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项目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145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6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模板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模板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模板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模板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项目施工方案.docx

《模板项目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项目施工方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项目施工方案.docx

模板项目施工方案

4.5.5.4水平支撑钢管计算(支撑板底支撑)95

4.5.5.5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97

4.5.5.6模板支架立杆承受的荷载标准值(轴力)97

4.5.5.7立杆的稳定性计算97

4.5.5.8楼板强度的计算98

第六节楼梯模板的安装99

4.6.1安装要求99

第五章模板拆除的施工要点100

 

第一章模板概况

第一节模板的高度及截面

本工程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截面尺寸为:

筏板基础厚度1200mm,抗水板400mm;地下挡墙高度为4000—4700mm,墙厚350mm;独立方柱600×600;地下室顶板梁为400×900。

标准层剪力墙柱高度3100mm,墙厚200mm;楼层结构梁为300×700;模板具有代表性的厚度为200、120mm。

第二节本工程模板体系

根据各部位结构特点,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同时保证成品砼外观质量;对各类模板及支撑形式分别作出具有代表性截面的方案设计:

1.2.1脚手架

为保证支模质量,柱、墙、梁、板模板架均采用钢管48×3.5满堂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水平大横杆步距分别按各种类型模板计算书采用;(砼浇筑方式采用泵送商品砼)。

1.2.2支模加固

钢管:

采用48×3.5㎜,竖向间距、水平间距(分项注明者除外)均为600㎜。

模板:

柱、墙、梁板采用16㎜厚九层胶合板,板模板采用12㎜厚覆膜竹胶合板(分项注明者除外)。

方木:

40×100㎜,墙柱竖背,梁横背,间距(分项注明者除外)均200㎜。

螺杆:

Φ14高强螺杆和止水高强螺杆对拉,竖向间距、水平间距均为600㎜,底排对拉螺杆离地200㎜,顶排300㎜(分项注明者除外)。

PVC套管:

地下室梁、地上柱、墙、梁高强螺杆使用PVC套管:

Φ12螺杆用Φ16套管,Φ14螺杆Φ20套管。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武警交通第一总队警馨苑工程施工图

2.施工手册第四版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9.《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0.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和作业文件。

第三章模板工艺要求概述

第一节支、拆模工艺流程

设计模板图→弹模板线、200~300㎜控制线→刷脱模剂→模板拼装→模内杂物清理→复线→补模板缝→钢筋、管线、盒、洞预埋隐检完毕→支侧模板、穿螺杆→设置支撑、调整加固模板→预检→模板验收签字→砼浇筑→养护→检验砼强度→拆边、侧模→修整模板→刷脱模剂→码放模板;→工艺循环。

第二节施工准备

3.2.1技术要求:

熟悉图纸及相关资料,根据工程结构特点,按进度计划、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对各分部砼结构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木枋等配套材料的规格、支撑方式,绘制模板工程的配模图。

严格按模板专项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搭设支架的连接与支撑加固等必须符合方案及工艺要求,保证拼缝严密支撑系统可靠,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掌握结构形式、轴线标高,各分部尺寸的技术要求,作好施工安排。

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模板设计要求和工艺标准,向主管工长、操作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包括:

工程量和完成任务时间;防止模板受力下沉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3.2.2材料要求:

竹、木胶合面板及木枋:

其规格、种类按模板设设计方案及说明进行采购。

面板及木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其设计方案要求。

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对于已破损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及配件不得投入使用。

支架系统:

木支架或各种定型桥架、支柱、托具、卡具、螺栓、钢管、扣件等。

脱模剂各有利弊,应根据季节和工程情况合理应用,选用油性脱模剂、水性脱模剂、乳化性和树酯性脱模剂等;盛夏时雨水多,不宜用水性,以防被雨水冲掉。

3.2.3主要机具设备

木工电锯、木工电刨、手电钻、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扳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撬杠等。

3.2.4.作业条件:

在会审图纸后,根据计划工期及现场环境条件,按模板方案组织材料进场。

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标高测量:

把移交高程换算为工程标高,按实际需要,用水准仪将水准点引测到模板安装的位置。

按工艺及方案要求准备好模板、架料及辅助材,已检查合格的半成品模板,涂刷脱模剂后,按照要求分类堆放,重叠放置时要在层间放置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齐平,底层模板离地保证10㎝以上距离。

