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作文02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3529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作文02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作文02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作文02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作文02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作文02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作文02 含答案.docx

《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作文02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作文02 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作文02 含答案.docx

广东省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作文02含答案

作文02

要点3:

有文采

【要点解说】2015年《考试大纲》对“有文采”这一发展等级要求是: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保留了原有的“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两项要求,而把“用词贴切”改为“词语生动”,把“文句有表现力”改为“文句有意蕴”.“词语生动”较“词语贴切”凸显了考纲对考生作文文采的明确要求.“文句有有意蕴”则不仅仅是“有表现力”,更是在语言“通顺”“规范”“准确”、“连贯”、“得体”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层的标准,也是基础等级层面上对“深刻”的更高要求.大纲的修改说明,考生在运用语言方面,只要有某一点闪光耀彩的地方,或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或句式灵活善于传递情感,或运用多种修辞表情达意文采飞扬,就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以使他们在通顺的基础上所展示的各种语言风采能够得到应有的评价.具体说来:

⑴词语生动

作文除了要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细节生动,意境深远外,还必须有生动流畅的文学语言以增强艺术感染力.用词贴切、生动、准确、简洁是对作文的起码要求.

首先,我们要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

其次,应该以有丰富的词语作为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很难写出富有文采的文章来的.当然,光有丰富的词语还不够,还要善于运用,否则词语再丰富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再次,同一个意思选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形成一种语势,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文章所涉及的动词、形容词最多,表现力强,信息量大,语言的意蕴也就更为丰富.

⑵句式灵活

“句式”,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常见的句式有:

①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②肯定句和否定句;③主动句和被劫句;④长句和短句;⑤整句和散句;⑥常式句和变式句.不同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也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句式不同,语气情调也就随之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也就不一样.如整句(四字格等)使文句整齐,散句使文意流动;巧用口语,文章定显活泼之趣;缀以文言,文章自有古雅之风.

“句式灵活”,就是指作者在写作时,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目的的需要,在不改变愿意的情况下,恰当地选用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让句式呈多样性,做到在整齐中求变化,在常式中求变式,在重复中求省略,在和谐中求变化,以使行文错落参差、活泼自由与和谐流畅,从而达到文采飞扬最佳效果.

⑶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语法、修辞与逻辑,是与写作关系十分密切的三大语文知识.就语言表达而言,语法是解决通与不通的问题,逻辑是解决对与不对的问题,而修辞则是解决好与不好的问题.广义的修辞包括了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表达的简明、连贯与得体以及辞格的综合运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狭义的修辞则是专指修辞格的运用.《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修辞格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与反问八种(参见本书“修辞”专题)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就是指善于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善于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怎样运用修辞手法才算“善于”呢?

可从两大方面理解:

从量上看,整篇作文是否多次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从质上看,这些修辞手法是否恰到好处(该用则用),是否灵活多样(手法多变运用自如),是否富有创意(新颖不落窠臼).如果全文仅使用一次精彩修辞,那算不上“善于使用”,因为每个人都有灵感突现的时候;同样,如果各种修辞手法贯穿始终,但大多庸俗、无聊、蹩脚,那更不属于“善于使用”.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量”和高品位的“质”,才无愧于“善于使用修辞手法”.这需要我们从训练高层次的把握和驾驭语境的能力以及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入手,使修辞手法自然而然地服务于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进入驾轻就熟、应变裕如的境地.

一篇文章的优与劣,涉及到的因素往往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言上的差距.造成这种语言上的差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能否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运用修辞手法来美化语言,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样一个意思,用与不用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会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

⑷文句有意蕴

“文句有意蕴”的语言高境界,是对基础等级“深刻”的一个更高要求.只有把语言的精、形式的美、意蕴的深三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文句有意蕴的更高层次,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文句能围绕文章的主旨,井能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文章的内容,提高文章的立意.二是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能引起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回味.三是语言精美,言简意丰,能给读者以丰富的想像税联想.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努力培养有深度的思想.可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注意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二是博览群书,使自己知识丰富,视野开阔;三是学会思考.把观察学习努力推向理性的层次,察人所未察,知人所未知.写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

锤炼语言.精心锤炼有丰厚内涵的句子.做到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催人警醒;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绘形绘声绘色;适当点缀精奋之句,写出类似于名言笛句的文句.精警之句,可为全文(或一段)立骨.我们可能已背不下《岳阳楼记》,但一定还记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警句.文章的好坏,当然不在警句的有无,但有了警句,却可为全文增色生辉.这也就是“画龙点睛”之妙.适当运用口语谐句,可使语言清新活泼,幽默风趣,时代感强.

