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3504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docx

《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docx

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

芦溪:

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组图)  生态新城一角

 

靓丽的古城公园

 

新引进的中材高新

 

建设中的华能电厂

 

驰名中外的电瓷产品

 

万亩紫珠草基地

 

武功山国际帐篷节

 

和谐秀美乡村建设

 

建设中的教育园区

 

  林江罗总斌 本唐彩萍刘启红

  虎踞龙盘,钟灵毓秀,好一方宝地!

  这是千百年来赣西芦溪给世人的强烈视觉冲击。

  芦溪,拥芦宣万亩平原沃土之资,藉袁河碧波东注赣水之势,踞武功群山万岭之雄,因宋朝著名诗人王观游经此地留下千古绝句"芦萧溪水碧粼粼,洞锁烟霞别有春"而得名。

公元267年萍乡开始设县,县治就设在芦溪古城村。

  一路栉风沐雨,跨入时期新纪元,那个千年古韵之城现在加倍光鲜夺目。

专门是进入"十二五"以来,该县坚持"主抓项目、强攻工业、决战三区,推动"四化",建设生态文明幸福芦溪"的进展战略,牢固树立小县大作为、小干部干大事业的工作理念,奋力将芦溪打造成"世界领先的电瓷产业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著名的现代旅游胜地"和"全国和谐平安县",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协调、跨越进展,为芦溪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电瓷产业龙头昂贵"七大产业"风生水起

  电瓷产业是芦溪县叫响全国的龙头产业,可谓是"一花带来百花开"。

该县坚持走"做大规模、做优质量、做强品牌"的进展道路,进展壮大电瓷产业,让那个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迸发出新的活力。

  充分发挥芦溪"百年电瓷"的产业优势、国家电瓷工程技术中心的科研优势、电瓷工业新城的平台优势,继续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将芦溪近100个电瓷企业整合成5至7个电瓷集团,切实强化科技、人材、资金等支撑,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国际市场。

以中材江西电瓷、大连电瓷、金利华强联电瓷等央企及上市公司为龙头,主攻直流80万伏、交流120万伏等超特高压绝缘子,尽力推动芦溪电瓷由中低端向高端进展,由"芦溪制造"向"芦溪创造"迈进,全力将芦溪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电瓷产业基地。

目前,芦溪电瓷进入了一个新的全面进展时期,销售络遍及全国各省市,远销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域,产品包括40多个系列、600余个品种,中低档电瓷产品占国内市场的份额达70%以上、国际市场的份额在20%以上。

力争到2015年,全县电瓷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以上。

  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鸡生蛋,是芦溪县决策者立足县情推动新型工业化而实施的有效谋略。

该县深切实施"城市转型""四个对接"战略,依托县工业园、宣风生物产业园两大工业平台,继续对准央企、上市公司及科企、外企、大型民企,主攻支撑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好项目。

牢牢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瓷、生物、建材、食物等"七大产业"做文章,重点培育壮大以华能安源电厂、中科能源等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以南方水泥、武功建材等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江发发动机、家烨汽车等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圣霖药业、昭通生物等为龙头的生物技术产业,加速形成进展升级新的增加极,以工业的进展助推县域经济的进展。

  背靠大树好纳凉。

近两年来,该县前后成功对接央企项目7个,对接上市公司项目9个,对接科企项目9个,对接外企项目10个,对接民企项目52个。

工业园区内企业达80家,电瓷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华能特色产业基地、中材高新特高压电瓷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具雏形,2012年该园区被升格为省级重点工业园。

  现代农业初试叫声"六个一"工程如火如荼

  绿色生态,是芦溪久负盛名的独特风光。

在该县干部群众的细心呵护下,这道风光愈发迷人,让人沉浸。

  截至目前,该县丛林覆盖率达%,成立标准化农业产业基地373个,组建农人专业合作社259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3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达12家,具有进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的基础。

  这些数字,是绿色生态回馈给芦溪的生动例证。

现在,他们又用工业化的理念和市场化的手腕抓农业,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进展道路,依照"创特色、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的思路,重点围绕一棵树、一粒米、一头猪、一片茶、一条鱼、一株草等农业产业化"六个一"做文章,着力建设好杜仲产业基地、紫红米产业基地、"格林米特"生猪养殖基地、高山茶叶基地、武功脆鲩基地、宣风花卉苗木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以市场引导基地,以基地引领农户,打造集研发、创新、贸易、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旅游胜地声名鹊起"一主三次"特色新城活力迸发

