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118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docx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docx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

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朱光潜认为文学本身最大毛病是低级趣味。

所谓低级趣味,就是当爱好的东西不会爱好,不当爱好的东西偏特别爱好。

文学的创作和欣赏都要靠极敏锐的美丑鉴别力,没有这种鉴别力就会有低级趣味,把坏的看成好的。

这是一个极严重的毛病。

只有祛除低级趣味,才能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

他从“作品内容”和“作者态度”两个方面列举了十种低级趣味。

他所反对的低级趣味,有的也许近乎苛刻,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位严厉学者审美标准的严格,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对文学创作、网络写作和语文教学中“写生活”“写真情实感”“写真实”等进行反思。

并非如今天语文界普遍以为的那样,只要是生活的、真实的都值得写。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今文学写作、网络文学存在的低俗化倾向,和语文教育方兴未艾的“真实写作”“真作文”“原生态作文”等观念和实践。

文学写作的低龄化和网络创作的兴盛,固然有利于文学的普及与发展,但是其中存在的“成人化”“功利性”倾向和“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等糟粕,便包含着朱先生所批评的低级趣味,是需要剔除的。

语文教学从写虚假回回到写真实、写个性,这固然是一个进步,但是也隐躲着一种危险,就是以为只要是本真的感知和体验都值得写,不论趣味如何,情意是否粗糙低劣。

原生态包含一种原始的美,但是原始的感知并非都是美好的,人性、个性也是需要打磨切磋的。

朱光潜反对写失恋、爱情满足、穷愁潦倒、恐惧、悲伤、焦虑之类,主要是出于审美上的考虑。

我以为,也由于这些是人类的“缺乏性需要”。

无论是作家还是学生的写作,情绪的宣泄,有时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

但是,这些纯粹的个人性的宣泄,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成为写作的主要题材,由于它属于人“基本需要”的范畴,是较为个人化的、狭隘的情感,没有多少对人生世相的深刻理解和揭示,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真正的写作,应是建立在人的“发展需要”――“丰富性需要”之上的,它能使人、人生、人类变得更纯粹圣洁、庄重豪迈,是优美与崇高的同一。

至于如何养成这种高尚纯正的趣味,朱光潜以为唯一的办法是多多玩味第一流文艺杰作,在这些作品中把第一眼看往是平淡无奇的东西玩味出隐躲的妙蕴来,然后拿“通俗”的作品作比较,自然会见出优劣。

除了要读好作品外,还要读得广。

由于读书的功用在于储知蓄理,开阔眼界,改变气质。

读的范围愈广,知识愈丰富,审辨愈精当,胸襟也愈开阔。

――“多多玩味第一流文艺杰作”,“还要读得广”,这是进步人格品位和审美趣味的铁律。

反观今天的教材和学生的课外读物,显然经典之作太少,是不足以养成高尚的人格和趣味的。

水太浅,是养不活大鱼的。

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精品的阅读,需要有一定量的保证,我国百年“新学”教育没有培养出文学大师的事实,是需要认真检讨的。

(摘编自朱自清《朱光潜论文学教育》)

1.下列有关“文学趣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认为文学本身的最大毛病是低级趣味,并从“作品内容”和“作者态度”两个方面列举了十种低级趣味。

B.文学的低级趣味是一个极严重的毛病,只有祛除低级趣味,才能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才能具有敏锐的美丑鉴别力。

C.朱光潜反对文学的低级趣味,反映了他作为一个严肃学的严格的审美标准,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文学创作等领域进行反思。

D.朱光潜认为养成高尚风格纯正的趣味的唯一办法是多多玩味第一流文艺作品,品味看似平淡的作品中的妙蕴,再进行比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要是生活的、真实的都值得写的观点是错误的。

原生态包含一种原始的美,但是原始的感知并非都是美好的,人性、个性也是需要打磨切磋的。

B.文学写作的低龄化和网络创作的兴盛,固然有利于文学的的普及与发展,但是其中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和糟粕,含有文学的低级趣味,需要剔除。

