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2300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docx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docx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第1讲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

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 焦耳定律

欧姆定律 (考纲要求Ⅱ)

1.电流

(1)定义:

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

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三个公式

①定义式:

I=;

②决定式:

I=;

③微观式:

I=neSv.

2.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2)公式:

I=.

(3)适用条件:

适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阻定律 (考纲要求Ⅰ)

1.电阻

(1)定义式:

R=.

(2)物理意义:

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R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2.电阻定律

(1)内容: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

R=ρ.

3.电阻率

(1)计算式:

ρ=R.

(2)物理意义:

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金属:

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半导体:

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电流是矢量,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

(2)比值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即电阻R=.(  )

(3)由I=知道,通过同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4)由ρ=知,导体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  )

(5)电阻率是由导体材料本身决定的.(  )

答案 

(1)× 

(2)√ (3)√ (4)× (5)√

电功率、焦耳定律 (考纲要求Ⅰ)

1.电功

(1)定义:

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场力做的功称为电功.

(2)公式:

W=qU=IUt.

(3)电流做功的实质:

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电功率

(1)定义:

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公式:

P==IU.

3.焦耳定律

(1)电热:

电流流过一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

(2)计算式:

Q=I2Rt.

4.热功率

(1)定义:

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2)表达式:

P==I2R.

基础自测

1.(单选)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B.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解析 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电阻率是个定值,根据电阻定律R=ρ可知A对、B错.导体的电阻不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C、D错.

答案 A

2.(单选)学习完电阻的概念和电阻定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B.由R=ρ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C.由ρ=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率只由材料的种类决定,跟温度无关

解析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A错、B对;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性质,只与材料和温度有关,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无关,C、D错.

答案 B

3.(单选)有Ⅰ、Ⅱ两根不同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5,横截面积之比为S1∶S2=2∶3,电阻之比为R1∶R2=2∶5,外加电压之比为U1∶U2=1∶2,则它们的电阻率之比为(  ).                 

A.2∶3 B.4∶3  C.3∶4  D.8∶3

解析 设两根电阻丝电阻率分别为ρ1、ρ2,由电阻定律R=ρ,故ρ=,所以==,B正确.

答案 B

4.(单选)关于电功W和电热Q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电路中都有W=UIt、Q=I2Rt,且W=Q

B.在任何电路中都有W=UIt、Q=I2Rt,但W不一定等于Q

C.W=UIt、Q=I2Rt均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才成立

D.W=UIt在任何电路中成立,Q=I2Rt只在纯电阻电路中成立

解析 W=UIt、Q=I2Rt适用于一切电路,但在纯电阻电路中W=Q,在非纯电阻电路中W>Q,B对,A、C、D错.

答案 B

图7-1-1

5.(多选)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7-1-1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Ω

B.加11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4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解析 对某些导体,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但曲线上某一点的值仍表示该点所对应的电阻值.本题中给出的导体加5V电压时,值为5,所以此时电阻为5Ω,A正确;当电压增大时,值增大,即电阻增大,综合判断可知B、C错误,D正确.

答案 AD

热点一 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电阻率是反映制作导体的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小的材料导电性能好.

2.电阻的决定式和定义式的区别

公式

R=ρ

R=

区别

电阻的决定式

电阻的定义式

说明了电阻的决定因素

提供了一种测定电阻的方法,并不说明电阻与U和I有关

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适用于任何纯电阻导体

【典例1】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电压后,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

A.1∶4  B.1∶8  C.1∶16  D.16∶1

解析 本题应根据电阻定律R=ρ、欧姆定律I=和电流定义式I=求解.对于第一根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则其横截面积必然变为原来的,由电阻定律可得其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第二根导线对折后,长度变为原来的,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故其电阻变为原来的.给上述变化后的裸导线加上相同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得:

I1=,I2==,由I=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电荷量之比q1∶q2=I1∶I2=1∶16.

答案 C

反思总结 导体形变后电阻的分析方法

某一导体的形状改变后,讨论其电阻变化应抓住以下三点:

(1)导体的电阻率不变.

(2)导体的体积不变,由V=lS可知l与S成反比.

(3)在ρ、l、S都确定之后,应用电阻定律R=ρ求解.

【跟踪短训】

1.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R

C.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0,则任一状态下的比值不变

D.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 当l′=10l,S′=S时,由R=ρ知R′=100R.故A错;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L′=l,S′=2S,R′=R,故B对;给金属丝加的电压逐渐增大时,其电阻率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阻值也增大,故C错、D对.

答案 BD

2.用电器距离电源为L,线路上的电流为I,为使在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那么,输电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为(  ).

A.ρL/RB.2ρLI/U

C.U/(ρLI)  D.2UL/(Iρ)

解析 输电线的总长为2L,由公式R=,R=ρ得S=,故B正确.