总之,优秀的文章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不管是明白如话还是委婉含蓄,总有一些文句言简意赅,辞约旨丰.或蕴含生活哲理,人生真谛,给人以理智的启发,使人深刻地思索;或饱含深厚的情感,独特的体验,使人感悟到人生的况味,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这样的文章,篇中有余意,句中有余味,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这样的文章,是最受阅卷者青睐的.

要点4:

有创新

【要点解说】“有创新”,简单讲,是指文章要力求写出新意,写出个性.具体说,就是文章超过或突破常规写法,“非一般化”,“非‘旧我’”(超越“旧我”),就是“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努力追求新颖独到的与众不同.这是高考对考生写作的最高要求.

《考试大纲》对“有创新”的具体要求有五条: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⑴见解新颖

“见解新颖”,是就作者的主张、看法、认识而言的.高考作文的见解新颖,是指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不蹈袭他人,也就是“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现出美来,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老生常谈.要求我们对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与看法,要能发掘其中最新、最有特色的内涵;要能挖掘出问题中隐含的更新、更有现实意义的观点.

“新颖”通常有三层含义,一是于常事中见出别人看不出的事理——即别人只看到人所共知的,自己却看到其它角度的,这可谓之“博”;二是于常事中见出别人看不到的深度——即别人只看到表面,自己却看到实质,这可谓之“深”;三是于常事中看到与别人看到相反的事理——即别人按“正常”的思维想,自己却看出蕴涵在“正常”之外的意思,这可谓之“新”.

这里的“新颖”,是建立在独到、个性、深邃的基础之上的,要求与众不同而又能顺理成章,合理透彻而又能自圆其说.一篇作文,能在普通的材料中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写出别人未曾想到的观点,一定能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但需要指出的是,立意中追求“见解新颖”,一定要建立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之上,一定要以切题和深刻为前提,如果一味“求新”而偏离题意甚至流于怪谬,那就是弄巧成拙,得不偿失了.

⑵材料新鲜

“材料新鲜”,是指写作选材时,除了要注意材料的典型、真实外,还应力避陈旧、俗气,要与当前的生活、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力求使用给人以新鲜感、现实感与时代感的新颖鲜活的材料.

当然,这里所说的材料出新,并非是要考生挖空心思去奇思怪想,搜奇猎怪.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东西未必具有代表性,未必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许多古里古怪的东西往往是经过加工了的,其真实可靠方面就有问题,所以,怪异并不是“新”.选材要新鲜,但首先要真实可信,离开了真实可信的“新鲜”,那就是猎奇了.其实,说到底,作文材料大都不外乎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人、事、景、物、理.而要“出新”,主要还是表现在选材用材的角度上.

⑶构思新巧

“构思”,或称之为谋篇布局,是指写作者在积累材料的基础上,按照写作要求及时有效地展开文章的思维活动.它是整个写作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包括选取提炼材料,酝酿确定主题,考虑人物活动及人物关系,设计情节,安排结构,以及探索最佳的表现形式等等.一篇文章,构思至关重要:

结构精巧,有创新,既给文章的整体写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更能使文章以自己的特色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构思新巧”,是就结构而言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应当引人入胜,以巧取胜,不落俗套.构思创新的技法很多:

或巧选线索,脉络分明;或运用倒叙,设置悬念;或巧设伏笔,前后呼应;或侧面着意,烘云托月;或误会巧合,出人意料;或联想想像,放大细节;或旧瓶新酒,独出心裁;或抒情议论,串缀篇章;或卒章显志,振聋发聩;或笔锋突转,引人入胜;或借体别裁,独辟蹊径等等,应因人因文(自)制宜.

“构思新巧”,是作文创新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也是考生最能发挥创新精神的地方,我们应该充分展开想像,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选择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新的体裁,构思出独具慧眼,极富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来.当然,为“创新”而“创新”,以致弄出“非驴非马”的另类,这是我们所反对的.

⑷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

“推理”,主要针对议论文而言,求“独到”,就要能突破思维定势,善于运用比较艺术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引申论证(归谬法)等,推导出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或结果,给文章增加亮色;这里的“想像”,主要针对记叙文而言,求“独到”,就要想像大胆、奇特、独到(但不悖谬),就要创造出新颖别致(或含意深长、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高考作文,鼓励考生在推理和想像上有超常之处,鼓励创造性思维,激发考生的创造性热情和兴趣;鼓励考生对问题和社会生活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特见解,有思考,有探索,有观点,有思想.因此,我们应该对材料进行正面、侧面、反面等多角度的分析思考,选定一个恰当的切入角度,能够变换角色,体会和领悟所要表达的思想的深刻与重要,能够灵活运用象征、拟人、科幻等手法与形式,改变那种僵化死板的说教方式.

