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11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系及主要法律、法规、政策5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5
2、行业主要政策法规5
(1)行业法规5
(2)行业主要政策6
二、进入壁垒8
1、品牌效应壁垒8
2、资金需求壁垒8
3、客户资源壁垒9
4、专业人员壁垒9
三、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10
1、周期性10
2、季节性10
3、区域性11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1
1、有利因素11
(2)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发展12
(3)国际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步伐加快12
(4)展览业“走出去”步伐加快13
2、不利因素13
(1)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13
(2)行业竞争加剧14
(3)人才流动和培养14
(4)营改增税制改革不同步,企业税负重15
(5)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资金实力不强15
五、行业市场情况15
六、行业发展趋势19
七、行业风险20
1、市场风险20
2、政策风险21
3、行业风险21
会议及展览服务,简称会展服务,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是以举办博览会、专业展览会、大型赛事活动等形式实现人流、物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交换的重要载体。
国际博览会联盟(UFI)以展览的内容为标准将会议及展览服务分为综合展览会、专业展览会和消费展览会三大类。
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等都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目前国内会展产业链已经相当完善。
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上游供货体系,涉及搭建,制作,艺术品,软装,设备,音响影视等多个领域,上游行业企业众多,竞争充分,质量良莠不齐。
其下游为各大类型的品牌公司,涵盖IT、房产、商业零售、工业等范畴。
下游行业企业众多,各企业会根据自身经营战略和行业特色开展各种品牌营销活动。
下游广大的市场需求使得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行业公司主要工通过创意,策划与设计,将上游各种类型的不同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为下游需求方提供一体化的专业市场与品牌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为了良性的供求逻辑,盘活大量下游资源,以应市场所需。
会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包括联系和交易功能、整合营销功能、调节供需功能、技术扩散功能、产业联动功能、促进经济一体化等。
一、行业监管体系及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我国对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监管运作体制。
商务部是国务院主管商业贸易的行政部门,也是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全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商务部负责会同国家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完善会议及展览服务业产业政策和行业相关管理制度,指导整个行业的协同有序发展。
即由各级商务、科技、文化、教育等多部门及中国贸促会分别对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展会进行审批,工商、公安、消防、城管等多个部门从各自职能角度参与事中监管。
目前,我国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的相关监管部门主要有商务部、贸促会、工商局及外经贸局等,这些部门对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的管理以监督为主、以审批为辅。
对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作介绍如下:
2、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1)行业法规
目前,国内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的法律渊源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层级为中国加入的与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相关的国际条约之相关规定。
例如中国是WTO世贸组织成员国之一,要遵守GATS项下对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承诺;中国于1993年加入《国际博览会公约》,成为国际展览局的第46个成员,于1985年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于1992年加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中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参加国际展览须遵守上述公约之规定。
第二层级为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这些均为民事领域普遍适用的法律规范,对展会这个新兴的行业缺乏针对性。
第三层级为有关展会行业的转向规定。
目前仅有的《展览馆里暂行规定》《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尚未有统一的法律规定,且不能满足于市场规定的需求。
第四层级为有关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的一些政策性规定,这些规定的法律效率登记较低,不具有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的约束力。
(2)行业主要政策
2011年12月20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促进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指导性文件。
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议及展览服务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2012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商务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合理规划展馆布局,发展会议及展览服务业。
2014年3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见》,指出在培育发展新产业一篇中提到要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为导向,充分利用腾退土地,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鼓励改造利用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工业旅游、演艺、会展等产业。
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提供社会化服务。
2014年3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意见将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交易平台建设,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国际性文化展会确定为政策实施的支持重点。
2015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我国将支持持企业赴境外参加服务贸易重点展会。
积极培育服务贸易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以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为龙头、以各类专业性展会论坛为支撑的服务贸易会议及展览服务格局,鼓励其他投资贸易类展会增设服务贸易展区。
