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3190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

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已经形成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的认识,体现了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故B错误;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政治制度的连续性,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农耕经济成为社会根本,故D错误。

2.高焕祥在《秦汉廷议制度试析》中说:

秦汉廷议内容之广、规模之大,气氛之激烈都是空前绝后的;据不完全统计,其间四百年里有文可证的廷议就达百余次,而明文记载的被皇帝采纳的就有80多次。

这说明廷议

A.扩大官僚权力实现对皇帝集权的制约

B.是国家的决策中枢

C.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建体制的弊端

D.是民主制意义上的议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被皇帝采纳的就有80多次”可知,廷议制度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皇帝专制的现象,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建体制的弊端,故C正确;秦汉廷议体现了大臣拥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权,但最终决策权由皇帝掌握,故AB错误;廷议体现了大臣拥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权,但最终决策权由皇帝掌握,并非“民主制意义上的议事”,故D错误。

3.侯建新指出:

“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是

A.改变了西方国家的选官制度

B.带来师门裙带关系和官场腐败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

”说明科举考试没有突破封建制度的藩篱,没有体现近代化的内涵,故D正确。

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科举制度。

4.唐代前期,全国划分诸道,并设置黜陟、按察、采访使等官职,代表中央巡察地方考察官吏;玄宗后期,诸道采访使逐渐介入地方事务处理;安史之乱后与节度使合二而一。

这表明唐朝

A.监察职权独立,导致地方割据B.有效加强了各州与中央的联系

C.监察区逐渐转化为地方行政区D.专注官吏监督,强化专制皇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唐代前期划分道代表中央巡察地方考察官吏,玄宗后期逐渐介入地方事务处理,增加了行政职能,说明监察区逐渐转化为地方行政区,故C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道由最初的监察去逐渐转变为地方行政区,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道由最初的监察去逐渐转变为地方行政区,D不符合材料,排除。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代表中央巡察地方考察官吏”“诸道采访使逐渐介入地方事务处理”,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5.下表是现代史家对赵匡胤某次军事行动部署的研究资料选录。

记述

出处

显德六年十二月,先派韩令坤、张令铎“领兵巡北边”

《宋史》之《韩令坤传》、《张令铎传》

显德七年正月初二,令慕容延钊率禁军“先行”,进军的目标是河北真定。

《宋史·慕容延钊传》

真定为河北枢钮,“谋河北,舍真定无议矣。

《宋史·宋庠传》

据此可知

A.赵匡胤为决战契丹精心部署B.赵匡胤为夺位谋划周密

C.宋太祖军事成功是顺应天意D.宋太祖计划在河北定都

【答案】B

【解析】

显德七年是公元960年,慕容延钊是陈桥兵变的重要任务,可知材料反映的军事行动是陈桥兵变,表格内容反映赵匡胤为夺位谋划周密,B正确;河北真定属于后周,不属于契丹,A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陈桥兵变,并非计划在河北定都,排除D。

6.元朝政府将读书人编入儒户,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权利。

但南宋遗民郑思肖却在其著作中写道:

“糙法:

一官、二吏……九儒、十丐。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元代的户籍制度阻断了读书人的上升空间

B.元朝政府给予读书人的优惠待遇并未实行

C.郑思肖对元代读书人地位的认识存在偏见

D.元朝政府在实际上推行了歧视儒户的措施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元朝将读书人单独编户,并没有说阻断了读书人上升的空间,排除A;材料看不出元朝对读书人的待遇有没有实施,排除B;南宋遗民的记录,过于偏激,认为儒生的地位仅仅高于乞丐,这是对元朝统治者不满的一种表达,不一定符合社会现实,C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元朝政府推行歧视儒户的措施,排除D。

7.《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

“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

”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可知,城邦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对公民不利,但从政治上能保障公民的政治地位,故A项错误。

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不存在真正的平等,故B项错误。

材料中“但……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强调法律是公民政治运行的重要保障,故C项正确。

