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67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docx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docx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课时课题:

比一比第1课时

内容

比一比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

2.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重难

使学生读懂统计图表,掌握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理解平均数意义

方法

合作探究、练习、讨论

课前

准备

课件

师生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春天到了,学校要举办体育节。

我们班要参加体育节的踢毽子、课间操和跳绳比赛。

1.这是我们班男生组踢毽子比赛的情况统计图。

(课件出示统计图)

问:

你从统计图中看出了什么?

板书:

总人数追问:

每人各踢了几个?

男生组总共有几人?

2.咱们再看女生组的成绩(课件出示统计图)

问:

你又看到了什么?

3.问:

如果选一组代表全班参加学校的比赛,比一比

哪组的实力更强一些?

为什么选派男生去?

只看总个数公平吗?

既不能比总个数也不能比总人数,那比什么?

板书:

平均每人踢的个数(找两三个人重复)强调:

这就是平均数板书:

--平均数

二、探讨:

你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商量商量用什么好办法可以求出平均每人踢毽子的个数?

方法一:

如果学生是通过移动求得,表扬学生你还有其他的方法求平均每人踢几个?

方法二:

先求和再均分。

一组:

(5+6+4+7+3)÷5=5(个)

二组:

(3+5+7+9)÷4=6(个)

学生会用两组的总个数÷两组的总人数问:

求出来的是什么?

师小结:

平均数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值,只表示把一组数平均分后每人同样多的数。

三、实际应用练习:

1.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三种方法求出平均数。

想一想生活中那些数据表示就是平均数?

怎么得到的(人均收入)?

学生说关系式

2.三位体育老师对咱们三年级的课间操进行了评比。

看成绩统计表(一个班一个班的出示)课件出示

王老师

郭老师

黄老师

平均分

三⑴班

96

93

90

三⑵班

91

97

94

三⑶班

92

93

97

三⑷班

97

94

88

问:

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有什么窍门吗?

(多种方法讨论择优)

求三⑴三⑵班的平均数用找中间数的方法

求三⑶班平均数用加零头的和÷3的方法

求三⑷班平均数用总和÷3的方法

3.我们三年级四个班的同学都参加了跳绳比赛单摇的预赛,请看统计表

三年级四个班同学单摇预赛统计表

参加人数(人)

总个数(个)

三⑴班

26

104

三⑵班

25

117

三⑶班

25

111

三⑷班

24

168

平均每班踢多少个?

平均每人踢多少个?

(只列式不计算)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拍球游戏”创设情景,通过争当公平、公正的小裁判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评判人数相等与人数不等的两场拍球比赛中,发现问题、引起思维冲突。

第六单元课时课题:

比一比(练习)第2课时

内容

比一比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难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方法

合作探究、练习、讨论

课前

准备

课件

师生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图

二、引导探索

1.认真读这份统计图,有了想法,再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深入到学生小组中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

2.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尝试列算式。

3.刚才听了一些同学的想法,有一个问题我还拿不定主意,能不能根据小组投中的总数多少来颁奖呢?

请大家发表意见。

(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

两组比赛人数不同,根据投中的总数颁奖不合理,要根据小组人均投中多少来颁奖。

4.讨论达成一致。

那么平均数怎么算呢?

大家都试一试。

5.全班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图

1.“新苗杯”儿童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

陈老师

王老师

李老师

平均分

1号

89

85

96

2号

91

96

86

3号

92

95

92

⑴请你把这张评分统计表填写完整。

⑵请你排出三位选手的名次。

2.某足球队想引进一个前锋。

最近5个赛季进球率

运动员甲:

23,17,18,24,23。

运动员乙:

/,/,26,22,24。

运动员丙:

30,12,/,26,20。

“/”表示这个赛季没参加比赛。

这个足球队该引进哪个运动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将平均数置于生活这个大背景中来研究,整个过程都是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他们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每个人都离不开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不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坚定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六单元课时课题:

猜一猜第3课时

内容

猜一猜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重难

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方法

合作探究、练习、讨论

课前

准备

幻灯、表格、转盘、纸杯。

师生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图

今天,有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帮助解决。

问题就是“猜一猜”。

二、引导探索

1.认真看图,有了想法,再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深入到学生小组中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

 

2.请一名同学上前面亲自做试验,验证讨论结果。

3.做“抛纸杯”实验。

⑴分组做“抛纸杯”试验,每人重复做5次。

创新与反思

⑵将试验结果记录下表。

 

⑶与同伴说一说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并写下来。

 

 

三、拓展应用。

任意摸一个球,有

种结果,摸到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球的可能性小。

再放入3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有种结果,摸到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球的可能性小。

能摸到黑球吗?

