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218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docx

《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docx

谁的传热本领强马秀坤

《谁的传热本领强》教学设计

逸夫小学马秀坤

教学目标:

探究材料的传热本领,比较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能将材料的传热性能与它的用途相联系。

指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实验设计中选择简易可行的实验方案;学会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事实,经历对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求真求实的科学品质;感悟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教学难点:

怎样设计实验,以便在实验中获取准确信息。

教学准备:

找长度和粗细尽量相同的木棒或竹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铜棒,铝棒,烧杯,三个热水瓶分别装上开水、约75℃和60℃的热水,温度计(先藏于学生课桌抽屉内),凡士林,绿豆,记录表,统计表、幻灯。

材料来源:

竹棒可以是做烧烤时用的竹枝或织毛衣用的针,铜棒将电线去掉绝缘外皮,铁棒和铝棒可以找到相应型号的铁丝和铝丝,塑料棒用数学教具中的计数棒,玻璃棒实验室找或换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上课前将各组的两个烧杯标注好甲杯、乙杯,放置于果盘,并在甲杯中插入木棒,乙杯中插入铜棒,上课前1分钟:

教师用两暖水瓶给各组甲乙烧杯同时装上约75℃和60℃的热水,分发至各实验小组。

教学过程:

实验设疑,提出问题。

(约5分钟)

师:

老师发给各组的甲、乙两个烧杯里装着温度高低不同的水,哪杯水的温度高?

现在我请同学们用我规定的方法判断一下,既不能触摸烧杯,也不能将手伸入水中,就摸摸这两根棒棒,然后说出结果。

学生活动做出判断,指名回答并要求说出判断的理由。

(大部分学生会可能会因为铜棒较热,木棒不怎么热做出错误的判断,还有可能少数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由此引发矛盾。

到底哪杯水的温度高呢?

请用温度计测量。

(结果显示甲杯水温高一些,学生产生疑惑。

这是为什么?

教师引领学生根据事实,分析原因,提出问题。

情形一:

学生推测铜棒、木棒可能传热本领不一样?

则进入下环节。

情形二:

学生认为原因一定出在这不同的两根棒上,不能往下推理。

教师可提示学生思考:

若将两根棒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会怎样?

依据情形可让学生说说或增加这个实验做做。

再引导进入下环节的教学。

实验探究,获取事实。

(约15分钟)

师:

前面我们推测到铜棒、木棒可能传热的本领不一样,玻璃、塑料、铁、铝等其它材料的传热本领又怎样呢?

怎么设计实验,才能让我们观察到它们的传热本领?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师提示学生考虑以下问题:

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些什么,方法是否简易可行,要清楚的看到现象可以怎样设计等。

组织交流:

教师引领学生依据实验设计注意事项,针对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小组间的分析评价。

一方面发现好的设计,好的点子。

如:

有的学生可能从第3课物体怎样传热的活动中获得启示,要清楚的比较出谁的传热本领强,可以在不同材料的上端用凡士林粘上绿豆,依据掉下来的顺序比较出结果。

另一方面学生设计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不完善、不可行的地方,通过交流让学生相互提出见解,促方案的完善或修改。

如:

部分学生会选择用酒精灯加热用来实验的材料,是否简易可行,一般会有学生提出异议。

师生综合出最佳实验方案;师明确实验要求。

先用凡士林把绿豆粘在不同材料的上端;然后将六根棒棒放入烧杯,动作要轻,防绿豆掉落,最后倒入热水。

用数字1~5记录绿豆掉下来的顺序。

4、分组实验,填写观测记录表,教师巡查指导。

谁的传热本领强观测记录表

                            记录人:

绿豆掉下来的顺序

木  棒铁棒铜棒玻璃棒塑料棒铝  棒

绿豆掉下来的顺序依次用数字1~5来表示。

三、分析记录,形成概念。

(约15分钟)

各组派一名代表将本组实验结果填写到黑板上的大表中。

各组绿豆掉落顺序总表

木  棒铁  棒铜  棒玻璃棒塑料棒铝棒

顺  序顺  序顺  序顺  序顺  序顺序

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

学生依据各组绿豆掉落顺序总表,小组讨论分析:

哪些棒上的绿豆先掉下来?

