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零售行业分析报告.docx
《百货零售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货零售行业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货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百货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一、百货零售行业基本情况
1、零售行业分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其网站上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我国把百货零售行业划归批发和零售业(H)下的零售业(65)下的综合零售(651)下的百货零售(6511)。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百货零售行业属于批发和零售贸易(H)下的零售业(H11)下的日用百货零售业(H1130)。
对于零售业中众多的子行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通过联合颁布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国标委标批函[2004]102号)的形式,从基本特点角度予以了区分,并由商务部《关于贯彻实施<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商建发[2004]390号)下发执行。
2、百货零售业的定义
根据商务部《零售业态分类》,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经营若干大类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分区销售,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而百货零售业则是由若干百货店集合成的一种零售业分支。
二、百货零售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国内百货零售行业实行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商务部及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拟订本行业发展规划,推动本产业结构调整,整顿和规范流通市场秩序,引导本行业规范发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其下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建立本行业的国家标准。
商务部、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特殊商品的零售流通建立许可或备案管理。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为本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主要承担行业自律、协调、监督以及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等职能。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特殊商品零售许可或备案制度
国家对某些类别的零售商品的销售实行许可或备案管理,零售商须为其店铺出售该等商品取得相应的许可证或进行备案登记,有关具体规定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规定,酒类流通实行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从事酒类批发、零售的,应当由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
-《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制度,从事烟草销售须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经营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持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规定,从事出版物零售业务,须取得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颁发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规定,从事音像制品零售业务,须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并取得《音像制品零售经营许可证》。
(2)商品零售活动管理
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2006年第18号),对零售商的促销行为进行了规范。
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公布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2006年第17号),对零售商与供应商的不公平交易、损害对方合法权益,限制竞争、损害其他经营者利益的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
国务院颁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85号)、以及商务部发布的《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7第15号)和《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7年第16号)等,对在国内从事特许经营的资质条件以及特许经营行为等进行了明确规范。
(3)商业网点规划管理
为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管理,促进商业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经贸贸易〔2001〕78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厅贸易〔2002〕44号)和《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贸易[2003]83号)。
在此基础上,商务部相继发布了《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5]378号)等文件,上述文件对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调整做出了一系列规定。
(4)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意见
2005年6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文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文件还提出意见如下:
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流通企业竞争能力;加快创新步伐,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调控和应急机制,确保国内市场稳定有序;支持商业服务业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积极培育统一大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完善政策法规,为流通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文件提出意见如下:
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扩大城市消费;提高市场调控能力,维护市场稳定;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切实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安全消费;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流通业发展。
(5)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
鼓励和刺激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一直是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政策导向之一。
近年来,商务部先后公布过《商务部关于“促消费”的若干意见》(商运发[2007]120号)、《商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关于推动信用销售健康发展的意见》(商秩发[2009]88号)等促消费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三、百货零售行业发展概况
1、市场需求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实现了快速增长
百货零售行业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之一。
近年来,百货零售行业的市场需求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实现了快速增长。
从广义市场需求角度,2001年以来,虽然经历了国内SARS疫情和国际金融危机两次负面影响较大的外部事件,但国内消费需求仍实现了较快速增长。
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1年的43,055.40亿元加速增长至2010年的156,99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46%,显著高于同期国内GDP增速。
2011年1-7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00,240.70亿元,已超过2001年全年水平的2.3倍,同比增长18.04%。
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加速增长态势。
对市场需求做进一步划分的话,百货零售行业市场需求增长略高于国内消费需求增长。
从统计指标上看,与百货零售行业密切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是社会消费品零售的主体,2009年的占比为84.10%。
并且,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1年的36,014.80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105,413.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37%,超过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复合增长率0.08个百分点。
从具体经营业态来看,百货零售行业市场需求是上述增长中表现最好的。
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百货零售行业月度销售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为17.20%。
同期,超市行业月度销售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为13.58%,专业店行业月度销售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为15.60%。
对于上述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影响因素:
