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3235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备课

单元第八单元

单元解读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幽默和风趣”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3篇课文组成。

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要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还要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3.明确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学生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掌握漫画作文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多元认字。

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3.明确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学生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掌握漫画作文的写法。

突破措施

巧妙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交流、沟通,机智的语言能使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要充分感受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光彩,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把我们的生活装伴得更加美好!

课时划分

21杨氏之子2课时

22手指2课时

23童年的发现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八2课时

园地八2课时

课题

21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自主

2.正确

3.能根

4.能主

5.能用

学习字词。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课程整合点

与主题丛书第七本整合。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

杨氏之子)学生齐读课题。

理解课题:

“氏”古代“姓”和“氏”分用。

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

“之”的。

“子”儿子。

“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3.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4.进一步了解文言文。

三、再读感知,交流学法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四、指导朗读

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杨氏之子》。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4.指名请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5.互相交流在学习中掌握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三、互相交流,体会巧妙

1.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

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杨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

”足以见得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

2.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

3.教师小结:

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板书:

甚聪惠)四、熟读成诵

作业

将课文抄写一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22手指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课程整合点

与主题丛书第七本整合。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对于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的美丑和作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

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手指。

(板书课题:

手指)学生齐读课题。

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并出示让学生认读。

4.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课件出示)

5.易读错字音的纠正,领着学生多读几遍。

易写错字的指导。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小组讨论交流初读收获。

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并阅读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结构。

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了解作家丰子恺笔下的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带着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1.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2.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写下来。

(二)学生分小组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

男女轮读、个别读、评读。

)三、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作业

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23童年的发现

学目

1.自主学习字词。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课程整合点

与主题丛书第七本整合。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

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

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一、揭题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你们的童年一定曾经发生过让你们到现在都难以忘怀的趣事!

你们的童年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本文作者又有哪些发现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试读课文,并完成下面的两个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并出示让学生认读。

4.易读错字音的纠正,领读学生多读几遍。

三、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小组讨论交流初读收获。

四、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学生再读课文,想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童年的发现的?

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二)带着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1.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为了弄清楚这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

结果怎样?

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说说自己有过什么“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2.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

男女轮读、齐读、个别读、评读。

)(三))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五、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六、教师小结

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

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作业

把你童年的一个发现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一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口语交际

1

.培养学生口头讲笑话的能力,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

学目标

2.培养学生大胆表现与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幽默感。

3

.能从别人的笑话中感受到快乐,懂得生活无处不精彩。

4

.能用心倾听别人讲述,做一个好的听众,并能交流评价。

课程整合点

与国风雅韵整合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大胆表现与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幽默感。

教学难点

能从别人的笑话中感受到快乐,懂得生活无处不精彩。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一、互相交流,了解笑话。

(一)笑话从哪儿来。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准备的笑话都是从哪儿来的?

(小组长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整理。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二)讲笑话有什么技巧

1.指名学生讲笑话,师生评议。

2.小组同学根据评议情况总结讲笑话的技巧,小组长根据小组学生的发言进行整理。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1)要把笑话内容熟记下来。

(2)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情和语气。

(3)要沉住气,自己不要笑场。

(4)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习惯。

二、提出要求,选择笑话。

1.同学们在课前一定收集了很多笑话,课堂上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笑话都说给大家听,这就需要选择笑话。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笑话?

(小组长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整理。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4.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精心选择笑话。

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三、分组交际,精选笑话。

1.教师提出小组交际要求:

(1)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这项活动,先在小组里讲,看谁在小组里讲得最好。

(2)讲笑话时自己不能笑,逗人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懂,否则

不会起到逗人的效果。

说笑话时如果能配以动作姿势,效果会更好。

2.小组同学进行练习。

3.小组同学互相评价,评选出小组内最有趣的笑话和故事大王。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派代表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用心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

2.本组同学可以做补充发言。

3.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

4.评选出最幽默的笑话和笑话大王。

五、教师小结,鼓励积累。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课,学会了讲笑话,懂得了笑话不仅内容短小精悍、幽默有趣。

更重要的是有些笑话让人笑过之后还能领悟出深刻的哲理。

2.课后作业:

搜集和积累笑话,利用课余时间说给自己的同学或家人听。

作业

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习作《推荐一本书》

学目

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

得到启示。

课程

整合

与主题丛书第七本整合

教学重点

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

抓住中心,恰当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欣赏漫画。

1.观察漫西,理解画面。

出示漫画

这是漫画家华君武的一幅漫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画家

都画了些什么。

强调观察时关注细节。

(板书:

仔细观察)指名汇报观察所得。

(老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

2.展开联想,拓展画面。

同学们能透过画面想象画外画家没画出来的内容吗

?

出示图画指导:

这可能

是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画上有哪些人?

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

?

面对母子,那几个男性角色

是什么态度?

这位母亲又是什么表情?

她会说些什么?

3.联系生活,升华画面。

看图,读

“假文盲”这个题目。

读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你自身有过类似的现象吗

?

“假

文盲”们为什

么这么冷漠?

他们为什么要站在母子上车处?

你觉得这幅漫画是在讽刺什么

现象?

(提示:

这群“

假文盲”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

总结:

文盲固然可怕,但“假文盲”

更加可怕,因为他们是“真自私”

!

社会上某些人缺的

不是文化

,而是公德心!

这就是画家给我们的警示,也是我们从漫画中得到

的启示。

引导回忆分析的方法。

(板书:

联系生活)

(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本中选入的另一幅漫画。

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一、明确要求,撰写漫画作文。

1.明确要求。

(1)默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并用铅笔勾画出重点。

(2)归纳要求明确习作内容分哪几方面。

①可以写漫画带来的启示。

②可以根据画意编故事。

(3)指导两个方面的写作侧重点请学生选择要写的内容。

2.指导学生依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用第几人称的叙述方法,指导命题。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当堂习作,教师随机个别辅导。

二、修改习作,眷写习作。

1.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找出习作的亮点发现不足。

2.同桌交换阅读习作,互相评改。

3.指名在全班交流习作,师生-一起评议、修改。

4.再次默读自己的习作,进-一步修改,然后眷写在作文本上。

作业

回家把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园地八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感受选段中语言的风趣,并试着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尝试着欣赏书法。

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和积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启发。

课程整合点

与主题丛书第七本整合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感受选段中语言的风趣,并试着照样子写一写。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

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出示问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感受到单元课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引导,评议并小结:

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有的是通过巧妙的对话来讲述故事,有的叙述的语言很风趣。

4.课件出示本单元三课的句子加以体会。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特点,再选择一种情景说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1)小组交流:

读一读,看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关公和周仓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中,他们都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让我们由手指联想到了人,三指的关系描述的相当传神。

2..练一练,学运用。

(二)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1.读一读,找规律。

2.练一练,学运用。

(1)学生独立完成照样子写句子。

(2)小组合作,互相评议,交流修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学习“书写提示”。

1.谈话激趣: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创“颜体”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他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

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就是形容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勤礼碑》)是其代表作之一。

2.学生欣赏颜真卿的《勤礼碑》(局部)拓书。

3.小组交流“颜体”的特点。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名言警句。

2.练习朗读。

(1)师范读,学生跟读。

(2)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3)自由朗读。

3.交流理解。

4.熟读成诵。

作业

将日积月累书写一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