由材料可知,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受法律保护,故D项错误。

8.在古罗马的刑法领域,被告的秩序性尊严(身份等级)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享有秩序性尊严者一般承担较轻的刑罚;而如果受害者的秩序性尊严越高,则施害者的罪行越严重。

由此可知罗马法(  )

A.重在保护贵族利益而制定B.受希腊人文精神的影响

C.尚未确立罪刑相适应原则D.维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被告的秩序性尊严(身份等级)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享有秩序性尊严者一般承担较轻的刑罚;而如果受害者的秩序性尊严越高,则施害者的量刑越严重”可知,身份等级越高的贵族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量刑相对权轻,这说明罗马刑法尚未确立罪刑相适应的原则,C项正确。

罗马法是从根本上维护贵族利益,但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希腊人文精神影响罗马法,而是强调罗马法尚未确立罪刑相适应原则,排除B。

材料强调罗马法尚未确立罪刑相适应原则,没有涉及维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信息,排除D。

9.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这一变化有利于

A.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

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D.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首相和内阁权力的增多,而权力的增多必然会提高内阁政府的办事效率,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适合美国而不适合英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不涉及政党政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强调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0.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联邦制。

依据所学可知,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指中央集权,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指地方分权,而美国的联邦制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A项表述不全面;B项材料并未体现;C项错误,不合史实。

所以应选D。

11.1883年,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国会通过的《疾病保险法)规定:

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

这一规定

A.打破了容克地主对权力的垄断B.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C.消除了工人运动对社会的威胁D.加强了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

【答案】B

【解析】

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这属于社会福利领域,这并不能说明权力的垄断被打破,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全民性,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故B正确;社会保险并不能消除工人运动,故C错误;社会保险的普遍性与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2.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

护照的主要内容:

“兹有本国人名囗囗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

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

”据此可知(  )

A.这一现象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B.列强势力已深入到中国内地

C.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地方官可以裁办寻衅滋事的外国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游历护照开始出现”可知与《天津条约》有关,由材料“赴十八省游历”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势力已深入到中国内地,B项正确。

《天津条约》签订于1858年,A项时间错误,排除。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与材料不符,排除C。

D项是属于领事裁判权的内容,与材料强调列强势力已深入到中国内地不符,排除。

13.某次会议记录如下:

一、毛泽东同志报告宣传审查委员会决议案。

主席(汪):

赞成者举手(大多数,通过)。

二、蒋中正同志提出改良士兵经济生活案。

主席:

以赞成照原案交国民政府办理者举手,表决(通过)。

符合该次会议时期中国历史的是(  )

A.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D.打败国民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出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同参加会议,主席是汪精卫,可知是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时期,而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辛亥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席不是汪精卫,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打败国民党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不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4.近年,在福建闽中的一些乡村,发现了众多红军标语:

“白军兄弟,不同红军打仗,要求北上同日本打仗去”、“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浴”、“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这些标语的落款为“红军/产”或“红共宣”。

这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

A.进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B.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

D.国共实现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答案】C

【解析】

由“白军兄弟,不同红军打仗,要求北上同日本打仗去”、“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浴”可以看出民族矛盾上升,一致抗日;而由“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可以看出国共之间还存在阶级矛盾,故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土地革命主要是关于分配土地的,与题干无关;B项不选,题干体现的主要是抗日,不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项与“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不符。

15.1935年,蒋介石指示:

“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改运川黔两地,并不露形迹。

”这一指示在当时

A.加速了日本侵华步伐

B.意在警惕中共力量

C.导致了经济比例失调

D.旨在服务民族战争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1935年……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改运川黔两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日本侵华形势严重,兵工厂内迁旨在服务民族战争,故D项正确;兵工厂内迁没有加速日本侵华步伐,而是应对日本侵华步伐加速的形势,故A项错误;兵工厂内迁主要目的不是警惕中共力量,故B项错误;兵工厂内迁与经济比例失调无关,故C项错误。