钢筋绑扎及水电预埋,按设计要求完成复核正确,砼施工缝清理干净,浮浆已剔除,并办理完隐检手续。

第三节质量标准

根据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对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与砼接槎处。

3.3.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砼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l1000~31000,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

且均不少于3面。

项次

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允许偏差

1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

2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4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

5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

6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

7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内的规定,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项次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1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2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3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接线、钢尺检查

4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5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6

相邻两板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7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8

注: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3.3.2模板工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检测项目

规范允许偏差

我司控制指标

检测方法

1

轴线位移

5mm

5mm

尺量检查

2

标高

±5mm

±5mm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

尺寸

基础

±10mm

±5mm

尺量检查

主体

-5~+4mm

±3mm

4

每层垂直度

6mm

5mm

检测尺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mm

2mm

直尺和塞尺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5mm

3mm

检测尺和塞尺检查

第四章模板分项施工方法

第一节筏板基础模板施工要点

筏板基础模板安装:

安装模板前弹出150㎜控制线,便于模板校正加固时使用;立边模应与焊接拉杆钢筋筋同时进行,立模时应于四周侧面分布留出活动模板,作为人员进出口。

安装支撑系统时不能盲目全面加固,应拉通线校核模板;注意控制模板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几何尺寸。

边模初步完成后,测量模板标高、用红油漆标识筏基顶部标高(即导墙吊模下口标高),用φ10钢筋焊接支撑架在墙筋和筏板筋上,形成位置标高定位卡。

安装导墙吊模,用φ14全丝高强止水螺杆加固,止水采用逢墙中安装250×1.5mm止水钢板;模板校直必须拉通线,给挡墙支模创造良好条件。

模板的加固任务完成,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复核,确认无误以后,自检模板质量,作好资料记录。

报请业主监理验收签字,进入下道工序。

其安装节点详见下图《筏板四周模板加固图》:

墙模板安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背杆后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再用斜撑和平撑固定。

大块侧模组拼时,上下竖向拼缝要互相错开,先立两端,后立中间部分。

待钢筋绑扎完毕,按同样方法安装另一侧模板及斜撑等加固。

第二节地下室挡墙模板

4.2.1施工方法

为了保证墙体的厚度正确,在两侧模板之间用30×40×345的无筋C40砼条,内配φ4钢筋。

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均匀不流淌污染,对拉螺杆采用有止水环的高强止水螺杆,模板拼装后竖背木方,模板立缝设置木枋,以防漏浆和错台。

里层单根钢管水平横背,外层双根钢管竖背,水平杠管长度不够时可以搭接,接头长度应超出两个穿墙螺栓固定点,加固用的斜支撑延墙长3m不少于两道,墙长3m以上的每1.5米加设一道斜支撑,整个支撑系统必须满足刚度要求,保证模板不变形。

其安装方法见下图。

4.2.2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

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

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4.2.2.1参数指标

1.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Ln(mm):

250;

穿墙螺栓水平间距Lp(mm):

500;

主楞(外龙骨)间距Lw(mm):

600;

穿墙螺栓竖向间距Ls(mm):

600;

对拉螺栓直径a(mm):

M14;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

钢楞;截面类型:

圆钢管48×3.5

钢楞截面惯性矩Iz(cm4):

12.19;钢楞截面抵抗矩Wz(cm3):

5.08;

主楞肢数Zl:

2;

3.次楞信息

龙骨材料:

木楞;

宽度bc(mm):

40;高度hc(mm):

100;

次楞肢数Zc:

1;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

16;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5;

5.木材与钢材参数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7;木材弹性模量E(Nmm2):

10000;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7;

钢楞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205;

6.其他参数

倾倒混凝土工具:

容量为0.2~0.8m^3的运输器具;

倾倒混凝土荷载F(kNm2):

4;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γc(Nm3):

24;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T(℃):

20;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V(m≤fvm

计算式:

Qm=0.6×(23.945+3.024)×0.25≈4.045kN;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以下公式:

公式:

τm=3×Qm(2×Lw××γcz(用于计算弯矩、剪力)

计算式:

qn设=1.2×36.952×0.25×0.9≈9.977kNm;

公式:

qn标=F×Ln(用于计算挠度)

计算式:

qn标=36.952×0.25≈9.238kNm;

作用在内楞上的倾倒混凝土产生的线荷载n如下计算:

公式:

n=γG×Fq×Ln×γcz(用于计算弯矩、剪力)

计算式qn=1.4×4×0.25×0.9=1.26kNm;

2.内楞弯矩计算

内楞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

公式:

Mn=0.1×(qn设qn)Zc×Lw2

Mn=0.1×(9.977+1.26)1×0.62≈0.405kN.m;

3.内楞抗弯强度验算

内楞的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公式:

σn=MnWc≤fmn

计算式:

σn=0.405×10666666670≈0.006Nmm2;

结论:

内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n=0.01Nmm2小于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n]=17Nmm2,满足要求!

