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231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docx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docx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科普阅读理解

题型突破(三) 科普阅读理解

题型分类突破

类型一 食品类

1.[2018·朝阳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鸡蛋营养价值很高,一个重约50g的鸡蛋,约含7g蛋白质。

蛋黄中富含卵磷脂,卵磷脂可以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被称为“血管清道夫”。

一般人群每天吃1~2个鸡蛋不会造成血管硬化,但多吃会增加肝、肾负担。

  鸡蛋不宜生食,也不建议吃溏心鸡蛋。

因为生鸡蛋中含有抗营养因素,会影响营养素的利用,还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

烹调鸡蛋达到70~80℃才能杀灭沙门氏菌,当蛋黄凝固时说明温度已接近。

所以最好是蛋黄刚凝固时起锅,烹调时间过长会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

  市售鸡蛋常采用三种涂膜保鲜技术,分别是:

A-聚乙烯醇溶液涂膜、B-聚乙烯醇和双乙酸钠溶液涂膜、C-聚乙烯醇和氢氧化钙溶液涂膜。

三种涂膜剂涂抹于鸡蛋表面后,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70%的贮藏柜中贮藏30天,测得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的变化趋势如图T3-1所示,其中CK是对照组,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的数值越小,鸡蛋越不新鲜。

图T3-1

鸡蛋买回家后,在-1℃、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储存,最长可以保鲜6个月。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每100g鸡蛋,约含蛋白质     g。

 

(2)用C涂膜保鲜鸡蛋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三种涂膜保鲜技术中,保鲜效果最好的是          。

 

(4)在进行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中使用了      方法。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鸡蛋营养价值高,每天可以多吃

②鸡蛋煮的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杀灭细菌

③生吃鸡蛋、吃溏心蛋和不吃蛋黄,是不科学的做法

2.[2018·丰台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营养,而且某些方面更优于牛奶。

  酸奶比牛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为在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约20%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为小分子,同时产生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

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有效提高钙、磷在人体中的吸收。

  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菌,乳酸菌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使得牛奶的酸度升高。

酸度可以影响酸奶的口感和营养。

研究者选取某种市面常见的酸奶进行实验,数据如图T3-2所示:

图T3-2

  酸奶喝得过多会导致胃酸过多,影响胃黏膜及消化酶的分泌,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每天250克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而且最好不要在空腹时喝含有乳酸菌的酸奶,一般选择饭后喝效果比较好。

  近年来,常温酸奶逐渐流行起来。

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的加工工艺不同。

低温酸奶仅在生牛乳状态时经过一道灭菌处理,乳酸菌可以存活其中,但保存条件苛刻,需低温存储,且保质期较短。

而常温酸奶需要进行“巴氏灭菌热处理”,该处理方式会杀灭一切细菌,所以可以常温保存较长时间。

  酸奶营养美味,建议在购买的时候,仔细看配料表,根据需求去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新鲜牛奶制作酸奶的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酸奶是补钙佳品,这里的“钙”指的是    (填序号)。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单质

(3)酸奶中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和吸收,原因是  。

 

(4)由图中数据可知,影响酸奶酸度的因素有         。

 

(5)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酸奶营养丰富,但要注意适量饮用

B.酸奶适宜在饭前饮用

C.常温酸奶中含有丰富乳酸菌

D.酸奶更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3.[2018·西城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某纳豆的主要营养成分

项目

每100g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813kJ

17.1g

8.6g

12.0g

19mg

  纳豆是以黄豆为原料发酵而成的食品。

新鲜纳豆表面附有一层白色黏液,黏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纳豆激酶。

食用纳豆可以调节肠道功能、预防骨质疏松、降低胆固醇和血压。

其中的纳豆激酶还有很好的溶解血栓的功能。

  为研究纳豆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人员以黄豆为原料,在相同发酵时间下,测定黄豆初始含水量和发酵温度与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的关系(如图Ⅰ、图Ⅱ)。

图T3-3

  另外发酵时间对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也有影响。

22小时达到最大值,当超过22小时,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会因有害产物积累过多而逐渐减少。

  食用纳豆的方法很多。

可直接将调味料与纳豆混合拌入米饭食用;也可将调味好的纳豆拌入蔬菜中或直接与水果混合食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纳豆中含有的营养素是    (答1条即可)。

 

(2)食用纳豆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说明纳豆可能含有    元素。

 

(3)依据图2分析,最佳发酵温度是    (填序号,下同)。

 

