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3853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docx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docx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

2019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

课题:

爱唱歌的小杜鹃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唱歌的小杜鹃》。

2、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歌表演和器乐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2、看懂歌曲的反复顺序及休止符的运用,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表演和器乐伴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唱法

五、教学过程:

(一)律动

1、课前循环播放,让学生有个初步认识。

师:

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

这就是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欣赏过的《杜鹃圆舞曲》,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像小鸟一样翩翩起舞,飞向花丛,飞向蓝天,想不想试试?

师:

同学们表演的真棒,就像歌曲中的小杜鹃那么可爱、灵巧,它的音乐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又一次把它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它在哪呢?

(二)导入新课

师:

听见杜鹃鸟的歌声了吗?

师:

谁来模仿一下

A、生模唱“咕咕”的声音、

B、师:

真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杜鹃的歌吧。

请同学们在听到咕咕的地方,做一个小杜鹃歌唱的动作,但是不要发出声音,明白吗?

C、师:

真棒,那你们觉得哪一种是正确的小杜鹃的歌声呢?

D、师:

杜鹃鸟的歌声美不美?

那我们来唱一唱吧。

注意:

小杜鹃的歌声是活泼、跳跃的还是拖的很长的啊?

师:

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唱吧。

师:

老师突然有个想法,同学们能不能来扮演一下这只小杜鹃?

把自己藏起来,到小鸟唱“咕咕”的时候,再把你们的小脑袋探出来一下,好不好?

师:

同学们表演的真棒,刚才老师唱的是一首奥地利民歌,叫《爱唱歌的小杜鹃》,下面我们就来完整的把这首歌来唱一唱吧。

A、师:

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什么?

B、学生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

C、随琴分句模唱,解决弱起小节以及第一段向第二段过度的两拍休止,以及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慢慢的唱一唱。

D、师:

现在啊老师要请大家跟我来做个游戏,我唱歌词,你们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模仿小杜鹃的“咕咕”声,明白了没?

师:

你们接的真棒,下面我们就来完整的把这首歌曲连起来唱一唱。

师:

同学们配合的真默契,下面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你们来选一选在老师手里的这些乐器中,哪些适合这首歌曲中小杜鹃清脆、活泼、跳跃的叫声的?

师:

好的,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用这些乐器和你们的歌声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师:

你们唱的真棒,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让我体会到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很活泼,你们的歌声也像小杜鹃一样动听,我要感谢大家为我们演唱了这么好听的歌曲,谢谢大家,最后请同学们唱着歌走出教室吧。

课题:

太阳出来喜洋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指导学生用科学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初步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思想意境。

2.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唱歌热爱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气息支持的唱歌,并能用明亮、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突出“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意境。

2.在教师指导下,能简单改编歌唱的节奏和速度来表现歌曲情绪的变化,并能了解和感受节奏和速度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在表达音乐情绪时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唱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呼吸训练

1.课件:

幽静的山林、鸟叫、音乐、流水……

2.谈话启发:

——练习呼吸

(二)发声

同学们喜欢爬山吗?

你到了山顶的心情怎么样?

那时,你们通常会怎样释放你登上山顶后的轻松,喜悦的,觉的成功了的心情的呢?

(会对着山谷放声喊)谁来喊一次(声音应该很放开要让山下的人都听见的声音)谁再来喊一次?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高位置呼唤

2.发声练习

(1)132435421-

要求:

气息平稳而有支持,声音圆润连贯

(2)302010302010

要求:

声音集中、富有弹性

(三)视唱

12322160

熟悉简谱,为后面曲谱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感受连音唱法。

(四)歌曲学习

1.初听,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歌手好像站在什么地方在唱?

