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2721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29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装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涂装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涂装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涂装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涂装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涂装基础知识.docx

《涂装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装基础知识.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涂装基础知识.docx

涂装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涂装工艺

 

第一章涂料、涂装基本知识3

一、油漆与涂料的由来和发展

二、涂料的组成

三、涂装方法的种类

四、涂料的作用

五、汽车常用涂料

六、涂料的选择及配套使用原则

七、涂装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第二章涂装工艺简介12

一、预处理工艺

二、电泳涂装工艺

三、喷涂工艺

第三章涂膜质量及安全措施23

一、涂膜形成与质量关系

二、涂膜缺陷及防治

三、涂装生产中的安全措施

第四章汽车常用涂装设备33

一、喷枪

二、自动喷涂设备

三、烘干设备

四、调漆设备

第五章涂装基本知识小贴士45

一、涂装基本知识

二、涂装专业用语

 

第一章涂料、涂装基本知识

一、油漆与涂料的由来和发展。

油漆是有机高分子等材料的混合物,将它涂饰在物面上能干结成膜,也俗称油漆。

油漆主要是由树脂、颜料、和溶剂组成的。

这里的树脂是指天然植(动)物油,天然树脂等物质混合经提炼而成的产品。

将高分子化学合成树脂,合成油或改性油等混合炼制而成的产品成为“有机涂料”简称“涂料”。

现代涂料的生产结构,特别是油漆与涂料组成原材料的性质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把涂料继续称为“油漆”已名不副实,称为“涂料”才是正确的科学叫法。

二、涂料的组成

涂料的组成按其所用原料的性能、形态、可分为油料、树脂、颜料、稀释剂和催干剂以及其他辅助材料五大部分。

1.油料——有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等。

油料是涂料的主要成分膜物质之一。

2.树脂——有天然树脂、合成树脂、改性树脂等。

树脂也是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

3.颜料——有着色颜料、防锈颜料、物质颜料,颜料在组分中是涂料的次要成膜物质。

4.溶剂——包括助溶剂、稀释剂等两种。

溶剂在涂料组分中是涂料的辅助成膜物质,是涂料的次要物质,也称为成膜添加物质。

简言之,有机涂料的组成是五大部分:

a.油料(包括干性油和半干性油)

b.树脂(包括天然树脂和半干性油)

c.颜料(着色颜料、防锈颜料和体质颜料)

d.稀释剂(溶剂、助溶剂和冲淡剂)

e.增韧剂及其他助材料(催干剂、固化剂和其他)

下面再对油料和树脂分类:

(一)、油料分类

油料种类很多,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油、动物油和矿物油。

在涂料工业中,主要采用植物油。

按植物油的干燥性能可分为干性油、办干性油和不干性油。

1.干性油可分为天然干性油和人造干性油

天然干性油——桐油、亚麻籽油、梓油、苏梓油、胡桃仁油、罂粟梓油、红花油、巴豆油、烟梓油等。

人造干性油——脱水蓖麻油、

2.半干性油——豆油、向日葵油、葡萄油、玉蜀黍油(棉梓油、菜梓油、芝麻油、番茄梓油、西瓜梓油)等。

(二)、树脂分类

涂料中使用的树脂,按其来源,可分为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树脂,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加工制得的人造树脂,用化工单体原料合成的合成树脂等三大类。

用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树脂又分为聚合型和缩合型两种。

 

涂料用树脂分类

树脂类别

主要品种

天然树脂

松香:

脂松香、木松香。

松香脂生物、石庆松香、甘油松香、季戊四醇松香、顺丁烯二酸酐松香等虫胶。

沥青:

天然沥青、石油沥青、煤焦沥青。

硬脂沥青等。

人造树脂

纤维素衍生物:

硝酸纤维脂、醋酸纤维脂、醋酸丁酸纤维脂、

乙基纤维脂。

氧茚树脂:

萜烯树脂

橡胶:

氧化橡胶、环化橡胶等。

合成橡胶:

丁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

合成树脂

缩合型

酚醛树脂、氨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聚酰胺、

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

聚合型

聚氯乙烯树脂、过氯乙烯树脂、聚醋酸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

树脂、聚丙烯酸树脂等。

清漆——涂料组成中没有颜料和体质颜料的清澈透明胶体叫清漆。

颜色涂料涂料组成中加有颜料的不透明体称为色漆。

因涂层光亮丰满似如搪瓷一样,故通常称为瓷漆。

三、涂装方法的种类

涂装方法很多,从最古老传统的刷、擦、刮、喷涂等方法,发展到80年代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高压无气喷涂电泳、静电喷涂,粉末涂装等,随着涂装技术发展,设备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涂装方法与设备工具面临着改革发展的趋势,以适应现代产品的高保高装饰、低毒、低污染、高效、高质、低耗节能、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操作着健康水平的涂装生产,正向着更新的方向发展。

汽车涂装方法游乐大的变革,除喷涂法及其改进型的方法在汽车涂装中尚占一定的比例外,其他方法已或正在被高效自动化的涂装方法所取代。

现今汽车涂装常用涂装方法除喷涂法外,还有电泳涂装法,自动静电涂装法,粉末静电涂装法等。

喷涂法是靠压缩空气或高压扩散使涂料雾化,告诉喷射涂到被涂物上的一种喷涂方法,按其喷涂原理及改进方式,喷涂方法的分类如下:

冷喷涂手工,自动涂装机(机械手或往复机)

空气喷涂法热喷涂手工

静电喷涂手工,自动涂装机(机械手或往复机)

喷涂法

热喷涂手工,机械手

高压无气喷涂法静电喷涂手工

空气辅助喷涂手工

国内常用的喷涂装方法有刷、浸、淋、滚、空气喷涂、刮涂、高压无气喷涂、电泳涂装、粉末涂装等。

还有一些专用性很好的涂装方法。

四、涂料的作用

(一)涂料的作用

涂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涂料通过涂复、保养各种物体表面,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防护方法。

涂料的制造和使用均能较方便的掌握,又不受物体大小限制,而且家家户户都是需要的,也是人人都能使用的保护物体的方法。

以下简要说明涂料的作用:

1.涂料通过施工涂刷在物体表面结成一层涂膜,牢固地附着于物体表面,保护物体承受外来的摩擦和碰撞。

2.通过涂膜将物体与空气、水分、日光、微生物及各种腐蚀介质隔离使物体表面不受腐蚀。

3.在涂料中加入磷酸和金属颜料对物体表面起缓蚀防锈作用。

(二)涂料的主要应用

涂料的主要应用有以下几方面,美观装饰、防护物面、防潮杀虫、国防工业与特殊工业设备上的应用。

1.美观装饰:

涂层色泽鲜艳、光亮悦目,涂覆在物面上后,可以改变物体原来的颜色,可使环境得到改善,色彩得以调和,最主要能达到装饰作用。

2.防护物面:

涂料干后能结成一层硬膜,牢固地附着在地面上,使物面不直接碰到机械和冲撞。

最主要能达到保护作用。

3.防潮杀虫:

在房间里或厨房内涂上一层有毒的杀虫漆,可以将蟑螂、蚊子、蝇等害虫杀死,防止疾病的传染。

4.国防工业上的应用:

伪装是军事装备所必需的涂料,可以给于军用机械装备种种保护色,使敌人很难发现目标,有一种抗外线涂料,还可以防止敌人利用红外线拍照。

5.特殊工业设备上的应用:

要保证电机或电缆的性能良好,必须有好的绝缘漆配合。

耐酸漆和耐碱漆可以耐化学性腐蚀,是机械设备,尤其是化工设备所不可缺少。

五、汽车常用涂料

(一)汽车常用底漆

底漆是直接涂覆于施工物体的涂料,它是工件表面的基础用料,又是底层涂料与面漆连接的用料。

底漆的功能是作为被涂表面与其涂层之间的媒介,使涂料层与被涂工件表面牢固地结合以形成牢固的覆盖层。

底漆易被工件面吸收,所以底漆也具有填充工件面功能。

底漆中一般加有防锈颜料,所以底漆具有防锈的功能。

因此,根据产品的不通,要求高低来选用底漆的。

另外还要考虑成本而定的,一般汽车企业用的底漆如下:

1、油漆底漆2、铁红油性防锈漆3、铁红醇酸底漆4、丙烯酸底漆5、环氧酯底漆6、红丹底漆7、黄丹防锈漆(即锌黄防锈漆)。

以上用的底漆是用手工操作的,以前生产汽车量底,质量上要求也不太高,企业比较落后,自动化低。

为了提高底层质量和加强底层防腐蚀,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目前引进进入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