2015年4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我国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基础扎实、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展览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并从改革管理体制、推动创新发展、优化市场环境、强化政策引导等方面系统的阐述了未来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发展规划。
二、进入壁垒
1、品牌效应壁垒
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本身业务属性就是为客户提供品牌和组织形象塑造服务,因此自身拥有良好品牌形象的公司往往更容易受到客户青睐,大型广告客户对公关公司的品牌要求更为严格。
良好的品牌反映了市场和客户对公司服务的认可,对新老客户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背后往往代表着优秀的服务团队、健全的服务网络、高效的运作系统、丰富的行业经验、相关资源以及成功的实战案例。
然而知名品牌形成不但是一个长期过程,更需要企业在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积累大量成功案例。
这对于年轻企业是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壁垒。
2、资金需求壁垒
在会议及展览服务服务过程中,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相关设备的采购并支付设备安装费用,在服务投入正常运营之后,还会负担包括维护更新、税费、电费、人工等多项费用。
因此,该行业在整个业务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有的招标文件中明文规定投标企业注册资金下限,形成了行业的资金壁垒。
3、客户资源壁垒
提供良好的会议及展览服务服务,不仅需要对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有全面深入了解,更要对客户品牌乃至企业文化有深入理解。
这不但需要会议及展览服务服务提供者和企业进行良好沟通,更需要长期合作实现磨合。
这意味,对于客户来讲更换服务商将面临一定风险和沟通成本,致使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客户存在一定忠诚度,这也提高进入本行业的难度。
大型企业在选择服务供应商时会统筹考虑品牌、团队、媒体资源所处点位等因素,对于满足前述条件的媒体运营商,在达成合作意向之后,企业雇主与公关公司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并保持稳定的商业关系。
对于行业新入者而言,想要获取大客户资源不仅仅要考虑到公司自身的实力,还受限于大型会议及展览服务公司以及客户所持合约期限的长短,不确定性较高。
4、专业人员壁垒
会议及展览服务公司需要依靠专业人员为客户提供服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优秀的专业人才需要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熟悉服务的各项业务,并对客户有着深刻了解,他们能够稳步开拓并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策划出色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满意的作品、制定合理的媒介排期和购买计划、迅速响应客户的执行要求等。
对于新进入行业者来讲,招募专业从业人员并构建具备竞争力的团队是开展业务的基础。
然而,从实际的角度来讲,新进入者由于从业经验匮乏,缺乏会议及展览服务业能力培训机制,在短期内难以培养出专业从业人员。
另一方面,若选择从其他公司挖掘人才,新进入者需对其支付较高的报酬。
这就造成内专人才供求具有紧缺、流动性高的特点,优秀专业人才更倾向于在成熟企业工作,为进入者带来一定人力资源壁垒。
三、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1、周期性
会议及展览服务作为服务性产业,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的发展与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一致,而就经济周期方面来看,一般认为我国的经济周期的短周期为十年左右,长周期为50年左右。
同时,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客户主要为下游众多不同行业的企业,很多企业属于周期性行业。
因此,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业绩也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
2、季节性
会议及展览服务业会受到其客户业务的季节性以及客户的财政年度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季度的收入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由于每年的下半年如中秋、国庆、圣诞等节假日较多,并且个别行业存在“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的惯例,所以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业务量通常在下半年有大幅增长。
3、区域性
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的发展依托于经济的繁荣,因此经济发达地区的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也较为发达。
目前,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主要集中于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一线城市会议及展览服务投放成本的增加,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已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及三四线城市扩散,区域集中度有所降低。
行业企业的收入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对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支持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行业带来机遇,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更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悄无声息地进行国际化布局,而这种布局更深远的背景,就是大国战略下的中国企业集体国际化。
这对本土会议及展览服务公司来说,酝酿着新的战略机遇。
但同时也对公关传播公司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正式颁布实施,展览业第一次在国务院层级文件中从产业的角度加以全面阐述和推进,说明国家更高层面对展览业发展的重视,必将对我国展览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2)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发展
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具备低碳、正外部性、效益极高的特征,是新经济在服务业中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业蓬勃发展,会议及展览服务活动在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正努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努力提高在高端制造业、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竞争力,这势必要求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在新技术产业化、新商业模式传播、高新品贸易与推广、推动信息交流、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好的平台功能,帮助国内企业实现资金、技术、产品、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
因此,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深入推进,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3)国际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步伐加快