考场作文,根据话题材料进行推理想像时,要抓住两个字:

一是“新”,一是“特”.“新”指的是别人都没想到而只有自己想到了,这叫以“新”取胜;“特”指的是别人想到了,但自己想的有特别之处,这叫以“特”见长.概而言之,就是我们不止一次强调过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当然,过于离谱,不切实际的推理和想像是毫无价值的,歪曲事物本质的看法和错误的观点是不能算新颖的,千万慎之.

⑸有个性色彩

“个性”,即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人的思想、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主观因素的总和.“有个性色彩”,也就是在文章中体现出的作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其类型一般有:

或雄浑、劲健、豪放、壮丽,或淡雅、高远、婉约、飘逸,或质朴、平静、深沉、自然,或轻松、诙谐、滑稽、荒诞——风格之形初具,可分别谓之为做豪放派、婉约派、实力派与幽默派.

对中学生来说,其写作虽然一般还谈不上风格,但却可以形成自己的个性.有个性,就会有特色,就会有创新.其“有个性色彩”主要体现在文体选择、立意角度、结构安排、材料选用、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感情色彩等方面.能表现自己独特的人性感悟,能抒发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而不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人云亦云的东西.

总之,“有创新”是一个比较宽泛、且综合性较强的标准和要求.要创新,就要调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它可以表现为:

积极探索、多向思考、纵横联系、灵活多变、跨越时空、连接组合、创优择优,反对抄袭、盲从、保守、消极、自满.我们要把握整体进行创造性劳动,努力在某一项或某几项上有比较突出的体现,以求得与众不同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令我们的第一读者“一见钟情”的佳文来.

【经典历年高考试题精解精析】

1.写作(本大题60分)

材料一:

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

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

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22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题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材料作文加话题作文,本题将高考作文的常规的两种命题思路整合起来,给考生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的发挥余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有独钟”在这里不为爱情,而是为事业.

审题:

两个材料的共同点就是“坚持”,因此“情有独钟”的“情”就非“感情”而是“心志”或“信念”.

立意:

那些信念卓然的人必定会收获最丰厚的生命馈赠.坚持就是胜利不是说教,世间那么多的它的拥趸后来都成了它最美丽的注脚.

组织材料:

如果写议论文,爱是所有坚持下去的唯一理由,只有爱才能所向披靡,无坚不摧.袁苏妹是,赵世术也是,纵使地位低微,纵使身体病残,只要有热爱自己工作的热情,只要忘记自己的苦痛,只要付出的爱越大,自己的痛苦就越卑微,小人物也可以变得伟大,伟大的前提是崇高.我们可以联想到南丁格尔,白求恩,梵高,微尘团体,丛飞等等,也可以适当联系自己的经历来写.

如果写记叙文,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的立意来进行构思故事,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个人,他如袁苏妹赵世术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或许是清道夫,或许是拾荒者,但是他仍然用自己的双手打磨着自己的生活,一年又一年.这也是情有独钟,我们或许还没有看到他荣光的结局,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它,可以预支我们的祝贺.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在变.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初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古人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实现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今年的高考作文延续了近年的命题样式和主题方向,属于给材料自命题作文,主题为思考如何看清自我、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问题,适合写作议论文.

材料中的几面镜子是用来观察自我或外物的,每面镜子的功能各不相同:

哈哈镜看到了扭曲变形局部夸张的自我;反光镜则看到相对真实的自我和环境;望远镜能看清远方的世界和人生道路;近视镜却能使原本看不清的事物被变清;显微镜更是把原本细微如发的事物看得巨大无朋.单用哪一种镜子都能达到特定的效果,但是却都看得不完整.所以,要看清自我、世界和人生,就要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去观察和分析.本文题目要求选用两种以上的镜子展开论述,也正是要学会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自我和人生,而绝非静止孤立地看待事物.还可以借此展开关于“目的(动机)——方法(途径)——结果(效果)”辩证关系的分析讨论.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

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得复试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

“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

”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平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事件和调查数据两个部分组成.文章切忌就材料中的事件部分,孤立地围绕“诚信”漫无边际地发挥,而要结合材料的后半截调查数据全面分析.首先,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平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这两组数据说明,国人在“金钱”和“诚信”的天平上失衡的心理,考生可以列举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的不道德、不讲人性的事件进行阐释,如毒豇豆、瘦肉精、毒馒头、假论文、毒奶粉、明星代言等事件都可作为反面素材,提倡呼吁道德良知的回归.其次,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这一组数据从正面说明了“诚信”的难能可贵,孙永林、孙东林兄弟俩的诚信故事也可以作为备选素材,让诚信、道德、良知感染社会,震撼人心;所以,立意应围绕“金钱”和“诚信”来写.再次,还有19.9%的人没有选择,没有选择也可能有其它想法.为别人垫资购买彩票收益应该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仅仅靠神圣的道德标杆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合理规则才能使公平正义更长久.因此,立意也可以围绕“道德”和“公德”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