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3824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docx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docx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

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

一、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十一五”以来,福建省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

200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大关,达到1082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人均生产总值30123元,增长12.2%。

财政收入稳定增加,全省财政总收入1516亿元,税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91.5%,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创新高。

2008年达179.98,同比提高4.18个点。

同时,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的明显特点,各产业自身发展良好,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12.8:

48.7:

38.5调整为2006年的11.4:

49.4:

39.2、2007年的10.8:

39.2:

40.0、2008年的10.7:

50.0:

39.3。

分产业看,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157.7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415.77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4249.59亿元,增长12.1%。

  

(一)各产业发展不断优化。

品牌农业发展迅猛,目前,我省已培育了“东南香大米”、“天宝香蕉”、“官溪蜜柚”、“漳州水仙花”、“九阜山有机茶”等众多知名农产品。

截至2008年2月底,我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农产品数量达10个,位居全国第6位。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工业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超六成,三大主导产业成为工业的火车头,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1/3;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占GDP的比重达40%。

劳动力转移趋势明显,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32.7∶35.1∶32.2,与2004年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分别提高5.7个和1.8个百分点。

城镇化进程加快,全省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46.0%持续提高到2007年的48.7%。

  

(二)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随着我省不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扎实发展园区经济,着力构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200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9%。

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3.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工业园区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4.3%,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3.8%,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加快,3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2%。

建筑业增长总体平稳,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4.6%。

  (三)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

200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1%。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两大传统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3.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全省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增长19.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20.2%。

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福建省景区(点)、线路推陈出新,红色、生态、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自驾车旅游成为时尚。

2008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增长6.5%,国内旅游总收入增长1.6%。

  (四)民营经济活力增强。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创造竞争氛围、增强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

在全省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六成,非公工业企业和民间投资形势良好,非公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近90%,民间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超过50%。

非公经济已成为拉动工业、投资、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

从工业领域看,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8.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9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1.7%。

其中,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20.0%,贡献率为65.8%。

从投资领域看,民间投资增长23.9%,对全社会投资的增长贡献率为53.0%。

从出口领域看,民营企业出口增长25.0%,对全省新增出口贡献率达49.6%,拉动全省出口增长7.0个百分点。

  (五)外向型经济保持加快增长。

2008年,进出口总额突破800亿美元,增长13.9%,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4.1%和13.6%。

从全国各省来看,我省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居全国第7、第7和第9位。

机电和高新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9.6%和18.0%,高出全省出口平均增幅5.5个和3.9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质量提高。

在努力争取保持一定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的产业投向,优化外资结构,着力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按验资口径和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实际到资分别增长39.7%和23.3%。

  (六)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的三大支柱产业形成并加速发展,是我省结构优化的一大亮点。

目前福厦沿海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效应与作用已日益凸显,基本形成了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手机产业集群,数字视听产业集群,在技术上实现了数字技术阶段的飞跃,大屏幕彩电、多媒体技术、高档系列微机、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新一代数字视频终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等。

泉港、海沧己成为新兴的石化工业基地,海沧石化基地内聚集翔鹭石化等10多家大企业,泉港石化基地初步形成以福建炼化为龙头,以聚丙烯、烧碱等中游项目为延伸,以塑胶、塑料等下游项目为配套的石化产业经济。

福州、厦门借助东南汽车和金龙汽车,形成了一个整车、改装车、总成、零配件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汽车工业总量和产品质量、档次迅速提升,整车、零部件相互促进,合力增强,总体装备水平较高。

闽西北地区则依靠改造老企业和承接沿海大企业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实现电子、机械、石化下游项目的布点或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大主导产业的崛起,提升了我省产品技术含量、推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产业结构。

  (七)海洋经济发展快速。

有效利用和保护海洋、海岸资源,临港工业布局逐步展开,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具雏形,培育发展了东山湾、三都澳等十大生态型海水养殖基地,建成连江、石狮、东山等十大海产品加工基地,初步形成石化基地和船舶修造基地,东南沿海新兴海洋生物制药研发基地,全国重要的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水综合利用基地;突出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特色,滨海旅游业进一步拓展。

2007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十一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8.5%,列全国沿海省市第四位。

  (八)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产业集群已初成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

据统计,全省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有70个左右,培育了34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超百亿的有15个。

其中集群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大多集中于泉州、厦门、福州和漳州四地。

其中尤以泉州最为突出,其纺织服装、鞋业、建陶石材和工艺品四大类产业集群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产值和规模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号称“中国鞋都”的晋江和有“东南纺织染整基地”之称的石狮,其市场影响力甚至辐射到国际市场。