4.内楞的抗剪强度验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

Qn=0.6×(qn设qn)Zc×Lw≤fvn

计算式:

Qn=0.6×(9.977+1.26)1×0.6≈4.045kN;

内楞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以下公式:

公式:

τn=3×Qn(2×bc×=3×4.045×103(2×40×100)≈1.517Nmm2;

结论:

内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τn=1.52Nmm2小于内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n]=1.7Nmm2,满足要求!

5.内楞的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公式:

ωn=0.677×qn标×Lw4(100×E×In)≤[ω]

计算式:

ωn=0.677×9.238×(0.6×103)4(100×10000×33333333300)≈0mm;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0.6×103250=2.4mm;

结论: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mm小于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2.4mm,满足要求!

4.2.2.5墙模板外楞的计算

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主龙骨采用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5,截面惯性矩Iz和截面抵抗矩Wz分别为:

Wz=5080mm3;

Iz=121900mm4;

外楞计算简图

1.外楞的荷载计算

混凝土侧压力作用在外楞上的集中荷载pw如下计算:

公式:

pw设=qn设×Lw(用于计算弯矩、剪力)

计算式:

pw设=9.977×0.6≈5.986kN;

公式:

pw标=qn标×Lw(用于计算挠度)

计算式:

pw标=9.238×0.6≈5.543kN;

作用在外楞上的倾倒混凝土产生的集中荷载pqw如下计算:

公式:

pqw=qn×Lw(用于计算弯矩、剪力)

计算式:

pqw=1.26×0.6=0.756kN;

2.外楞弯矩计算

外楞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

公式:

Mw=0.2×(pw设+pqw)Zl×Ls

计算式:

Mw=0.2×(5.986+0.756)2×0.5≈0.337kN.m;

3.外楞抗弯强度验算

外楞的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公式:

σw=MwWz≤fmw

计算式:

σw=0.337×1065080≈66.361Nmm2;

结论:

外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w=66.36Nmm2小于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w]=205Nmm2,满足要求!

4.外楞的抗剪强度验算

最大剪力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

Qw=1.267×(pw设+pqw)Zl

计算式:

Qw=1.267×(5.986+0.756)2≈4.27kN;

外楞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公式:

τw=8×Qw×103{π×[dz2-(dz-2×tz)2]}≤fgzv

计算式:

τw=8×4.27×103{3.142×[512-(51-2×3)2]}≈18.878Nmm2;

结论:

外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τw=18.88Nmm2小于外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w]=120Nmm2,满足要求!

6.外楞的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公式:

ωw=1.883×pw标×Ls3(100×E×Iw)≤[ω]

ωw=1.883×5.543×103×(0.5×103)3(100×206000×121900)≈0.52mm;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0.5×103400=1.25mm;

结论: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w=0.52mm小于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w]=1.25mm,满足要求!

4.2.2.6穿墙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

N=(pw设+pqw)×LsLn<[N]=f×A

其中N--穿墙螺栓所受的拉力;

A--穿墙螺栓有效面积(mm2);

f--穿墙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查表得穿墙螺栓的型号:

M14;

穿墙螺栓有效直径:

11.55mm;

穿墙螺栓有效面积:

A=105mm2;

计算式:

N=(5.986+0.756)×0.50.25≈13.485kN。

穿墙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70×105=17850N=17.85kN;

结论:

穿墙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13.48kN小于穿墙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N]=17.85kN,满足要求!