采用电泳涂装。

电泳涂装用的水溶性漆能溶于水,涂膜质量有所保障,适合于自动化连续生产。

但由于电泳法采用水作溶剂,所以施工完毕后,必须增加涂膜的烘干和常温干燥时间。

所以电泳涂装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工程,在电泳过程中,某些条件的改变将会对涂膜的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电泳涂装现在可分为阳级和阴极电泳,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二厂新、老油漆厂间分别用电泳涂料如下:

 

新车间

老车间

双组份阴极电泳漆

双组份阴极电泳棒

FT25-7490灰色ALE073607FT247325

无铅阴极电泳色浆

ALE069207

电泳色浆

ALE073600FT23-0300

无铅阴极电泳乳液

ALE069200

电泳树脂液

(二)汽车常用中间层涂料

中间层涂料对被涂工件表面是微小缺陷(不平之处)有一定的填平能力。

颜料和填料含量比底漆多,颜色一般为灰色。

中涂漆还有深灰色、白色、红色等颜色,总之可以根据面漆而定中间层的颜色。

采用手工喷涂和自动静电喷涂法喷涂,具有良好的湿打磨性,打磨后可得到非常平滑的表面。

涂面漆前的最后一道中间层涂料,它的漆含量介于底漆和面漆之间,涂膜呈光亮或半光亮,它的基漆一般是由地面漆所用的树脂配成,现在一般用无油三聚氢氨醇型,可是部分仍采用醇酸三聚氰氨和环氧酯三聚氰氨树脂型:

颜色与面漆配套,故须按所采用的中间层和面漆的特性来选择。

(三)汽车常用面漆

汽车面漆是汽车多层涂装中最后涂层用的涂料,它将会直接影响汽车的装饰性,耐候性和外观性等。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面漆在近60多年中,无论在所用的漆基方面,还是在色泽和施工性能方面都经历过几次的变革。

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产品品种和设计要求,在选择汽车面漆或制定面漆技术条件时,从外观、硬度、和抗崩裂性、耐候性、耐潮湿性、耐药剂、施工性能和耐温度性、抗寒性,对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汽车面漆涂层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急冷急热的温度变化会使面漆涂层易开裂,尤其是在面漆层较较厚,采用热塑型面漆刚刚装完的面漆涂层易开裂现象等方面、来考虑。

1.1924年以前主要采用以植物油等天然树脂为基料的油性率。

2.(1934~1935)年主要采用硝化纤维磁漆

3.(1935~1945)年主要用硝化纤维磁漆和醇酸树脂磁漆。

4.(1945~1955)年主要用醇酸树脂磁漆和氨基醇酸磁漆。

5.(1955~1965)年主要用高氨基含量的氨基醇酸磁漆,热塑性丙酸树脂磁漆和热固性丙酸树脂磁漆。

6.(1965~1990)年继续采用优质的氨基醇酸磁漆和热固性丙酸树脂磁漆,并不断提高其外观装饰性和施工性能。

为适应环保要求,开发采用了高固体分的合成树脂磁漆,以及开发水性面漆。

7.90年代以来,在一些环保法规要求高的地区,在新建的汽车涂装线上,开始采用水性面漆,并探索粉末罩光清漆。

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产品品种和设计要求,在选择汽车面漆或面漆技术条件时选用面漆时应通过耐寒性和耐温度变化性(-40°C~+60°C)试验,证实即使在最大的许可厚度的情况下,面漆层不应开裂。

汽车用面漆按漆基分类主要有以下六大类:

1.三聚氯氨醇酸树脂面漆。

2.丙烯酸树脂系磁漆(又可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

3.聚氨基甲酸瓷漆。

4.醇酸树脂系瓷漆

5.硝基瓷漆(俗称汽车喷漆)

6.过氯乙烯树脂瓷漆

涂装车间使用的面漆主要有:

单色面漆、金属色漆、罩光清漆等。

1.单色面漆有醇酸树脂和氨基树脂。

例:

红单色油漆

2.金属色漆有醋丁纤维,聚酯,三聚氰氨数值。

例:

魔力黑金属漆。

3高光泽罩光清漆有炳烯酸树脂,氨基树脂。

(四)汽车常用特种涂料

涂料除了具有保护、装饰、标志作用外,还具有很多特殊的作用。

涂料的特殊用途是能满足产品涂装后较恶劣的特定环境条件下使用,发挥特殊作用。

例如电器产品的绝缘,用于湿热带及海洋地区的产品,要求涂料有三防性能(防湿热、防盐雾、防霉菌)船舶、舰艇常年累月航行在江河湖海中,船底要求平整光滑,保证航速,而粘附在船底的大量污染物质及微生物会严重腐蚀船底。

飞机、卫星、宇航器常年受高速气流冲刷,高温低温,多种射线辐射,超高温报警等特殊条件下使用。

特殊性能的航空涂料、耐辐射涂料,示温涂料等满足了飞机,宇航器表面的涂装要求。

具有特殊作用的涂料还有:

伪装、隔热防燃烧、密封、隔音、放毒气、导电、耐低温、防震、太阳能接受、红外线吸收等许多的特殊作用。

汽车常用特种涂料系指汽车涂层标准的特殊涂层所用的PVC涂料,汽车涂装的特殊要求新采用的涂料。

如防声绝热密封涂料,车底部涂料,抗石击涂料,耐热涂料,贴的涂料等。

为提高汽车车身的密封性(不漏水不漏气)以提高汽车舒适性和车身缝隙间的耐腐蚀性,是以聚氯乙烯树脂(PVC)为主要基料。

用于车身内外焊接密封涂料和车底涂料一般通用一种PVC涂料,但因使用目的和施工方法的不同,在要求高的场合采用两种PVC涂料以适应各自的特殊性能,如车底涂层用的PVC涂料的抗石性要好,应易高压涂料,施工粘度低一些好。

焊缝密封涂料对其涂层的硬度、伸长率等都有要求,施工粘度高一些好。

目前上海通用使用的是PVC组细密封和底部密封,热熔性阻尼垫和自粘性阻尼等。

(五)涂装前处理用材料

涂装工作的表面处理是涂装施工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

由于工件材质的不同:

如金属、木材、塑料等,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欹亦有着不同的内容。

工件表面处理包括脱脂、去绣、磷化、钝化、表面整形等内容。

这些工序的实质关系着整个涂料层的附着力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涂装的质量。

工件经过表面处理后,工件表面的杂物,如:

油垢、尘埃、水分、铁锈、氧化皮、旧面不坚固的旧涂膜等影响涂料附着力的因素被清除,并使工件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使涂料的附着力大大提高。

为了得到优质的涂装效果和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在涂装以前被涂物车身所进行的表面工作,包括清除油污、铁锈、氧化皮等杂物以及必要的表面化学转换。

通过表面预处理,可以提高涂膜附着力和抗腐蚀能力,充分发挥涂层的防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良好的底层还可以充分显示出涂膜的装饰效果。

涂装前处理所用的材料,有脱脂剂(碱)(氢氧化钠)、磷化、表调剂和热水洗等几方面。

(六)涂装后处理用材料

为进一步提高油漆涂层的装饰性和保护性能,在最终检查合格后进行抛光或喷涂保护蜡封存等后处理工序。

其所用材料有抛光材料和保护防锈蜡等。

在喷完面漆后,为了消除涂膜表面缺陷,如颗粒、缩孔、桔皮等,要用抛光材料进行局部的抛光修饰。

然后再涂防划伤涂料来保护。

被涂部分:

前后翼和四门的上半段。

最后,由总装车间在整车外表面喷涂一层薄的防护涂料和防划伤。

另外,还须向车底部分合型结构和四门铰链处注射和喷涂防护蜡后才能出厂。

六、涂料的选择及配套使用原则

(一)涂料的选择原则

需要涂装的产品很多,对涂层的作用要求不一样,在涂装前选择性能相适应而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的涂料是必要的。

涂料有不同成膜物质组成的类型,品种上千,若不掌握它们的各自性能、用途、选择是困难的。

选择涂料时要充分考虑产品涂装过程中的诸条件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必须满足涂料的配套使用。

涂料品种繁多,如何去选择既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又是价廉物美的涂料品种,应靠如下几点:

1.涂料的性能能满足于被涂产品的质量要求,如汽车面漆不能选择内用磁漆,经不起暴晒的涂料品种。

2.涂层之间的配套性要考虑,如底漆、中涂、面漆三者配套结合力要好,质量性能要一致等,不能选择面漆质量很好,而底漆质量却很差的配套选择。

3.涂料的施工性要适应被涂产品的施工工艺要求。

如干燥条件、生产方式、环境场地等,必须符合所确定的工艺要求。

4.货源要充沛,价格要适宜。

5.劳动保护,环境污染必须符合要求。

总之,在选择涂料品种时,必须对被涂物的使用环境条件,被涂物的材质都要给予充分考虑。

另外,还要考虑产品涂装过程中的多品种影响涂层质量的有关因素,如产品涂装前的表面状况、表面处理方法、处理质量、产品材质、涂膜间涂膜料的配套、涂料的涂装方法之间的合理的使用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满足产品涂装的要求。

一般来说,应当充分考虑如下的诸条件因素与涂料的关系。

1.被涂件的使用环境条件与涂料的关系。

2.被涂件材质与涂料的关系。

3.涂料的涂料特点与涂料的关系。

4.不同的涂装前表面处理方法与涂料关系。

5.干燥法与涂料选择的关系。

6.涂料的配套性与涂料选择的关系。

7.经济效果与涂料选择的关系。

(二)涂料的配套使用原则

涂料的配套使用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原则问题。

配套使用原则执行的好坏是能否获得优良涂层和最佳技术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涂料配套使用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多层涂装的复合涂层的底漆,赋予或二道低漆,面漆及它们的稀释剂的性能和类型相一致,这样才会增加涂层间的良好结合力,最终获得良好的漆膜外观质量和牢固的附着力。

如附着力和涂料的结合力,含油度、硬度和流平行、冲击强度等的相应一致。

不同类型涂料的底面层配套使用,要尽量选用底面层涂料都能接受的赋予或二道浆的中间层,使其形成基料相同的涂料配套是最佳的。

涂料的配套使用与各自采用的涂装方法的配套也是应注意的问题,刷、浸、淋、滚、喷、电泳、静电喷涂、粉末喷涂等方法,都有相适应质量,又可提高涂装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七、涂装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国内常用的涂装方法有刷、浸、淋、滚、空气喷涂、刮涂、高压无气喷涂、电泳涂装、粉末涂装等。

还有一些专用性很好的涂装方法,如塑料、木漆、火漆、转鼓等方法,常见的涂装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刷涂法

刷漆法是一种比较古老而又普通的施工方法。

这种施工方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方法容易掌握、适应性强,可用于多种涂料施工。

其缺点是手工劳动、生产效率低,不适应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刷涂法在建筑、维修工程中应用较广。

油性调和漆,酚醛比等可用这种方法施工。

另外,在使用环氧沥青涂料时,由于其流平性差,涂刷后须马上用刷匀饰一遍,以减少漆膜表面的“桔皮”、“鸡眼”等弊病。

刷漆的质量好坏,主要决定于操作者的实际经验和熟练程度,刷漆以前,必须将油漆搅拌均匀,并调到适当的粘度,一般以30秒-50秒(用4号杯)范围最为适宜,刷漆的操作是将毛刷蘸少许漆,然后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先里后外,先斜后直,先难后易,纵横涂刷。

最后用毛刷清清抹里边缘棱角,使物面上形成一薄而均匀,光亮平滑的漆膜。

1.刷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垂直的表面,最后一次涂刷应由上而下进行。

(2)对水平的表面,最后一次涂刷应按光线照射方向进行。

(3)操作者应遵循先里后外,先难后易,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操作顺序,

(4)对于木材表面,涂刷,应顺着木纹的纶理进行。

根据涂装产品和涂膜质量要求,如需多层次多道刷涂,则应在头道刷涂涂膜干燥后,打磨处理干净再进行刷涂。

并应根据产品刷涂的各道涂料的不同涂装特点要求,正确的选用不同规格、型号、新旧不同的刷具,进行正确的涂装操作。

(二)高压无气喷涂法

1喷涂的基本原理:

喷涂最普通采用的方法是空气喷涂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用一种专用的喷枪作工具,以压缩空气把漆液从储罐里吸上来,压缩空气的气流再把漆液带到喷枪的喷嘴,吹散成细雾,均匀地喷涂于物体表面。

可以获得厚薄均匀,光滑平整的漆膜,使有缝隙,小孔的物面,一起倾斜、弯曲的地方均能喷到。

施工效率比刷涂法提高5-10倍。

它的适应性也强,大部分油漆品种都可以用喷涂法,对块于漆更为适用。

喷涂法的缺点是油漆的利用率低,喷涂时有相当一部分漆随溶剂在空气中飞散掉,喷涂时漆膜较薄,必须喷涂几次,才能获得一定的厚度,飞散在空气中的溶剂,对人体有害,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2喷涂的基本操作方法:

(1)施工前,根据漆的种类、空气压力、被涂物的大小以及物面的状态将漆调至适当的粘度,一般控制在15-25秒范围内。

但根据不同的涂料和施工的要求天气的变化等条件,而各供应商和生产厂家再定为正。

(2)供给喷枪的空压气压力,一般为3-5公斤/厘米

(3)喷嘴与物面的距离,一般为25-40厘米为宜。

(4)喷出漆流的方向,应当尽量垂直于物体表面。

喷涂时最后以10-12米/分的速度均匀移动。

(5)操作时每一喷涂幅度的边缘,应当在前面已喷好的幅度边缘上重叠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3.高压无气喷涂法:

高压无气喷涂是一种新的喷涂方法。

使喷料通过高压泵加压到(120-170)

105P2左右,然后通过一个特别喷嘴小孔喷出时,立刻剧烈膨胀撕裂雾化或极小的微粒度喷涂到工件表面,而形成均匀的涂膜。

这种涂装方式叫高压无气喷涂。

若以高压静电使油漆带负电,则称为静电高压无气喷涂法。

高压无气喷涂法与空气喷涂法相比,除压力高之外,涂料的雾化不借助于空气,所以涂料中不含有压缩空气中的水份与杂质,因而提高了涂膜的质量。

高压无气喷涂不仅适用于一般的涂料,还适宜于6-100S粘度较高涂料,这样不仅扩大了可喷涂的涂料品种,还可节约大量的稀释剂。

由于所用涂料的粘度大,漆的固体含量高,一次成膜就较厚,且附着力好,所以可减少喷涂次数。

由于涂料中溶剂含量低,所以减少可喷3-5m

的面积,产生效率可提高几十倍。

特别适用于大面积喷涂。

(三)电泳涂装法

1.电泳涂装法:

电泳涂装是一种特殊的涂膜形成方法。

仅适用于电泳涂装专用的水性涂料(简称电泳涂料)。

它是汽车涂装近(20-30)年来最普及的涂底漆方法之一。

电泳涂装是将具有导电性的被涂物浸喷在装满水稀释的、浓度比较低的电泳涂料槽中作为阳极(或阴极)在槽中另设置与其相对应的阴极(阳极),在两极间通一定时间的直流电,在被涂物上析出均一,水不溶涂膜的一种涂装方法。

根据被涂物的极性和电泳涂料的种类,电泳涂装方法可分阶段阳极电泳和阴极电泳两种。

阳极电泳涂装法:

被涂物为阴极,所采用的电泳涂料是阴离子型(带负电荷)。

阴极电泳涂装法:

被涂物为阴极,所采用电泳涂料是阳离子型(带正电荷)。

为提高汽车车身内腔和焊缝面的防腐蚀性,开始着手研究电泳涂装法,建成一条电泳涂装生产线(阳极电泳涂装法),成功地用于汽车车身涂装。

电泳涂装法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高效、优质、安全、经济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涂装界的重视。

随着新型电泳涂料的开发和涂装技术的进步,尤其是1977年开发成功阳极离子电泳涂料和阴极电泳涂状技术,电泳涂装工艺在汽车工业中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并由汽车工业推广应用到建材、轻工、农机、家用电器等工业领域。

汽车车身涂底漆采用阳极电泳涂装法,而现今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法涂底漆的汽车车身达99%以上。

在我国汽车工业中形成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替代阳极电泳涂装之势,到1990年底已建成投产的阴极电泳涂装线有21条(其中车身涂装16条)。

到1994年底投产的已接近40条,12条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