

购进供水系统4套,5000元/套。

打机电井1眼及设备,5.5万元/眼。

供暖系统设备3套,5000元/套。

病死畜焚烧炉1套,1.5万元/套。

填埋井2眼,0.2万元/眼。

减振、除尘设备1套,4.5万元/套。

以上设备共需资金15.4万元。

4.1.4设施建设

扩建标准化猪舍730平方米,700元/平方米。

污水处理站1座,17.5万元/座。

饲料库及加工车间200平方米,750元/平方米。

防疫室50平方米,2000元/平方米。

固废处理间200平方米,50元/平方米。

以上设施共需资金94.5万元。

4.1.5科技培训

科技培训费3万元。

4.1.6项目前期工作费

前期工作费2.1万元

该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40万元。

4.2科技措施

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实行科学健康养殖。

要全面实施良种、良法、良料工程。

积极推广普及先进养猪生产工艺,采用综合配套养猪技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进一步提高种猪利用率,提高其生产性能,增加养猪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要重点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推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尽快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转变,要以发展良种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标准化优良品种的培育、引进、扩繁和普及步伐,引进长白或大白等优良品种,为本县及周边县份提供优良可靠的猪源,满足市场需求。

要通过先进技术和设施,为养猪业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要采用封闭式饲养的管理方式,实行疫病防制技术,强化动物免疫工作,强制免疫和常规免疫率要达到100%,以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要大力推广三元杂交组合技术,提高商品猪、瘦肉猪生产水平,形成商品猪生产体系。

要完善体系,实施安全发展,加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投入品的安全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疫病防治、疫情监测和技术指导培训等环节,规避养殖和市场风险,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要切实加强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每年投入资金3万元,培训技术人员达200多人次。

4.2.1技术流程

商品猪主要养殖生产技术流程为:

品种引进配种怀孕期产仔育肥期出栏销售

4.2.2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技术方案

4.2.2.1种猪的杂交改良技术方案

本猪场为商品猪规模化养殖场,采用自养自繁方式生产三元商品代育肥猪。

纯种猪全部采用外购的方式,在种猪的杂交改良上,要全面推广实施优良种猪人工受精技术。

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需要二元母猪做母本,主要涉及的是二元母猪的培育、繁殖和改良。

主要猪种有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种猪等优良品种。

大白猪和长白猪繁殖力最高,杜洛克猪育肥育力最优,因此,为了肉猪产品能占据市场和获得最好经济效益,采用大白猪、长白猪互为母本,繁育二元杂交猪,从中选出优秀的二元母猪,作为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的母本,(所有二元杂交公猪和剩余的二元杂交母猪都用来育肥)再以杜洛克猪为终端父本进行三元杂交生产优质瘦肉型商品猪,提高生产性能。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技术,人为的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预先处理,精液再输入到发情母猪的阴道内的过程。

通过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大大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猪传染病的发生。

人工授精技术内容:

 公猪调教

调教年龄后备公猪7-8月龄可开始调教,有配种经验的公猪也可进行采精调教。

采精及处理

包括采精公猪的准备和采精器械的准备,然后采精、配置精液稀释液,进行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稀释、分装、贮存 、输精。

输精的时间

发情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8~12h进行第一次输精,之后每间隔8~12h进行第2或第3次输精。

采精频率

  在配种季节,成年公猪每周采精2次,青年公猪每周1次。

人工授精配种比例

以1:

100的比例进行公母配种搭配。

项目建成效果:

 该猪场能提供优质精液1400毫升,能配母猪700头。

 

 该猪场可提供合格的二元杂交母猪200头,提供优质三元杂交仔猪场3200头。

二元母猪的杂交改良模式:

大白猪♂×长白猪♀长白猪♂×大白猪♀,

↓↓

F1大长二元母猪F1长大二元母猪

4.2.2.2商品育肥猪繁育方案

三元杂交方案

三元杂交组合为:

杜长大(或杜大长)。

该组合是以长白猪与大白猪的杂交一代作母本,再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所产生的三元杂种,该杂交商品猪的生产方法是:

首先将大白猪与长白猪杂交,生产出大长(长大)二元母猪(选优良的),再以杜洛克公猪作为终端父本,与大长(长大)二元母猪杂交,生产出杜长大(或杜大长)杂交商品猪。

采用该方法生产的杂交商品猪,在产仔率、瘦肉率、生长速度上都体现了一定的杂交优势。

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产模式:

杜洛克♂×二元母猪♀

F2三元杂交商品猪

4.2.3饲养管理方案

总的原则:

采用现代饲养模式,实行标准化猪舍封闭式饲养,喂全价配合饲料,及时防疫,定期消毒。

4.2.3.1种公猪饲养管理

饲养:

根据不同品种和品系确定种公猪的日粮配方,日饲喂量一般为2.5-3.0kg。

严禁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混入,要求饲料有良好的适口性,注意日粮体积不能过大,防止公猪腹大影响体形和配种。

