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3395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分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分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分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分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docx

《分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子.docx

分子

分子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铁、汞B.氨、干冰

C.水、金刚石D.硫酸铜、氯化钠

2.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在邵阳市绥宁县境内隆重举行庆祝苗族“四·八”姑娘节活动,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民拿出了香喷喷的黑米饭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人们能闻到黑米饭的香味,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3.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

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

4.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

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或用活性炭吸附均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

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C.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7.下列有关广告词说法正确的是()

A.某美容仪广告词——我们能将水分子变小

B.某食品广告词——纯绿色,无化学物质,不含化学添加剂

C.某化妆品广告词——我们专注自然护肤,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D.某矿泉水广告词——呈弱碱性,含钾、钙、钠、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元素

8.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B.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一定不变D.所有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一定变化

9.从分子角度分析,对下列现象或操作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A

某同学将洗好的校服晒在阳台上,第二天校服就干了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

C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温度计中的酒精热胀冷缩

分子的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10.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

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1.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方框中需要补充的是

A.

B.

C.

D.

12.“

”和“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A.

B.

C.

D.

1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中原子还可以再分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二、填空题

14.小明暑假所做的家务劳动如下:

(1)小明到阳台整理花草,用自来水浇花,自来水无色透明,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它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小明整理妈妈的梳妆台,香水在使用后,一定要拧紧瓶盖,以避免香气挥发殆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

(3)小明在厨房看到一瓶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是由_______构成的(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小明帮妈妈清洗碗或水杯时,判断已经洗净的标准是____。

15.陕西名小吃肉丸糊辣汤的制作原料有:

牛肉、淀粉、土豆、胡萝卜、豆角及调料等。

(1)上述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2)淀粉溶液遇碘水能变蓝色,这是淀粉的______(填“物理”“化学”)性质。

(3)在远处就能闻到胡辣汤的香味,说明分子______。

三、简答题

16.贵港市被誉为“荷城”、“玉桂之乡”。

今年我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市花为荷花、市树为玉桂树。

每当荷花盛开的季节,荷香溢满城。

玉桂树皮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是肉桂醛。

肉桂醛化学式为C9H8O,常温下呈淡黄色液体,有桂皮油香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

(1)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荷香溢满城的原因____。

(2)常喝莲藕骨头汤可以补充___元素,防止骨质疏松。

(3)玉桂树发生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放出____,缓解温室效应。

(4)肉桂醛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___。

上述对肉桂醛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7.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

在化学实验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1)指出下列实验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别水和过氧化氢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

2.

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

液体是_____;

①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

②以上鉴别体现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化学性质,他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3)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以下实验中使用的溶液都是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一: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象

1.取一支试管加入5g克5%的溶液,然后加入1g二氧化锰。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2.另取一支试管加入

克15%的溶液,再加入1g二氧化锰。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为保证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步骤2的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___,通过实验发现: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的浓度越高,分解的速率____。

探究实验二:

序号

溶液浓度

溶液质量/g

温度/℃

收集的氧气体积/ml

反应时间/S

1

30%

12

40

125

148

2

30%

12

90

125

82

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详解】

A、铁、汞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不正确;

B、氨、干冰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氨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

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不正确。

D、硫酸铜、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闻到黑米饭的香味,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故选C。

4.A

【解析】

【详解】

A、烈火焚烧是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错误;

B、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分子的运动快,正确;

C、炼钢的过程是不断减少生铁中的含碳量的过程,正确;

D、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存在,正确;

故选:

A。

5.D

【解析】

【详解】

A、水变成水蒸气,是分子间隔变大了,而不是分子变大了,错误;

B、煮沸或蒸馏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而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除去,错误;

C、活性炭吸附不能除去离子型的钙镁化合物,不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错误;

D、电解水负极生成氢气,正极生成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质量比是1:

8,正确。

故选D。

6.B

【解析】

【详解】

A.过氧化氢溶液含有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两者为不同种分子,属于混合物,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B选项符合题意

C.电解水是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两者为不同种分子,是因分子构成不同,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分子是不能变小的,故A错误;

B、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故B错误;

C、产品中物质均为化学成分,不存在不含化学成分的物质,故C错误;

D、洁净矿泉水中含钾、钙、钠、镁等多种元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A、氧化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的燃烧,故A错误;

B、既然是同种分子,则一定是只含一种物质;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中并不一定含有分子,比如:

金属单质中就只含有原子,故B故错误;

C、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一定不变,故C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有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一定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

【详解】

A、某同学将洗好的校服晾晒在阳台上,第二天校服就干了,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温度计中的酒精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10.A

【解析】

【分析】

构成物质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详解】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改变,故A不正确;

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通常伴随能量变化,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热等,故B正确;

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C正确;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D正确。

故选A。

11.D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质中: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得,反应前,现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前,缺少4个氧原子,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故方框中需要补充的是两个氧分子,D选项符合题意。

12.D

【解析】

【分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A、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A不正确;

B、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

C、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13.C

【解析】

【详解】

A、观察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故A正确;

B、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此变化过程体现出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以再分,故C错误;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物质是由两种不同的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生成物是同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14.混合物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离子容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

【详解】

(1)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

混合物;

(2)香水在使用后,一定要拧紧瓶盖,是为了避免香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而导致香气挥发殆尽,故填: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

离子;

(4)碗或水杯已经洗净的标准是洗过的碗或水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已洗干净。

15.牛肉化学在不停的运动

【解析】

【详解】

(1)根据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奶类及制品、豆类及制品中;牛肉中富含蛋白质;

(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淀粉溶液遇碘水能变蓝色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淀粉的化学性质;

(3)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通过分子的运动而散发气味,在远处就能闻到胡辣汤的香味,这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16.分子在不断运动钙二氧化碳氧气9:

8:

1有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

【解析】

【详解】

(1)荷香溢满城是因为具有香味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荷香;

(2)骨头汤中含有的钙元素可以防止骨质疏松;

(3)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葡萄糖,同时释放氧的过程。

玉桂树发生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缓解温室效应;

(4)由化学式可知,肉桂醛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9:

8:

1,该物质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肉桂醛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属于肉桂酸的化学性质。

17.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水过氧化氢

水+氧气水分子与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5越快温度

【解析】

【详解】

(1)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水能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因此水是用来吸收二氧化硫的;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

C收集气体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

(2)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碳催化作用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加入水中无明显变化。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两瓶无色液体的方法是:

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的是水,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是过氧化氢溶液;

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过氧化氢

水+氧气;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分子与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3)探究实验一:

要比较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应相同,催化剂的种类与质量应相同,只有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所以所取的过氧化氢溶液5g;通过实验发现: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的浓度越高,分解的速率越快;

探究实验二:

此实验中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与浓度相同,温度不同,所以是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