(歌曲充满山野之气,整个山谷都回荡着歌声,我们好象站在山顶放歌)

2.进一步听赏,体会一下这首歌的带给你的情绪。

(简洁明快、节奏跳跃有力比较自由)

3.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4.师介绍四川的山和人们的劳动生活:

位于我国西部,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多山,有着丰富动植物资源,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就生活在四川,四川高原和山川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那里豪爽,乐观勤劳的人们,那里的劳动人民热爱劳动,心胸开阔,他们的歌同样是豪爽的,高亢入云,与天地共鸣。

5.曲谱学习

A、跟琴轻声视唱曲谱

B、思考:

(1)、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旋律中没有哪几个音?

(2)、歌曲旋律用了哪几个音,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C、介绍民族五声调式12356

6、音乐知识的渗透:

A、民歌的起源

B、民歌的地域及特点

C、民歌的种类

D、衬词。

设问:

歌词有什么特点?

(有许多形声衬词,我们好象看到了一位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汉子,衬词的运用更表现了歌者悠然自得的喜悦心情,更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7、歌曲演唱及处理

A、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B、处理:

咬字清晰、声音具有穿透力,明亮高位置的演唱;力度的变化。

C、处理后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练习

1.演唱形式的设计

A、课件迅速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你还知道哪些演唱形式?

B、为《太阳出来喜洋洋》设计演唱形式师领生和加衬词的伴唱;一领众和加衬词的伴唱;对唱等。

2.歌词创编

例:

只要我们*多努力*成绩好来*身体棒*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共创和谐*大家庭*

3.欣赏阿宝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4.结束语:

有人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瞧,阿宝用更原生态的演唱,将歌曲进一步演绎,不断没有破坏歌曲本身,还令其别有一番风味。

立足现在,从小处着手,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中国的民歌走的更远……最后,让我们在“黑鸭子组合”完美的合唱中结束今天的快乐之旅!

5.欣赏“黑鸭子组合”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随之哼唱,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课题:

老爷爷赶鹅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歌曲《老爷爷赶鹅》大胆演唱,是学生深刻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

2.指导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参与二声部轮唱,以及歌词的创编。

3.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活泼、愉悦的情绪,想象农村自由、快活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演唱、二声部的演唱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唱法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提问: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它是谁吗?

谁能模仿一下它的叫声?

(认识,说出是鹅,模仿鹅的叫声)

2.出示鹅的图片

师:

同学们,你们快听,美丽的大鹅在向我们打招呼了。

嘎嘎大家好!

嘎嘎嘎

师:

我们的同学们也非常的有礼貌,我们也赶紧和大鹅打个招呼吧!

嘎嘎大鹅好!

嘎嘎嘎

(二)新授

1.同学们,音乐里有美丽的风景,动人的传说,还有有趣的故事,今天大鹅也用音乐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好,那我们仔细的听听大鹅给我们讲了个什么样有趣的故事?

(师范唱歌曲《老爷爷赶鹅》)

设问:

看看一会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个有趣的故事。

生答(师总结,出示课题《老爷爷赶鹅》)

设问:

大家想不想跟着老爷爷一起赶着这群调皮的鹅进城呀?

生答……

师:

老爷爷说了,要想跟着我进城,你们要完成下面的任务才行。

2.读歌词

A、师先做示范

B、学生跟节奏读词

C、解决难点

D、生自主完整读词

E、加入旋律,学唱第二部分歌曲。

F、学唱第一部分歌曲

(三)二部轮唱

师:

同学们唱的真好,老爷爷听了很高兴,他说呀,你们这么出色的完成了前面的任务,现在他高兴地宣布,你们可以和他一起赶鹅进城啦。

1.播放音乐,师和生一起律动演唱《老爷爷赶鹅》。

2.欣赏《老爷爷赶鹅》录音

提问:

同学们,你们听到刚才录音里的小朋友们的演唱形式和我们刚才的演唱有什么不同吗?

(两组人在唱,好像不是一个人在演唱)

师:

同样的旋律,形成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地模仿效果,这种演唱形式称为轮唱。

这样的演唱能错落有致的,此起彼伏的交错在一起,形成好听的和声感觉,表现出热闹,快活的演唱情绪。

我们也尝试着用这种形式去演唱我们的歌曲好不好?

