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标准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165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标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标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标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标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标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标准答案.docx

《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标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标准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标准答案.docx

中国医科大学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标准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9月补考《精神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V

1.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约为()

A.20-34

B.35-49

C.50-69

D.70-85

正确答案:

B

2.患者,男,30岁,近2周来整天喜气洋洋,逢人打招呼,自觉聪明过人,能力非凡,精力充沛。

每天清早出门,晚上很晚回家。

买来许多书和食品送人,称“改革开放,大家学习,大家发财享受。

”交谈时言语滔滔不绝,别人不易打断。

自觉思维加快,一个意念接着一个意念,如同流水,写文章一挥而就。

在外好管闲事,做事有头无尾,举止轻浮,不顾后果,情绪不稳,常为小事而勃然大怒,顷刻又转怒为喜。

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A.精神分裂症

B.人格障碍

C.躁狂症

D.反应性精神病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3.酒精依赖患者出现震颤谵妄时的表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为紊乱

B.肌肉震颤

C.思维奔逸

D.意识障碍

正确答案:

C

4.抑郁症患者的情感低落的特点是()

A.上午较轻,下午较重

B.时轻时重

C.昼重夜轻

D.昼轻夜重

正确答案:

C

5.某妇女与人发生口角后,突然不能发声,但能用手示意,耳鼻喉科检查声带活动良好,情绪轻度焦虑。

该症状为()

A.运动性失语

B.缄默症

C.癔症性失音

D.焦虑状态

E.急性喉炎

正确答案:

C

6.某女,30岁,工人,与父母关系一直较好,性格内向,5天前得知其父母同时遭遇车祸去世,即刻出现哭泣,叫喊“爸、妈你们不能死”,之后出现神情恍惚,称其丈夫为爸爸,言语凌乱,无目的走窜等表现。

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癔症

C.急性应激障碍

D.惊恐发作

E.抑郁症

正确答案:

C

7.患者,女,30岁,已婚,近3周来无诱因下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精力明显减弱,易疲劳,言语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好象一块木头。

世界看上去犹如灰色一片。

”早醒,食欲、性欲减退,便秘。

总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悲观失望,多次欲自杀而未遂。

你认为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神经衰弱

B.抑郁症

C.恐惧症

D.精神分裂症

E.焦虑症

正确答案:

B

8.美国马萨诸塞州马克林医院何时开办了专门为训练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学校,主要培养具有保护及管理技能的精神科护理人员()

A.1882年

B.1897年

C.1932年

D.1828年

正确答案:

A

9.某青少年男性,15岁,家人诉其近2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不与人交往,孤僻离群,对亲人冷淡,不讲究个人卫生,常独自发呆自笑。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抑郁症

B.人格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品行障碍

E.癔症

正确答案:

C

10.精神活性物质是指()

A.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但不易成瘾的物质

B.来自体内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

C.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

D.来自体内可影响精神活动,但不易成瘾的物质

正确答案:

C

11.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出现幻觉,其中最常见的是()

A.幻听

B.幻嗅

C.幻视

D.幻味

E.幻触

正确答案:

A

12.躁狂发作的核心症状是()

A.情感高涨

B.思维敏捷

C.动作行为增多

D.感知障碍

正确答案:

A

13.出走患者是指()

A.出现痴呆状态者

B.有兴奋躁动行为者

C.出现自伤、自杀意向者

D.有擅自离院的企图和行为者

正确答案:

D

14.某患者对医生说自己,“脑子变聪明了”,“脑子想问题象抹了油一样”,此精神症状很可能是()

A.夸大妄想

B.思维奔逸

C.思维破裂

D.病理性赘述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B

15.当谈论振奋人心的事情时,患者却很悲伤;在诉说自己遭受迫害的妄想体验时,患者却津津乐道。

这种精神症状最可能是()

A.情感倒错

B.欣快感

C.情感淡漠

D.情感高涨

E.痴呆

正确答案:

A

16.患者,女,32岁,已婚,乡村干部。

2年前行绝育术,手术顺利;但在术中,患者回忆说听到医生说了一句“夹断了”的话。

之后即感到全身无力,出现双腿不能走路,曾经过针灸等治疗而有所好转,但某日听及另一医生说“半年不下床,好腿也会瘫的”后病情又逐渐加重以至双腿不能活动。

既往史、家族史及生长发育无特殊,病前性格争强好胜。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深浅反射异常,未引出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

