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029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docx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docx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模板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案例分析(共40分)第一题、评价教学实录

问法一:

评价整个教学实录/有哪些优点(不足)答案大多要分2到4段。

先说好的地方,再说不好的地方(没有的话就不要说)。

每一段中一般要先讲教师运用了何种新颖/到位/„„的方法,然后要说这种方法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有怎样的帮助,最后还要结合一些理论,说说这样做的优点。

【常用评价的点/理论】1、学生的主体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实验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体验者,主动者。

教师只有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热情,从而师生互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可以用于评价那种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积极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比如辩论啊、讨论啊、演课本剧啊什么的)2、教师的引导性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本,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可以用来评价朗诵啊、情境式导入什么的)4、育人性:

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水平(可用来评价教师有关情感与价值态度的操作)

5、与课文/生活有机结合

6、训练行之有效,既让学生感知模仿,又让他们独立创造,在具体实践中积累经验并提高水平(可用于评价老师布置的写作/表达任务)7、分层推进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层层深入,先易后难。

(对于提问、结构设计都可以)

问法二、对实录中老师的评价做出评价

教师评价的作用: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1)导向功能,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2)诊断、激励发展功能,充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回答做了肯定的评价并予以正确的引导

3)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

根据学生回答采用追问、学生朗读等形式进行评价,课堂评价灵活

总之都是根据题目来,见机行事。

注意从诵读、创设情境、提问以激发兴趣、品味语言(尤其文言文注重语感、字词)、学生的质疑、思考等方面来申发。

第二题、评价作文

【问法】请指出这篇作文的N个优点/缺点,并结合具体文章内容进行评价。

【套路】

可以先说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根据文体特点随便夸两句。

然后具体地从立意、内容、结构、语言这些方面来说。

立意:

观点明确、深刻,十分新颖,具有启发性,„„内容:

内容充实,材料详实,取材于生活,以小见大

结构:

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夹叙夹议,起承转合,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语言:

平实生动,富有气势,清新晓畅,质朴真挚,引人共鸣。

二、教学设计(65分)

一般分三个小题,第一小题设计教学目标、重难点,第二小题设计教学过程(或者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第三小题让教师给学生出个题目或者让我们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研讨与练习]这里我就不拆开来整理了,整理完整的教案写法。

【课题】XXX【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通常包括理解字、词、句啊,提高阅读XX文的能力啊什么的

1)小说:

了解小说的基本常识,把握人物形象,了解题目的意义

2)散文:

欣赏作者描绘的XX,领悟XX的写作手法,XX的修辞手法,揣摩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戏剧:

和小说差不多

4)新闻:

分析新闻语言,文体特点,把握文章要点

5)议论文/杂文:

学习XXX的论证方式;学习综合运用比喻、类比、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

6)科普文:

了解文章中介绍的知识,掌握科普说明文阅读方法7)文言文:

理解字词句,读懂文章;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8)诗歌:

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并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分析其他诗作,提高诗词鉴赏水平;培养学生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尝试新诗写作;体会诗歌声律之美2、过程与方法

1)小说:

通过体悟情节和人物对话把握人物性格特点,通过XXX分析悲剧成因

2)散文:

通过诵读体会文章抒情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学习本文的写作方式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课的开放性3)戏剧:

通过分析唱词,„„

4)新闻:

课前搜集资料;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5)杂文/议论文: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论点,正确理解文章主旨;抓住关键词句欣赏XXX的语言风格;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运用本文所阐述的道理针对社会现象表明自己的看法6)科普文:

通过把握字词精准来„„

7)文言文:

通过查阅工具书和注释,提高掌握古汉语的能力8)诗歌:

通过反诉诵读„„3、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正确理解文章的情感,在生活中也树立起„„

1)小说:

认识到小说的深刻主题,意识到作者对XXX的XXX2)散文: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的情怀;3)戏剧

4)新闻:

了解XXX的情况,培养XXX的感情5)议论文/杂文:

树立正确对待„„

6)科普文:

激发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珍重生命的人文关怀

7)文言文:

理解文章主旨

8)诗歌:

捕捉诗词中特有意象,结合意象和背景体会诗歌情感

而教学目标的提出要以1、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培养学生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具有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本文内容与特点

3、高中学生语文学习需求(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三观形成确立关键期)为依据。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内容来,有时重点、难点可以拆开)一般是些什么理清文章结构,正确理解主旨,体会作者感情什么的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朗读法,课堂讨论法,引导研读法,讲述法,讲解法,串讲法,评点法,默读法,问答法,研究法,讨论法,欣赏法,现代媒体教学法等等。

(反正就是下面教学过程里你要用到的方法)【课时安排】X课时【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新课:

导趣(可以包括解题、介绍相关知识等)

有悬念导入法、提问析题法、故事实例导入法、游戏活动导入法、以旧引新法、试听导入法等接着其实可以有一个回顾,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什么的。

二、作者生平与作品简介

三、讲读课文:

导疑(感知阶段,可以认识生词、通读、整体感知内容、了解文章体裁)

格式往往用到:

提问:

„„明确:

„„

四、分析课文:

导思(结构分析、内容要素分析、写作技巧分析、语言分析重点分析)

格式往往用到:

生选取句子进行赏析,师点拨评论五、悟读赏析:

导议(对疑难之处进行分析讨论)

六、感受文章的情感、价值取向并总结全文:

导创(综合阶段,总结中心思想和总的写作特色)

总结的原则:

关联性、新颖性、人文性七、练习作业设计:

导练(运用过程)

在第三小题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时,要先解释一下他给你的材料,然后在讲出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如果要你设计指导学生演讲【演讲的特征】

内容上要具有现实性情感上要具有说服性特定的情境性口语化

【写作方法】

结构上分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

开场白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立刻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正文要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句;注重过渡和照应结尾要深化主题,可用归纳、引用、反问等方法。

第三小题如果是让你设计题目并给出参考答案那就要是:

题目:

„„明确:

„„小结:

„„‘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6.根据材料,确立教学目标(重难点)并说明依据(20分)

答题要点: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入手确立出…的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课内容特点、学生情况。

【文言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学常识(作者生平、思想主张等)、积累文言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实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等)、掌握并辨析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了解古代一些常用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利用文章结构来记背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背诵

利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

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伴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感情真挚,情深理切,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作者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好情操。

……

【诗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诗人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领悟诗歌主题、意境,理解诗歌语言特色、表现手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学习。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指导学生吟诵,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怀和理想抱负。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小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环境分析人物形象;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阅读、筛选信息,合作、讨论、探究人物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展示自己对人物较成熟的认识,养成……习惯。

【戏剧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2)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性。

【依据】答题要点:

(1)从教材分析:

(2)从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了长足发展,且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都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本单元刚刚学习了几首诗歌,可以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分析诗歌的方法;而且学生通过之前的预习和学习,对作者的生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来鉴赏诗歌。

就本诗的情感而言,学生可能理解得不到位,可以通过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的境况,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形成有益于人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

(3)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分析:

高中学生应“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语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文言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17.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0分)

示例一:

(1)导入新课。

(2)作者与作品简介。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听录音朗读)注意注音、断句等。

学生集体朗读。

提示读音。

④疏通字句。

要求:

根据下文注解,学生同伴互译,教师给予提示。

(4)整体感知课文。

(5)精读课文。

引导学生按段落学习具体内容。

(6)知识提升----归纳字词(分析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7)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略)示例二:

(1)导入:

激趣。

(2)课堂教学设计:

①朗读----分层朗读,读出气势。

初读→精读

②交流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③仿写练习----动手动脑,强化体验。

④感悟实践----启发思索,深入探究。

导入语·结束语·板书

【课堂导入方法】

(1)提问析题法;