讨论

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1

2

3

 

教学反思:

试验的过程也是进行数学游戏的过程,游戏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紧紧地抓住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猜测与试验的机会,突出试验数据作为猜测的依据,将学生对可能性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第六单元课时课题:

猜一猜第4课时

内容

猜一猜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情感教育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重难

不遗漏的列出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

方法

合作探究、练习、讨论

课前

准备

3个转盘、若干个纸杯、纸箱、乒乓球。

师生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引入:

  师: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他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师:

(出示转盘)如果转动指针,指针可能停在什么颜色的地方?

  

  师动手转动指针,进行验证。

  那么谁的可能性大一些,谁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颜色都可能指到,只是指向哪种颜色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

今天我们就通过猜一猜的活动,来研究可能性大小的问题。

 二、 游戏的延续

  1.(录音)淘气:

我还带来了一个转盘,这次还要请大家来猜猜指针会指向哪种颜色?

指向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些?

  师:

(出示转盘)谁愿意来猜?

为什么说指向两种颜色的可能性一样?

  生:

因为两种颜色的面积一样大。

  师:

小朋友说的很好,两种颜色的面积一样时,转动指针,指向两种颜色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

请学生到黑板前动手拨一拨,进行验证。

  2.师:

昨天小朋友在家也制作了一个转盘,拿出来让大家猜一猜,然后动手转一转,看看你猜对了吗?

生出示自制的转盘,在小组内活动。

  教师下到各组参与活动,对同学的错误判断及时纠正。

  3.(录音)淘气:

刚才你们活动的好热闹!

我也很想参与。

我准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转盘,你们帮我想想指针指向各种颜色的可能性的大小情况,好吗?

  师出示转盘。

让学生说一说看法,以及理由。

  生:

转向橙色的可能性最大,转向黄色的可能性最小。

因为面积大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大,面积小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小。

  师:

在玩转盘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道理?

  生答。

(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

  三、游戏三(摸球)

  1.师:

刚才的游戏同学们都玩的不错,我们再来玩一个“摸球”游戏。

(出示纸箱,并放入2个黄球和1个白球)

  师:

任意摸出一个球,有几种结果?

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师:

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吗?

  师请一生到讲台前摸球验证。

  2.师:

(在箱内再放入3个红球)现在任意摸出一个球,有几种结果?

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

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

  师:

有可能摸到黑球吗?

  3.(在箱内放入2个白球和2个黄球)师:

一次摸出2个球,可能出现几种结果?

  生在小组内讨论。

  四、汇报结论。

  五、小结:

  延伸作业:

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

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

教学反思:

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推理的过程,在研究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问题时,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就能得出正确结论,而对于复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缺乏依据的大胆猜测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到试验数据,并将数据作为推理的依据,通过对推理的结论进行分析,才能得出产生这样结论的原因。

 

第六单元课时课题:

体育中的数学第5课时

内容

体育中的数学

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教育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重难

理解方阵的意义和形成。

方法

合作探究、练习、讨论

课前

准备

课件

师生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

同学们,大家喜欢上体育课吗?

数学呢?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育中的数学》知识。

(出示课题)

1.结合我校本学期举行的广播操和队形队列比赛活动,我邀请12位学生进行排队的游戏,问:

12人平均排成两行,怎样排?

三行呢?

……。

2.课件出示图

根据学生所排的队形队列提出数学问题⑴:

仔细观察:

每行人数、行数和总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⑵有什么方法能既快又有规律地把12人的队形排好?

引导学生发现队形队列的特点和方法:

行增加列减少;每行人数×行数=总人数;从少的行数排起或从多的行数排起都是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的,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问题、有规律解决问题。

3.从12人的队形引伸到48人,问:

48人要排成长方形的队形可以有几种排法?

⑴小组活动:

要求:

A:

小组成员先进行讨论:

48人排成长方形队形,可以有几种排法?

用什么样的顺序或规律排会更好?

B:

用小珠子代替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