C.语文教学从写虚假回归到写真实、写个性,固然好,但是不论趣味如何,情意是否粗糙低劣,以为只要是本真的感知和体验都值得写,隐藏着危险。

D.朱光潜反对写失恋、穷愁潦倒等之类的东西;作者却认为,情绪的宣泄,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因此失恋、穷愁潦倒是人类的“缺乏性需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纯粹的个人性的宣泄,是较为个人化的、狭隘的情感,没有多少对人生世相的深刻理解和揭示,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不能成为写作的主要题材。

B.真正的写作是优美与崇高的统一,它是建立在人的“发展需要——”丰富性需要之上的,能使人、人生、人类变得更纯粹圣洁、庄严豪迈。

C.读书的功用在于储知蓄理,开阔眼界,改变气质。

但是,现在的教材和学生的课外读物,经典之作太少,是不足以养成高尚的人格和趣味的。

D.读书是培养大师的必要途径,我国百年“新学”教育没有培养出文学大师,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中没有提供足够的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精品的阅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三八五十六

彭育彩

鸡鸭市场里,人挤人,她把手袋移到眼皮底下,紧紧地揣在怀里,在人群中见缝插针地缓缓前行。

她锐利的目光扫向两边的鸡笼子,鸡笼子里的鸡,大都色泽黯淡,无精打采。

忽然,她的眼前一亮,市场的东北角,有一笼正宗土鸡。

那笼土鸡,外表金黄有光泽,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只只神气活现,在笼子里互相叮啄着。

她小心地分开人群,上前抓起一只阉鸡。

摸摸羽毛,油光发亮;看看爪子,老成硬实;拨开身上的羽毛,里面是洁白凝脂的肌肉;再转过来检查鸡屁眼,干净如洗,没有粪便玷污的痕迹。

她在心里暗赞道:

果然好鸡!

凭经验,她知道:

这样的鸡,自小到大,野放粗喂,吃的都是五谷杂粮,肉质特别细嫩甜美。

鸡的主人是一位大娘,蓝色上衣,黑色裤子,穿得几乎褪尽了原色。

一双解放鞋,大概是因为重复洗刷的缘故,鞋带细得不成样子,鞋底薄得似乎只消轻轻一戳,就会穿孔。

短短的一头白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

大娘用松树皮一样粗糙的手从笼里抓出一只鸡,笑盈盈地望着顾客,不时地吆喝一声:

“要买鸡吗?

家下鸡,便宜卖了。

”亲切的吆喝声,让有心买鸡的人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她问:

“大娘,这鸡多少钱一斤?

”大娘不假思索地答应道:

“8块半钱一斤。

这价钱,值!

但她还是习惯性地讨价还价:

“能少一些吗?

”这时,他挤了进来,望着她手中的鸡搭讪说:

“这鸡看起来还可以,给我瞧瞧。

”说完,便顺手将鸡抓了过去。

他掰掰鸡的爪子,摸摸鸡的羽毛,按按鸡的食囊说:

“不错,这只鸡我要了,价钱能少一些吗?

8块钱一斤吧。

”听他这么一说,她着急了,伸手就去夺鸡:

“这只鸡,是我先相中的,你还是另选一只吧。

他拿鸡的手往后一缩:

“你叫我另选,为什么你自己不另选呢?

