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2384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

阶段检测(三) 中国经济成长历程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到秦汉时期,中国的水利事业已经了有比较好的发展,修建在关中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

A.灵渠B.都江堰

C.郑国渠D.“井渠”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得出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故A项错误;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故B项错误;郑国渠位于关中地区,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故C项正确;“井渠”是关中农民对灌溉渠道的创造,不是重要的水利工程,故D项错误。

2.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

这些措施(  )

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

C.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 D

解析 传统的纲常伦理依然存在,并没有颠覆,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没有说明唐朝的徭役赋税是否沉重,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官吏的选拔,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可以看出政府重视人口增加,有利于增加劳动力,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D项正确。

3.《颜氏家训》中说: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是(  )

A.合作经营B.集体劳作

C.重农抑商D.自给自足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是指种植庄稼和纺织桑麻;“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即不与外界接触而能充足的生活。

综合判断,题干讲述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4.曲辕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具改进的一大突破。

曲辕犁最早出现在(  )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答案 C

解析 隋唐时期在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5.下图所示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

A.纺织B.冶炼

C.制瓷D.灌溉

答案 B

解析 材料所示的生产工具是水排,水排是水力鼓风装置,是用来冶铁的,故B项正确。

6.浙江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名人辈出。

下列诗句,与浙江无直接关联的是(  )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D.龙泉兄弟知名久,甄土新裁总后尘

答案 B

解析 越窑位于浙江省,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白碗”是指邢窑的白瓷,邢窑位于河北邢台市,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是陆游的诗句,陆游是浙江绍兴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龙泉兄弟知名久”龙泉是指浙江省丽水市,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7.“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

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

A.发明缂丝技术

B.推动棉纺织业发展

C.开始养蚕缫丝

D.改变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查的是黄道婆推动我国棉纺织技术的发展,所以B符合题意。

8.“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诗句中描述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商业发展情况(  )

A.南北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题目诗句的描述说明这时已经出现了草市和夜市,草市、夜市出现在唐朝,故A项错误,B项正确;这是一首唐诗不可能反应宋朝和明朝的商业发展情况,故C、D两项错误。

9.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

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古代的遗迹、遗物。

下列遗物中,可能出现在汉代的是(  )

A.葛布、曲辕犁

B.玉米种子、水排

C.绒类织物、罗马金币

D.丝绸、定窑孩儿枕

答案 C

解析 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玉米种子传入中国,故B项错误;汉代纺织业已出现绒类织物,罗马金币经由汉代丝绸之路流入中国,故C项正确;定窑孩儿枕属于北宋定窑的代表瓷器,故D项错误。

10.有学者论: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②③的出现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①④则体现了政治权力对经济的干预。

11.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

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其最大的影响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之后,导致中国近代被动挨打。

12.近代中国不乏勇立历史发展潮头的新锐人物。

其中,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是(  )

A.李鸿章B.荣德生

C.陈启源D.张謇

答案 C

解析 李鸿章创办了一些洋务派的军事和民用工业,故A项错误;荣德生创办茂新、福新面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纺织公司等,故B项错误;陈启源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故C项正确;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等,故D项错误。

13.根据国内学者计算,中国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情况的是(  )

A.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B.第一大工业是面粉业,第二大是纺织业

C.重工业超过了外国资本

D.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 A

解析 民国初期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故A项正确;民国初期第一大工业是纺织业,第二大工业是面粉业,故B项错误;民国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故C项错误;民国初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

14.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土地问题,孙中山提倡“耕者有其田”;中共则进行了土地革命。

二者都(  )

A.满足了农民阶级的土地要求

B.要求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C.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D.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答案 B

解析 孙中山提倡“耕者有其田”是其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没有真正实行,故A项错误;二者都是主张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改变农村生产关系,故B项正确;由于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主张没有实现,因而没有推动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故C项错误;中共的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但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没有实行,故D项错误。

15.社会学家费孝通:

“中国农村社会是一个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社会,一是血缘差序,即按照血缘远近决定亲疏程度的社会法则;二是等级差序,即社会地位的高低阶梯。

”带来这种差序格局的根源在于(  )

A.宗法制度根深蒂固

B.农村聚族而居相对封闭的分布特点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

答案 D

解析 根源一般从生产力、经济基础方面考虑。

受自然经济影响,血缘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与标准,但宗法制度并非这种差序的根源,故A项错误;工业化以前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农村社会相对封闭保守,但也非产生差序格局的根源,故B项错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君主专制统治使得社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等级结构,但并非这种差序的根源,故C项错误;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决定了农村的社会结构,故D项正确。

16.近代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一系列的通商口岸,这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自然经济发展

B.卷入西方世界市场

C.推动了商品化进程

D.传播新式生产方式

答案 A

解析 可用排除法,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17.“满街的列宁装和中山装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特明显的时尚象征吧。

