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2412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9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铜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物理部分(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0.下列说法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200cm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C.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1.0×103kg/m3D.一名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0m/s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声音只能传递能量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喷酒精清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3.小明同学学习了运动和力的如识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C.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4.电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应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

B.保险丝断了,可以用铜丝替代

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碰到笔尖的金属体

D.只用一只手接触火线,一定不会造成触电事故

15.信息、能源和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能源和能的转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煤、石油和天然气一定是未来的理想能源

1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下列与压强知识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宽而平,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拦河坝修建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大气压强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

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17.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

现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如图所示,则(  )

A.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B.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

C.甲液体的密度较大D.乙液体的密度较大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S1由闭合到断开,电压表的示数由12V变为8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20V

B.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2:

1

C.S1断开前后,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3:

1

D.S1断开前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9:

4

六、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8.中考考场内,一名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400cm2的监考教师甲,站在讲桌前认真监考,则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以讲桌为参照物,他的运动状态是(选填“运动”成“静止”)的。

(g取10N/kg)

29.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个像是 (选镇“虚”或“实”)像。

30.据统计,中学生患近视的比例逐年升高,专家提醒,青少年一定要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一名患近视眼的中学生看远处的物体时。

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他矫正的方法是需佩戴一副 (选填“凸”或“凹”)透镜。

31.如图所示,重力10N的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被紧按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已知F大小为20N,方向水平且垂直于墙面;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逐渐减小外力F,物体将紧贴墙面下滑,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为 。

32.质量为1.4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 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质量为50kg的水吸收,则水的温度将升高 ℃.(已知:

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3.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电能表,他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 W.小明让他家的某用电器单独工作15min,这段时间内电能表的转盘刚好转了300转,则这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为 W。

34.如图,是两个电用R1、R2的I-U图象,则R1、R2的阻值之比为 ;若R1两端的电压为3V,通电2min时,则R1所产生的热量为 J;若将R1、R2串联接在某电源上,通过R1、R2的电流为0.3A,则电源电压

为 V。

35.如图所示,容器内有15cm深的水,水面上漂浮一木块,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2/5,则木块的密度是 kg/m3.水对容器部的压

强是 Pa(g取10N/kg)。

七、简答题(本题共1个小题,每问2分,共6分)

36.现代化热机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话,那么,热机到底是怎样将内能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呢?

往往生活中的些小实验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软木塞被推出,管口出规大量的“白气”。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管口处的大量“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2)试管内的水内能增加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的?

(3)请列举二例热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作图题(本题共1小题,每图2分,共6分)

37.根据下列要求,分别完成作图。

(1)完成图(a)的光路图。

(2)如图(b)所示,平衡杠杆AOB,O为支点,请作出物体M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动力F的力臂L。

(3)如图(c)为通电螺线管,请根据螺线管的极性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在虚线柜内标出电源的“+”“-”极。

九、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38.(10分)在铜仁市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老师们也积极响应此项工作,为贫困学生家庭送去了菜油、大米、牛奶等物品。

为此,小明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

(2)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到度线处,发现指针值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3)小明同学在测量牛奶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请指出其中错误操作的一处是:

   ;

(4)改正错误后,所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38.4g,倒出一部分在量筒中后,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c)所示,再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质量,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g;

(5)小明所测得牛奶的密度为 kg/m3。

39.(12分)某市举办的中学生物理实验大赛中,其中一个组抽到的实验内容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给他们的实验器材有:

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路中的小灯泡变暗,且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端。

(3)连接完电路后,小组中某同学闭合开关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几乎没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小灯泡不亮,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小灯泡 (选填“断路”或“短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小华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电压表被损坏,老师另给该小组两个开关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仍然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丁所示,请根据电路图和操作步骤完成下列问题:

a.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S1,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I1=A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b.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动,断开S1,闭合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

c.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用U额、I1、I2表示)。

十、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40小题10分,41小题11分,共21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和文字说明)

40.(10分)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

在匀速吊起重为4.8×103N的物体时,物体4s内上升了6m,在此过程中,拉力F为2×103N.求:

(1)起重机吊起重物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3分)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分)

(3)拉力F的功率。

(4分)

41.(11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可调电压,小灯泡L标有“4V1.6W”,滑动变阻器R1标有“40Ω1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小灯泡L的阻值是多少?

(3分)

(2)当S、S1、S2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电压表示数为3V,则R2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4分)

(3)将电源电压调至6V时,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S2,在确保电路安全的前提下,则滑动变阻器R1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4分)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0.下列说法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200cm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C.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1.0×103kg/m3D.一名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0m/s

【知识考点】质量的估测;密度及其特性;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思路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过程】解:

A、课桌的高度约80cm,故A错误。

B、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故B错误。

C、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符合实际,故C正确。

D、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m/s,故D错误。

故选:

C。

【总结归纳】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声音只能传递能量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知识考点】声速;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

【思路分析】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

(3)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过程】解: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

D。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利用、声速和乐音特征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12.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喷酒精清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知识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红外线;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子的运动.

【思路分析】

(1)电子体温计中采用了温度传感器。

(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首先判断每一个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定义进行判断。

(4)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凝固过程。

【解答过程】解:

A、电子体温计中主要是采用了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故A错误;

B、喷酒精清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这是酒精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固,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凝固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电子测温计的原理、扩散现象、物态变化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等知识的考查,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3.小明同学学习了运动和力的如识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C.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知识考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弹力.