A.多发性硬化

B.重症肌无力

C.抑郁症

D.癔症

E.应激相关障碍

正确答案:

D

17.关于强迫症的特征,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强迫观念

B.强迫意向

C.强迫行为

D.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

E.病前癔症性格多见

正确答案:

E

18.精神分裂症患者终日无所事事,呆坐或卧床属于哪种精神症状()

A.思维障碍

B.意志行为障碍

C.智力障碍

D.意识障碍

E.情感障碍

正确答案:

B

19.精神分裂症患者满面笑容的述说个人的不幸遭遇,属于哪种精神症状()

A.破裂性思维

B.意向倒错

C.思维松弛

D.情感倒错

E.逻辑倒错

正确答案:

D

20.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是()

A.妄想

B.幻觉

C.兴奋

D.木僵状态

E.躁狂

正确答案:

D

二、主观填空题(共4道试题,共16分。

)V

1.临床上儿童情绪障碍常见、和三种类型。

试题满分:

3分

第1空、满分:

1分

第2空、满分:

1分

第3空、满分:

1分

答案: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

2.神经衰弱患者的情绪症状表现为、和。

试题满分:

3分

第1空、满分:

1分

第2空、满分:

1分

第3空、满分:

1分

答案:

衰弱头痛疲劳

3.临床常见的注意障碍有、、、和。

试题满分:

5分

第1空、满分:

1分

第2空、满分:

1分

第3空、满分:

1分

第4空、满分:

1分

第5空、满分:

1分

答案:

注意减弱注意增强注意狭窄注意涣散注意固定

4.精神分裂症临床常见类型有、、、和五种。

试题满分:

5分

第1空、满分:

1分

第2空、满分:

1分

第3空、满分:

1分

第4空、满分:

1分

第5空、满分:

1分

答案:

偏执型青春型单纯型紧张型其他型

三、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20分。

)V

1.心境障碍

答:

心境障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现称“心境障碍”。

本病实际上是多源的,常见于精神科和内外科各科。

心境障碍是指悲伤或情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并且持久,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

满分:

4分

2.精神障碍

答:

精神障碍又称为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包括各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造成大脑功能失调,而出现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以及智力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需要用医学方法进行治疗的一类疾病。

由于目前对精神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偏见,所以在精神疾病的称呼上,使用精神障碍较好。

满分:

4分

3.思维中断

答:

又称思维阻滞。

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

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

满分:

4分

4.词语新作

答:

属于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的表现,指患者自创一些文字、语言、图形、符号并赋予特殊意义,或对常用普通词语赋予新概念。

满分:

4分

5.恶劣心境

答:

心境恶劣也称为心境恶劣障碍,是情感性障碍的一个类型,类似于不严重的重性抑郁症的慢性形式,但是心境恶劣患者常有重性抑郁症的发作。

满分:

4分

四、简答题(共6道试题,共44分。

)V

1.简述对癔症情感爆发的护理措施。

答:

①解释性心理治疗:

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癔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种种疑虑,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癔症有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引导患者认识病因及病因与治疗的关系,应给予患者尽情疏泄的机会,给予适当的安慰或鼓励。

患者本身也应加强自我锻炼,用理智的态度处理所面临的一切,而不要感情用事,用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

②暗示治疗:

是消除癔症症状,尤其是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有效方法。

在施行暗示治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方面,治疗环境要安静,以消除环境对病人的各种不良影响。

一切无关人员均要离开治疗现场,避免由于家属或周围人的惊慌态度,或过分关注而使症状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

另一方面,医生在认真详细地询问病史以后,在接触病人并做全面检查的过程中,态度应热情沉着、自信,要对治疗充满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信任医生。

实践证明,病人对医生信赖的程度往往是决定暗示治疗成败的关键。

满分:

6分

2.分离性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

分离性障碍又称歇斯底里,是指以意识、身份或行为的突发暂时性变化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此病多在精神刺激下忽然发病,表现出鲜明的感情色彩的精神障碍及躯体功能障碍。

分离性障碍在学术界上争议很多,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把它归为神经症。

有些学者此不同看法。

发病机理上,社会文化因素起很大的作用。

悔恨内疚,悲伤性一般事件可诱发此病发作。

与遗传也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一般来说,这些患者在发病前的性格特征为:

对事物感情反映强烈,肤浅且不稳。

对事物的受暗示性很高。

临床表现:

①一般特征,多见于青年女性,起病较急,多数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患者暗示性极强,常有“继发受益”。

