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2347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docx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docx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学年高

本试题卷共5页,四大题27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Cu-64;

一、选择题(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5题每小题2分,15~20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下列实验中:

①pH试纸的使用;②过滤;③蒸发;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均用到的仪器是

A.蒸发皿B.玻璃棒C.试管D.分液漏斗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到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

量瓶等;②pH试纸的使用常用到玻璃棒、玻璃片或表面皿;③过滤用到铁架台、烧杯、玻璃

棒、滤纸等;④蒸发用到酒精灯、铁架台(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等,则均可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选B.

考点:

实验中仪器的使用。

2.近段时间,雾霾笼罩中原大地,长江南北,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雾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小于1nm为溶液;大于100nm的分散系为浊液 ;

考点:

三大分散系的概念;

3.分类与归类是识别化学物质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化学语言的基本途径。

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A

NaCl

K2SO4

KCl

(NH4)2SO4

B

NaCl

K2SO4

KCl

NH4Cl

C

Na2SO4

K2SO4

KHCO3

NH4Cl

D

Na2SO4

K2SO4

KHCO3

NH4HSO4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按图中分类排布为:

钠盐、硫酸盐、钾盐、酸式盐、铵盐;满足此排列顺序的为:

A.NaCl为钠盐但不是硫酸盐,A错误;B。

KCl属于钾盐,但不是酸式盐;B错误;C。

NH4Cl属于铵盐,但不是酸式盐;C错误;D符合题意,D正确;

考点:

有关物质的分类。

4.下列关于试剂存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的装运包装箱应贴右如图所示的标识

B.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因此过氧化钠可露置在空气中

D.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A。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它的装运包装箱应贴如图所示的标识,A正确;B.金属钠性质活泼,与空气中氧气和水蒸气反应,保存在煤油中;B正确;C.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但是过氧化钠可露置在空气中,与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露置在空气中;C错误;D.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需要妥善保存;D正确;

考点:

试剂的保存。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将溶液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萃取剂与溶液中的溶剂不能互溶.

【答案】A

考点: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考察。

6.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

(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

(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A。

步骤

(1)中出现不溶性物质和滤液,因此需要过滤装置;A正确;B.操作中出现有机物和水层,进行分液操作,步骤

(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B正确;C.从水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蒸发结晶,需要用到蒸发皿;C错误;D.有机层混合液中需要进行分离,采用蒸馏方法;D正确;

考点:

考察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7.已知mmol某气体的质量为ag,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L)为

A.22.4bm/a   B.22.4b/am C.22.4am/b   D.22.4a/bm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某气体的的摩尔质量为a/mg/mol;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L)为b/(a/m)

×22.4=22.4bm/a ,答案A正确;

考点:

有关气体体积的计算。

8.如右图两集气瓶体积相等,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相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A.根据N=nNA知,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其分子数相等,每种分子都含有两个原子,所以其原子总数一定相等,故A正确;B、根据ρ=M/Vm;知,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时,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二者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密度不一定相等,B错误;C、根据m=nM知,物质的量相等时,气体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二者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质量不一定相等,C错误;D、NO的摩尔质量是个定值,是30g/mol,而混合气体N2和O2的平均摩尔质量M=m/n;由于混合气体的质量m总随着N2和O2所占百分含量的不同而变化,平均摩尔质量M在一个范围内变化,不是一个定值,故M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考点:

考察阿伏伽德罗定律;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8gO2和48gO3所含原子数目都为3NA

B.标准状况下,11.2L水中含有的原子数是1.5NA

C.2.3gNa与足量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1NA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A.48gO2含有原子数目48/32×2NA=3NA;48gO3所含原子数目48/48×2NA=3NA;48gO2和48gO3所含原子数目都为3NA;A正确;B.标准状况下,11.2L水为液态,B错误;C.1摩尔金属钠只要完全反应,一定转移1摩尔电子;2.3gNa为0.1摩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0.1NA;C正确;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满足阿伏伽德罗定律;D正确;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察。

10.“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下列组合中的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答案B符合题意;

考点:

考察胶体的相关知识。

11.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①NaOH溶液;②Mg(NO3)2溶液;③CuSO4溶液;④KCl溶液。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鉴别物质的方法:

先观色;然后据已知道的物质进行下面的鉴别,根据所发生的现象确定所鉴别的物质;观色:

溶液显蓝色为CuSO4溶液,然后把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剩余三种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的,原溶液为NaOH溶液;然后在用NaOH溶液分别加入到剩余的两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为Mg(NO3)2溶液,无现象为KCl溶液。

所以正确的鉴别顺序是③①②④;

考点:

物质的鉴别方法。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L水中溶解了58.5g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将22.4LNH3溶于水配成1L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1

C.将7.8gNa2O2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稀释至200mL,则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1

D.中和100mL1mol·L-1的H2SO4溶液,需NaOH固体4.0g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A。

溶剂体积为1L,无法计算浓度;A错误;B。

无标准状况下条件,无法计算;B.错误;C.将7.8gNa2O2物质的量为0.1摩尔,把它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生成0,2摩尔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200mL,则所得溶液的浓度为0.2/0.2=1mol·L-1;C正确;D.中和100mL1mol·L-1的H2SO4溶液,需NaOH的量为硫酸的量2倍,即为0.1×1×2=0.2mol;需NaOH固体0.2×40=8.0g;D错误;

考点:

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反应后溶液浓度的计算;

13.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

A.1∶3B.3∶1C.5∶2D.15∶2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0.5L1mol/LFeCl3溶液中Cl-的数目=0.5L×1×3=1.5mol;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0.2L×1×1=0.2mol;两溶液中Cl-的数目之比1.5mol:

0.2mol=15∶2;答案D正确;

考点:

溶液中离子数目的计算.

14.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

下列操作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SO42-;

B.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Cl,沉淀不溶解,则含有SO42-;

C.加入少量稀HCl后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SO42-;

D.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SO42-;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SO42-的检验方法:

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SO42-;满足这样的操作过程的检验结果为SO42-;D正确;

考点:

SO42-的检验;

15.实验室有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BaCl20.2mol·L-1”的字样,下面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500mL该溶液,可将0.1molBaCl2溶于500mL水中

B.B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mol·L-1

C.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2mol·L-1

D.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A溶剂体积为500mL水,A结论错误;B。

Ba2+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2mol·L-1;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4mol·L-1B错误;C。

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2mol·L-1×2×v/2v=0.2mol·L-1;C正确;D.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D错误;

考点: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关知识考察;

16.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正确的一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KNO3

KOH

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铁粉

铝粉

NaOH溶液,充分浸泡后过滤

O2

CO2

通过盛有Na2O2粉末的干燥管

Na2CO3固体

NaHCO3固体

溶于水后加入适量NaOH,再蒸发结晶

A.①④B.②C.②④D.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