  武功山,以江南名山的姿态,在可持续的开发中,开始显山露珠,声名鹊起。

作为芦溪县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她的王牌地位不可撼动,也是该县旅游产业大做文章的靠得住途径。

  该县以武功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依托"一城一园两水"(即城西生态新城、武功山文化产业园、武功湖、西海温泉),打造"两条风光带"(即芦-万-武参观养生休闲带、芦-新-武红色文化体验带),实现山上山下旅游资源无缝对接、综合开发,真正使武功山景区成为"户外天堂、养生仙境"。

以新型城镇化和镇村联动为抓手,依托山水之城、电瓷之都的优势,大力构建"一主三次"新型城镇化体系,即以县城为主城区,在东部形成以一产为主的生物农业小镇,在南部形成以三产为主的旅游养生小镇,在西部形成以二产为主的电瓷工业小镇,尽力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质的飞跃。

同时,加速宾招、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进展,全力将芦溪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现代旅游胜地和全国知名的养生休闲花园"。

上半年,全县旅游人数同比增加20%,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加21%。

  和谐平安有目共睹

  "五个满意度"催人追梦奋进

  优良的环境是名片,是正能量,也是优势和生产力。

最近几年的芦溪,政通人和,生机盎然。

  该县围绕提升"五个满意度",做好优化环境的文章。

即围绕提升公众安全满意度,巩固深化"杨斌圣群众工作室",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围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满意度,重点解决好群众收入低及出行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一低四难"问题;围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满意度,不断推动路、电、水、气、通信等民生项目和创建全国生态县项目建设;围绕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满意度,深切推动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丛林县城、园林县城和双拥模范县城"五城同创"活动;围绕提升党员干部形象满意度,巩固深化"百分制"考核、按需设置建设党组织等党建品牌,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全县涌现出龚德凌、杨斌圣、肖玉玲、王祖德、刘小清、胡启初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康宏军、肖玉玲、陈星、黄乐萍、童惠君、王美玲、吴芳、易伟峰、陈德友等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全县经济社会建设捷频传,处处呈现城乡和谐的"芦溪现象"。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立足新起点,对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大气、包容、创新、争先的芦溪人民正以乘风破浪之势,落实省委"进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方针,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幸福芦溪。

现在,这座千年古城正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中彰显出自身的独特魅力,一个产业异军突起、极富江南特色、更具园林之美的现代工业强县正在崛起!

  芦溪名片

  国家电瓷产业化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农人画艺术之乡、中国灯彩艺术之乡、中国农人铜管乐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生态旅游文化强县、全国绿色食物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荣誉榜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组织系统先进单位、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委、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县、全省工业崛起先进县、全省引进省外资金先进县、全省民生工程先进县、全省财政三年翻番奉献奖、全省平安县

  作者:

唐彩萍刘启红

  生态新城一角

 

靓丽的古城公园

 

新引进的中材高新

 

建设中的华能电厂

 

驰名中外的电瓷产品

 

万亩紫珠草基地

 

武功山国际帐篷节

 

和谐秀美乡村建设

 

建设中的教育园区

 

  林江罗总斌 本唐彩萍刘启红

  虎踞龙盘,钟灵毓秀,好一方宝地!

  这是千百年来赣西芦溪给世人的强烈视觉冲击。

  芦溪,拥芦宣万亩平原沃土之资,藉袁河碧波东注赣水之势,踞武功群山万岭之雄,因宋朝著名诗人王观游经此地留下千古绝句"芦萧溪水碧粼粼,洞锁烟霞别有春"而得名。

公元267年萍乡开始设县,县治就设在芦溪古城村。

  一路栉风沐雨,跨入时期新纪元,那个千年古韵之城现在加倍光鲜夺目。

专门是进入"十二五"以来,该县坚持"主抓项目、强攻工业、决战三区,推动"四化",建设生态文明幸福芦溪"的进展战略,牢固树立小县大作为、小干部干大事业的工作理念,奋力将芦溪打造成"世界领先的电瓷产业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著名的现代旅游胜地"和"全国和谐平安县",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协调、跨越进展,为芦溪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电瓷产业龙头昂贵"七大产业"风生水起