“十一五”以来,福建省加快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并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作为三大主导产业,炼化一体化、工程机械、汽车船舶、光电等产业集聚继续做大做强;工业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有15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2000多亿元;戴姆勒客车、石狮PTA、福欣特殊钢、中铝瑞闽铝板带、中化重油深加工、南纸林纸一体化、厦门友达光电、紫金山铜矿联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动工建设;高新产业稳步发展,“十一五”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3.3%,陆续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大型企业建成投产,应用软件、生物技术、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初具规模。

   各地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和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把资源特色转化为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长足发展。

泉州借助民营经济的力量,形成服装、鞋业、石材、陶瓷、纺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

德化利用民间传统瓷雕技术优势,侧重发展工艺陶瓷,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有着丰富林业资源的闽西北已经形成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及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八大系列开发的新格局,拥有竹木制品360多种,林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宁德以培植改造传统产业为主线,围绕福安电机电器、福鼎化油器、柘荣医药业、赛江船舶修造业为依托培育四个优势产业中心,现福安电机电器产品多达400多种,销往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

截至2007年,我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0个,省名牌产品1026个,目前福建已是全国旅游鞋自主品牌最多的省份,全省已形成一批区域品牌,如晋江的“中国鞋都”、“中国建陶重镇”、“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南安的“中国水暖城”、“中国石材之乡”;石狮的“中国休闲服装城”等等。

品牌大大提高福建产品和地区的知名度,品牌也促进了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

  (九)发展保障能力有所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投入增长较快。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25.0%。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增长21.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91%,比重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5位。

继续实施16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新启动7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新增8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分别增长16.2%和2.3%。

   交通建设日新月异。

我省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

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建成“一纵两横”主干网,通达所有设区市,构建了4小时经济圈,93%的建制村通硬化公路。

出省铁路通道有鹰厦、梅坎、横南、赣龙4个出省大通道。

航空方面有福州长乐、厦门高崎、泉州晋江、南平武夷山、龙岩冠豸山5个机场。

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跨越式发展,缩短了区域间距离,盘活了区域优势,给沿线的县、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契机,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加快了产业转移速度。

   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快电力保障能力建设,至2008年上半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2435.9万千瓦,“十一五”以来新增电源装机容量637.9万千瓦;着力优化电力装机结构,在优化发展煤电的同时,扎实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宁德核电站、福清核电站一期开工建设;LNG总体项目一期进展顺利,接收站、输气干线项目已投入使用;已建成平潭风电二期、漳浦风电二期、东山风电等项目;坚持电网与电源相协调,建设海西坚强电网,一批输变电工程设施相继建成。

随着煤电油运供需趋向平衡和调度能力的持续提升,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设区市电力供应普遍充裕、油品供应基本满足,运输满足企业需求,缩小了竞争差距,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二、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特点

(一)临港工业快速发展

   我省拥有突出的深水港口优势,港口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临港工业是依托沿海港口资源、海上贸易和近代工业基础,在港口区域内建立并利用港口和区域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工业。

近年来,福建临港工业发展迅速,把临港工业作为拓展新一轮经济发展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目前临港工业涉及的工业行业有15大类,占全省现有工业行业的1/3,以港口为依托的新兴工业集聚地已逐步形成,主要有马尾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琅岐经济开发区、元洪投资区、融侨工业区、秀屿开发区、肖厝开发区、湖里工业区、海沧台商投资区和中银开发区等。

    “十一五”规划以来,重点推进了一批重点项目和产业集中区建设,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等重点港湾以及龙岩、三明、南平市核心区域已基本呈现新经济增长区域的雏形。

厦门湾的东渡港区、海沧港区、招商局港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集装箱、煤炭、成品油、粮食等一批专业化码头。

环厦门湾港区积聚了翔鹭石化、翔鹭化纤、腾龙树脂、正新橡胶、厦船重工、嵩屿电厂、后石电厂、诺尔港机、漳州中集、凯西钢铁、凯景钢铁等一批龙头企业,福欣特殊钢也已全面开工建设。

初步形成了以石化、工程机械、船舶、汽车、冶金、能源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依托港口优势,建设了一批符合产业导向的临港工业项目,发展港区经济,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强化工业园区服务功能,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产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提高产品设计、生产控制和技术装备水平;以石化上游产业项目为依托,发展炼化一体化中下游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扶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产业项目。