【思路分析】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其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

(3)运用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进行判断,特别要注意“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一关键条件。

还要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区分开来;

(4)据课本知识可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解答过程】解:

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

B、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其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故B正确;

C、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受力物体是两个;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D正确;

故选:

C。

【总结归纳】该题考查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弹力、惯性的理解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14.电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应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

B.保险丝断了,可以用铜丝替代

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碰到笔尖的金属体

D.只用一只手接触火线,一定不会造成触电事故

【知识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思路分析】

(1)发现有人触电或电引起的火灾,首先切断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

(2)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流过大时会熔断而保护电路;

(3)使用试电笔时,应让手与笔尾的金属体接触,才是正确的,当氖管发光时,说明是接触的是火线;

(4)触电的实质是当有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引起人体触电。

【解答过程】解:

A、如果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应该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其他的救护措施,故A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保险丝是用熔点低的材料制成的,而铜的熔点高,不能及时熔断,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在使用试电笔时,应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用笔尖接触导线,手指不能碰到笔尖的金属体,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大地是导体,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电流通过人体流向大地,形成回路,会触电,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

A。

【总结归纳】要求掌握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触电急救方法、保险丝等知识,是基础题。

15.信息、能源和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能源和能的转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煤、石油和天然气一定是未来的理想能源

【知识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能源的分类;太阳能的转化.

【思路分析】

(1)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

(4)清洁能源如潮汐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

【解答过程】解:

A、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核能不能源源不断的获取,所以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使用时会产生废物、废气污染环境,与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不相符,所以不是未来的理想能源,故D错误。

故选:

A。

【总结归纳】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掌握好基本概念,不难作答。

1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下列与压强知识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宽而平,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拦河坝修建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大气压强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

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知识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思路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海拔高度越大,空气越稀薄,大气压越小;

(4)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解答过程】解:

A、书包背带做得宽而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故A错误;

B、由于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拦河坝修建成上窄下宽,故B正确;

C、大气压强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

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D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属于基础题目。

17.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

现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如图所示,则(  )

A.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

B.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

C.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D.乙液体的密度较大

【知识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思路分析】AB、同一支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的特点回答;

CD、由图知,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大,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

【解答过程】解:

AB、现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的特点,F浮=G,

故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A、B错误;

CD、由图知,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大,V排甲>V排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gV排,ρ液=

故ρ液甲<ρ液乙,

即乙液体的密度较大,C错误,D正确。

故选:

D。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漂浮特点及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

明确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同是关键。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S1由闭合到断开,电压表的示数由12V变为8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20V

B.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2:

1

C.S1断开前后,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3:

1

D.S1断开前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9:

4

【知识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思路分析】

(1)开关S闭合,S1闭合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根据电压表示数即可得出电源电压;

(2)开关S闭合,S1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1与R2的阻值之比;

(3)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求出S1断开前后的总电阻之比,然后根据

求出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动率之比;

(4)根据欧姆定律求出S1断开前后的电路中电流之比,然后根据P=I2R求出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解答过程】解:

A、开关S闭合,S1闭合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U=12V;故A错误;

B、开关S闭合,S1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则U2=8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

U1=U-U2=12V-8V=4V,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R1:

R2=

=U1:

U2=4V:

8V=1:

2;故B错误;

C、开关S闭合,S1闭合时,只有R2连入电路,开关S闭合,S1断开时,R1与R2串联,则S1断开前后的总电阻之比为R闭合:

R断开=R2:

(R1+R2)=2:

(1+2)=2:

3,则S1断开前后,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闭合:

P断开=

=R断开:

R闭合=3:

2;故C错误;

D、S1断开前后,电路中的电流之比为:

;所以,S1断开前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2:

P2′=R断开2R2:

R闭合2R2=R断开2:

R闭合2=32:

22=9:

4;故D正确。

故选:

D。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电功率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一道综合题,较难。

六、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8.中考考场内,一名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400cm2的监考教师甲,站在讲桌前认真监考,则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以讲桌为参照物,他的运动状态是(选填“运动”成“静止”)的。

(g取10N/kg)

【知识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思路分析】

(1)利用G=mg求出该教师受到的重力;

该教师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知道受力面积,再利用

求对地面的压强;

(2)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答过程】解:

(1)该教师受到的重力:

G=mg=50kg×10N/kg=500N;

该教师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F=G=500N;

受力面积S=400cm2=0.04m2,

对地面的压强:

p=

=1.25×104Pa;

(2)该老师相对于讲桌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讲桌为参照物,该教师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

1.25×104;静止。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重力和压强的计算以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29.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个像是 (选镇“虚”或“实”)像。

【知识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思路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过程】解:

当同学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小明的大小不变,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大小不变。

同学在平面镜中成虚像。

故答案为:

不变;虚。

【总结归纳】人离平面镜越近感觉像越大,像的大小实际上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

30.据统计,中学生患近视的比例逐年升高,专家提醒,青少年一定要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一名患近视眼的中学生看远处的物体时。

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他矫正的方法是需佩戴一副 (选填“凸”或“凹”)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