2014年,国际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步伐加快,收购中国展会项目,联合成立合资企业运营展会,缔结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会议及展览服务项目,方式灵活多样。
中国展会项目收购成为其进入中国会议及展览服务市场的重要方式。
据有关机构统计,2014年1-10月,亚洲共发生会议及展览服务购并案例18起,其中就有8起发生在中国:
英国ITE展览集团收购中国涂料展50%股权;塔苏斯(Tarsus)收购SIUF(内衣展)50%股权;博闻公司(UBM)收购上海天盛展览有限公司大部分股权(包括标识和自动贩售机展)。
此外,外资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还与国内相关机构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举办展会:
英国i2i会议及展览服务集团与中国纺织行业贸促会合作,共同举办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法兰克福会议及展览服务公司与广东玩具协会合作举办广州国际玩具及模型展览会和广州童车及婴童用品展览会;成都博览局与励展、博闻公司(UBM)、意大利罗马会议及展览服务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博闻公司(UBM)继2013年北京举办会议及展览服务网络营销培训班后,2014年继续在成都举办培训班。
(4)展览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2014年,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自主办展取得重大进展。
配合李克强总理出访,中国高铁等先进装备展览开始出现在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德国汉诺威工业展和信息展、法兰克福书展等,中国连续被邀请成为主宾国。
一批中国展览企业和机构积极努力,大胆尝试,境外自主办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上海米奥兰特公司在约旦举办的国际展览会成为首例中国公司境外办展获得UFI认证的项目。
2、不利因素
(1)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客户需要会议及展览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产品销售和品牌价值积累,而最终产品销售情况由市场的消费能力决定。
因此,宏观经济通过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购买力,从而导致会议及展览服务需求变化。
(2)行业竞争加剧
2015年,随着传播环境和方式的变革,营销模式和手段进入公关领域,而广告和营销行业也借助公关的特点,富有创意性地宣传和推广产品,并借此为企业树形象、创品牌,这一变化导致行业之间的边界更模糊、竞争更激烈。
鉴于此,会议及展览服务公司需要发挥自身在创意和策划方面的优势,从而开启以内容驱动为核心的传播新模式,力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国内会议及展览服务业进入门槛低,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众多但规模较小,行业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市场竞争导致公司毛利率不断降低。
低门槛、低价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3)人才流动和培养
人才流动和培养仍然是影响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行业整体稳定增长带来的人才需求,与2014年相比,中国会议及展览服务市场人才专业化,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2015年,尽管人才无序流动的势头稍微放缓,但总的来说,人才问题依然困扰着会议及展览服务业。
另外,2015年公关行业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较快,也给公关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营改增税制改革不同步,企业税负重
营改增后,中央不承认营业税条件下地方出台的项目抵扣纳税法,一律实行增值税发票抵扣制度,但由于营改增税制改革不同步,或因为会议及展览服务场馆、酒店、餐饮等未实行税改拿不到增值税发票,或由于因为税制改革因素开不出增值税发票,或因为税率换算、代开手续繁杂等多种原因不愿开出增值税发票,能够拿到的增值税发票不多,实际可以抵扣的项目很少。
与营改增税制改革之前相比,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实际税负加重。
(5)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资金实力不强
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多种经营业态均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如一般组展业务需要的展馆租赁保证金、展馆租金,均需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资金垫付;展馆运营业务需要的运营费用,如业务扩张、规模增长需要的资金投入。
同时,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必然需要行业的兼并重组,这更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组展商的资金实力与国际知名展商相比差距较大。
五、行业市场情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业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期,经济效益逐步攀升。
到2007年全国各类展览项目已接近4000个,直接收入达140亿元人民币,由此带动相关行业收入近1300亿元,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览总面积已居世界前列。
自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举办的展销会异常繁荣。
尤其是以拉动内需为宗旨的外贸转内销和地方名特优产品展销会,2009年,就有东莞、杭州、惠州等城市纷纷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名优产品交易会,向各界推介其当地的特色产品,扩大内需市场。
此外,广州、深圳、郑州、太原、哈尔滨等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发展。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同类展会竞争的加剧,参展商的数量将出现下滑,有些小展会可能无法正常举办,被淘汰出局,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重新洗牌将不可避免。
政府加大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强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信心。
随着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发展的逐渐成熟,我国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会议及展览服务经济圈。
其中,又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会议及展览服务市场最为稳定,展会数量占全国的25%左右。
无论是中国会议及展览服务总产值还是中国会议及展览服务相关业总产值都保持稳定的增长,相关系数(相关产业总值/总市值)均保持在1:
9左右。
其中2014年的会议及展览服务业总产值达到了3.5亿元,会议及展览服务相关业总产值达到了0.38亿元。
2008-2014年中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业总产值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如图:
由于统计覆盖面增加,2014年统计到的已建、在建和待建场馆无论是数量还是面积都有大幅上升。
在2014年调研的城市中专业展馆室内面积达964.13万平方米,其中已建的展馆数量为226个,较去年增长9.17%,展馆总面积为830.69万平方米,较去年增长11.9%;在建的展馆数量为16个,较去年增长23%,展馆总面积为114.24万平方米,较去年下降24%;待建的展馆数量为4个,与去年持平,展馆总面积为19.2万平方米,较去年下降53%。
2015年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等多重因素影响,整体规模有所下滑。
2011-2015年中国出国展览项目数量变化趋势图如图:
此外,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截至2014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已拥有全球展览业协会会员87家,较2013年的52家增长67%。
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发布的《2014年度国际协会会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共举办332场国际会议,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八。
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在实现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其行业本身也正向专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政府层面对会议及展览服务活动的逐步放开,国内会议及展览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众多英、德、美等国际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巨头相继进入我国市场。
部分国际会议及展览服务巨头与我国境内会议及展览服务主体设立合资公司实现双方战略合作,同时部分外资展览巨头通过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进入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市场。
六、行业发展趋势
在国内,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因其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如2011年以来商务部公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政策性文件,为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
同时,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给企业在产品、技术、生产和营销方面获得带来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因此受到很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青睐。
在这种产业环境下,我国会展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获取截至2013年底,我国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保持着10%-20%的增长,带来的直接产值已经超过3800亿。
伴随着会展经济的全球扩张,许多国际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巨头竞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国际会议以及展览服务业正在出现重心转移之势。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广大以及中国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的潜在发展前景,使得来自国外的专业展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未来5至15年,我国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会议及展览服务时代”,中国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左右。
会议及展览服务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晴雨表”、优化产业结构的“助推器”,也是城市功能的新体现,更是拉动消费需求的新动力。
发展会议及展览服务业,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各地会议及展览服务经济迅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中国今后将继续扩大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
建立一个开放性、国际化的经营环境,可以使国内外资本在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下,在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展开自由竞争,通过竞争与合作使会议及展览服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成出现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国际影响的品牌展览会,出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集团,同时在竞争中不断发展。
七、行业风险
行业内公司业务发展过程存在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等。
为了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损失,该行业未来发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市场风险
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发展水平与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密切相关。
当宏观经济运行处于景气区间,各行业企业对会议及展览服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增加,从而促进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健康、快速发展;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时,各行业企业对会议及展览服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萎缩,同时可能引发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进入萧条、发展停滞。
因此宏观经济的波动可能对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2、政策风险
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推进了会议及展览服务服务行业的发展。
然而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飞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内也出现了部分公关展会组织混乱,重复办展、同质化竞争严重等不良现象。
就会议及展览服务方面来讲,受相关因素影响,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对各类展会总量进行调控,对办展铺张浪费、型式繁杂等方面问题加以了限制和规范。
如果未来国家和地方出台更多限制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的措施,行业内企业可能因行业政策的变化受到负面影响。
行业监管体制的风险:
目前,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监管体制有待健全,专门的会议及展览服务法规和相关国家标准尚未出台。
未来,随着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的不断发展,不排除国家有关部门会建立更加严格的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监管体制,对行业内企业带来一定的约束及限制。
3、行业风险
目前,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的进入壁垒不高,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中具备独立策划、运营大型展会能力的企业相对较少,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受规模、人员及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的限制,多数主要从事展位设计、制作等会议及展览服务产业链末端业务,企业间竞争相对无序,竞争程度激烈。
目前会议及展览服务领域市场竞争主体正呈现多元化趋势,部分境外一流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开始进入我国会议及展览服务市场,国内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将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