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2665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中原名校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晋穆侯死后,其弟殇叔(前784年―前781年在位)自立,晋人对殇叔的行为并没有太多诘难,其死后仍以晋国国君的身份葬于晋侯的墓地。

这说明当时

A.兄终弟及获得普遍认同

B.西周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传统社会秩序趋向松动

D.分封等级体制出现崩解

2.

人物

出处

言论

孔子

《论语》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墨子

《墨子》

备者国之重也。

食者国之宝也……

商鞅

《商君书》

“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荀子

《荀子》

食者,国之宝也

由表格内容可知

A.诸子百家言论日益趋同

B.粮食安全得到诸子重视

C.民本思想成为时代主流

D.重农抑商思想成为共识

3.汉代,皇帝的敕令上升为法律,有严格的立法程序。

未经立法程序制定的敕令,通常没有法律效力,只是单纯的行政命令,适用一次即宣告失效。

这体现出汉代

A.奉行依法治国的原则

B.敕令缺乏法律效力

C.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D.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4.曹魏初设九品官人法时,规定士人若无由朝廷委任的中正官所授“乡品”,无论中央官还是地方官皆无权任命其为官。

这一规定

A.有利于中央对选人权的掌控

B.激化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C.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D.强化了门阀士族的世袭特权

5.唐代东西两川及长江、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都产茶,许多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茶户”和“园户”,如唐文宗时“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业”。

这反映出唐代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

C.农业的雇佣劳动比较普遍

D.茶叶商品化种植有所发展

6.宋代学者纷纷为经典重作注释之时,陆九渊则对此不屑一顾,认为经典是为个人服务的,不是个人为经典服务,并主张“六经当注我”。

这表明陆九渊

A.否定了儒家经典的权威性

B.着力摆脱宋明理学的束缚

C.构建了严密的心学思想体系

D.强调了个体能动性的重要性

7.北宋立国后在州置“权知军州事”,简称“知州”,府则置“知府事”,简称“知府”,其皆由中央直接派出文官充任,并另设“监当”一职,掌茶、盐、铁等官办工场及税务。

这些官职的设置

A.适应了专制集权体制发展需要

B.加剧了冗官带来的政治危机

C.保证了王朝统治的长期稳固

D.体现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8.清代翰林供奉内廷多是临时性的应召,并无定制,事毕则退出。

康熙十六年令侍讲学士在内供奉,至此翰林入值南书房成为定制。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中央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B.中枢权力运行的制度化

C.南书房已成为决策机构

D.翰林学士开始参与决策

9.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禁止中国用“夷”字指称英国人,1861年清政府则将“抚夷局”(1860年设立)改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即总理衙门。

这种变动表明清政府

A.极力固守天朝上国体制

B.实现了对外交往转型

C.迫于列强的霸权而求变

D.崇洋媚外的外交政策

10.这些洋务官僚创办的企业除了在税收上享有种种特权,还有所谓的“专利”之权,由政府赋予其一定时段内在某一地域享有垄断专营权。

洋务企业的“专利”

A.旨在抵制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C.激发了创办民族工业的热情

D.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

11.参加巴黎和会之初,北洋政府“原拟全约签字”;5月20日,北洋政府接受代表团“保留签字”的建议;6月26日,北洋政府被迫电令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即拒绝签字”。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民众广泛参与发挥了巨大力量

B.中国成功维护了国家主权

C.北洋政府外交取得了巨大胜利

D.民主革命实现了顺利转型

12.1900年代,中国的科幻小说兴起,这些带有明显乌托邦色彩的小说,其名称多以“新”为开头,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吴趼人的《新石头记》、陆士谔的《新中国》等。

这一现象的出现

A.意在营造维新变法氛围

B.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浪潮

C.契合了救亡的时代主题

D.体现了实业救国的理念

13.国民政府文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陈立夫认为:

“电影不仅是娱乐的东西,而必须在娱乐之中包含着多量的教育文化上的意义。

”应发扬“民族、革命”精神,扫荡“那些充满着淫靡妖艳肉感等宣传罪恶的片子”。

这一言论旨在

A.规范民族电影产业的发展

B.抵制低俗文化对电影的侵扰

C.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

D.强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

14.到达陕北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先是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到了1937年10月1日,又改名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并发行了边区货币。

这些变化

A.扰乱了根据地的金融秩序

B.降低了红色银行的独立性

C.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D.促成了国共两党经济合作

15.下图为1950年创作的宣传画。

据此可知,该图

A.彰显了“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人民勇于改天换地的魄力

C.再现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

D.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绘画技法和意趣

1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的颁行

A.摒弃了原有的法律规范

B.建构了全新的法制体系

C.推动了法治文明的发展

D.使中国进入成文法时代

17.有学者认为,公民是城邦的主人,任何个人脱离了城邦,将失去独立人格,沦为他邦的奴隶;失却公民的城邦,将沦为空壳,背离了公共利益,城邦将失去存在的理由。

这一论断的依据在于

A.城邦是公民的共同体

B.广大人民掌握城邦权力

C.城邦利益高于公民利益

D.公民自由受到城邦制约

18.彼特拉克等人强调“人性”,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而到了15世纪,布鲁尼等人则将强调关注社会政治事务,主张在佛罗伦萨实行共和政制。

这一变化反映出

A.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B.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有所扩充

C.政治斗争成为文艺复兴核心

D.理性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19.1953年,美国国会否决了艾森豪威尔总统关于苏联大使的提名。

1973年,国会外交委员会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先例,拒绝批准总统对国务院一位主要官员的任命。

这表明当时美国

A.国会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张

B.总统逐渐丧失了人事提名权

C.权力的运行遵循宪政规则

D.分权制衡原则遭到严重破坏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巨型工业企业中,大银行通常是最大的股东和资本的提供者、合并的组织者,无论是前期出现的卡特尔还是更高级的托拉斯,莫不是如此。

这表明当时的德国

A.垄断组织的形式更为完善

B.金融资本已渗入政治生活

C.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

D.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1.巴黎公社在中央委员的选拔上,废除了旧选举法所规定的各区代表人数相等的规定,实行按各区人数比例来分配委员名额的办法,使人口稠密的地区能选出更多的代表。

这体现出巴黎公社

A.注重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B.践行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旨在改变地域发展的失衡D.建立了新型社会主义政权

22.下表为苏联工业总产量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统计。

表格材料说明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械制造业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载重汽车

11

6

4

2

1

A.苏联经济结构比例的严重失调

B.国际环境为其工业化创造机会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发展

D.苏联工业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3.1953年,美国新闻署在印度通过4500个微型图书馆向各级学校和社会组织提供了平装本的《我的信念》;1956年,美国在拉美地区推出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版的《伟大和平》等大众书籍。

这反映出美国

A.旨在实现世界文化的西方化

B.与苏联争取中间地带的国家

C.意图缓和与新兴国家的关系

D.借文化宣传展示其强大实力

24.对于他们的名称“dada”,不过是这些艺术家门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他们还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应像婴儿学语那样,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器官能感触到的印象。

与这一艺术流派风格类似的作品是

A.《马拉之死》B.《唐吉老伯》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宋朝与境外政权之间,除了点状控制的模糊疆界和片状的模糊疆界,还有带状和线状的清晰疆界。

宋朝与境外政权间的地带一般分为直辖郡县、“郡县之外羁縻州洞”、“过羁縻则谓之化外”三个层次。

宋朝对羁縻地区通过政治上的朝贡与册封、经济上的回赐和互市、军事上设置镇砦,建立起比较完备有效的控制体系,双方并未清晰划界。

宋朝与辽、夏、交趾、金数次勘界都由双方派员会商划界,实地勘定。

宋夏定界后,宋朝令沿边诸路“各据巡绰所至处,明立界至,并约束城寨兵将官,如西人不来侵犯,即不得出兵过界。

尔亦当严戒缘边首领,毋得侵犯边境”。

双方都各守国界。

宋辽解决疆界纠纷的根本依据是景德誓书,宋臣文彦博说若有纠纷,“以誓书为证,彼将何词以亢。

纵骋诡词,难夺正论”。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的疆界形态与疆界意识》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推行了有别于传统统合疆域方法的新政改革,重新统合边疆。