  电瓷产业是芦溪县叫响全国的龙头产业,可谓是"一花带来百花开"。

该县坚持走"做大规模、做优质量、做强品牌"的进展道路,进展壮大电瓷产业,让那个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迸发出新的活力。

  充分发挥芦溪"百年电瓷"的产业优势、国家电瓷工程技术中心的科研优势、电瓷工业新城的平台优势,继续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将芦溪近100个电瓷企业整合成5至7个电瓷集团,切实强化科技、人材、资金等支撑,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国际市场。

以中材江西电瓷、大连电瓷、金利华强联电瓷等央企及上市公司为龙头,主攻直流80万伏、交流120万伏等超特高压绝缘子,尽力推动芦溪电瓷由中低端向高端进展,由"芦溪制造"向"芦溪创造"迈进,全力将芦溪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电瓷产业基地。

目前,芦溪电瓷进入了一个新的全面进展时期,销售络遍及全国各省市,远销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域,产品包括40多个系列、600余个品种,中低档电瓷产品占国内市场的份额达70%以上、国际市场的份额在20%以上。

力争到2015年,全县电瓷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以上。

  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鸡生蛋,是芦溪县决策者立足县情推动新型工业化而实施的有效谋略。

该县深切实施"城市转型""四个对接"战略,依托县工业园、宣风生物产业园两大工业平台,继续对准央企、上市公司及科企、外企、大型民企,主攻支撑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好项目。

牢牢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瓷、生物、建材、食物等"七大产业"做文章,重点培育壮大以华能安源电厂、中科能源等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以南方水泥、武功建材等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江发发动机、家烨汽车等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圣霖药业、昭通生物等为龙头的生物技术产业,加速形成进展升级新的增加极,以工业的进展助推县域经济的进展。

  背靠大树好纳凉。

近两年来,该县前后成功对接央企项目7个,对接上市公司项目9个,对接科企项目9个,对接外企项目10个,对接民企项目52个。

工业园区内企业达80家,电瓷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华能特色产业基地、中材高新特高压电瓷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具雏形,2012年该园区被升格为省级重点工业园。

  现代农业初试叫声"六个一"工程如火如荼

  绿色生态,是芦溪久负盛名的独特风光。

在该县干部群众的细心呵护下,这道风光愈发迷人,让人沉浸。

  截至目前,该县丛林覆盖率达%,成立标准化农业产业基地373个,组建农人专业合作社259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3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达12家,具有进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的基础。

  这些数字,是绿色生态回馈给芦溪的生动例证。

现在,他们又用工业化的理念和市场化的手腕抓农业,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进展道路,依照"创特色、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的思路,重点围绕一棵树、一粒米、一头猪、一片茶、一条鱼、一株草等农业产业化"六个一"做文章,着力建设好杜仲产业基地、紫红米产业基地、"格林米特"生猪养殖基地、高山茶叶基地、武功脆鲩基地、宣风花卉苗木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以市场引导基地,以基地引领农户,打造集研发、创新、贸易、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旅游胜地声名鹊起"一主三次"特色新城活力迸发

  武功山,以江南名山的姿态,在可持续的开发中,开始显山露珠,声名鹊起。

作为芦溪县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她的王牌地位不可撼动,也是该县旅游产业大做文章的靠得住途径。

  该县以武功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依托"一城一园两水"(即城西生态新城、武功山文化产业园、武功湖、西海温泉),打造"两条风光带"(即芦-万-武参观养生休闲带、芦-新-武红色文化体验带),实现山上山下旅游资源无缝对接、综合开发,真正使武功山景区成为"户外天堂、养生仙境"。

以新型城镇化和镇村联动为抓手,依托山水之城、电瓷之都的优势,大力构建"一主三次"新型城镇化体系,即以县城为主城区,在东部形成以一产为主的生物农业小镇,在南部形成以三产为主的旅游养生小镇,在西部形成以二产为主的电瓷工业小镇,尽力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质的飞跃。

同时,加速宾招、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进展,全力将芦溪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现代旅游胜地和全国知名的养生休闲花园"。