哪些后掉下来?

说明了什么?

哪些材料传热快?

哪些材料传热慢?

组织交流,完成下表,形成概念。

              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比较

木  棒铁  棒铜  棒玻璃棒塑料棒铝棒

情形一:

各组实验结果一致。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相应板书传热快的是哪些材料,传热慢的是哪些材料,之后依托板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像铜、铁、铝这类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像木头、玻璃、塑料这类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情形二:

个别组实验结果不一样。

不要急于否定,和小组成员一道分析找出不一致的原因后再建立概念。

师:

课开始时的那个实验为什么两根棒棒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请分析下图中物体不同部分为什么用不同的材料制作?

(幻灯出示教材平P13页的物体)

四、拓展延伸。

探讨:

保温盒材料的选用。

(约5分钟)

(依据课堂时间可就该内容展开讨论或布置学生课外研究)

师:

下节课我们将要自制一个保温盒。

想想制作保温盒用了哪些材料,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

你们自制保温盒,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请找好材料,下节课带来。

附:

板书

          第4课  谁的传热本领强

 传热快:

  铜棒  铁  棒  铝  棒  热的良导体

    传热慢:

  木棒  玻璃棒  塑料棒  热的不良导体

在斜坡上教学设计

逸夫小学马秀坤

教学目标

  1.科学技能: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试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激发研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3.科学知识:

认识斜面,知道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

教学重点

  能在自主式的探究活动中认识斜面的一些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研究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器材准备

  学生材料:

搭斜面的材料(表面同样平整光滑,长度分别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80厘米、100厘米的木板和高10厘米的木块等),重物(重1000克的重物和小滚筒、大木块、小木块等,要有钩子),测力计(平板和圆筒)、平头和尖头铁钉、螺丝钉等各四枚、螺丝刀、铁锤、毛巾、实验记录表等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

相关图片或者视频材料和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重40公斤左右的木箱一个,大而结实的木凳一条,厚实的大木板一块。

教学建议

 1.充分的预见,随时为出现的新问题点拨、领航。

 2.要注意学生的层次性,随时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组合,全班成马蹄形组织;在中间放置重40公斤的木箱一个,大而结实的板凳一个。

问学生:

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不少机械工具,如果现在要你把这个大箱子搬到那条板凳上,你会用什么方法?

  2.学生反馈交流,教师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并让学生去操作,在困难中,教师提供帮助,搭一块木板,再让学生搬,搬后问学生感觉如何?

  3.此时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出现了一个个小问号?

二、自主实验,随时指导

  1.交流学生的疑问之处,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真的能省力吗?

为什么会省力?

怎样的斜面更省力?

……)注:

第一个问题必须有,因为课始的游戏只是感知而已,并无具体科学证据,因此在说后几个问题时也应引导学生用上“假如省力”这样的话。

  2.为了方便同学们研究,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材料,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材料,讨论一下你们组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去研究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3.小组讨论,形成书面实验方案。

4.小组上台运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汇报,集体交流评议,使各小组的实验方案更具可行性(方案中至少具备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结论这样四个内容)。

实验记录表

第小组记录员:

实验次数

竖直提起重物所需要的力(N)

斜面1上拉起力所需要力:

(高长)

斜面2上拉起力所需要力:

(高长)

斜面3上拉起力所需要力:

(高长)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数

我们的发现:

  5.交流后,教师可追问:

还需注意些什么?

(拉力器的正确使用)

  6.小组实验,师巡回指导。

  7.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组织交流,启发引导,得出结论(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运用斜面一定省力,而且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1)在这一环节中,可让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他们实验的经过及结果,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

  

(2)对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除了共同讨论之外,还可以用师生共同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真伪。

  8.说说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没有?

三、联系应用,扩大认知

  1.斜面果然能够省力,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利用斜面的地方吗?

