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018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21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10]15号);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某政办发[2006]22号);

6、《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7、《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

8、《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9、《中共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某发[2006]22号);

10、《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承办某学院的意见》(某政办发[2006]22号);

11、《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某工业某学院五年发展规划》;

1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2]15号);

1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5、企业提供相关资料。

1.1.5项目报告的背景与理由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中部六省经济腾飞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某市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做强做大优势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把科技进步作为动力,努力提升经济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力争尽快把某市建设成为某乃至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

在国家有利政策支持下,某市全面贯彻宏观调控方针,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社会与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制约性因素,其中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比较突出。

某市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有众多的工商企业,已成为某西北地区的经济支柱。

但这些工商企业却非常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某市及某西北地区工商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某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步伐。

目前,某省现有培养职业技术类人才的高等院校数量不多,所设置的专业也比较雷同,缺少前瞻性和互补性,学员知识面难以扩展,实际技能较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预测,到2015年,某地区需要新增职业技术类人才239万人,需求巨大。

而某地区的人才供给规模却很有限,尤其是某西北地区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多年来一直不成规模,供需差距较大。

目前,某市所需技术人才大部分需从发达地区引进,这对某市及某西北地区发展限制极大,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人才匮乏的不利状况极其严峻。

因此,加快紧缺高层次职业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某市建设“工业新城”的首要任务。

拟建中的某某学院是由原某高级技术学校和某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该校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坚持以服务某省和某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不断突出专业特色,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积极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某学校已于2009年10月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认证,2010年4月晋升高级技工学校,学校开设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焊接加工技术、汽车维修等高级工专业和车铣加工技术、钳焊加工技术、冷作技术、电子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酒店旅游管理等中级工专业。

学校拥有独立的实习工厂和实训大楼,各类设备、设施仪器1000余台套。

近年来,在省市举办的各项技能大赛中,学校师生在车工、铣工、钳工、数控加工等工种的竞赛中均名列前茅。

某学校始建于1984年,校名曾几经变更;1996年,正式定名为某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近100余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

设置专业7个,在籍学生1373名,教学班27个,教职工129人,其中高级讲师35人,讲师34人,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0人,外聘教师7人。

学校专业设置以工为主,社会服务类专业为辅,电子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及应用是学校的主体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师资、设备比较集中、影响较大,在全市优势明显。

2006年7月,“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项目”落户该校,重点扶植电子技术专业。

目前,学校共有电子、机电、综合、计算机四大系列实训场地,教学设备资产总值近千万元。

拟建学院由上述二所中专合并组成。

但这二所中专校园建设年代均较早,占地面积普遍偏小,生均建筑面积仅为21.21平方米,较国家规范某学院生均建筑面积35平方米要少13.79平方米;且校园内部分建筑物年代过久,地下室常年积水,有些已达到危楼程度,一部分建筑面积已无法正常使用,极大影响了该校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并导致在校生实际可用建筑面积要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同时,二所校园仪器陈旧落后且数量较少,实训场地严重缺乏,按照每个专业至少配备一个实训场所的最低要求,学院最低需要30—40个实训室,而学院目前仅有20个实训室,缺口比例达到33%—50%,其教学条件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

目前,由于上述校舍和教学条件问题影响学生入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据初步估计,近几年由于校舍和教学条件差而致使新生不来报到或者新生到校后又离开的数量已经达到每年300-400人左右,对学院的招生工作负面影响极大。

同时,二个校区分散在某市主城区各处,尤其是原某学校位于商业中心区,不但给学校的统一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该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的提高,限制了该校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某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挖掘办学潜力,该项目拟利用这二所校园在某市内地理位置较好,特别是原某学校位于市商业中心,土地价格高的优势,将二所校园进行置换,从而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设省内一流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好满足某市及某西北地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该项目征地与建设资金将全部来源于原二所中专校园土地出让和资产置换所得,不需要学校进行商业贷款。

且已经与某市政府达成协议,二所校园的置换和新建工业某学院征地与建设均由某市政府负责,同时将搬迁后土地挂牌所得交予政府,某市政府将实施“交钥匙”工程。

目前,某市政府已完成了对二所校园的资产评估工作,项目建设迫在眉睫。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为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训、培养和建设的步伐,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平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就业工作,某市人民政府根据《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举办技师学校的意见》(某政办发[2006]22号)文件精神,结合某市情,于2010年11月23日由市长陈文浩签发,以常改[2010]85号文向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筹建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的请示》,拟以某学校为基础,整合某市工业学校等市内职业教育资源,筹建新学院。