上半年,全县旅游人数同比增加20%,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加21%。

  和谐平安有目共睹

  "五个满意度"催人追梦奋进

  优良的环境是名片,是正能量,也是优势和生产力。

最近几年的芦溪,政通人和,生机盎然。

  该县围绕提升"五个满意度",做好优化环境的文章。

即围绕提升公众安全满意度,巩固深化"杨斌圣群众工作室",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围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满意度,重点解决好群众收入低及出行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一低四难"问题;围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满意度,不断推动路、电、水、气、通信等民生项目和创建全国生态县项目建设;围绕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满意度,深切推动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丛林县城、园林县城和双拥模范县城"五城同创"活动;围绕提升党员干部形象满意度,巩固深化"百分制"考核、按需设置建设党组织等党建品牌,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全县涌现出龚德凌、杨斌圣、肖玉玲、王祖德、刘小清、胡启初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康宏军、肖玉玲、陈星、黄乐萍、童惠君、王美玲、吴芳、易伟峰、陈德友等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全县经济社会建设捷频传,处处呈现城乡和谐的"芦溪现象"。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立足新起点,对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大气、包容、创新、争先的芦溪人民正以乘风破浪之势,落实省委"进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方针,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幸福芦溪。

现在,这座千年古城正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中彰显出自身的独特魅力,一个产业异军突起、极富江南特色、更具园林之美的现代工业强县正在崛起!

  芦溪名片

  国家电瓷产业化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农人画艺术之乡、中国灯彩艺术之乡、中国农人铜管乐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生态旅游文化强县、全国绿色食物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荣誉榜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组织系统先进单位、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委、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县、全省工业崛起先进县、全省引进省外资金先进县、全省民生工程先进县、全省财政三年翻番奉献奖、全省平安县

  作者:

唐彩萍刘启红

  生态新城一角

 

靓丽的古城公园

 

新引进的中材高新

 

建设中的华能电厂

 

驰名中外的电瓷产品

 

万亩紫珠草基地

 

武功山国际帐篷节

 

和谐秀美乡村建设

 

建设中的教育园区

 

  林江罗总斌 本唐彩萍刘启红

  虎踞龙盘,钟灵毓秀,好一方宝地!

  这是千百年来赣西芦溪给世人的强烈视觉冲击。

  芦溪,拥芦宣万亩平原沃土之资,藉袁河碧波东注赣水之势,踞武功群山万岭之雄,因宋朝著名诗人王观游经此地留下千古绝句"芦萧溪水碧粼粼,洞锁烟霞别有春"而得名。

公元267年萍乡开始设县,县治就设在芦溪古城村。

  一路栉风沐雨,跨入时期新纪元,那个千年古韵之城现在加倍光鲜夺目。

专门是进入"十二五"以来,该县坚持"主抓项目、强攻工业、决战三区,推动"四化",建设生态文明幸福芦溪"的进展战略,牢固树立小县大作为、小干部干大事业的工作理念,奋力将芦溪打造成"世界领先的电瓷产业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著名的现代旅游胜地"和"全国和谐平安县",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协调、跨越进展,为芦溪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电瓷产业龙头昂贵"七大产业"风生水起

  电瓷产业是芦溪县叫响全国的龙头产业,可谓是"一花带来百花开"。

该县坚持走"做大规模、做优质量、做强品牌"的进展道路,进展壮大电瓷产业,让那个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迸发出新的活力。

  充分发挥芦溪"百年电瓷"的产业优势、国家电瓷工程技术中心的科研优势、电瓷工业新城的平台优势,继续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将芦溪近100个电瓷企业整合成5至7个电瓷集团,切实强化科技、人材、资金等支撑,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国际市场。

以中材江西电瓷、大连电瓷、金利华强联电瓷等央企及上市公司为龙头,主攻直流80万伏、交流120万伏等超特高压绝缘子,尽力推动芦溪电瓷由中低端向高端进展,由"芦溪制造"向"芦溪创造"迈进,全力将芦溪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电瓷产业基地。

目前,芦溪电瓷进入了一个新的全面进展时期,销售络遍及全国各省市,远销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域,产品包括40多个系列、600余个品种,中低档电瓷产品占国内市场的份额达70%以上、国际市场的份额在20%以上。

力争到2015年,全县电瓷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以上。

  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鸡生蛋,是芦溪县决策者立足县情推动新型工业化而实施的有效谋略。

该县深切实施"城市转型""四个对接"战略,依托县工业园、宣风生物产业园两大工业平台,继续对准央企、上市公司及科企、外企、大型民企,主攻支撑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好项目。