2.老师也有一些照片请同学们看看,想想其中的奥妙。

出示生活中人们应用斜面的照片,让学生说说其中的斜面原理。

四、小结延伸,巩固联系1.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2.完成作业本作业。

学蔡伦造纸教学设计

逸夫小学马秀坤

教材简析:

本课是湘版三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材料”单元的第三课《纸》的第三课时。

纸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学生十分熟悉的一种材料,在第一、二课时对各种不同纸的特点了解的基础上,运用“蔡伦造纸”这一科技史来指导、引领学生的造纸活动。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运用科技史引导学生对“我们的造纸方法”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理念:

一、以科技史为依托,渗透人文历史教育。

了解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及其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以科技史为基础,引领学生造纸活动。

通过再现蔡伦造纸的过程,来指导、引领学生的造纸活动。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让探究活动自主化。

学生在模拟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获取造纸方法,而是在模仿过程中找到“我们的造纸方法”,体验造纸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蔡伦造纸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探究、讨论,形成“我们的造纸方法”,并在课堂实验中试着造一张纸。

2、知识与技能:

了解蔡伦造纸的过程,并通过自己动手造一张纸来体验造纸的过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造纸工艺的了解,产生对祖国璀璨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意识到要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

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小组协作的能力,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工具:

水槽、抄纸器、吸水毛巾、玻璃杯、搅拌棒、烤火炉;

2、原料:

半成品纸浆、卫生纸、树皮、竹、破布条、木头、旧鱼网;

3、示范教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渗透科技史

1、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纸,对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那么,我们的纸一般是哪儿来的呢?

2、出示教师造好的纸张工艺品:

这些都是老师造的,你们想不想也来造一张纸?

3、讲述造纸术的历史。

4、引出课题并板书:

学蔡伦造纸

二、观看影片,学蔡伦造纸

1、课件演示蔡伦造纸。

2、师生共同归纳蔡伦造纸的过程(课件逐步显示图片)

板书:

原料——纸浆——纸

三、探究方法,应用科技史

1、选择“我们造纸的原料”。

2、讨论“我们造纸的过程”:

〈1〉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并加以辅导;

〈2〉各小组完成好实验纪录单。

3、学生汇报“我们的造纸过程”。

4、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疑问。

四、学生造纸,实践科技史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课件显示试验要求)

试验要求:

1、小组长负责组织好本组组员进行实验

2、注意保护实验器材,使用后及时整理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作出规划。

五、交流汇报,回归科学史

1、总结评价学生作品。

2、说说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师生小结

 

 

漂移的大陆教学设计

逸夫小学马秀坤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对地图上相对的海岸线能拼接的现象做出猜想,并能想出办法去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仔细地观察、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科学知识:

了解大陆飘移学说,理解万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中。

教学重点: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

教学难点:

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品质。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及黑白复印、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质疑: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海陆分布。

今天我想追问一个问题: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一直就是这样的吗?

讲解:

1910年,生病卧床休息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望着墙上的一张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之间,相互对应,简直就可以拼合在一起。

顿时他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提问:

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你知道魏格拉产生了什么猜想吗?

学生回答。

二。

教学新授:

活动1、拼图与猜想

提问:

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能拼在一起呢?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学生回答

讲解: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将南美洲和非洲从地图上剪下来,然后拼凑到一起试试看。

为了不浪费,我给大家准备了复印的地图。

学生剪、拼图

交流发现。

讲解:

是不是所有的大陆都能象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一样接在一起呢?

(学生观察片刻)

教师演示:

将事先剪好的各大洲拼凑到一起。

质疑:

你们发现了什么?

你们是怎么想的?

活动2、魏格纳的猜想

讲解:

其实魏格纳和同学们的想法一样,当它发现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可以很好地拼凑在一起时,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很多年前,这两块大陆是接合在一起的。

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大家都不承认这一说法,甚至嘲笑他:

这么坚固的大陆怎么会漂移呢?

在一片反对声中,魏格纳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不顾危险实地考察,搜集资料为自己的说法寻找有力的证据。

例如,他发现南美洲和非洲都能见到的具有相同骨骼构造的动物化石,而这些动物是不可能游过大洋的。

两年后他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他认为在三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为几块大陆,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

(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大陆漂移的过程)

可惜魏格纳还没来得及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在一次实地考察中由于气候恶劣和食物缺乏而牺牲。

质疑:

从魏格纳发现并验证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课后拓展:

搜集资料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

想象100万年后,中国大陆还会在现在的位置吗?