当然了,这首歌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节课我们先来完成前半段的轮唱联系。

3.生做读歌词的轮唱联系

4.播放音乐,生在心中默默地跟唱自己的声部

5.生轻声的跟着音乐唱二声部轮唱。

6.生跟琴唱二声部练习。

7.完整演唱歌曲。

(四)歌词创编

1.师:

同学们,你们唱表演的真好!

可是老爷爷知道你们呀都非常的聪明,他想请你们啊帮他把这些衬词加入到歌曲中,让歌曲的内容更加的丰富有趣,好,小组之间抓紧时间讨论一下。

2.小组展示

3.全体同学一起展示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上的非常有意思,先通过学习歌曲,我们知道了一首非常有意思的歌曲,我们还学会了用轮唱的形式首歌曲重新演唱,最后,大家还给歌曲加入了衬词,使这首歌曲更加有意思,更加活泼、风趣、形象了。

课下大家可以尝试用其它的形式来表演一下这首歌曲,也是完全可以的呀,你们可以尝试一下。

课题:

森林水车、打枣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区别《森林水车》中悠静的旋律与欢快的旋律,用线条表现乐曲。

2、认识民族乐器唢呐,能辨别大、小唢呐的音色

二、活动重难点:

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三、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图片、彩笔

四、教学方法:

听赏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见过水车吗?

(生)教师总结,(课件)水车种类很多,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人力或蓄力、风力推动水车,将河中的水抽上来浇灌田地,在我们中国的农村中大多都是这一类,但着时代的前进,水车已被抽水机所代替,现在农村中已经很少见到水车了。

第二类是利用江河水位的落差推动水车,从而推动水车旁磨坊里的石磨转动以加工粮食。

(课件)

1、初听乐曲,了解歌曲的内容。

感受歌曲的情绪。

那么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合奏《森林水车》(板书)同学们听一听水车转动的声音以及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场景?

(生)(课件)这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名曲,(板书)我们听过《钟表店》《森林中的铁匠》(板书)这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太阳升起的感觉。

2、现次聆听乐曲

这段音乐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乐曲的情绪是怎

么样的?

结构可分为几个部分?

我们再次聆听这首乐曲。

(课件)

这是一首回旋曲式这首乐曲可分几个部分呢?

(生)

3、分段欣赏(完成连线)

(1)第一部分音乐宁静的森林

(2)第二部分音乐轻盈的舞蹈

(3)第三部分音乐欢乐的舞蹈

(4)第四部分音乐尾声(课件)

4、完整聆听乐曲,用线条划出不同的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里面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用彩笔以线条形式划出每一部分乐曲的不同感受,并用动作表现每部分乐曲的情绪。

(课件)

(二)《打枣》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你们看,这两位小朋友和爷爷在忙什么呢?

(课件)从图上我们能感觉到,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板书)1、初听音乐,感受情绪,认识乐器

1、有一位演奏家用一种神奇的乐器把打枣时欢快的场景描绘的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你能听出这种演奏乐器是什么吗?

(课件))

2、介绍唢呐

唢呐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于元、金之时传入中国,现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的民族乐器之一,(课件)唢呐的音量大,音色高亢明亮,还可以模仿鸡啼鸟鸣和人声,擅于表现热烈奔放和欢快活泼的情绪。

让我们一起欣赏唢呐独奏《打枣》(板书)(课件)

3、大、小唢呐的音色分辨

这是一首河北吹歌,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儿在庭院里打枣的景象。

乐曲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板书)在乐曲《打枣》中,有模仿人物对话的声音,演奏者手里拿着大、小两只唢呐分别模仿爷爷和孙女的笑声和说话声,大唢呐声音比较粗、低沉,小唢呐,声音比大唢呐高亢、明亮,,你能听出他们分别模仿的是谁吗?