其主要理由是:

(1)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举办某学院的意见》指出,要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方针,主要通过整合、优化和利用各种职业教育资源,实施“科教兴某”,建设创新型的发展策略。

(2)具备筹建某学院的基本条件。

按照上级要求,某学院举办主体应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

某市已具备此项基本条件,某市高级技工学校已于2009年晋升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10年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

同时,某学校基础较好,一是办学机制灵活,自主性强,可根据教学需要设立岗位,高薪引进人才。

二是专业特色明显,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模具制造、钳焊技术、电子电工等均为省、市精品专业。

三是招生就业形势较好,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劳动保障业务人员的生源信息作用,招生年年爆满,毕业生安置就业率达98%以上。

(3)具有筹建某学院的地理优势。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全省规划建设10所技师学校,目前已批准设立和批准筹设某学院九所,但某西北地区无一所某学院。

某作为某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筹建某学院将形成辐射效应,有利于加快某西北地区高技能人队伍培养。

(4)组织准备工作充分。

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筹建工作以反复调研论证,并成立了市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筹建工作。

目前某市正制定职业教育统一规划,拟建设职教城,整合相关职业教育资源,在职教城建设某学院主题校区。

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已明确某某学院隶属关系为某市人民政府,并在税费、土地等优惠政策和资金筹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根据上述理由,2011年2月24日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某人社函[2011]80号函发出了《对某市人民政府关于筹建“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请示的答复意见》,并指出:

根据我省技能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按照“创办品牌、突出特色、控制数量、稳步推进”的原则,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拟规划建成10所某学院。

某是我省某西北等中心城市,筹建某学院有利于加快某西北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

我厅将按照某学院审批程序,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并将考察结果上报省某学院评议委员会评议,评议通过后报省政府批准筹建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建设地点

1.2.2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拟建校区规划用地面积309988.29平方米(约464.98亩),净用地面积265943.52平方米(约398.91亩),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建成“一个主体,两个中心”,即以某学院为主体,构建某市公共实训中心和职业培训中心项目。

建筑密度18.28%,容积率0.66,绿地率51.26%。

拟建学院规模:

一是学制教育年在校生5000人;二是职业培训中心年培训规模10000人次(其中常年住校培训500人);三是公共实训中心年实训规模5000人次;四是相关专业执业技能鉴定平台年技能鉴定规模30000人次(与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协作配合)。

(二)建设内容

(1)房屋建设工程:

共21栋,总建筑面积175000平方米,其中:

①教学楼3栋,各6层,建筑面积共20000平方米;

②图书馆1栋,6层,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③实验实训楼4栋,各6层,建筑面积共45000平方米;

④风雨操场1处,1层,其中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⑤综合楼1栋,6层,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

⑥室内球场(兼做会堂)1栋,2层,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

⑦学生宿舍5栋,各7层,建筑面积共45000平方米;

⑧食堂及附属用房3栋,2—3层,建筑面积共15000平方米;

⑨生活辅助用房1栋,3层,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⑩教师周转房,2栋120套(每套面积35平米左右),各5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2)设备仪器购置与安装:

拟建某学院所属操作性设备仪器较多,一部分可充分利用“某”原有设备仪器;另一部分可借用外协企业单位已有车间设备仪器,但考虑原有设备仪器缺口较大,且陈旧、落后,外协借用又受到限制,为适应教学、实训、培训和技能鉴定规模大、任务重,必需新添相当数量的现代化先进设备约6492台(套、件),详见表1—1—1。

(3)公共辅助配套工程:

包括某学院园区内场地道路硬化、供电、供水、排水、消防、污水处理、通讯网络及环境绿化等。

1.2.3主要建设条件

(一)良好的创办环境

(1)有国家政策作保障,机遇难得。

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现阶段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

为此,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等一系列文件,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作出了重大部署,制定了相关政策。

某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也作出相关决定,并发布了《关于举办某学院的意见》(某政办发[2006]22号)等文件。