A.38℃B.42℃C.46℃D.50℃

(4)影响纳豆固态发酵的因素有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血压患者可适当食用纳豆

B.发酵时间越长,纳豆激酶含量越高

C.食用纳豆时配上蔬菜和水果营养更丰富

4.[2018·门头沟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

中医认为,松花蛋性凉,对牙痛、眼痛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由于松花蛋会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

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的。

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

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

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

图T3-4表示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的pH的变化关系。

图T3-4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吃皮蛋瘦肉粥、凉拌松花蛋,专家提醒这种食物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

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

其二,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mg/kg)。

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

其三,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少量姜醋汁可以除去松花蛋中    味。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强碱NaOH和KOH,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    。

 

请写出Na2CO3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依据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pH的变化关系判断,当蛋清和蛋黄pH均达到9以上时,松花蛋至少腌制的天数为    。

 

A.2天B.6天C.12天D.32天

(4)下列关于松花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花蛋特殊颜色的形成与硫化氢气体有关

B.松花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成人可以多吃

C.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铅,儿童不宜食用

D.剥开皮的松花蛋隔夜放置后依然可以放心食用

类型二 生活用品类

5.[2018·平谷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食品干燥剂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物质。

食品干燥剂一般无毒、无味、无接触腐蚀性、无环境污染。

食品干燥剂是为了降低食品袋中的湿度,防止食品变质腐败;而实验室的干燥剂如浓硫酸、碱石灰等就太危险了,但是它们也有优点,例如吸水极快、效率高、价格便宜等。

  生石灰干燥剂的吸水能力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因此吸水具有不可逆性。

不管外界环境湿度高低,它能保持大于自重35%的吸湿能力,更适合于低温度保存,具有极好的干燥吸湿效果,而且价格较低。

目前最常见“雪饼”中使用该类型干燥剂。

但是生石灰干燥剂由于具有强碱腐蚀性,经常发生伤害小孩或老人眼睛的事情,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硅胶干燥剂是透湿性小袋包装的不同品种的硅胶,主要原料硅胶是一种高微孔结构的含水二氧化硅(SiO2),无毒、无味、无臭,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能。

譬如木糖醇中就有使用,而且也是被欧盟认可唯一干燥剂。

  蒙脱石干燥剂采用纯天然原料膨润土,绿色环保,无毒无味,对人体无损害。

它在室温及一般湿度下吸附性能良好,具有吸附活性,具有静态减湿和异味去除等功效。

氯化钙干燥剂主要原料是氯化钙,是采用优质碳酸钙和盐酸为原料,经反应合成、过滤、蒸发浓缩、干燥等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白色多孔块状、粒状或蜂窝状固体。

味微苦,无臭。

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钙质强化剂、固化剂、螯合剂、干燥剂等。

  纤维干燥剂是由纯天然植物纤维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

其中尤其是覆膜纤维干燥剂片,方便实用,不占用空间。

它的吸湿能力达到100%的自身重量,是普通干燥剂所无法比拟的。

另外,该产品安全卫生,价格适中,是很多生物、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理想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硅中氧元素与硅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实验室的干燥剂如浓硫酸、碱石灰等不能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是它们都有     性。

 

(3)氯化钙的物理性质有      。

 

(4)生活中还经常用氯化钙溶液作为路面保湿剂,请计算:

要配制100千克10%的氯化钙溶液,需要氯化钙的质量

为   kg。

 

(5)取少量使用一段时间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此干燥剂样品中含有         。

 

6.[2017·丰台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冬季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使用取暖贴保暖,它可以防止肌肉因过冷而引起的紧张,防止手部冻伤,缓解腰痛、腿痛、肩痛和其他生理病痛。

在70年代,人们基于化学知识发明了取暖贴。

不用火、电、水或其他能源,撕开外袋即可发热,可保持8~18小时左右(平均温度52℃)。

因为不使用火,小孩和老人都可安全使用。

取暖贴的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率,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因为产品中的物质在使用前不能接触空气,所以袋子材质要很特别,由原料层、明胶层和无纺布袋组成。

原料层包含铁粉、蛭石、活性炭、氯化钠、水等,无毒、无副作用;无纺布袋是采用微孔透气膜制作的;它还得有一个常规不透气的外袋——明胶层。

在使用时,去掉外袋,让内袋(无纺布袋)暴露在空气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铁粉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再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分解为氧化铁,该过程放出热量。