答案 B

 

热点二 电功、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

 

图7-1-2

【典例2】 在如图7-1-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V,电源内阻为1.0Ω,电路中的电阻R0为1.5Ω,小型直流电动机M的内阻为0.5Ω.闭合开关S后,电动机转动,电流表的示数为2.0A.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4W

B.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7.0V

C.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4.0W

D.电源输出的电功率为24W

审题指导 

(1)如何计算电源的输出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计算电动机的发热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计算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P电源=IU

(2)P机热=I2r

(3)P机出=IU机-I2r

解析 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知电阻R0两端电压为U=IR0=3.0V,电源内电压为U内=Ir=2.0V,所以电动机两端电压为U机=E-U-U内=7.0V,B对;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和总功率分别为P热=I2r1=2W、P总=U机I=14W,C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出=P总-P热=12W,A错;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U端I=20W,D错.

答案 B

反思总结 电功和电热的处理方法

无论在纯电阻电路还是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发热功率都是I2r.处理非纯电阻电路的计算问题时,要善于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能量守恒定律,利用“电功=电热+其他能量”寻找等量关系求解.

【跟踪短训】

图7-1-3

3.如图7-1-3所示,用输出电压为1.4V,输电电流为100mA的充电器对内阻为2Ω的镍氢电池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0.12W

B.充电器输出的电功率为0.14W

C.充电时,电池消耗的热功率为0.12W

D.充电器把0.14W的功率储存在电池内

解析 充电器对电池的充电功率为P总=UI=0.14W,电池充电时的热功率为P热=I2r=0.02W,所以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P化=P总-P热=0.12W,因此充电器把0.12W的功率储存在电池内,故A、B正确,C、D错误.

答案 AB

4.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并联接在输出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上(其内电阻可忽略不计),均正常工作.用电流表分别测得通过电饭煲的电流是5.0A,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的电流是0.50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饭煲的电阻为44Ω,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40Ω

B.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W,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W

C.1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6×104J,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6.6×103J

D.电饭煲发热功率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

解析 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并联接在输出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电饭煲可视为纯电阻,电饭煲的电阻为R=U/I=44Ω,洗衣机主要元件是电动机,不能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线圈的电阻,选项A错误;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为P=UI=220×5W=1100W,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UI=110W,选项B错误;1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Pt=1100W×60s=6.6×104J,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Pt=110W×60s=6.6×103J,选项C正确.电饭煲发热功率是I2R=52×44W=1100W,根据题述不能计算出洗衣机电动机内阻和发热功率,选项D错误.

答案 C

思想方法 11.欧姆定律I=、电功率P=IU和热功率P=I2R的使用

1.欧姆定律I=的使用

对于纯电阻,适合欧姆定律,即纯电阻两端的电压满足U=IR.

对于非纯电阻,不适合欧姆定律,因P电=UI=P热+P其他=I2R+P其他,所以UI>I2R,即非纯电阻两端的电压满足U>IR.

【典例1】有一家用电风扇,电风扇两端的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为0.5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扇线圈的电阻为440Ω

B.电扇线圈的电阻大于440Ω

C.电扇线圈的电阻小于440Ω

D.电风扇线圈的电阻满足欧姆定律

解析 电风扇是非纯电阻,故电风扇两端的电压满足U>IR,所以220>0.5R,所以R<440Ω.选CD.

答案 CD

反思总结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很多同学没有辨明用电器是纯电阻还是非纯电阻,就直接用欧姆定律求解,导致错误.

图7-1-4

即学即练1 有一提升重物的直流电动机,工作时电路如图7-1-4所示,内阻为r=0.6Ω,R=10Ω,直流电压为U=160V,电压表两端的示数为110V,则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多少?

电动机在1h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解析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不满足欧姆定律,故不能直接用欧姆定律来求流过电动机的电流.因电动机和电阻串联,所以流过电动机的电流等于流过电阻的电流.I==A=5A

P输入=UI=110×5W=550W

Q=I2rt=52×0.6×3600J=5.4×104J

答案 5A 550W 5.4×104J

2.电功率P=UI和热功率P=I2R的使用

不论纯电阻还是非纯电阻,电流的电功率均为P电=UI,热功率均为P热=I2R.

对于纯电阻而言:

P电=P热=UI=I2R=

对于非纯电阻而言:

P电=UI=P热+P其他=I2R+P其他≠+P其他

【典例2】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A=100W,PB=40W的电灯两盏,若接入电压是220V的下列电路上,则使两盏电灯均能正常发光,且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最小的电路是(  ).

解析 判断灯泡能否正常发光,就要判断电压是否为额定电压,或电流是否为额定电流.

由P=和已知条件可知,RA

对于A电路,由于RA110V,B灯被烧坏,两灯不能正常发光.

对于B电路,由于RA110V,B灯被烧坏,两灯不能正常发光.

对于C电路,B灯与变阻器并联电阻可能等于RA,所以可能UA=UB=110V,两灯可以正常发光.

对于D电路,若变阻器的有效电阻等于A、B的并联电阻,则UA=UB=110V,两灯可以正常发光.