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已就筹建某某学院作为某西北地区唯一的、也是全省规划10个某学院的最后一个指标,给予了明确答复。

所有这些文件和政策,为某市人民政府筹建该学院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2)有某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

《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现有江北城区西部规划用地4万平方公里、投资50亿元建设“某教育文化科技园”新城区,整个园区分高职、高师版块,中职教育版块,公共设施版块,文化、科技、创意产业版块等4大版块。

市委、市政府已作出决定,明确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并整合相关市直国办中职学校的工科专业,组建某某学院,入园进入高职、高师版块。

为此,某市委、市政府已成立项目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小明,副组长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万成贞和徐超文,主要负责人为市直18个办、委、局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市委组织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曾再农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人社局,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开展专题活动,研究和解决了项目筹建工作中的诸多具体问题。

目前,各项筹建工作正在日以继夜紧张进行,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热切期盼某某学院的诞生。

良好而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不仅为该项目的创办提供了组织保障、政策优惠和工作支持,而且增强了“某”教职员工的创办信心和积极性。

(3)有强大的资金保障实力。

两个学校的强势发展得到了某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帮助与支持。

两个学校均受到了市财政局等市直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3年收入合计达到8698.6多万元,能够实现自主滚动式发展。

自市委、市政府明确筹建某某学院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多次召开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会议,商议筹建某学院的各项具体问题,计划采取“政府投入、土地置换、校企合作”等方式注入巨资9亿元人民币,建设现代化的新校区。

要求各部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同心协力,共同建好某某学院。

同时,“某”有“一切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服务一切”、“人文固本,专技强用,求实创新,和谐发展”和“以人为本,智能多元”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指引,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

(4)有培养高技能后备人才选拔措施确保生源。

近年来,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响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号召,通过在全市建立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实施高技能后备人才选拔举措,并作为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提升了某学校和某学校的品牌形象,扩大了知名度,也为筹建某某学院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拓展了广阔的招生领域。

同时,高技能后备人才选拔重点放在高中和职高毕业生,确保了新学院高级技工班和技师班的生源。

近年来,某学校招生以40%的速度逐年增长,其中高中和职高毕业生就读高级技工班的比例达到近50%。

事实证明,拟建中的某某学院将有更加广泛而充裕的招生来源,拥有雄厚的办学生源基础。

(二)扎实的基础条件

某学校与某学校合并重组后,使“某”教育资源可以得到优化配置,重新整合,使优势更突出,特色更鲜明,效益更显著。

其基础条件是:

(1)“某”合并后学校具有较大的规模与较高的档次。

“某”原有校园占地面积200余亩(某学校102亩,某学校近10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年招生数1300人,常年在校生3300余人(不含短期培训和公共实训人数)。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某学校已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晋升为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某学校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和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某”均为某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两个学校都具有新颖的办学理念与鲜明的办学特色。

“职校是鱼,企业如水。

”某主动与企业接轨,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某学校先后与3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某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学校实习基地,为学校提供大量可以共享的资源;还先后与“株洲南车”、“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北京汽控”、“江苏太仓(德资舍弗勒)”、“众泰控股”、“长沙义和车桥”、“联想信息产品(深圳)”、“福建东南汽车”、“广州将军机械”、“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苏州住友电工”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资源共享、联合科研与生产的运行机制,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解决企业的生产难题、技术革新和项目攻关等活动,并与“中南工大”、“某文理学院”等高等院校达成了联合办学协议,开展学历教育加技能培训。

某学校以主体专业为重点,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同时学校与“重庆国人啤酒”、“浙江人本集团”、“北京万吉大丰”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学校还与吉林大学等高等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开展高学历培训教育。

(3)两个学校具有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相吻合的专业设置。

根据某当地的工业特点,某学校开设有数控加工、机械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两个预备技师专业,开设有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焊接加工技术、汽车维修等高级工专业和车铁加工技术、钳焊加工技术、冷作技术、电子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酒店旅游管理等中级工专业;某学校开设有主板维修技术、电子产品装配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应用、SMT(电子产品表面组装技术)、室内水电安装、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工艺美术设计、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现代物流管理等普通中专专业,其中电子专业为省级专业。

(4)两个学校具有实训设备与实训管理方面的优势。

某学校拥有独立的实习工厂和实训大楼,各类设备、设施仪器1000余台套。

某学校有电子、机电、综合、计算机四大系列实训场地,有钳工车间、普车车间、数控车间、电子产品装配车间等,配备了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先进设备。