”“那个时代”最有可能是(  )

A.民国初年B.抗日战争时期

C.建国初期D.“文革”时期

答案 C

解析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

建国初期,中国把苏联看成社会主义老大哥,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所有领域都在向苏联学习,穿着也不例外,“满街的列宁装和中山装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特明显的时尚象征吧”那个时代最有可能是建国初期,A、B、D三项错误,故C项正确。

18.“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

”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

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  )

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

B.大跃进的“浮夸风”

C.“文革”的严重错误

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该口号不是研究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的直接论据,故A项错误;该口号反映了大跃进的“浮夸风”,故B项正确;该口号不是研究“文革”的严重错误的直接论据,故C项错误;该口号不是研究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的直接论据,故D项错误。

19.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

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踢得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①“踢得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是文革时期;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是大跃进时期;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是在21世纪;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②①④③,选择C项符合题意。

20.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中央政府(  )

A.实施“一五”计划

B.变革生产关系

C.开展大跃进

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答案 B

解析 由“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可以看出是生产关系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五计划是生产力发展的措施,故A项错误;要解决“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只有改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正确;大跃进追求的是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不是生产关系调整,故C项错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发生在60年代初,与50年代不符,故D项错误。

21.下面是我国1950~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

其中城镇人口缓慢增长的时期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表,A——B时期是一五计划时期,B——C是大跃进时期,C——D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E是“文化大革命”时期;E——F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根据折线图,很明显看出人口缓慢增长时期是文革时期,选择D项符合题意。

22.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

采取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

A.三大改造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采取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可知,此制度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大改造时期,在农村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制度,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生产,故A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采取统一经营的形式进行农业生产,故B项错误;文革时期继续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采取统一经营的形式进行农业生产,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故D项正确。

23.1984年,是中国对内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的一年。

下列对外开放的措施,属于这一年实施的是(  )

A.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包括宁波、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答案 B

解析 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故A项错误;开放包括宁波、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故B项正确;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是在1988年,故C项错误;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是在1990年,故D项错误。

24.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下列城市或地区,按其对外开放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青岛 ②深圳 ③海南岛 ④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岛是我国1984年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深圳是我国1980年开放的首批经济特区之一,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故C项符合题意。

25.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有学者曾经形象地把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比作“满弓待发之箭”。

其“弓”、“箭”、“弦”是指(  )

①14个沿海开放城市如“弓” ②长江中下游如“箭”

③京九铁路如“弦” ④小浪底工程如“箭”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地理知识。

回忆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可知14个沿海开放城市像一张“弓”;1990年浦东的开放是龙头,带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发展,恰似一支“箭”;京九铁路的通车成为一根“弦”,更有力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请从第26、27、28题中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10分)20世纪初日本学者指出宋代是中国的大变革时期,并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反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2月,沉睡海底800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是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

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000~3000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宋代“商业革命”“复兴古学”的主要表现。

(6分)

(2)材料二中内藤湖南把宋代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相提并论。

请用史实各举一例分别说明宋代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4分)

答案 

(1)商业革命:

海外贸易兴盛;“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复兴古学:

复兴儒学,发展成理学。

(2)文学:

宋词。

艺术:

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清明上河图》。

解析 

(1)“商业革命”是考察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复兴古学”就是复兴儒学,发展成理学。

(2)此问要求根据所学知识,举一例子分别说明宋代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7.(10分)研究了解近代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要细察外因和潜在的内变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

……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

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

……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

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

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和思想主旨,并分析洋务工业是如何将“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民族经济“归于失败”的外因。

材料二认为一战前后“政府之无扶植诚意”,你是否赞同?

请阐述理由。

(4分)

答案 

(1)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或中体西用)

洋务工业:

开始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采用机器大生产;采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官商合办近代工业;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外因:

日本加紧经济侵略;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赞同:

中央政府力量的削弱;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或反对:

民国政府加强经济立法;奖励发展实业。

解析 

(1)第一小问时间及思想,结合所学分别得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体西用;第二小问“钻开了些微裂缝”,据材料一“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结合所学得出采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据材料一“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得出官商合办近代工业;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结合所学得出开始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采用机器大生产。

(2)第一小问外因,据材料二“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得出日本加紧经济侵略;结合所学得出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第二小问观点与理由,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说明政府无扶植诚意或政府有政策扶植即可。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

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

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

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十年》

(1)据材料一,指出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目的。

并说明外来资金、技术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

(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体系形成的过程。

(4分)

答案 

(1)目的:

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推进经济现代化。

关系:

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可能会带来一些暂时的消极影响,但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2)过程: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解析 第

(1)问“目的”要从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推进经济现代化等方面回答;“关系”要紧扣“外来资金、技术与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要求回答。

(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