(课件大小唢呐的有音的分辨)

4聆听乐曲

把听到的所模仿的人物对话的场景用简单的动作模仿出来。

可以让学生想象爷爷与孩子们正在讲些什么话,并绘声绘色地说出来。

爷爷……孙女……(课件)

5、观看现在演出唢独奏《打枣》

今天教师邀请了著名的唢呐演奏家姚树田叔叔为我们演奏《打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精彩的演出。

(课件)

课题:

在祖国怀抱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思想感情

2.简单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

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歌曲中的四个少数民族,进一步拓展在其它民族。

3.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的时值,巩固音乐

知识反复记号

二、活动重难点:

1.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歌曲,用热情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2.掌握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基本知识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唱法

五、教学过程:

1、师生互动,激情导入。

学生听音乐律动。

2、发声练习

1)教师分别出示公鸡(喔喔)、母鸡(咯咯)、小鸡(唧唧)的图片,导入发声练习。

通过全班唱、男女生分段唱等形式,让学生进入唱歌状态。

发声时要强调不能硬喊等。

2)请同学们带问题聆听歌曲说一说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少数民族?

3、学习歌曲。

(1)听录音范唱,提问:

“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然后教师简介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和音乐风格。

(2)再次听歌曲,熟悉歌曲的演唱顺序。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简单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3)师讲解反复记号的应用。

(4)教师讲解歌词含义。

“江三木罗”的意思。

用画旋律线的方法让学生区分练习两个“江三木罗”。

(5)按节奏读词,学生跟读,反复练习,并能用拍手伴奏。

(通过节奏读词,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6)通过听唱法学习歌曲,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总结出歌曲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7)再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课题:

法国号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法国号》,并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竖笛的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二、活动重难点:

1.了解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2.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表现《法国号》。

三、活动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听赏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法国号。

师:

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课件(法国号的图片)

师:

它的形状是圆形的,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圆号”。

由于法国人对它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所以又叫“法国号”;它的材质是铜,所以属于西洋的铜管乐器;它的演奏姿势是这样的(边说边模仿演奏动作)它是唯一一种用左手演奏的乐器,右手放进喇叭口里。

师:

出示法国号演奏姿势课件,学生观察,说明作用一是支撑号身,二是能让音色更柔和一些。

2、感受法国号的音色。

师:

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它的声音呢?

希望大家仔细地听,注意分辨它的音色是怎样的?

课件:

用法国号吹奏的歌曲《蓝色的多瑙河》

生:

它的声音很低沉,很圆润。

生:

它的声音很粗,就象我爸爸说话的声音。

师总结:

同学们的小耳朵真灵,法国号的音色是圆润优美的。

(二)节拍学习。

1、认识节拍。

师:

今天法国号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来听一下?

老师有个小问题要考考你,有没有信心?

课件:

四二拍。

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这个节拍吗?

老师给你们增加难度,课件:

四三拍。

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这个节拍吗?

可找自己身边的东西,找生单独展示。

师讲解四三拍。

2、分辨节拍。

通过欣赏歌曲《红星歌》和《小白船》分辨四二拍和四三拍。

(三)学唱新歌:

1、感受歌曲。

师:

同学们,今天法国号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来欣赏一下,感受一下它的情绪,它是几拍子?

课件:

歌曲《国号》,学生跟着音乐打拍子。

师:

同学们听得真认真,是几拍子的?

情绪怎样?

生:

三拍子。

师:

大家的节奏感真好!

情绪怎样?

生:

优美。

师:

三拍子的音乐叫圆舞曲,也叫华尔兹,它的节奏特点像小船在荡漾(边说边做动作)1、2、3有一种起伏荡漾的感觉。

让我们用身体感受一下。

课件:

歌曲《法国号》,师生一起随音乐跳华尔兹简单的三步。

师:

一起跳:

向左、右;向前、后;两个人拉手一起跳:

……

师:

同学们的舞姿都很优美。

2、学唱歌谱。

刚才我们听了这么多遍的乐曲是法国莱茵河的民歌,莱茵河是法国一条非常美丽的河流。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她优美的旋律。

提示:

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小声唱。

课件出示歌谱,学生跟琴演唱。

3、解决难点:

观察歌谱:

(1)有几个乐句?