放热的时间和温度就是通过透气膜的透氧速率进行控制的。

如果透氧太快,热量一下子就放掉了,而且还有可能烫伤皮肤。

如果透氧太慢,就没有什么温度了。

为了使温度能够持续更长,产品使用了矿物材料蛭石来保温。

图T3-5是两种取暖贴的发热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图T3-5

  使用取暖贴还需要注意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皮肤。

同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能使用,避免在同一位置长时间使用,并注意皮肤状况,如有异常立即取下。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任意写出取暖贴原料层中两种成分的化学式             。

 

(2)原料层中蛭石的作用是       。

 

(3)“取暖贴”放出的热量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产生的。

 

(4)下列关于取暖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2Fe+3H2O

2Fe(OH)3

B.使用取暖贴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C.根据图像判断可知,A取暖贴的保温效果好于B

D.取暖贴在使用前必须密封保存

(5)请对取暖贴剩余物的处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类型三 材料类

7.[2017·通州一模]玻璃是非金属材料,其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SiO2)。

在高温熔融时,二氧化硅与纯碱、石灰石反应,生成相应的硅酸盐和二氧化碳,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等。

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为达到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人们对普通平板玻璃进行深加工处理,常见的玻璃有:

1.钢化玻璃。

它是将普通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点的700℃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的。

它的强度大,钢化玻璃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会以无锐角的颗粒形式碎裂,对人体伤害大大降低。

2.有色玻璃。

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

使得玻璃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如Cu2O——红色;CuO——蓝绿色;CdO——浅黄色;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蓝紫色。

3.防护玻璃。

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适当辅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强光、强热或辐射线透过而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

如灰色——重铬酸盐,氧化铁吸收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蓝绿色——氧化镍、氧化亚铁吸收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铅玻璃——氧化铅吸收X射线和r射线。

4.防弹玻璃是由玻璃(或有机玻璃)和优质工程塑料经特殊加工得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它通常是透明的材料,譬如PVB/聚碳酸酯纤维热塑性塑料。

它具有普通玻璃的外观和传送光的行为,对小型武器的射击提供一定的保护。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下列有关玻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钢化玻璃强度大,钢化玻璃不容易破碎

B.玻璃属于非晶态固体,有固定的熔点

C.在普通玻璃中,加入Co2O3,可以制成蓝色玻璃

D.夏天,紫外线比较强时,可以将玻璃制成蓝绿色进行保护

(3)根据文中介绍的玻璃种类,私家车前挡风玻璃应使用                 ,原因是 。

 

(4)在实验室,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通常用橡胶塞,是因为玻璃中有SiO2,它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它会与氢氧化钠反应。

反应原理与CO2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相似。

请写出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             。

 

8.[2017·燕山一模]热敏纸

图T3-6

  双酚A(BisphenolA,化学式C15H16O2)白色针状晶体。

双酚A(简写为BPA)可在热敏纸上充当显影剂和无色染料,浓度高达每克纸约20毫克。

这种热敏纸可用于飞机票、ATM机、加油机和收银机的凭据以及其他类型的小票。

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

研究者们首次证明,消费小票(热敏纸)上喷涂的双酚A(BPA),通过接触先粘附在手上,然后经过手的皮肤被人体吸收,使人体内的BPA含量显著提高。

图T3-7

在快餐店等场所,人们经常在进食前使用手部免洗消毒液,然后点餐时又会接触到小票,免洗消毒液中含肉豆蔻酸异丙酯、丙二醇和乙醇等成分。

研究者们试图了解这一做法会对人体吸收BPA有何影响,为此做如下实验。

在实验中,先让被测试者一只手擦拭免洗消毒液,在还未干透的情况下,用手掌直接握住热敏纸;另一只手未使用消毒液,用干燥的手掌握住同样大小的热敏纸。

随后,对手掌表面残留的BPA进行提取和分析。

结果如图T3-8。

图T3-8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双酚A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一个双酚A分子中含有   个氧原子。

 

(2)“小票”能否作为重要的证据长期保存,并说明原因           。

 

(3)分析坐标图可以看出,在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说明免洗消毒液能      人体对BPA的吸收。

 

(4)虽然关于双酚A的毒理学研究已有很多,但它对于人体的毒性目前还没有权威、确切的结论。

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开发更安全的材料或方法来代替热敏纸。

现有条件下,你认为在快餐厅就餐前谨慎的做法是                    ,以防双酚A趁虚而入。

 

类型四 化学物质类

9.[2018·海淀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

王龙飞等,有删改)。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

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

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图T3-9

  臭氧处理饮用水。

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

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

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

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

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

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下表所示。

表1 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二次污染

投资成本(900m3设备)