(1)国内经济增长态势良好,经济整体景气度高
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宏观经济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即便是在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在2009年迅速走出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反转。
GDP已经由2001年的109,655.17亿元,提升至2010年的397,983.15亿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
2001年至2010年,国内GDP年度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更是高达10.55%。
2011年上半年,国内GDP达到204,459.16亿元,同比增长9.62%。
上述期间,国内宏观经济始终保持在较为景气的状态。
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一致指数和先行指数平均保持在100以上。
宏观经济迅速走出危机影响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态势对国内百货零售行业的正面影响是整体性的,既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带动了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又坚定了消费者、供应商、行业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对消费和行业发展的信心。
(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消费结构不断提升
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景气度的高涨带动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
2002年国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2.80元,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为2,713.00元,2010年国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44元,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为7,088.76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03%和12.76%。
虽然从整体上看,这一增长态势受到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放缓,但是2010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已经开始恢复,从最低的2009年四季度的8.80%上升至2011年上半年的13.16%。
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从最低的2009年二季度的8.10%上升至2011年上半年的20.41%。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充分带动了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
国内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02年的6,029.90元迅速上升至2010年的13,471.45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57%。
2011年上半年国内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318.17元,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国内高涨的消费热情直接导致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带动了百货零售行业销售额的增加。
其中,食品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自2001年的49.92%下降至2010年的35.67%。
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等高端需求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也带动了高端消费市场的火爆。
根据社科院《商业蓝皮书》的数据,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位列首位的日本。
(3)未来收入提升预期稳定,国内消费者信心足
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稳定了消费者对当期收入感受和对未来收入的信心。
尽管当期收入感受指数和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有所下降,但在2009年末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
从整体来看,城镇储户对于收入的感受和预期整体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
在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对收入的感受和预期保持稳定的综合影响下,国内消费者信心保持在了较高的水平,自2001年以来,几乎始终保持在100以上。
稳定的消费者收入感受和预期以及高涨的消费者信心推高了消费者当期消费支出比例,对百货零售行业高速增长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4)刺激政策助推消费增长
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民生,消费始终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对推动消费都有较为明确的表述,最近出台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纲要指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纲要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居民消费率上升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纲要还强调,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除此之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近年来,国家又不断出台了包括《国务院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在内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对于百货零售行业的消费需求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5)温和通胀带动消费增长
2001年以来,国内物价水平虽有波动,但整体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
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CPI月度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为2.38%,低于3%,保持在较为温和的增长水平。
同期,36个大中城市CPI月度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为1.9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百货零售行业更为相关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走势与CPI基本相同,波动浮动略小。
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RPI月度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为1.63%,保持在较为温和的增长水平。
同期,36个大中城市RPI月度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为0.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CPI保持一致。
其中,与百货零售行业直接相关的服装、鞋帽RPI指数、化妆品RPI指数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态势,金银珠宝RPI则随国际金价的变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
从整体上看,上述细分RPI指数与整体RPI指数保持了方向和趋势的一致。
温和通胀背景下,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者信心和预期向好,物价的适度上涨不会阻碍消费。
相反,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之下,居民即期消费意愿也被带动释放,能够促进消费增长。
另外,温和通胀也会带动商品的名义价格上涨,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断提升。
其中,温和通胀对于百货零售行业的联营模式最为有利,联营模式下的百货零售行业不承担存货,仅从总价中提点,价格的温和上涨能够促进百货零售行业毛利的提升。
2、受需求带动行业规模和经营方式实现了较快发展
自2001年以来,百货零售行业市场需求的加速增长,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需求从底部迅速恢复,带动行业规模和经营方式在过去十年中实现了较快发展。
(1)行业规模实现了迅速扩张
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百货零售行业在规模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
2010年度,国内批发和零售行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已达5,216.36亿元,是2003年的6.59倍,年同比增长率平均值为29.71%,快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6.74%的年同比增长率平均值。
2011年1-8月,国内批发和零售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更是达到4,353.69亿元,同比增长35%。
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吻合,国内批发和零售行业法人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09年底国内批发和零售行业法人企业数量为95,468.00家,是2001年的3.74倍。
年末从业人数749.00万人,是2001年的1.85倍。
(2)经营业态多元化方向发展
市场需求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基础上,也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随着国内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包括服务性消费需求在内的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需求被不断释放出来。