清政府将边疆分为三类:

(1)东北三省——“满洲故地”,被王朝统治者视为疆域的核心;

(2)云南、广西——边疆行省;(3)蒙古、新疆、西藏——传统藩部。

边疆新政内容涉及地方政制、财政、教育、垦荒等诸端,但各地区并非整齐划一,而是各有侧重。

东北新政尤其是东北改设行省,侧重点在于祛除东北边疆“满洲故地”的种族属性,对内渗透中央权力,对外与日俄争国家主权;云南、广西新政与内地行省新政内容大致相当,但相同的改革内容施诸边疆省份,较之内地则多了一层抵御外部势力渗透,将该地区重新统于中央政府之下的含义……

——摘编自高月《从“大一统”到清末新政:

清代疆域统合方式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宋代疆界管理的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推行边疆新政的背景并概括其积极影响。

(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边疆治理的认识。

(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有学者认为,18世纪的欧洲特别是英国与中国走向不同的道路的核心在于欧洲文化中现实主义较浓,其结果是财富就意味着地位,身份和荣耀。

而且,在英国财富可以购买贵族地位的制度下,财富就是真正意义下的地位,身份,荣耀和权力的等价物。

因而在欧洲(或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对于财富的极大化追求是主流的,光明正大的,自然合理的。

同样,关于财富的学术研究也是一样的(如《国富论》)。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

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先生》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行论述。

(12分,要求:

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明朝正统以来,皇帝大多怠政废事,君臣关系日渐疏远。

朝中要旨被只会舞文弄墨的进士或翰林出身者把持,形成了“进士—翰林—内阁”的封闭体系,在重进士、翰林的同时,地方官差被视为畏途。

为了确立新的统治秩序,激发统治阶层的活力,明世宗借翰林院侍读汪佃讲解《洪范》“不称旨”,责令内阁将其外调到地方。

不久,翰林编修刘泉等数十人外调,同时将四川按察司副使韩邦奇等调入翰林院,翰林官员的向外流动,打破了重身份轻实践的局面。

世宗认识到地方官的重要性,规定升任京官者必须先经过地方的历练,对于不愿就任外置的京官则下令严惩。

世宗还要求地方官久任以体察民情,并予以考核和奖惩,作为“鼓舞人才”之机。

——摘编自田澍《双向流动:

嘉靖前期的人事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世宗人事改革的动因并概括其主要措施。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明世宗的人事改革。

(5分)

2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二战初期,法国的停战及停战派组成的维希政权,使英国面临单独抗战的挑战,增加了英国抗击德国的阻力。

并且法国维希建立后,仍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强大的舰队,英国政府极力避免维希政权完全导向德国而助纣为虐。

赖伐尔(法国沦亡后,在希特勒支持下,1942年4月出任总理)进入内阁后,主动断绝了与英国的外交关系。

对此,英国实施了“弩炮”作战计划,沉重打击了法国的舰队,一些仇英分子则对英国展开了攻击。

英国还封锁了法国的大西洋沿岸港口,使得维希政权面临严重的危机,也阻拦了法国物资流入德国,加剧了德国对苏联资源的依赖,使得希特勒决定对苏作战以获取资源。

……当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占领维希政权控制区,英国就彻底抛弃了名存实亡的维希政权,转而大力支持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

——摘编自倪昕《二战时期英国对法国维希政权的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对法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对法政策变化的影响。

(6分)

2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李政道,出生于上海,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与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李政道主动开展讲座,让国内同行了解物理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1979年,他发起主持了CUSPEA项目,前后10年共有915名中国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1985年,在他的建议下,国家开始实行博士后制度,突破了原有的人才管理制度的束缚。