(4个)

(2)观察前3个乐句有什么发现?

(第1、3乐句是完全一样的)对比唱比较像的第2乐句和第1乐句,注意音准。

(3)师:

观察一下谱子,哪一句音节的变化最多?

生:

第四句。

师:

老师再弹一遍,听一听这句的旋律有什么特别的?

课件出示第4乐句。

教师弹琴,学生听一听第4句的旋律特点。

跟教师一起画一画旋律线,总结:

像水波纹一样。

课件显示旋律走向加深印象。

跟琴演唱,注意4和7音,要唱准确。

提问:

怎样唱才能体现水波荡漾的感觉?

提示:

借鉴强弱的规律。

学生再次跟琴集体唱一遍第四句。

注意音准和强弱规律。

师:

好,让我们从头完整地唱一遍。

表扬、鼓励。

4、添加歌词。

师:

其中反复出现的“嗡巴巴”是模仿的什么声音?

学生边看歌谱边听歌曲。

师:

“嗡”好象模仿的是法国号的低音区,声音很低沉,饱满。

“巴巴”就好象是模仿法国号的中音区,要唱得明亮一点。

师:

“嗡巴巴”是唱得连贯还是要有弹性呢?

学生自己尝试,总结:

要唱得有弹性,有强有弱,有韵律。

学生跟琴唱一遍歌词。

男生唱“嗡”,女生唱“巴巴”。

教师:

“谁在唱歌?

”“每天这样。

”要怎样唱?

还能唱得有弹性吗?

学生自己尝试,总结:

要唱得连贯悠扬。

学生集体再次演唱歌曲。

教师:

最后一句:

“那就是我的法国号”要怎样唱才能唱出象水波纹一样的感觉呢?

学生讨论,结合强弱规律,要有韵律。

有自豪感。

试唱最后一句。

集体有感情地演唱,教师伴奏。

5、巩固歌曲:

两排学生吹奏竖笛,其余两排学生唱歌。

(四)拓展:

1、介绍其它西洋乐器。

2、继续欣赏《蓝色多瑙河》。

(五)小结:

老师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刻,你有什么收获呢?

再次唱起《法国号》,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课题:

我是小小音乐家

一、教学目标:

1、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表演。

2、认识手鼓、喇叭、木琴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3、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歌曲情绪的处理。

2、熟练掌握十六分音符。

3、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唱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唱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看视频(课件:

大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音乐会,同学们都看到些什么乐器?

手鼓、喇叭、木琴。

2、听音乐。

(“蓝精灵们,用这些乐器演奏了一段旋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

3、回答问题,学习节奏。

(课件),

4、添加动词和乐器的声音。

(打起、吹起、敲起、嘭嘭嘭、嘀嘀嗒、叮叮咚、)

5、全班带歌词一起表示该部分的节奏。

(二)学唱歌曲

1、播放全曲。

2、用“啦”来哼唱。

3、播放歌曲。

(出示歌词)

4、师范唱第一段,生跟唱。

5、跟音乐唱第二段。

6、个别唱,并让生说说第二段哪里最难唱。

师进行指导。

7、生齐唱第三段,难点部分单独唱

8学生随音乐跟唱整首歌曲。

(如有错误,师及时纠正)、

9、师:

“大家唱的很好,现在老师再来唱一遍,大家来找找有什么不同?

”(师加上舞蹈动作范唱)

10、启发学生创编动作。

(全班边唱边跳一遍,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11、引导学生用伸懒腰的方法掌握“跳哟、唱哟“的节奏特点。

12、歌曲对唱、接龙唱、前后唱。

(三)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大家都当上了小音乐家,还能自创动作,真是太棒了!

希望你们大胆表演给自己的好朋友、老师、家长看。

课题:

打花巴掌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并为歌曲改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感受说童谣唱儿歌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