你认为是怎样的情景呢?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设计

逸夫小学马秀坤

教材简析:

本课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奇妙的水”单元的第一课《认识水》的第二课时。

它是结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较液体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觉常常不准确,所以为了精确地测量就需要借助一些仪器,量筒、量杯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

教材从两方面进行:

首先从形状不同而且装水也不同的容器,“哪个容器里装的水多,哪个容器里装的水少”用比较的方法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运用各种方案进行比较、收集整理事实、思考加工得出结论,最后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然后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比较认识水体积的多少。

教学理念:

一、以探究为核心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这堂课中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机会。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实验探究的开放性

1、材料的开放性:

课前让学生准备能装水的容器,老师也为学生准备了各种材料,在探究活动中根据需要领取材料。

2、实验方法的开放性: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各组交流、互相补充、完善实验方法,最后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活动。

3、交流的开放性:

学生充分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

4、对于3年级的小学生,注意教、扶、放的适当安排。

放——在“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时,充分发动学生的头脑风暴,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教、扶——在“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教师进行必要的规范性的指导。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猜测——制定方案(包括实验方法、材料选择〈准备〉、小组分工合作等)——实验—记录—交流。

根据假想答案,能提出进行简单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准。

知道人的感觉常常不够准确,于是科学需要借助仪器来测量。

初步学会使用量筒,理解毫升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材料:

一杯水、一杯牛奶、二瓶水、量筒、一次性杯子、弹簧秤、记录单、大一些的容器(如烧杯,比任何一瓶的容量都大)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3`)

谈话: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知道了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那么,怎样去比较水的多少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想一想,你觉得哪瓶水多呢?

(此处老师边说边出示两瓶水,瓶子的高矮、粗细不同,水位也不同,并贴上标签1号和2号)

学生回答。

(此处学生的答案会出现4种情况:

即:

1号瓶中的水最多;2号瓶中的水最多;一样多;没法比。

二、实验验证

(1)设计实验

提问:

到底谁猜对了呢?

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

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

(注: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教师希望学生出现的实验方法:

都倒入相同大小的杯子中去进行比较;

先将1号瓶中的水倒入一个大容器中,做个记号,再倒出,然后倒入2号瓶的水;

倒入一个大容器中,分别做上记号;

用弹簧称去称;

比流速;

用小容器测量,然后比较杯数;

7、  用尺子量(教师事先准备好划好刻度的纸条)

提问:

同学们想出办法来了吗?

你们小组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需要什么材料?

怎样判断水的多少呢?

(老师要指导好学生的语言表述,并且要求学生学会倾听)

指名发言。

(注:

此处要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引发新的想法。

并引导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方法,培养学生根据现有材料选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的能力。

谈话:

这些办法可行吗?

这需要咱们亲自动手试一试。

(2)、分组实验

1、学生确定本组的方法,选取材料。

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3)、实验汇报

1、谈话:

你们小组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结果怎样呢?

谁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

(此处学生的回答要非常规范:

我们小组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怎样做的,结果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用了几种方法判断出了水的多少。

到底多了多少水呢?

这需要我们进行精确地测量。

(此处要过渡到量筒的使用)

(4)认识量筒

1、介绍量筒  

出示:

(量筒)量筒是玻璃仪器,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

量筒壁上有刻度,刻度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

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领取量筒,然后仔细观察量筒,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领取量筒,分组观察。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讲述:

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5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500毫升的水。

提问:

我们应该怎样读数呢?

出示:

(读数示意图)

视线应与量筒上的刻度与液面相平。

谈话:

想不想试着用量筒测量这两瓶水的多少呢?

(想)记得把测量的结果写在记录单上。

学生测量,并做好记录。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

小结。

三、拓展

  提问:

今天我们就怎样比较水的多少进行了研究,大家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有刻度的物体,可以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呢?

学生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