日常管理:

每天定时用刷子刷拭猪身,热天淋浴冲洗,定期称重和修蹄,严防公猪咬架等。

防暑降温,种公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8-20℃。

高温可使种公猪的食欲下降、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甚至会中暑死亡。

防暑降温可采用水帘、通风、洒水、冲凉、遮荫等措施。

定期对公猪进行全面的抽血检测,对不合格的公猪进行淘汰;检测的疫病包括:

蓝耳病、猪瘟、布氏、5号病等。

免疫注射:

按国家规定的生猪强制免疫要求,按时接种猪瘟、猪蓝耳等强免疫苗,同时接种常规免疫疫苗,如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等疫苗。

驱虫:

每年每头猪驱虫2次。

!

g's+Y4]'r'

引种隔离:

对引进的种猪,先隔离饲养2个月,证明无上述4种传染病者,并入大栏饲养,对不合格的作淘汰处理。

4.2.3.2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配种准备期的后备母猪,选作继代猪的后备母猪,采用限量饲喂,调整体况配种。

后备母猪日喂料2千克,每日按时定量分2次饲喂。

根据猪只体重的生长和体况,调整饲料喂量。

可适量补喂青饲料。

配种期母猪管理,要注意发情观察,按选育计划要求配种,并作好配种记录。

如未怀孕及时补配。

妊娠母猪每日按时定量分2次饲喂,并视体况适当增减喂量。

体况良好的妊娠母猪,临产前5天左右适当减料,产后3-5天逐步增加到哺乳期喂量。

可补喂青饲料。

妊娠母猪管理:

单圈饲养,临产前进行圈舍消毒,并作好接产准备。

产前7天进入产仔栏。

分娩母猪的管理,作好人工接产和初生仔猪编号、称重、记录等工作。

哺乳母猪的饲养,一方面要制定较高的饲养水平,每千克配合饲料中能量不低于13389千焦,粗蛋白不低于16%;另一方面要增加饲喂量。

分娩当天停料,补以麸皮汤或盐水,在2~3天后,将饲料喂量渐增加,5~7天达到哺乳期的正常定量,每天4.5千克以上,并尽量多喂,带仔多于10头的哺乳母猪,每多1头仔猪加喂0.5千克,断奶前的2~3天每头每天饲料喂量减少至1.5~1.8千克。

哺乳母猪的管理:

①保证充足的饮水,满足日常大量泌乳对水的需要。

②保持适宜的环境。

需日常通风换气,冬季加以保温,防止贼风侵袭;夏季注意防暑。

及时清扫圈舍粪便,时常保持清洁、干燥。

定期消毒和灭蝇。

③保证圈栏光滑,地面平坦,防止划伤母猪的乳房和乳头。

4.2.3.3仔猪的饲养与管理

初生期:

做好人工接产,早喂初乳,防止冻死压死,提高仔猪存活率。

仔猪生后2-3日龄,每头注射补铁制剂,补铁150-200mg。

补饲期:

早诱饲和补饲,采用颗粒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保育期:

仔猪4-5周龄断奶至70日龄阶段为保育期。

保育期前15天饲喂哺乳仔猪料,经5—7天的逐渐过渡到完全饲喂保育期料。

注意饲料调制和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哺乳期和保育期仔猪:

采取保温措施,保持适宜的小环境温度。

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尽量减少水洗作业,降低相对湿度。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按程序免疫接种,预防主要传染病的发生。

实行定期消毒制度。

经常注意猪群健康情况,及时诊治。

4.2.3.4育肥猪的饲养与管理

原窝饲养

断奶后,把母猪赶出,原来的一窝猪仍为一群,或把体重、体质、性格和吃食等方面相近似的猪合群饲养。

全价料饲喂

按照育肥期的营养需要,购进全价配合料科学地饲喂。

饲喂方法:

定时定量,不断调整,做好饲料过渡关,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及时调教采食、睡觉、排便三角定位,保持猪栏干燥清洁防疫和驱虫。

防疫: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在育肥前就进行体内外驱虫,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及时清除并堆制发酵,以杀死虫卵防再度感染。

4.3主要技术参数

能繁母猪配种率达85%,产仔成活率达95%,仔猪死亡率3%,淘汰率2%,料肉比为3.2:

1,生产育肥期平均为170天出栏,出栏平均体重达100公斤。

猪舍技术参数:

扩建的育肥猪舍为砖混结构,墙厚度为50厘米。

通风为纵向鼓风机,夏季风速为1米/秒,冬季风速为为0.5/秒。

猪舍温度冬季取暖温度控制在15度以上,夏季舍内温度控制在30度以下。

猪舍地面为水泥地面,猪床为木板结构,导热系数为0.9

4.4项目涉及的相关环保措施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