故选D。

16.1944年9月,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

中共这一主张在当时(  )

A.提升了中共的声望B.旨在夺取国民党的政权

C.改变了国民党专政局面D.意在建立统一战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4年……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建议抗战胜利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共的主张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有利于提升了中共的声望,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中共夺取国民党的政权,而是要求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排除B。

当时国民党仍然坚持一党专政,没有改变国民党专政局,排除C。

1944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仍然存在,而不是意在建立统一战线,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材料时间“1944年”,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出中共影响力提高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7.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

“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

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

……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

”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

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B.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提出“四月提纲”D.实行《土地法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急需确立自己的斗争方针,故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苏俄的发展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列宁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情况,主要强调李可夫认为俄国革命的发展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排除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

《土地法令》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实行的一项分配土地的经济法令,与材料不符,排除D。

18.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读了一些主要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B.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C.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时候,阅读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宪法,既有本国的中华民国的宪法,也有外国的宪法;既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也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可以看出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而是强调第一部宪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的特点,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与资本主义宪法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排除B。

材料未涉及外交政策的信息,无法推断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排除D。

【点睛】本题以1954年宪法的起草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54宪法知识点的掌握,解决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读了一些主要文件”分析即可。

19.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

“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此得出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B.“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结合所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八十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所以AB错。

“和平统一台湾”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公开提出,后来我国政府多次重申国。

所以C不符合历史知识。

结合材料,选C.

考点:

祖国统一问题

点评:

此题要结合所学来排除干扰项。

做历史选择题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来判断。

20.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

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

A.苏联与英国企图避开美国瓜分东欧

B.冷战事实上在二战后期已经开始

C.苏联与英国势力相当

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和英国在划分欧洲的势力范围,没有体现出避开美国的特点,排除A。

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遏制,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和苏联之间的势力划分,排除B。

材料只能看出英国和苏联划分势力范围,看不出英国和苏联的势力大小,排除C。

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和苏联任意瓜分其他国家的领土,操纵其他国家的控制权,是典型的强权政治的表现,所以选D。

21.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

“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

避免对绝世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  )

A.凡尔赛体系的建立B.两极格局的形成

C.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欧洲共同体成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来看,能够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欧共体的成立是成员国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各自之间的现实矛盾和历史问题,是“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故答案为D项。

凡尔赛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惩处的基础上,排除A项;两极格局是美苏对抗的格局,排除B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为了联合起来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排除C项。

22.1963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说中称,美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深切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结束我们所有的一切分歧,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协力使世界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此演说

A.表明美国放弃冷战政策

B.旨在促进美苏两国间合作

C.反映美国的霸权已衰落

D.吸取了核战争危机的教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美苏争霸。

“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昔日盟友变为争霸的敌人,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但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边缘,在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双方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故D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美国并未因此放弃冷战政策并与苏联合作,A、B两项错误,排除;“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的开始妥协结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尚在美国,故C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

2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

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

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

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欧共体成立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故①正确。

1949年,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加强了对苏联的遏制,故②正确。

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与材料不符,③错误。

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排除BCD,所以选A。

24.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

这种变化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说法错误,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故排除;B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与此无关,故排除;D项说法正确,揭示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质内容,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与合作,取代了过去的对峙与斗争。

考点:

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瓦解·影响

【名师点睛】:

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其一,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其原因:

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结束,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使一些地区冲突得到了缓解;其二,在缓和的同时,也存在动荡,原因是,①两极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对比平衡,冷战掩盖的民族、领土、宗教矛盾暴露出来,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③恐怖主义活动频繁。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为核心的同时,“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团体”,制度和礼皆是道德之器械。

这种纳法律于道德的传统,流衍于后世。

--梁治平《中华文明读本•法律体系篇》

《十二表法》将作为家庭首领的家父享有独特的巨大权力具体化并且细分化。

其对家父唯一的明确限制是有一条“若家父出卖家子三次,家子即脱离家父”的规则。

家父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

当家父欲行使对其后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