臭氧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5min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约45万元

氯气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30min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约3~4万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图T3-10

(4)为了快速杀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  。

 

(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10.[2018·怀柔一模]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图T3-11

  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性很强,吸水后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Cu(H2O)4SO4·H2O或CuSO4·5H2O],其水溶液因水合铜离子的缘故而呈现出蓝色,故在实验室里无水硫酸铜常被用于检验水的存在。

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蓝色晶体,即五水合硫酸铜,俗称胆矾或蓝矾,它并不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逐渐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硫酸铜粉末,给硫酸铜粉末继续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图T3-11为胆矾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硫酸铜有广泛的应用,如:

工业上可用于电镀、定氨催化剂,无水硫酸铜用作脱水剂和气体干燥剂;农业上可与熟石灰混合制农药波尔多液,用于杀菌剂;医疗上可用于检测贫血及作催吐剂。

硫酸铜可以通过不同种方法制得,比如,下面的方法便可以制取硫酸铜。

图T3-12

  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有毒,人和动物都可因误食一定量而导致死亡,所以用量必须严格控制,若误食,应立即大量食用牛奶、鸡蛋清等富含蛋白质食品,或者使用EDTA钙钠盐解毒。

(1)硫酸铜溶液呈现出蓝色的原因是                  。

 

(2)无水硫酸铜检验水存在的颜色变化是                  。

 

(3)胆矾加热至650℃高温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制备硫酸铜流程中,过滤后的溶液是硫酸铜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关于硫酸铜说法正确的是       。

 

A.五水合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50

B.胆矾受热至102℃时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C.无水硫酸铜可作气体干燥剂

D.硫酸铜的水溶液也称作为波尔多液

11.[2018·东城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的气体。

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据统计,我国大气中93.9%的SO2来自煤炭燃烧。

1998年我国正式确定了控制SO2污染的政策和措施,对SO2排放总量进行控制。

控制SO2污染的方法有:

燃料在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及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

烟气脱硫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实用脱硫技术。

烟气脱硫方法一般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湿法烟气脱硫是指应用液体吸收剂(如水或碱性溶液)洗涤含SO2的烟气,脱除烟气中的SO2。

干法烟气脱硫,是指应用干粉状或颗粒状吸收剂等来处理含SO2的烟气,使烟气中的SO2被吸收。

实验室可以用图Ⅰ装置模拟干法烟气脱硫。

将煤粉碎,使其颗粒大小均匀,取3份0.5g煤粉,其中2份分别添加0.1g碳酸钙、0.1g碱石灰(CaO和NaOH)作为吸收剂,混合均匀后,在坩埚中进行煤燃烧实验。

用SO2传感器测出3份煤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烟气中SO2的含量(见图Ⅱ)。

图T3-13

湿法烟气脱硫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稳定;缺点是能耗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并存在废水后处理等问题。

干法烟气脱硫的优点是能耗低,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水、污酸处理问题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的SO2主要来自       。

 

(2)SO2的物理性质有     (答出一条即可)。

 

(3)干法烟气脱硫所使用的吸收剂碱石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实验室模拟干法烟气脱硫时,采用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控制SO2的污染只能通过烟气脱硫技术解决

B.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与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各有利弊

C.煤中加入不同吸收剂,对烟气中SO2的吸收效果不同

12.[2018·丰台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用冰箱来保存一些吃剩的菜肴,隔一天甚至几天再吃。

储存后菜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引发人们的关注。

亚硝酸盐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咸味,易溶于水。

蔬菜中一般都含有硝酸盐,含量较高的是茎叶类蔬菜、其次是根茎类蔬菜、然后是瓜类蔬菜,它们在煮熟后如果久置,硝酸盐就会被分解为亚硝酸盐。

实验人员准备了烧熟的蔬菜、牛肉,分别在常温和4℃冷藏条件下保存,48h内测得亚硝酸盐含量如下表所示。

时间变化

12h

24h

48h

常温白菜/(mg/kg)

0.057

0.089

0.18

4℃白菜/(mg/kg)

0.037

0.057

0.057

常温胡萝卜/(mg/kg)

0.057

0.073

0.10

4℃胡萝卜/(mg/kg)

0.057

0.057

0.073

常温牛肉(mg/kg)

0.089

0.087

0.18

4℃牛肉(mg/kg)

0.067

0.089

0.089

  实验结果表明,48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