“某”实训设备总值9302万元,实习车间总建筑面积29683平方米,能基本满足国家职业标准规定技师作业项目实施的要求。

某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对全市职工和学生进行维修电工、车工、钳工、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等多个工种的考核鉴定资格,同时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

(5)两个学校具有很强的管理队伍与师资力量。

某学校通过引进人才,给予高技能人才补贴;安排专业技术课和基础理论课教师定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进行“一体化”教师培养,实习指导老师均达到了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已经具有一支较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熟悉技工教育、有企业工作经验的管理队伍;具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技工教师队伍,全校拥有142位中高级专业技能证书的“双师型”教师。

某学校有正式在编教师教职工124人,其中高级讲师35人,讲师34人;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0人,外聘教师7人;多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及工程师、技师等技术职称。

(6)两个学校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较好的社会声誉。

某学校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致力打造教学品牌,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学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设置改革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学校还经常性的开展各种教研教改活动,通过广泛开展精品课堂、教学比武、评教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某学校以主体专业为重点,以“理实一体”为原则,探索针对性和精细化培养方式,采取“1+1+1”培养模式(1年通用技能学习,1年根据个人选择针对性重点培养,1年顶岗实习),推动课程内容改革,解决教学内容“理实双分,教学两厌”的问题;提出了“三化两整一加强”(生活化、简单化、项目化、调整、整合、加强)的课改思路,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调整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实际操作。

作为综合配套改革,学校制定了《主体专业学生技能达标手册》、《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认定办法》,引导学生重视专业技能学习,同时,成立电子电器维修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校外、课后训练机会。

积极推行“双证”或“多证”鉴定,鼓励学生取得多种职业资格。

两个学校毕业生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覆盖率达到100%,校内形成了人人重技能、人人学技能、人人比技能的良好氛围。

在国家和省、市举行的技能大赛中,学生多次获奖,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7)两个学校具有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与丰硕成果。

两个学校均实施“科研兴校”战略,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

2000年以来,某承担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4个,共有42个科研项目在省里获奖,其中一等奖12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16个;88个科研项目在市里获奖,其中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38个;有123篇论文在各级评选中获奖或发表;《电机与控制》、《电子技术基础》、《电脑主机板维修技术》等8部专著公开出版发行,并列入职业学校专用教材,学校被评为某省教科研先进单位。

“某”共有图书17.25万册(含电子版),电化教学设备先进,多媒体课件能满足教学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广泛用于教育教学中。

(8)两个学校具有社会培训的能力与优秀业绩。

某学校是某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某市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学制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等各种形式,大力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困难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与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企业就业培训、“SIYB”创业培训、农村远教终端站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培训、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等,学校有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业务精良的培训师队伍,各类培训的年培训可达到2万多人次,学校还通过抓规划、抓协调、抓服务、抓质量占领了某的培训市场。

某学校是市政府授牌的某市农村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基地、某市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某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某市库区移民培训基地、某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定点单位。

某每年可完成各种培训3万人次以上,培训与考证年收入达到12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4建设期

项目工程建设工期为4年,即2012年1月——2015年12月,2011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建设进度分三期进行:

2012年1月—2013年6月为第一期,以完成学制教育建设为主,兼顾其他建设;

2013年7月—2014年10月为第二期,以完成职业培训建设为主,兼顾其他建设;

2014年11月—2015年12月为第三期,以完成公共实训建设为主,并全面组织竣工验收。

1.2.5项目建设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1)建设总投资

项目投入总资金为96898万元;

(2)资金来源

由某学校和某学校“某”资产置换资金等多种融资方式解决。

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主要技术技术指标

1.1

总用地面积

m2

309988.29

约464.98亩

1.2

净用地面积

265943.52

约398.91亩

1.3

建筑基底面积

47618

1.4

规划总建筑面积

m2

175000

1.5

建筑密度

%

18.28

1.6

容积率

0.66

1.7

绿地率

%

51.26

学院规模

2.1

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

5000/8000

近期/远期

2.2

公共实训规模

人次/年

5000

2.3

职业培训规模

人次/年

10000

2.4

技能鉴定规模

人次/年

3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