患者的功能障碍往往不符合解剖学特点,发作时无危险性;②分离症状,分离性遗忘常为部分的和选择性的,且一般围绕着创伤性事件;分离性漫游具有分离性遗忘的特征,同时有离家或离开工作岗位的游历;分离性身分障碍表现为突然的身份改变,两种或多种身分可以相互交替;

(1)情感爆发:

很多见。

表现为情感的发泄,时哭时笑,吵闹,对自己的情况以夸张性来表现。

发作时意识范围可狭窄。

冲动毁物,伤人,自伤和自杀行为。

有些患者表现为痉挛发作。

(2)分离性遗忘:

主要表现为对创伤性事件的遗忘。

(3)分离性漫游:

老百姓所说的“梦游”于此很相似。

(4)假性痴呆:

给人傻呆幼稚的感觉。

满分:

6分

3.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护理诊断。

答:

1.以幻觉为主要表现患者的护理对有幻觉的患者,首先要注意观察其语言、行为,了解幻觉出现的时间、频率、内容、规律性等,根据患者的症状合理安排病房。

对受幻觉支配而出现自伤、伤人、毁物等危险行为者,应安置在重症监护室,安排专门护士对其护理,防止发生意外。

对于沉浸在幻觉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要给予帮助,并保证其珏本需求。

若患者谈及幻觉内容时,应认真倾听,给予同情和安慰,使患者感受到理解、关心和信任,愿意继续交谈下去。

护土应根据幻觉出现的内容,设法诱导,改变环境,缓解症状。

如患者听见病房里有人在骂他,护士可带他找那人,以消除其病态体验。

有些幻觉出现有一定规律性,护士可在幻觉出现之时,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分散其注意力;对于能认识到是幻觉,但自身无力控制者,可指导患者在幻觉出现的,立即找护理人员寻求帮助。

在幻觉缓解或病情稳定,有一定的自知力时,向患者讲解幻觉的基本知识,让其正确认识所患疾病,教会其如何自我控制、中断和对抗,持别是不要做出危险行为。

2.以妄想为主要表现患者的护理妄想状态的患者大多意识清晰,智能完整,缺乏自知力,个安心或拒绝住院治疗,戒备心强,不泄露思维内容。

护士应深入病房,经常与其交谈,从关心患者的生活人手,询问患者的生活起居,了解其兴趣、爱好,尽量解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感到温暖,逐步解除顾虑,取得患者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妄想内容。

护理人员不可唐突询问、提及患者妄想的内容,以免引起怀疑和反感。

在听取患者叙述妄想内容时,不安轻易评论,更不可与其争辩或批评。

3.以木僵为主要表现患者的护理木倡是较深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患者面无表情,不言、不语、不动,身体长时间保持一固定姿势,恒住不动,但意识清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感知,但毫无反应。

有些患者康复后能回忆木僵中的情况,冈此耍执行保护性的医疗制度,避免不良刺激,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及其他乡情。

木信患者元白卫能力,应将患者安排在隔离病房,防止其他患者干扰和伤害,并注意观察忠者的病情变化,警惕由木僵状态转人紧张性兴奋及冲动,防止意外发生。

行的木俱患者可在夜保人静时主动进食或入厕,护士可根据情况恰当护理,给予“方便”,但木要惊扰患者。

对长期木僵的患者,要做好基础护理,防止躯体合并疚的发生。

做好皮肤的护理,预防褥疮。

此外,要经常按摩及活动肢体,防止肌肉萎缩,并保持肢体与功能位。

4.以意志缺乏、行为退缩为主要表现患者的护理护士应针对患者生活懒散、无高级意向要求的特点,为其制定长期的生活训练计划,并督促其完成,同时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的基本需要。

满分:

6分

4.简述精神科三级护理对象的管理与活动范围。

答:

精神科分级护理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对自身他人周围环境安全影响程度分为特级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一级护理护理对象

(1)甲级入院尚不需特护的重症病人,如中毒、脱水、自杀、癫痫发作、木僵、谵妄、昏迷、瘫痪、外伤,心、肝、肾功能衰竭,或身体极为衰弱,或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严重的抑郁自杀、自伤和极度紧张性兴奋者,或严重的被害、自罪妄想、幻觉所致的自杀、外走、伤人、拒食者。