为迎合和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百货零售行业在经营业态上也在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传统业态向高端百货、时尚百货和名品百货发展,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差异化和特色化的消费感受来确立主题商场的百货零售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针对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和观光等服务性消费需求,传统业态正在通过功能开发的方式升级购物体验,向购物中心等综合业态模式转变。
除此之外,随信息和物流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百货零售业也正在通过拓展网络购物业态模式紧紧贴合消费者需求。
(3)经营方式连锁化方向发展
连锁经营本身能够帮助国内百货零售行业突破传统的地域和市场限制,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拓展品牌影响力,降低平均运营成本,提高标准化的服务水平,从而带动企业发展,形成良性发展的正循环。
因此,连锁经营已经为国内百货零售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所接受。
近几年来,连锁经营发展迅速。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连锁百强”等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已经达到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2%,较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高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近3个百分点。
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15万个,门店总数增长9.8%。
这其中,已经有大量百货零售行业企业的身影,例如:
大连大商集团、重庆商社集团、山东银座集团、合肥百货大楼集团、新世界百货、王府井集团、百盛集团、长春欧亚集团、天虹商场以及本公司等。
3、供求影响下行业景气度和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发展
在前述景气的市场供求影响下,百货零售行业整体的经营状况持续向好发展。
过去十年中,行业景气度不断提高,并且在大部分时间里景气指数高于140,同期全行业平均的景气指数仅约为130,工业平均的景气指数约为130,房地产业平均的景气指数约为129,百货零售行业整体的景气程度远高于平均水平,呈现较为繁荣的景象。
与此同时,行业企业家对于行业现状和发展的信心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Wind资讯数据显示,批发和零售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在过去十年中平均为127.80,并且呈现不断升高的态势,虽然在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滑,但在2009年底已经开始反弹,并回升至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除2003年受SARS疫情影响外,其余时间百货零售行业销售收入均保持了加速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商业零售行业2001年至2010年复合增长率为4.74%,如剔除SARS疫情期间的影响,则年复合增长率将会提高到7%以上。
由于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对国内消费需求产生持续的影响,因此国内百货零售行业很快从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中恢复。
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经历短暂的调整后,迅速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在仍然以联营为主导经营模式的百货零售行业中,销售收入的加速增长直接导致了利润的增长。
随着行业经营模式的不断拓展和创新,经营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百货零售行业的利润水平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数据显示,商业零售行业销售利润率已经从2001年的8%提升至2010年的12.1%。
相比销售利润率的增长,商业零售行业净资产收益情况并不始终保持稳定,而且呈现稳定上升过程中的上下波动。
这主要体现了SARS疫情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四、百货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1、连锁化、多业态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百货零售行业近年来的经营实践已经证明,经营模式连锁化和经营业态多元化符合百货零售行业的经营特点,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进而也能够更好的提升百货零售行业经营效益。
从国际经验来看,也是百货零售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可以预期,在国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进一步整合的过程中,百货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连锁化、多业态的趋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2、市场定位更加趋向高端、时尚、名品
近年来,随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发展,传统百货零售行业经营的一些品种逐步从百货业态中分离出去,形成新的零售业态,例如以经营食品为主的超市、家电专业店、家具建材专业店、服装专卖店、经营普通消费品的网店等。
这种经营品种的分离既体现了零售行业业态趋于多元化的趋势,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促使百货零售行业形成了更为专注的经营定位和方向。
从国际经验来看,高端、时尚、名品将成为国内百货零售行业市场定位的重要方向。
这是因为,一方面,长期以来百货业态已经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较高的商业信誉,更适合承载价值量较大的高端、时尚、名品,并且,百货零售行业在购物环境、购物体验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相比其他业态更有优势,更能够适应高端、时尚、名品的市场定位。
另一方面,高端、时尚、名品的经济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能够为百货零售行业创造更为有利的经营环境。
3、商业经营选址逐步突破传统商圈限制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规模极度扩张,部分特大型城市作为百货零售行业的核心市场开始出现富裕人群和中产阶层选择到城市近郊或远郊居住的城市空心化现象。
百货零售行业也相应出现了市场消费主体的分散化。
随这一趋势的加剧,由于单一百货店覆盖范围有限,百货零售行业仅聚集在城市中几个传统商圈已经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分散化的新兴商圈不断涌现。
百货零售行业经营选址正在突破传统商圈的限制,向更大的范围扩张。
由于商圈物业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率先调整经营布局,抢占新兴商圈有利地位的百货零售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经营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五、百货零售行业竞争格局和进入障碍
1、百货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1)市场集中度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国内百货零售行业向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的时间尚短,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具有较高市场地位的垄断性百货零售企业,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销售排名前5和前10企业2009年和2010年销售收入合计分别除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算得到国内百货零售行业CR5和CR10。
2009年,国内百货零售行业CR5为1.19%,CR10为1.72%,2010年CR5为1.15%,CR10为1.67%。
对于国内百货零售行业的低市场集中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内零售市场百货业态与超市、专业店等多种业态同时存在,百货业态只是零售市场中的一部分,因此百货零售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销售收入在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不高;二是,百货零售行业市场极度分散,单一百货店的市场覆盖范围有限,加之行业整体进入门槛不高,各区域市场均形成了自己的百货企业和百货品牌;三是,国内百货零售行业企业多数仍发轫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百货,普遍资本实力有限,仍不能大规模的实现行业整合。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位居行业前五名的百货零售企业市场集中度基本保持了稳定,但略有下降。
相比之下6至1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则保持不变。
(2)不同层次细分市场竞争程度不同
虽然较低的市场集中度预示着较高的市场竞争程度,但从国内百货零售行业实际经营的情况来看,百货业态中不同层次细分市场的竞争程度是不同的。
对于传统的大众百货来说,由于其进入门槛不高,既面临为数众多的相同业态对手的激烈竞争,又存在包括超市、专业店、网络店等其他业态的替代。
因此,大众百货目前整体上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水平较低。
相比之下,对于高端百货、时尚百货和名品百货来说,由于其管理和经营门槛较高,品牌影响力形成周期长等特点,进入壁垒较高,市场参与主体相对不多。
并且,高端百货、时尚百货和名品百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更为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成长迅速,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3)区域市场优势企业正在不断涌现
虽然国内百货零售行业目前整体市场集中度还不高,但也保持了较为明显的上升势头,2009年和2010年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的行业前30名市场占有率合计分别为2.75%和2.72%,其中只有前5名、16-20名两档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下降0.04和0.01个百分点,其余都在上升。
这也反映出目前行业内区域市场优势企业市场地位正在加强。
究其原因,主要与区域优势企业开始从单店经营向连锁化经营转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