李政道在多次受到邓小平同志的接见时,适时提出了教育、科技等层面的建议,并将领导人的话语传达到了世界。

30多年来,李政道除了推动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外,还通过出版专著等宣传科学、提倡人文,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人物。

——摘编自韩孝成《李政道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李政道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分析背景。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李政道身上体现的优良品质。

(5分)

 

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

高三历史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C【解析】从材料可知,晋国殇叔自立违背了西周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但“晋人对殇叔的行为并没有太多诘难,其死后仍以晋国国君的身份葬于晋侯的墓地”,这说明西周末期,原有的宗法分封体系出现了松动,C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兄终弟及获得了晋国民众的普遍认同,A项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开始瓦解,此时仍是西周时期,B、D排除。

2.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几位思想家都重视粮食对维护统治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性,B项正确。

材料体现不出来诸子百家思想日益趋同,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粮食安全得到诸子重视,从中无法得出民本思想成为时代主流,C项排除;材料中未体现“抑商”,且材料强调的是粮食问题,D项排除。

3.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皇帝的敕令需经过相应的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这体现出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C项正确。

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A项排除;皇帝敕令需要经过相应的程序才能成为法律,并非没有法律效力,B项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

4.A【解析】依据材料“士人若无由朝廷委任的中正官所授‘乡品’,无论中央官还是地方官皆无权任命其为官”并结合所学可知,只有通过中央委任的中正官才能决定地方推荐的人才能否做官,这有利于强化中央对选人权的掌控,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项排除;九品中正制虽然设中正官,但并不能保证公平公正,其举荐权掌控在地方大族手中,C项排除;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5.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茶叶种植呈现出明显的商品化趋势,D项正确。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A项排除;材料强调茶叶种植的商品化,而非区域化,B项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6.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陆九渊主张经典应为己所用,这体现出个体对经典解释的能动性,D项正确。

陆九渊只是强调反对时人对经典的盲从,并非否定经典的权威性,A项排除;陆九渊的思想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B项排除;王阳明构建了严密的心学思想体系,C项错误。

7.A【解析】材料反映了北宋以文官任地方官,并另设“监当”掌管财政经济事务,这些官职的设置适应了北宋强化专制集权的需要,A项正确。

B、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C项夸大了作用。

8.B【解析】材料反映了清代翰林供奉内廷由临时征召变成定制,这一变化说明康熙帝通过南书房翰林学士来强化专制皇权,体现了权力运行呈现出制度化特征,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中央三足鼎立局面,排除A项;南书房是顾问机构,并非决策机构,C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

9.C【解析】由材料可知,清政府的调整变动实际上是在列强的胁迫下进行的,禁止使用“夷”字除了追求所谓的平等外,更多地体现出英国的霸权,C项正确。

清政府的变化已经说明其不再固守天朝体制,A项排除;清政府这一时期仍然带有传统外交的色彩,“实现了”说法错误,B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0.D【解析】由材料“除了在税收上享有种种特权,还有所谓的‘专利’之权”可知,洋务企业的“专利”实际上是借专利之名行垄断之实,虽然有利于洋务企业的发展,但是却不利于市场竞争,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进步,D项正确,C项排除。

“专利”实则是垄断,旨在维护洋务企业的利益,A项排除;“知识产权”材料未涉及,B项排除。

11.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更多的国民参与到反帝爱国运动中,在这种情形下,北洋政府不得不考虑民意最终拒绝签字,这说明国民的参与发挥了巨大的力量,A项正确。

拒绝签字并未改变日本对山东的侵占,排除B、C两项;材料未涉及民主革命的转型,D项排除。

12.C【解析】依据材料时间及相关信息可知,晚清科幻小说虽然带有乌托邦色彩,实质上折射出当时国人救亡图存的思想及对国家强盛的期盼,C项正确。

1900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A项排除;文学革命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期间,B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实业救国理念,D项排除。