”她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把鸡抓得更紧了。

遇上他这样的人,她只好自认倒霉了。

看她又在鸡笼里抓起一只鸡,他开始砍价了:

“大娘,你看,我们都想买你的鸡,如果价钱合适的话,你的鸡很快就能卖完了。

大娘的鸡,无可挑剔,越来越多的人挤了进来,不一会儿,大娘的8只鸡都被顾客挑完了。

买主提着鸡,以大娘为中心,围成一圈,就只等着把鸡的价钱压下来。

大娘看着自己的鸡那么抢手,高兴得合不拢嘴,很爽快地答应说:

“8块就8块吧。

她有些替大娘可惜,按目前的市场行情看,这鸡卖8块半钱一斤完全不成问题,如果大娘懂得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这鸡很有可能就能卖到9块钱一斤。

价钱讲好了,大娘就开始称鸡了,5斤3两、4斤9两、6斤5两……人太拥挤了,大娘有些手忙脚乱。

他把鸡装进菜篮子,趁着混乱,转身想溜。

她一把扯住他:

“你的鸡还没过称付款呢!

他用力一甩,挣脱了她的手,粗声粗气地说:

“我这不是正准备称吗?

”他选中的那只鸡是5斤8两,刚一过秤,“噗”的一声,一泡鸡屎落在了地上。

他指着鸡屎:

“大娘,你看,鸡拉了一泡屎,这泡带不回去的鸡屎,你总不能让我8块钱一斤买了它吧?

大娘给他重称了一回,5斤7两,果真少了一两。

他嚷嚷道:

“你看看,一两呢,我又捡回了8毛钱!

该付鸡款了,大娘只知道5斤鸡要收40块钱,不知道5斤7两鸡该收多少钱。

于是,他就自个儿计算起来:

“五八四十,七八二十四,大娘,总共是42块4毛,对吧?

大娘说:

“我没文化,不会算数,你说多少就多少吧,不要欺负我老人家就行。

她说:

“大娘,不是42块4毛,应该是45块6毛。

他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脖子上的青筋条条突起,喉结鼓胀得像被惹急了的眼镜蛇。

他冲着她大声呵斥道:

“你会不会算数?

数学不及格你就给我闭嘴,明明是42块4毛,哪来的45块6毛?

多管闲事!

”大娘息事宁人地劝道:

“算了,算了,42块4毛就42块4毛吧。

他掏出钱包,付了鸡款,得意地扫了她一眼,提起鸡,吹着口哨走了。

望着他的背影,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看着大娘那松树皮一样粗糙的手,那几乎褪尽了原色的衣裤,她的眼睛,似乎能穿透鸡的食囊,看见里面的剩饭和烂菜叶子。

她手中的鸡,重6斤3两,她也自个儿计算起来:

“六八四十八,三八五十六,大娘,总共是53块6毛。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面是()(3分)

A.小说用一个远镜头描写“鸡鸭市场里,人挤人”,为故事的发生设置了典型环境;然后用一个特写镜头描写了“她”的出场,为下文作了铺垫。

B.小说先通过“她”的眼描写了一笼土鸡的外表、神气,然后又通过“她”的摸,描写一只鸡的羽毛、爪子、肌肉等,表现出“她”是一个挑剔的人。

C.小说细致地描写了大娘的外貌,突出了她衣服的旧、鞋磨损之严重、头发的白、手的粗糙,真实地表现了她的身份;一位被生活折磨而失去信心的老人。

D.小说结尾处,再一次通过“她”的眼写大娘粗糙的手、旧的衣服,通过“她”的想象写鸡的食囊里的食物,照应了前文,意在使大娘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5.用“三八五十六”作题目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中的“他”主要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

梁衡

方志敏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领袖。

他独自创立了一支红军,一块跨4省边区近五十个县、一百万人口的赣东北根据地。

被中央称为模范根据地,并授予他红旗勋章一枚。

根据地内经济繁荣,教育免费,“隔日有肉吃”,还发行了股票。

但是,由于当时中央的“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厄运降临。

中央红军西去前,他被命率孤军北上,全军覆亡已成定势。

兵败后,他本来是可以不死的。

1935年1月15日,他已与参谋长粟裕带八百人冲出重围。

但他说,作为领导人,我不能丢下后面的部队,便又返身回去。

这样,他终于被捕。

他知必死,为免与敌啰嗦,遂索一纸,写下:

“革命必能取得最后胜利,我愿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

”便再不多言。

敌押他到上饶、南昌等地示众,他戴镣铐,昂首立于台上,凛然不可撼。

当时一美国记者报道:

“(在场的人)个个沉默不语,连蒋介石总部的军官也如此。

这种沉默表示了对昂首挺立于高台之上的毫无畏惧神色之人的尊敬和同情。

方志敏自1月29日被捕,到8月6日就义,在狱中共七个月。

开始,他只求速死。

但敌想以高官厚禄诱降他,就将他移至优待牢房。

于是他便改变主意,尽量拖延时间,做两件事。

一是争取越狱;二是以笔代枪,写文章。

越狱需要外应,可是他接不上关系,眼见,每天都有一批批的战友被拉出去枪毙,他由孤军更又变成了孤身。

他只好一人背水作战,去做狱吏和高级囚犯中国民党人的工作,居然小有成功。

虽不能越狱,但这些人帮他传送出了珍贵的手稿。

他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狱中记实》等十二篇文章、著述,共十三万六千字。

我们可以算一下,他1月底被捕,先是被来回转移示众,3月中旬才相对安定下来,到8月6日就义,大约一百三十天。

这期间仍要不断应付敌人的提审,要做团结动员难友的工作,做争取狱吏的工作。

他无任何资料,又要防敌突然搜查(有几篇化为小说,他化名祥松)。

他戴着脚镣手铐,又有十多年的痔疮,流血化脓,不能平坐。

每天平均要完成一千多字。

这是何等的意志力。

这些手稿到他死后五年才辗转送到党在重庆的机关。

叶剑英含泪读罢即赋诗道:

“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文山是文天祥的号,叶帅将方比之文天祥,实不为过。

现在我们重读他的狱中文稿,提到最多的是“死”,随时准备死,怎样死,死前再抓紧为革命做点什么。

当然,和死相对应的还有“生”。

为谁而活,怎样活。

这是抢分夺秒,在敌人的屠刀下书写的一部生死书,一篇人生解读录。

读狱中稿,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坦然面对死亡。

同室中还有独臂将军刘畴西等三个红军高级干部,他们吃饭、下棋、谈天、写文章。

“死是无疑的了,我们为革命而生,更愿为革命而死。

砰的一枪,或啪的一刀。

我们常是这样说笑着。

”他们准备好了临刑前呼的口号,每天牢门一响,就准备敌人上来打开脚镣,拉去枪毙。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敌之残忍,居然懒得打开脚镣,推出枪毙后连镣同埋。

多年后,人们就是凭着脚镣上的号记,才确认了烈士的身份。

读狱中稿,我们明白了他在死亡面前,为什么这样从容。

原来他是在为民族赎难,明知是死,也要飞蛾扑火,以身殉国。

文稿中有一大部分是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揭示民族的苦难。

“佃户向地主租田,一般都四六分,地主坐得六成。

土地日益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

佃户生活受饥挨冻,甚至不能生存。

每到年关,被逼租逼债,卖妻鬻子,吊颈投水一类的悲惨事不断发生。

”“中国农村的衰败、黑暗、污秽,到了惊人的地步。

”所以农民造反是必然的,到年关时,常主动催促地下党举行暴动。

读狱中稿最让人落泪的地方,是他自知生之无望,但对事业仍不改初心。

他的《在狱致全体同志书》自叹再也不能为党工作,沉痛自责。

“没有下决心硬冲过去,……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死命。

”“我们虽在狱中,总是祈祷着你们的胜利和成功!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敌人押方志敏到上饶、南昌等地示众时,引述一美国记者的报道,侧面烘托方志敏毫无畏惧的形象。

