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3228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练习题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练习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练习题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练习题

1.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不断总结生产经验,促进生产的发展。

下列农耕方式按照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2.《吕氏春秋·任地》中说:

“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

”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

A.耕作工具先进B.注重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发达D.耕地面积增加

3.《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

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

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

这一经济思想(  )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C.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载:

“秦汉时期,广大的半农半牧区的农业获得了发展;落后的江南地区也获得了一定的开发,从而扩大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区。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农耕面积有所扩大

C.农牧区域均衡发展                   D.农业技术不断提高

5.下表是雍正、乾隆年间人均土地占有量统计表,据此可知(  )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耕地面积逐步较少

C.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重农抑商的重要性

6.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因素是(  )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7.宋人诗云: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   )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8.“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

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

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9.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B.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10.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

这一措施表明()

A.统治者企图借遏制土地兼并巩固统治B.封建国家政权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

C.统治者废除了当时基本的土地制度D.当时农民的负担比任何时候都要重

11.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

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

材料反映出汉代(   )

A.丝织业的生产技术高超B.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

C.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D.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

12.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13.“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

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

A.发明缂丝技术                 

B.推动棉纺织业发展

C.开始养蚕缫丝                 

D.改变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4.明代“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

”这反映出当时()

A.苏州纺织业发达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15.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

“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

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棉纺织业开始兴起B.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16.据《史记》记载:

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

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17.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D.工官监管的夜市

18.   据《唐律疏议》记载:

"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之。

"

这反映了(   )

A.唐代长安城出现了坊市混杂现象

B.唐朝政府实行严厉的商业限制政策

C.唐代长安城的坊市多是楼阁建筑

D.唐代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制度

19.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到“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由此可见(  )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20.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

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

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

A.官僚制度逐渐完善                   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城市功能趋于丰富

21.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C.政府摒弃了抑商政策

D.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方式落后

22.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

这长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

A.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B.适应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

C.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D.推动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23.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

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

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

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4.在货币需求的强烈刺激下,私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明朝的海洋政策也从防止货币流失转向白银货币引进。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开放“海禁”,开始大规模对海外贸易征税。

这表明当时中国()

A.经济日益融入世界市场B.经济开始走向全面开放

C.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D.充分发挥了自然经济的优势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

公元前246年,为耗竭秦国实力,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

本为“疲秦”之策的郑国渠却在完工后发挥了“强秦”的作用,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湖州太湖婆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

始建于春秋时期,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

因为有了太湖缕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摘编自陈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

  材料二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

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了。

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

一言以蔽之,曰:

自粗耕进于精耕。

总而言之:

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

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

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

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

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

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

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

——摘编自吕思勉著《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话说徽州商人程宰,世代儒门,少时习读诗书,后弃儒就商,于明正德初年(1060带了数千金,远赴辽阳贩卖人参、松子、貂皮东珠,不虞耗折了资本,只得在一徽商大铺中当个账房先生。

一日晚间,海神降临程室,变出满屋金银,程宰见了正要去取,海神却道:

“此是他物,岂可取为己有。

你若要金银,可自去经营,吾当暗暗助你。

”后又指点他经营买卖,第一次以佣工银十来两,买下滞销的药材黄柏、大黃各千斤,隔不多日疫疠盛行,卖得五百余两;第二次买下遭雨湿而生斑点的彩缎五百匹,不到一个月,朝廷调辽东兵平叛急需缎匹置办戎装旗帜,卖得千五百两;第三次,买下苏州商人贩剩的粗布六千多匹,数月后武宗皇帝驾崩,人人要件白衣行孝,又卖了三四千两。

就这样,程宰成为知名的大商人。

——摘编自明末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故事情节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明代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互相联结,构成四通八达、商品流通的市场网络。

在这块不大的地面(长江三角洲)上,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50多个市镇。

镇与镇的间距以12里至36里为较常见的模式。

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

很多市镇,无论就其规模还是经济地位而言,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

例如,万历元年置青浦县,以唐行镇为县治;乾隆二十五年,移金山县治于朱泾镇。

很多农家以丝绸、棉业为主业,这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

这些作坊的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慎网络》

材料二五口通商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江南作为上海的腹地,刺激了江南农村以外贸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发展,丝茶出口增长,相关的手工业勃兴。

随着上海、宁波等近代工业大都市兴起并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对周边农村地区形成极大的向心力。

一如吴兴县南浔镇“镇上一切商情联络,皆取之于上海、南京、抗州各大都市”。

中外工业资本不断渗入乡间,一方面都市工业部门不断吸引农村人口,另一方面中小型加工企业扩散到农村市镇,把工业的触角直接伸向农村。

在江南专业经济区域,分布最多的是机器缫丝厂和棉纺厂,这些市镇无论是在工业、商业、镇区建设,还是文化、人口等方面,都比原先同类型的市镇集聚更多的现代要素。

但总体而言,江南市镇并未超越传统形态,而是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呈现出经济上的“半截子”近代化和社会上的“二元结构”特征。

——摘编自包伟民主编《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

1840—1949》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征,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市镇的变化,并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石器锄耕或称耜耕,是夏商周时期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符合史实。

故A项正确。

2.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上田弃亩(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下田弃甽(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体现了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故B正确;ACD在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故排除。

故答案为B

3.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

材料中春秋前期的《管子》提出了在农业生产方面将土地折算分组、实行分户经营,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见此经济思想突出了变革生产组织形式,故选C。

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奴隶主贵族改变剥削方式,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故A错误;B、D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4.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农业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广大的半农半牧区的农业获得了发展;落后的江南地区也获得了一定的开发,从而扩大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区”得出农耕面积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当时的农牧区域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耕作面积,不是农业技术的提高,故D项错误。