(3)特殊治疗需要严密评估病情和加强监护者,如ECT者,以及用大剂量精神药物治疗或有明显不良反应者。

(4)入院1周内的病人。

一级护理护理要点

(1)安置重点病室,严格监护,其活动不能脱离护士视野,实行封闭式管理。

需严密观察病情,重点交接班。

(2)病人以在重症病室内活动为主,外出必须由工作人员陪护,物品由工作人员管理。

(3)有自杀、自伤、冲动行为者,予以约束时,应作好相应护理。

(4)对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生活者,应作好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

同时要加强生活护理,保证生理需要,酌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

满分:

8分

5.简述精神障碍患者的睡眠护理措施。

答:

精神病人的睡眠正常与否,往往与病情好坏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家属作好精神病人的睡眠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失眠原因及其表现。

主要的原因是精神症状影响,如病人兴奋、躁动、紧张、恐惧、焦虑、幻觉、妄想等。

其次是各种思想顾虑、兴奋或不愉快,躯体不适,对环境或气候不习惯,睡眠条件不良(噪音干扰、强光刺激等),睡眠前服用兴奋剂或含兴奋剂饮料(咖啡、浓茶)等,均可影响睡眠。

精神病人失眠的表现夜间睡眠减少,有的夜间不能入睡则不停的抽烟,常预示疾病又有复发的可能;缄默不语的病人若整夜展转难眠,说明存在不愿暴露出来的精神症状,如疑人害己,疑有人监视等;抑郁症病人常有早醒,此时情绪抑郁消极,特别容易发生自杀;恢复期病人出现几天的失眠,预示病情有复发的可能。

病人入睡困难,不时起床,心神不定,预示将有意外事件发生,常提示病人出现幻听,存在被害妄想等症状;睡眠时间倒置,一些懒散的病人,他们白天睡觉,晚上则不肯睡觉。

下面谈谈精神病人睡眠护理及出现失眠时的护理:

1.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病人房间布置要求简单清雅、光线柔和、温度适宜、睡床舒适。

2.为病人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如中午安排午睡2小时,晚上9——10时督促病人上床休息,早上7时左右按时起床。

恢复工作的病人最好不要参加轮值夜班工作。

在家修养病人白天安排做些家务,白天避免让病人卧床睡觉,以保证夜间正常睡眠。

3.睡前忌服兴奋性饮料(酒、浓茶、咖啡),尽量少抽或不抽烟,避免进行医引起兴奋的活动(看武打、凶杀影视片),比买内过多的会客,晚餐不宜吃得太晚,晚饭后不宜大量饮水,睡前督促病人解小便。

4.对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病人应协助就寝时的生活护理。

5.发现有失眠现象时,应了解病人是否身体不适或饥饿,然后了解病人是否心中有事,及时给予安慰及协助解决。

如果是病人幻听存在、妄想所致的焦虑、紧张、烦躁不眠时,家人应陪伴着,在给服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加服安定片,有紧张、脉率快者可给服心得安10毫克;对抑郁拌有自杀企图的病人,夜间加服安定剂更为重要。

对入睡困难者可给服作用快、的安眠药,如三唑仑1——2片。

经过处理后,患者睡眠情况仍无好转的话,家属应及时送病人到门诊随访治疗,以利于及时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精神病人常在精神症状控制后睡眠好转,此时应渐渐试停安眠药,以防安眠药成瘾。

有些患者对安眠药有明显的心理依赖,故可给外观相似的维生素类药物代替,也能收到相近的效果,这是由药物的心理效应所致的催眠作用。

满分:

8分

6.简述双相障碍的临床特点。

答:

双相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

分别叙述如下:

躁狂状态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没有难事(情感高涨),有人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易激惹),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思维奔逸),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

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认为自己有本事,可以做大事、挣大钱(夸大妄想)。

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管闲事,要干大事,要做许多事,不停忙绿(意志行为增强)。

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减少,不知疲倦。

做事有头无尾,易被周围发生的事吸引而转移注意力(随境转移),对结局过于乐观、行为草率、不顾后果。

好花钱,追求享乐,随意挥霍。

易与周围发生冲突,产生冲动行为。

性欲增强、性行为轻率。

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没有认识能力,即对自身疾病无自知力。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状态特征性表现,伴随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

表现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即情绪、内心体验、意志行为之间协调一致,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严重时可表现出不协调症状,言语凌乱、行为紊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状态核心症状①情绪低落,心情低沉、郁闷、悲伤、不开心,对今后感到没有信心,没有希望,甚至悲观绝望,出现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