B.方志敏想越狱,但是没有外应,而战友一天天减少,他只好去做敌方人员的工作,成功地把自己的手稿送出监狱。

C.方志敏的手稿五年后送重庆的党机关,叶剑英读后赋诗,将方志敏比作文天祥,表达了对方志敏的赞颂之情。

D.方志敏和狱中的一些红军干部准备临行前呼喊口号,但被敌方知道,敌人故意不打开方志敏的镣铐而行刑。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一段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了方志敏创立红军队伍,开创根据地立下的功劳,反衬出中央的“左”倾错误给革命造成的损失。

B.本文多处直接引用方志敏文稿里的叙述,不仅可以弥补自己直接掌握素材的不足,还可以增加叙述的真实性和文采。

C.第三段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记叙了方志敏在狱中坚持斗争和写作的情况,从而使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更具说服力。

D.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在记叙了方志敏最后七个月里的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探讨了方志敏怎样对待生与死的问题。

E.最后三段形式上采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了感情的表达;同时在内容上,这三段构成并列关系,层次分明。

9.本文主要表现了方志敏的哪些思想品格?

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及,字幼几,其先范阳人,后徙郑州。

父覃,左拾遗。

及举进士,再调升州观察推官。

寇准荐其才,擢大理寺丞、知兴化军。

以殿中丞通判曹州。

州民赵谏者,素无赖,持郡短长,纵为奸利。

及受命,谏在京师,乃谒及,及不之见,慢骂而去,投匿名书诬及,因以毁朝政。

会上封者发谏事,命转运使与及察其状。

及条上谏前后所为不道,诏御史劾得其实,斩于都市,及由是知名。

擢知陇州。

初,置提点刑狱,内出及与陈纲二人名付中书。

明日,以纲使河北,及使陕西,特迁一官。

还判三司磨勘司,出知凤翔府,徙延州,除三司户部副使,为淮南转运使,累迁太常少卿、知秦州。

议者以及谨厚,非守边才。

及至秦州,州将吏亦颇易之。

会有禁卒白昼攫妇人金钗于市,束执以来。

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

及亟命斩之,观书如故,于是将士皆惊服。

改左司郎中、枢密直学士,以右谏议大夫召还,勾当三班院,再迁尚书工部侍郎,历知杭州、郓州、应天、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

卒,年七十。

特赠礼部尚书,谥恭惠。

及资质清介,所治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

在杭州,恶其风俗轻靡,不事宴游。

一日,冒雪出郊,众谓当置酒召客,乃独造林逋清谈,至暮而归。

居官数年,未尝市吴中物。

比去,唯市《白乐天集》。

在河南,杜衍为提点刑狱,间与衍会,而具甚疏薄。

他日,中贵人用事者至,亦无加品,衍叹其德。

娶张氏,性嫉悍。

及尝生子鞠之外舍张固请归保养之乃会亲属以子击堂柱碎其首及遂无子以弟之子为后。

(选自《宋史•李及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尝生子\鞠之外舍\张固请归保养之\乃会亲属以子\击堂柱\碎其首\及遂无子\以弟之子为后。

B.及尝生子鞠之\外舍张固请归保养之\乃会亲属以子\击堂柱碎其首\及遂无子\以弟之子为后。

C.及尝生子鞠之\外舍张固请\归保养之乃会亲属\以子击堂柱\碎其首\及遂无子\以弟之子为后。

D.及尝生子\鞠之外舍\张固请归保养之\乃会亲属\以子击堂柱\碎其首\及遂无子\以弟之子为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为大理寺卿。

B.出,文中指京官调到地方任职。

京官到地方任职实际上是因犯事而被贬官。

C.右,古人有崇尚右的习俗,所以“右”可以指上位。

如“位在廉颇之右”。

D.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六部这一,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长官为工部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及有才能,一生多次升官。