(2)悬念导入法;(3)故事、实例导入法;(4)游戏、活动导入法;(5)以旧引新法;(6)视听导入法。

【课堂导入的作用】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4)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5)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结束语的设计原则】

(1)关联性。

结束语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结束语内容的设计要从属于课堂内容的安排,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联,切忌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再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束语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背景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以学生的欣赏口味为标准,以让学生受到感发、得到享受、达到共鸣为旨归。

(2)新颖性。

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形式新颖、方法独到,使每节课的结束语呈现不同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兴趣不减,有依依不舍之感;力避千篇1律、缺少变化。

(3)人文性。

尽管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

但结束语在形式设计上最好能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即使是给学生出一些字词等纯属工具性内容的学习,形式上也尽可能做到人性化一点。

【板书设计原则】

(1)简明概括。

板书设计的内容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通过板书,学生对教学的目的、重难点可以一目了然。

板书的语言也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2)条理清晰。

板书内容要揭示课文的内在逻辑联系,揭示作者的思路脉络和教师的教学意图,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结构呈现,便于学生理解与识记。

(3)布局合理。

板书内容要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织。

板书的主版面、副版面布局合理。

构图的上下、左右、大小及色彩搭配等要匀称、协调。

(4)书写优美。

板书书写要规范、正确、工整、美观。

正确工整的书写、优美的字体和变化的字形,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8、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25分)

19、教学实录片段评价。

(20分)

答题要点:

(1)简单介绍一下该教学实录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步骤。

(2)夸优点

整节课以体验性学习为主,采用体验性学习方法,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但又与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力的语文学科目标水乳交融。

教师的自我定位比较恰当,发挥了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不再充当全知全能的“权威”角色,是对话者之一,又作为“平等的首席”,灵活地掌控教学流程,适当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适时提供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

20、错别字、病句修改。

(5分)

21、学生作文评价。

(15分)

答题要点:

(1)从内容上,选材新颖、精当、深刻,具有说服力、典型,具有时代气息……/选材范围狭窄(或过于宽泛),命题有偏差……

(2)从结构上,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浑然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能力…/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

(3)从表达上,语言表达畅达如行云流水,干净利索,简介质朴,感情真挚,引起读者共鸣,娓娓叙事……/语言冗余,言不及义,有错别字、病句……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A、积累·整合

B、感受·鉴赏

C、思考·领悟

D、发现·创新

2、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景观”专题。

下列作品适合选入该专题的是

A、郁达夫《故都的秋》

老舍《想北平》

鲁迅《祝福》B、萧红《呼兰河传》

铁凝《哦,香雪》

贾平凹《秦腔》C、费孝道《乡土本色》

张承志《汉家寨》

汪曾祺《葡萄月令》D、史铁生《我与地坛》

沈从文《边城》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3、某教材在每个必修模块中均有四个写作专题,每个专题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

鉴”“写作练习”三个栏目。

对该写作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

A.根据学情,统筹安排四个写作专题的教学

B.学生认真完成“写作练习”中所有题目即可

C.利用四周时间集中完成四个写作专题的教学

D.根据模块内容,抛开教材,重新设计写作专题

4、教学《师说》,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一句

中“师”的用法特点,并归纳同类用法的词语.下列语句含有同类用法的是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将“理解诗歌内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下列对该教学目标分析正确的是

A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不准确B.教师对古诗词教学应承担的任务认识不清楚C教师认为理解古诗词内容是诗歌鉴赏的基础D教师认为理解诗歌内容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6、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学生读书后,教师随即说:

“我特别欣赏你读的最后一句‘这,就是梁任公先生’,我们仿佛感觉到有一位大人物要出场了。

”该教师评语发挥的功能是

A.检查

B.激励

C.甄别

D.诊断

A.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B.学会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C.学会选择阅读材料,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D.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8、教学《故都的秋》,学生赏析“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一句,说道:

“蝉声让人感到悲凉中的悲凉,突出了秋的静。

”教师随即补充对“蝉”这个意象的理解,并引了骆宾王、柳永等人的相关诗句。

对该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恰当的是

A.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B.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作品内容

C.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散文作品的兴趣

D.帮助学生发现作品的丰富意蕴和深层意义

9、.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师布置预习作业:

参照教材中的课文旁批,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该作业体现出的教学理念是

A.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引导其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B.重视学生养成分析判断、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C.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提高探究能力D.重视利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10、某选修教材编排有“春秋笔法”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晋灵公不君》中的“赵盾拭君”入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相关内容,完成对“据实守礼秉笔直书”这一“春秋笔法”的学习。

该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是A重视实践活动,发展探究能力B有效利用单元中补充的阅读材料C.整合单元内容,开展专题式教学D.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文”“言”统一

11、阅读《赤壁之战》教学案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学习《赤壁之战》,老师问学生:

“大战结束了,周喻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

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

”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个从来不认输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

”课堂气氛马上紧张起来.老师微微一笑说:

“你说得对,曹操不会开总结会,但他回去之后会不会自己反省一下?

我们就说说他反省的内容,好不好?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A.遇到学生“唱反调”,教师回避方能保证教学过程流畅B.教师化解了“无法预约的尴尬”,成功转换了课堂氛围C.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对问题情境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D.教师的教学机智源于对自身错误的正确态度和对学生的尊重

12、阅读《雨巷》的课后练习,按照要求答题

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阅读下面的诗词(李商隐《代赠》、李璟《浣溪沙》、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

对上述练习题设计意图的分析恰当的是

A.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让学生联系生活,培养想象力

C.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程度

D.探究“丁香”这一意象,深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13、阅读课题研究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某校开展“构建大语文教学圈”的课题研究,组织了“名著阅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和阅览室,借阅文学作品,静心阅读思考;与省、市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带领学生听取专家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专题讲座;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文学沙龙”活动,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学习经脸。

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学习融合B.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C.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D.体现了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4、阅读写作教学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一节写作审题指导课后,教师访谈学生,请学生回忆“哪位同学的审题思考表现最好。

有学生说忘了,想不起来了;有学生能提到某生,但不能说出该生审题思考的具体表现.教师就此做了反思,调整教学思路后,又上了一节课.课后访谈学生,学生多能说出自己在审题思考上的学习收获.两位同学就某生的突出表现,回答如下:

生I:

他给想象限定了一个空间,不是胡乱的想象,主要说的是对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想象.

生2:

应该说他的想法更进了一步,别人的认识都是说想象,但没有说到好与坏的问题,而他谈到了想象的好与坏.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第一次课,学生不能回忆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无效

B.第二次课,学生的回答显现出他们对审题思考过程的认识

C.第一次课,教师想达成的目标与学生实际达成的目标有差距D.第二次课,课堂教学重点突出,促进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15、阅读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电影《阿Q正传》与课文《阿Q正传》只有情节上的相似或相同,我们学课文《阿Q正传》是学《阿Q正传》的文学要素与表现,学它的语言,学它的结构,学它的叙事方式和手段.这些内容,在电影《阿Q正传》中都学不到.同样,我们学《明湖居听书)},不是学评书,而是学怎么描绘“评书”这个事,学习课文如何传神地描绘了一段评书,感受这段评书带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放一段评书给学生听,对学生学好《明湖居听书》这篇课文不能说是一点用都没有,至少是没有大的作用.

对上述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多媒体资源不能为课文的阅读与鉴赏提供帮助

B.多媒体资源不能为教学提供方便和丰富的素材

C.多媒体资源不能取代课文成为学生的学习对象

D.多媒体资源不能为创造教学情境提供便捷手段

二、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第18题25分,共65分)

阅读材料,完成第16-18题.李密《陈情表》原文及相关材料陈情表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李密《陈情表》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