第三节内墙模板安装

采用材料48×3.5钢管,水平间距600;16㎜厚九层胶合板、45×95㎜方@200㎜;下部4道Φ14高强对拉螺杆,外套φ20㎜PVC管,上部Φ12高强对拉螺杆,外套φ16㎜PVC管,竖向间距、水平间距均为600,底排对拉螺杆离地250㎜,顶排300㎜。

先安装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或斜拉撑杆件,清扫墙内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安装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杆,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拧紧穿墙螺栓。

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墙模板竖背木方,模板立缝设置木枋,以防漏浆和错台。

墙模板的水平缝背面可用胶合板边角料拼接,钢管作背法与外墙相同。

为防止墙厚度不一致,上口过大,模板表面粘连砼,角模与大模板缝隙过大跑浆,角模入墙过深,门窗洞口变形,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墙身放线应准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模板就位调整应认真,穿墙螺栓要全部穿齐、拧紧,详见下图:

模板上口按设计尺寸要求锁紧。

模板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不能过早。

应加强措施,检查连接加固,及时处理拼缝,改进支模方法。

门窗洞口模板组装定位加固时,必须认真检查,保证尺寸正确。

4.3.1墙柱工艺程序

放线→设置定位基准线搭设模板架→模板吊装就位→安装模板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墙箍→全面检查校正→柱墙模全面加固。

4.3.2施工要点

4.3.2.1放线:

柱墙模安装前,应弹出柱子和墙轴线标记,经采用广线拉通纵横轴线无误后,弹出柱子和墙中心线和模板安装内外边线及弹出柱墙边200㎜模板检查控制线。

柱模板定位采用φ8~φ12钢筋,切割机下料电弧焊定位,根据柱框线各边收进2㎜,焊在离地50㎜柱纵筋内侧位置上;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柱下脚不会产后移位,此法定位经过多个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效果,详见下图所示。

4.3.2.2模板及支撑安装:

模板就位根据事先作好的档模线就位后,上下用钢管夹具吊线定位固定后调正模板的垂直度。

柱墙箍安装应自下而上进行,按计算间距500~700设置,固定后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到满足要求为止。

齐边多排柱墙支模时,必须采用整体架支撑加固,先校直两根端柱模板无误后,再立中间柱模,在顶部拉通长线校正,并量准各柱间尺寸,方可分别固定中间各柱柱顶,柱间四周设置剪刀撑或斜撑加强稳定,详下图:

柱墙模完成后,底部立即用1:

2水泥砂浆坐缝,避免砼浇筑产生漏浆致底部烂根,并保持坐浆在浇筑砼时已终凝。

 

 

4.3.3矩形柱

4.3.3.1施工方法

框架柱断面尺寸为600×600、500×600,最大高度为4米。

采用材料48×3.5钢管,水平间距600;16㎜厚九层胶合板、40×100㎜方木;Φ14高强对拉螺杆,外套φ20㎜PVC管,竖向间距、水平间距均为600,底排对拉螺杆离地200㎜,顶排300㎜;模板编号对位,用木楔校正垂直后固定,用钢管夹具加固支牢。

按图纸尺寸拼装好柱侧模板后,根据放线位置先加固定位柱模下脚;后定位加固柱上部,校核柱顶对角线,(根据柱高确定是否再行中部二至三处定位);然后加固中间其它部位,结束时再次校核垂直度;柱模中上部必须设置与大横杆网架相连接的水平柱箍支撑,当无条件与大横杆相连接时,应加设可靠的斜撑,但斜撑的底端必须有可靠的刚性连接,保证斜撑具有拉和撑不致产生移位变形的作用。

4.3.3.2与相邻墙模板安装连接

安装柱箍应根据柱截面尺寸、柱高、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确定,柱箍材料、直径为φ14㎜高强对拉螺杆的间距按计算书设置;详见下图方柱示意图:

4.3.3方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或钢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截面宽度B(mm):

600;

柱截面高度H(mm):

600;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H=3m;

根据规范,当采用容量为0.2~0.8m^3的运输器具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4kNm2;

4.3.3.1参数指标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mm):

600;

柱截面高度H(mm):

600;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H=3m;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根数:

1;

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根数:

1;

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根数:

4;

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根数:

4;

对拉螺栓型号(mm):

M14;

根据规范,当采用容量为0.2~0.8m^3的运输器具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4kNm2;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

钢楞;截面类型:

圆钢管48×3.5

钢楞截面惯性矩I(mm4):

1544732;钢楞截面抵抗矩W(mm3):

30894.64;

柱箍的间距(mm):

600;柱箍合并根数:

2;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

木楞;

宽度(mm):

40;高度(mm):

100;

竖楞合并根数:

2;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

16;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5;

5.木材与钢材参数

木材类型:

马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