他出生在仕宦之家,寇准因他有才能推荐过他;他在多地任职,多次任要职,去世后获得殊荣。

B.李及恪守职责,不同流合污。

州民赵谏是个无赖,想亲近李及被拒,而诬陷他及,李及上密封奏揭发他,朝廷命令李及参与审查他,将他绳之以法。

C.李及谨慎忠厚,外柔内刚。

他任秦州知州时,人们认为他不是守边的人,州里的官将也轻视他,但他果断处置一个坏人,由此立威。

D.李及清廉正直,厌恶奢靡。

他在杭州时,厌恶那里的风俗轻薄奢侈,做官几年,没有买过吴地的物产,只是在临走时,买了部《白乐天集》。

13.把文中画横线和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有禁卒白昼攫妇人金钗于市,束执以来。

(2)众谓当置酒召客,乃独造林逋清谈,至暮而归。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芸有春绿

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注释】芸:

芸草,又名“芸草香”“七里香”“灵香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秆细,花金黄色。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秋芸有春绿”,运用了拟人手法,意谓秋天的芸草还在做春天绿色的梦。

B.“疏篱照孤芳”是倒装句,应理解来“孤芳照疏篱”倒装是为了押韵。

C.“疏篱”,暗示出百草已经枯萎;“孤芳”,独秀的花香,这里指芸草。

D.“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是设问句,能激起读者与诗人一起深入思考。

E.“宁当”是“岂可”的意思。

“政尔”是“正当”的意思。

政,通“正”。

15.全诗分为哪两层?

表达了什么哲理?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屈原《离骚》一诗中,写许多人小嫉妒诗人的高尚德行的一句是“”。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通过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生机勃勃气象的诗句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两句与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互联网崛起的大背景下,影评界的标题党哗众取宠,耸人听闻,严肃深刻的评论变成吐槽时代的稀缺资源。

②南方春意很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阵冷雨。

③要想真正落实实名制,防止未成年人过分沉迷网络,同时也防止其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监管部门仍然任重道远。

④潜艇在深海突遇重大险情,全艇官兵奋力排险,仅用3分钟就妙手回春,并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后续任务。

⑤他说:

“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作为科学家,不单单是要面向科技,面向社会,还应该面向更多的老百姓。

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申请的项目正式得到国家层面的批准,中德双方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水落石出。

A.①③⑥B.①④⑤C.⑤③⑤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但大多地处边疆,工业化和边境贸易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B.学生宿舍的文明建设虽一个既需要硬件投入,也需要软件配套,还需要制度的约束激励,更需要文化熏陶的地方。

C.对于民族精神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从我国的历史看,还是从现行法上看,都已经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部分。

D.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阅报拦不再受到重视,普遍存在广告横飞、更新缓慢等问题较为突出。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在进行升学规划时,也是促进学校办出高质量的动力所在。

A.不能以偏概全,必须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以适应每个具体学校的办学情况与办学要求。

B.不能主观臆断,必须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以适应每个具体学校的办学情况与办学要求。

C.能以偏概全,必须对每个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分析,这是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学校的办法。

D.必须对每个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分析,这是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学校的办法,不能主观臆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各种疾病与衰老的机理,检测药品的安全性,这些科学研究,①,而常常以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这是因为②,以鼠为例,研究发现,鼠和人的基因图谱竟然基本相同,都有大约3万条基因,其中约有80%的基因相互对应。

而所有新药在被批准做人体临床研究之前,③,测试后,在安全的情况下再应用到人类身上,可以实验动物为人类的用药安全筑起一道防护墙。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说明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极大地依赖于发明人全程深度参与,因为发明人是对科技成果技术特征唯一熟悉的人,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科技成果就不能转化。

科技成果一旦转化经效益,就能产生更高质量的科技成果。

①发明人不一定是对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唯一熟悉的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7年初,中国“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有人说,有了现代气象科学,“二十四节气”相比之下就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有人说,“二十四节气”是一种文化,这样的遗产如果不抢救就会变得毫无价值;还有人说,二十四节气“作为文化遗产,只有传承和革新才能拥有更大价值。

以上三种观点,你更认可哪一种?

请给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高二下半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1.B(“只有祛除低级趣味……才能具有敏锐的美丑鉴别力”不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