②兴趣缺乏,患者对什么都没兴趣,对以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失去兴趣,整日生活懒散,行为被动,离群索居。

③快感缺失,患者内心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不能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

疲乏无力,精力下降。

伴随的其他心理症状①焦虑是抑郁症非常常见的症状,表现过度的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紧张不安,犹豫不决,心情烦躁,感到心悸、胸闷、憋气等躯体不适。

②精神运动迟滞时表现思维迟缓,行为迟缓。

③激越时表现脑子不停地想事,极度烦躁,坐立不安,不能自控。

④自责自罪,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有许多过错,什么都做不了,是一个没用的人,是家人的负担。

⑤严重时悲观绝望、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⑥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

躯体症状睡眠紊乱,严重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多梦),食欲紊乱,没有食欲,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性功能下降,体重下降,多种躯体不适感,症状在晨间加重。

混合状态指在同一时间段内(至少持续两周),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的表现,如抑郁心境下表现出言语和活动增多,躁狂状态下表现烦躁不安,精力不足等,有时躁狂和抑郁在一天内快速转换。

快速循环发作指过去12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发作,发作形式不限,可以是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

病程特征和典型表现发病年龄早,多在45岁以前发病,15-19岁是首发高峰。

首次躁狂发作多发生青年期,起病较急,可在数日内发展到疾病状态,抑郁发作起病缓慢。

成人发病者需仔细询问既往是否有不典型的、轻度而短暂的抑郁或躁狂发作。

躁狂和抑郁发作没有固定顺序,可连续多次躁狂发作后有一次抑郁发作,或反过来,先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也可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或反复循环,以混合方式存在。

典型发作表现:

为发作性病程,间歇期正常。

躁狂发作时答:

双相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

分别叙述如下:

躁狂状态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没有难事(情感高涨),有人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易激惹),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思维奔逸),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

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认为自己有本事,可以做大事、挣大钱(夸大妄想)。

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管闲事,要干大事,要做许多事,不停忙绿(意志行为增强)。

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减少,不知疲倦。

做事有头无尾,易被周围发生的事吸引而转移注意力(随境转移),对结局过于乐观、行为草率、不顾后果。

好花钱,追求享乐,随意挥霍。

易与周围发生冲突,产生冲动行为。

性欲增强、性行为轻率。

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没有认识能力,即对自身疾病无自知力。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状态特征性表现,伴随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

表现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即情绪、内心体验、意志行为之间协调一致,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严重时可表现出不协调症状,言语凌乱、行为紊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状态核心症状①情绪低落,心情低沉、郁闷、悲伤、不开心,对今后感到没有信心,没有希望,甚至悲观绝望,出现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

②兴趣缺乏,患者对什么都没兴趣,对以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失去兴趣,整日生活懒散,行为被动,离群索居。

③快感缺失,患者内心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不能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

疲乏无力,精力下降。

伴随的其他心理症状①焦虑是抑郁症非常常见的症状,表现过度的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紧张不安,犹豫不决,心情烦躁,感到心悸、胸闷、憋气等躯体不适。

②精神运动迟滞时表现思维迟缓,行为迟缓。

③激越时表现脑子不停地想事,极度烦躁,坐立不安,不能自控。

④自责自罪,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有许多过错,什么都做不了,是一个没用的人,是家人的负担。

⑤严重时悲观绝望、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⑥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

躯体症状睡眠紊乱,严重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多梦),食欲紊乱,没有食欲,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性功能下降,体重下降,多种躯体不适感,症状在晨间加重。

混合状态指在同一时间段内(至少持续两周),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的表现,如抑郁心境下表现出言语和活动增多,躁狂状态下表现烦躁不安,精力不足等,有时躁狂和抑郁在一天内快速转换。

快速循环发作指过去12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发作,发作形式不限,可以是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

病程特征和典型表现发病年龄早,多在45岁以前发病,15-19岁是首发高峰。

首次躁狂发作多发生青年期,起病较急,可在数日内发展到疾病状态,抑郁发作起病缓慢。

成人发病者需仔细询问既往是否有不典型的、轻度而短暂的抑郁或躁狂发作。

躁狂和抑郁发作没有固定顺序,可连续多次躁狂发作后有一次抑郁发作,或反过来,先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也可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或反复循环,以混合方式存在。

典型发作表现:

为发作性病程,间歇期正常。

躁狂发作时,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抑郁发作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抑制。

,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抑郁发作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抑制。

满分: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