(二)城市经济圈加快形成

   按照统筹协调、一体化布局建设的要求,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和六大区域中心城市立足自身在海西的功能定位,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快发展。

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地区,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双重作用下,生产要素迅速向其集聚,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了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漳州、莆田、宁德等沿海城市快速发展和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城市腾飞的发展格局。

                                                  

   福州市在提升城市品位、突显城市特色、发挥省会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厦门市发挥特区优势,全面拉开中心城市框架,正在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中心城市迈进;泉州市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创业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漳州市注重与厦门特区互动,紧密对台合作,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三明市围绕永安—三明—沙县城市主轴线,积极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布局;莆田市着力做大做强主城区,加快港口新城建设;南平市在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力上,积极谋划新兴发展区域;龙岩市持续推进中心城市商务、物流商贸、人居三大版块建设,逐步提升生态型经济枢纽城市聚集带动能力;宁德市高起点规划建设三都澳区域,促进城市向“临海、环海、跨海”扩张。

同时,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这些城市中,福州、厦门、泉州三个中心城市产业集群较为发达,其中位于厦门的产业集群数量最多,产值也接近全省所有集群产值的一半,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厦门经济推动效应强;泉州产业结构以纺织、服装鞋帽为特色,同时在农业和轻工业等方面也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其产业结构对地方经济的推动力大,得益于发达的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在电子、机械制造医药、钢铁等产业集群方面有一定规模,同时在农产品,纺织、服装,手工艺品的产业集群也有进展。

漳州的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其中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产业达到了一定规模,传统的家具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也有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莆田作为传统农业区,区内农产品产量位居福建省前列。

农业及轻工业,比如啤酒、服装、农产品初级加工等产业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莆田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上也有一定的规模,但总体来说,规模偏小。

南平和三明是福建的老工业基地,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若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冶金及压延、机械及汽车零配件、林产加工、纺织工业等四大产业集群上。

龙岩和宁德产业集群的发展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偏小。

(三)山海联动,分工协作趋于合理。

   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的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以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的发展壮大闽西南一翼,根据“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和闽西南一翼,推进跨行政区的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推进,带动两翼协调发展。

“十一五”以来,闽东北、闽西南两翼的福州、厦门、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增长极”,发挥基础产业、生产要素梯度推进效应,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

闽西北地区拥有闽东南地区无以相比的资源优势,水力可装机容量大;矿藏种类多、分布广,煤炭、铁矿石、铜等保有储量丰富;森林蓄积量大,林产资源富饶,为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森林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沿海大市示范、辐射以及带动作用下,闽西北地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经济实力,构成若干极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如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商品粮基地、肉鸡养殖加工、鲜奶生产加工、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等,与闽东南形成明显的“互补效应”,实现山区、沿海产业联动发展。

三、我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虽然我省的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的突出问题,同时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为:

 e

(一)产业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调整。

    “十一五”以来,我省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三次产业结构水平趋于进步。

但随着项目带动战略和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慢于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服务业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60%-70%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三次产业内部存在问题和不足。

农业方面,全省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仍不高,生态农业和优质农业比重较低,农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农业的比较优势发挥不够充分,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够强,农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不够明显;工业方面,全省的工业化水平和新型工业化程度不高。

工业总体竞争力优势没有形成,支柱和重点产业尚未形成比较完善、颇具规模的产业链和产业群,难以通过产业协作配套和上下游延伸拉动产业升级。

现代物流、软件、各种中介等现代第三产业方面,发展的水平较低,教育、体育、卫生等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面临产业化发展问题。

   二是区域内产业结构不理想。

目前区域内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如纺织、服装、鞋、建材等,这些行业的产业集群数达19个,占全部集群总数的30%以上,基本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

这些产业集群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规模相对较小,集群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不够。

而属于重化行业、高新技术行业产业集群个数较少。

电子、机械、石化这三大支柱行业的产业集群发展也不够理想,作为专业化部门发展的规模尚不够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尤其是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虽然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产业价值链,但这些价值链上企业大都由国外(域外)控股,核心技术都是在其本土进行研究开发,然后把技术固化于设备上再移植到我省进行生产。

产业集群中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的不均衡性,不能促进整个产业集群技术更新换代。

   三是产业结构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省整体的制造业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八位,在服装、制鞋、陶瓷、水泥、石材、电子、塑料制品、化纤、纸制品方面在全国有一定优势,但是我省形成规模的集群只有福州马尾显示器、青口汽车、厦门IT、湄洲湾石化、泉州石材等,而知名度较高的只有晋江鞋业、石狮服装、德化陶瓷、福安电机等。