牢牢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瓷、生物、建材、食物等"七大产业"做文章,重点培育壮大以华能安源电厂、中科能源等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以南方水泥、武功建材等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江发发动机、家烨汽车等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圣霖药业、昭通生物等为龙头的生物技术产业,加速形成进展升级新的增加极,以工业的进展助推县域经济的进展。

  背靠大树好纳凉。

近两年来,该县前后成功对接央企项目7个,对接上市公司项目9个,对接科企项目9个,对接外企项目10个,对接民企项目52个。

工业园区内企业达80家,电瓷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华能特色产业基地、中材高新特高压电瓷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具雏形,2012年该园区被升格为省级重点工业园。

  现代农业初试叫声"六个一"工程如火如荼

  绿色生态,是芦溪久负盛名的独特风光。

在该县干部群众的细心呵护下,这道风光愈发迷人,让人沉浸。

  截至目前,该县丛林覆盖率达%,成立标准化农业产业基地373个,组建农人专业合作社259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3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达12家,具有进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的基础。

  这些数字,是绿色生态回馈给芦溪的生动例证。

现在,他们又用工业化的理念和市场化的手腕抓农业,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进展道路,依照"创特色、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的思路,重点围绕一棵树、一粒米、一头猪、一片茶、一条鱼、一株草等农业产业化"六个一"做文章,着力建设好杜仲产业基地、紫红米产业基地、"格林米特"生猪养殖基地、高山茶叶基地、武功脆鲩基地、宣风花卉苗木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以市场引导基地,以基地引领农户,打造集研发、创新、贸易、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旅游胜地声名鹊起"一主三次"特色新城活力迸发

  武功山,以江南名山的姿态,在可持续的开发中,开始显山露珠,声名鹊起。

作为芦溪县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她的王牌地位不可撼动,也是该县旅游产业大做文章的靠得住途径。

  该县以武功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依托"一城一园两水"(即城西生态新城、武功山文化产业园、武功湖、西海温泉),打造"两条风光带"(即芦-万-武参观养生休闲带、芦-新-武红色文化体验带),实现山上山下旅游资源无缝对接、综合开发,真正使武功山景区成为"户外天堂、养生仙境"。

以新型城镇化和镇村联动为抓手,依托山水之城、电瓷之都的优势,大力构建"一主三次"新型城镇化体系,即以县城为主城区,在东部形成以一产为主的生物农业小镇,在南部形成以三产为主的旅游养生小镇,在西部形成以二产为主的电瓷工业小镇,尽力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质的飞跃。

同时,加速宾招、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进展,全力将芦溪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现代旅游胜地和全国知名的养生休闲花园"。

上半年,全县旅游人数同比增加20%,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加21%。

  和谐平安有目共睹

  "五个满意度"催人追梦奋进

  优良的环境是名片,是正能量,也是优势和生产力。

最近几年的芦溪,政通人和,生机盎然。

  该县围绕提升"五个满意度",做好优化环境的文章。

即围绕提升公众安全满意度,巩固深化"杨斌圣群众工作室",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围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满意度,重点解决好群众收入低及出行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一低四难"问题;围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满意度,不断推动路、电、水、气、通信等民生项目和创建全国生态县项目建设;围绕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满意度,深切推动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丛林县城、园林县城和双拥模范县城"五城同创"活动;围绕提升党员干部形象满意度,巩固深化"百分制"考核、按需设置建设党组织等党建品牌,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全县涌现出龚德凌、杨斌圣、肖玉玲、王祖德、刘小清、胡启初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康宏军、肖玉玲、陈星、黄乐萍、童惠君、王美玲、吴芳、易伟峰、陈德友等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全县经济社会建设捷频传,处处呈现城乡和谐的"芦溪现象"。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立足新起点,对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大气、包容、创新、争先的芦溪人民正以乘风破浪之势,落实省委"进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方针,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幸福芦溪。

现在,这座千年古城正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中彰显出自身的独特魅力,一个产业异军突起、极富江南特色、更具园林之美的现代工业强县正在崛起!

  芦溪名片

  国家电瓷产业化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农人画艺术之乡、中国灯彩艺术之乡、中国农人铜管乐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生态旅游文化强县、全国绿色食物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荣誉榜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