13.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陈立夫的言论不过是打着民族文化等的幌子,其根本目的在于强化文化控制,巩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D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14.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1937年”“先是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又改名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并结合所学可知,名称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适应全民族抗战的需要,C项正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机构,其存在有利于根据地的金融秩序,A项排除;B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并未提及国共两党的经济合作,D项排除。

15.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1950年”“炼钢像打仗”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处于社会经济恢复时期,反映出人民勇于改天换地,期盼早日实现现代化魄力和美好愿望,B项正确。

“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1949—1956年,C项排除;图片材料不符合文人画的特点,D项排除。

16.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民法典》的推行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有利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发展,C项正确。

《民法典》是在原有法律基础上进行编纂的,是继承发展的关系,并非摒弃,A项排除;B项“全新”表述不符合史实;D项与史实不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已进入成文法时代。

17.A【解析】由材料可知,城邦和公民实际上形成了利益的高度捆绑,体现了城邦是公民组成的共同体,A项正确;城邦权力只有公民才拥有,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城邦和公民之间相互依存,C项排除;材料并体现公民自由受城邦限制,D项排除。

18.B【解析】由材料信息“15世纪”“彼特拉克”“布鲁尼”等信息可知,他们都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

材料反映了早期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等的重点在思想领域,而15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布鲁尼等则将目光放到了政治层面,这种转变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有所扩充,B项正确。

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侧重于思想文化领域,排除C项。

D项说的是启蒙运动时期,排除。

19.C【解析】材料反映了国会对总统人事提名的否决,这符合1787年美国宪法的相关规定,表明当时美国的权力运行遵循了宪政的规则,C项正确。

总统拥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A项不符合史实;总统拥有人事提名权,批准权则在国会,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国会对总统的制约,体现了是分权制衡原则,D项排除。

20.C【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德国的金融与生产资本相结合,推动了生产组织方式垄断组织的发展,C项正确。

材料体现不出来“更为完善”,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金融资本已渗入政治生活,B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1.A【解析】由材料可知,巴黎公社注重民主建设,通过人口比例制度保障一定数量的人口都有自己的代表,这体现出巴黎公社注重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A项正确。

民主集中制强调的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材料并未涉及,B项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与史实不符,巴黎公社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政权。

22.D【解析】依据表格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工业化建设的五年计划,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至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故D项正确。

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B项说法正确,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已经被废止,故C错误。

23.B【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国向印度及拉美地区提供或推出相关书籍,图书作为文化输出的载体之一,体现了美国推行霸权与苏联冷战的战略意图,B项正确,C、D项排除。

材料中仅仅涉及美国对印度及拉美地区的文化渗透,A夸大材料内容。

24.D【解析】依据材料“空灵、糊涂、无所谓”“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器官能感触到的印象”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与之相符合的是D项。

《马拉之死》是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唐吉老伯》《日出·印象》都是印象派作品。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答案】

(1)边界形态多样,层次分明;边界划分军事斗争与和平协商并举;注重对边界的守护,强调文书依据等。

(每点3分,共9分)

(2)背景:

西方列强侵略,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原有边疆存在弊端,亟待改革;西方近代思想传播,近代国家意识的发展等。

(每点2分,共6分)

积极影响:

增强了边疆地区对国家的认同,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控;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抵御列强的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等。

(每点3分,共6分)

(3)以维护国家主权为核心,坚持原则;注重法律依据;立于国情,因地制宜等。

(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分)

【解析】第

(1)问,结合材料一从边界形态、对边界处理方式等方面来分析。

(2)问,第一小问,从近代西方侵略带来的边疆危机、原有边疆存在的弊端、近代西方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第二小问,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

第(3)问,开放性设问,结合材料一、二作答即可。

26.【答案】示例:

观点:

该学者认为英国成功的关键在于文化因素的观点是片面的。

(2分)

论述:

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开启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或者现代化的国家。

其成功转型首先有制度因素,英国的君主立宪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为其提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