产业整体规模和竞争力与周边的两个三角洲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二)产业布局在地区间发展不够协调。

   我省区域内的产业布局总体上还不够协调,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一轴两翼部地区,西部和北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小。

当前,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协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协作发展的新要求。

个别地区、部门对区域协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阻碍了协作工作的有序开展。

沿海地区把山海协作视同扶贫行为,对拓展内陆腹地发展空间重视不够。

内陆地区对借助沿海资金、技术、信息优势,加快观念更新、产业对接、机制创新的认识尚不到位。

二是运作方式跟不上市场机制的新变化。

由于缺乏整体推动区域协作的政策法规体系,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区域协作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对发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主体作用认识不足,对区域协作缺乏规划指导,尚未形成长效协作发展机制。

三是腹地拓展未能发挥港口的优势。

受“西进”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相对滞后影响,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宁德港口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南平、三明、龙岩以及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尚难以成为沿海港口物流腹地,沿海与山区经济联动、带动作用仍较弱。

四是区域协作与生产要素流动不相适应。

目前,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尚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项目支撑,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尚难以向协作区域延伸、集聚。

协作区内专业市场、信息资源、人才、劳务、环保等领域协作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

四是区域协作与生产要素流动不相适应。

目前,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尚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项目支撑,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尚难以向协作区域延伸、集聚。

协作区内专业市场、信息资源、人才、劳务、环保等领域协作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

(三)临港工业发展面临瓶颈。

   一是临港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福建临港工业区基础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尤其是水、电、路建设投入大、耗资多、成本高。

目前,福建的临港工业、工业腹地建设,大多由各地、各部门根据各自利益进行,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在港口交通建设方面,港口的疏港公路、铁路进港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水电方面,沿海地区包括湄洲湾南岸、晋南淡水资源稀缺,在建引水工程投资大、进展缓慢;作为沿海用电重要区域,沿海电源点规划滞后,设备欠配套完善,难以提供高效、迅捷的服务,船舶待港、货物压港、滞港等现象因港区分散时有发生,影响临港工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港城分离也是影响福建港口和临港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比如福州的两大深水外港临港工业区—罗源湾开发区与江阴工业集中区,距离福州主城区都在80千米左右。

由于无法充分利用主城区现成的基础设施,在一片海滩地上建设颇具规模的现代化临港工业区,开始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

这容易造成项目落地虽然支持了发展平台,却没有构建发展平台的现象,港区、工业区建设也将失去支撑。

   二是港口发展面临着内部竞争与协调的问题。

我省沿海也港口众多,仅上规模的港口就有厦门港和福州港,此外还有湄洲湾港口、泉州港、沙埕湾、三都澳、江阴港及其他中小港口。

无庸置疑,福建沿海具有良好天然条件的深水岸线不少,沿海各级行政区域都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港口,并发展自己的港口。

但是从区域整体而言,这种港口布局不利于港口做大做强。

目前,厦门港和福州港的关系在更大程度上处于竞争局面,合作的意向很小,而且邻近的其他小港也缺乏全省港口一盘棋的观念,尽其所能增加投入、扩大规模,而无暇顾及港口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是否协调,使我省港口群区域分割程度较重,争货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临港工业腹地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由于缺乏整体与长远规划,沿海临港工业发展存在着土地资源不足与开发投资滞后的问题。

作为港区后方腹地应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形成港口、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格局。

但由于为港口建设发展预留的后方用地标准偏低,即高潮岸线后方仅1000米,导致港口后方工业用地紧张,成为临港工业土地资源制约瓶颈,难以形成上规模的临港工业产业集群。

并且,沿海各县市区在港口项目招商引资中,存在急于求成、“饥不择食”等现象,忽视了岸线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出现挤占岸线及陆域土地的问题。

此外,发展临港工业项目不能与港区功能和定位相结合,使得港口难以发挥在现代物流中的平台作用。

目前,港口腹地的经济功能未能与港口发展联结互动,造成港口的理性经济腹地大,而现实经济腹地狭小现象,制约临港工业的发展。

(四)沿海和山区产业缺乏有效联动。

   沿海三个中心城市拥有的产业集群数量占据全省集群总数的70%以上,而三大支柱产业的主要产业链也多分布在这三个中心城市,即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海,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以山区为主,比如钢铁、铝制品业等。

同时,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