5.答案:

A

解析:

题干大意是:

一个妇人每天纺棉三两,一个月能够纺出二匹布,连卖纺织几个月,可以提供几个人的生活用度,剩余的或者换成钱来买米,或者缴纳赋税。

A.题干信息并未就农本商末观念的变化展开论述,故A项错误;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这是其封闭性的体现,但从“换钱易粟”来看,小农经济又有对外交流、交换的成分,并非是完全封闭的,故B项正确;

C.仅仅从一个个例无法看出商品经济是否发达,故C项错误;

D.家庭手工业一直作为农业的副业而存在,仅仅从题干无法看出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故D项错误。

故选:

B。

6.答案:

A

解析:

7.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小麦”、“大麦”、“煮茧”、“缫车”、“织绢”、“卖丝”等信息体现了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多样的特点,所以答案选D。

AB项材料无法体现,C项不符合材料中“有忙事”等信息。

8.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与欧洲的农业生产相比具有停滞不前的特点,故选D.

9.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海外贸易及民间采矿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反映了当时清朝实行带有近代性内涵的政策,D选项符合题意。

闭关锁国政策直到鸦片战争才被打破,A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B选项排除。

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立国基础,C选项排除。

10.答案:

A

解析:

统治者推行均田制抑制兼并有利于巩固统治,故选A项;均田制整体上还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均田制并没有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均田制下的农民生活相对稳定,“比任何时候”太绝对,排除D项。

11.答案:

C

解析:

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等,说明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故C项正确。

12.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了官营手工业重视技术的传承,但是不能说明其重视技术的研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官营手工业对技术市场的垄断,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因此官营手工业作坊注重对生产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旨在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而不是产品制作工序,故D项错误。

13.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的把握。

根据题干材料   可知考查的是黄道婆的棉纺织技术,所以B符合题意。

而A是丝织业,显然不正确。

C出现于古代社会早期,可排除。

D现象出现于明朝中叶以后。

随着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在某些领域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综上,本题选B.

14.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宋代,故排除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雇佣劳动的内容,不涉及到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C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D项。

根据“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可知苏州纺织业发达,故选A。

15.答案:

D

解析:

A项错在“开始兴起”;材料没有涉及B项;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错误;材料“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表明纺织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故D项正确。

16.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晚期的商业发展。

子贡生活在春秋晚期,“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说明私人从事商业已经出现,西周时期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B正确;A与材料中商人与诸侯交往信息不符;新兴地主阶级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题干不涉及思想文化的内容,排除D。

17.答案:

A

解析:

解题时抓住关键词“东汉”即可。

物流通畅的草市、夜市是唐后期出现的,而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在明清时期才出现。

18.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唐朝对坊市有明确的法规,界限分明,说明政府对坊市管理严格。

19.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可知,在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继续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C项正确。

A项与史实不符,错误;海禁政策是明王朝长期推行的一种经济政策,B、D两项错误。

20.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封建社会的中国“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即生活场所与办公场所的分离,这一现象体现了官僚制度日渐完善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A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不同时期特权观念、君主专制和城市功能的比较,故无法得出BCD三项的结论,排除。

21.答案:

B

解析:

材料对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由“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可知,明朝时苏州民营丝织业发展快于官营手工业,由“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可知,清初苏州复置的官营丝织业到康熙六年发展弱于民间手工业,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依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弱于民营手工业,没有提供关于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

22.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在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商大贾,抑制中小商贩,这有利于官营工商业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反映重农抑商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与专制统治无关,排除B项;材料表明的是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未呈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排除C项;材料仅表明政府重视农业,未反映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23.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两种海上贸易模式”的“开启”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平息倭患”主要与戚继光抗倭相关,此时是16世纪,世界也因新航路的开辟而日益连在一起。

故答案为C项。

A项,材料中两种海上贸易模式的开启并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事实上闭关锁国政策也没有终结,在鸦片战争前一直存在,排除;B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中的时间“明朝”不符,排除;D项,虽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24.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明朝开放“海禁”,开始大规模对海外贸易征税的行为是出于对货币的强烈需求,这体现了在新航路开辟时期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融合情况,A项正确。

B项“全面开放”说法错误,排除;C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对外贸易属于商业领域,发挥的是工商业的优势,D项错误,排除。

25.答案:

1.原因: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水利灌溉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

2.特征:

起源较早;小农经营;自给自足;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有利因素: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的信息从农业地位、水利工程和农业税收等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特征依据材料二“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自粗耕进于精耕”“则小农制为胜。

”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归纳回答。

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等角度思考回答。

26.答案:

现象可以从如下一些角度:

首先,明代徽商成功之道。

徽商程宰发迹的诀窍,说到底是囤积居奇,投机渔利;这是各地商人都知晓的发财之道,真正难以做到的是如何获得准确的商业情报;徽商凭藉走南闯北的同乡多,信息广,掌握的商业情报较多较快较准,所以象程宰这样的商人敢于孤注一掷,连战连捷。

其次,小说中海神变出满屋金银,告诫程宰的话说明了经商赚钱天经地义。

历代封建王朝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这篇小说却借海神的言行,向世人宣传经商以获取丰厚利润的合理性,这无疑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轻商意识的新型意识;这种重商意识的堂而皇之的宣传,只能产生于商品经济已有一定规模的明代;它反映了明代商人要求保护商业贸易、无限制地获取商业利润的迫切愿望。

再次,神仙垂青凡人的故事常有所闻,并不稀奇,但这次眷顾的却是商人。

这缘由与其说是海神的青睐,不如说是徽商经济实力的剧增抬高了自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