比较C、D两个电路,由于C电路中变阻器功率为(IA-IB)×110V,而D电路中变阻器功率为(IA+IB)×110V,所以C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选C.

答案 C

反思总结 此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分两步:

先分清哪个电路的灯泡能正常发光,这里可以从电压、电流、电功率三个量中任意挑选一个使其达到其额定值,其余两个也达到额定值;确定了正常发光的电路后,再比较哪一个的实际功率小,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比较,也可以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比较.

图7-1-5

即学即练2 如图7-1-5所示,电源电动势E=8V,内阻为r=0.5Ω,“3V,3W”的灯泡L与电动机M串联接在电源上,灯泡刚好正常发光,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0=1.5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6A

B.电源的输出功率是8W

C.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3W

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W

解析 “3V,3W”的灯泡L与电动机M串联,说明通过灯泡与电动机的电流相等,其电流大小为IL===1A;路端电压U=E-ILr=8V-1A×0.5Ω=7.5V,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UIL=7.5V×1A=7.5W;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PM=P出-PL=7.5W-3W=4.5W;电动机的热功率为P热=IR0=1.5Ω×(1A)2=1.5W;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M-P热=4.5W-1.5W=3W.

答案 D

附:

对应高考题组(PPT课件文本,见教师用书)

1.(2011·全国卷)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1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

解析 根据题意,第一个闪击过程中转移电荷量Q=6C,时间约为t=60μs,故平均电流为I平==1×105A,闪电过程中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故A对;第一次闪击过程中电功约为W=QU=6×109J,第一个闪击过程的平均功率P==1×1014W,由于一次闪电过程的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但整个闪电过程的时间远大于60μs,故B错;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E==V/m=1×106V/m,C对;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W=6×109J,D错.

答案 AC

2.(2012·浙江卷,17)功率为10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W的白炽灯相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2只60W的白炽灯,均用10W的LED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  ).

A.8×108kW·h  B.8×1010kW·h

C.8×1011kW·h  D.8×1013kW·h

解析 按每户一天亮灯5小时计算,每户一年节省的电能为(2×60-2×10)×10-3×5×365kW·h=182.5kW·h,假设全国共有4亿户家庭,则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为182.5×4×108kW·h=7.3×1010kW·h,最接近于B选项,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答案 B

3.(2012·上海卷,13)当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稳定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0.3C,消耗的电能为0.9J.为在相同时间内使0.6C的电荷量通过该电阻,在其两端需加的电压和消耗的电能分别是(  ).

A.3V 1.8J  B.3V 3.6J

C.6V 1.8J  D.6V 3.6J

解析 设两次加在电阻R上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通电的时间都为t.由公式W1=U1q1和W1=t可得:

U1=3V,=0.1.再由W2=U2q2和W2=t可求出:

U2=6V,W2=3.6J,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4.(2012·四川卷,23)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指出,若按现有供水能力测算,我省供水缺口极大,蓄引提水是目前解决供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某地要把河水抽高20m,进入蓄水池,用一台电动机通过传动效率为80%的皮带,带动效率为60%的离心水泵工作.工作电压为380V,此时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为19kW,电动机的内阻为0.4Ω.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

(1)电动机内阻消耗的热功率;

(2)将蓄水池蓄入864m3的水需要的时间(不计进、出水口的水流速度).

解析 

(1)设电动机的电功率为P,则P=UI,

设电动机内阻r上消耗的热功率为Pr,则Pr=I2r,

代入数据解得Pr=1×103W.

(2)设蓄水总质量为M,所用抽水时间为t.已知抽水高度为h,容积为V,水的密度为ρ,则M=ρV,

设质量为M的河水增加的重力势能为ΔEp,则

ΔEp=Mgh,

设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0,则P0=P-Pr,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P0t×60%×80%=ΔEp,

代入数据解得t=2×104s.

答案 

(1)1×103W 

(2)2×104s

对应学生用书P273

A 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

题组一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的应用

1.(单选)有一段长1m的电阻丝,电阻是10Ω,现把它均匀拉伸到长为5m,则电阻变为(  ).

                  

A.10Ω  B.50Ω  C.150Ω  D.250Ω

解析 电阻丝无论怎样拉长其体积不变,但随着长度增加,截面面积在减小,即满足V=Sl关系式.把电阻丝由1m均匀拉伸到5m时,截面面积变成原来的,由电阻定律R=ρ可知电阻变成原来的25倍,D正确.

答案 D

图7-1-6

2.(单选)R1和R2分别标有“2Ω,1.0A”和“4Ω,0.5A”,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7-1-6所示,则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A.1.5W  B.3.0W

C.5.0W  D.6.0W

解析 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R1+R2=6Ω,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R2的额定电流,即0.5A.则P=I2R=1.5W,故A正确.

答案 A

3.(单选)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阻值最小的是(  ).

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R=ρ,导线越短、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A正确.

答案 A

4.(2013·汕头高三模拟)(多选)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上下表面都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1的尺寸比R2大得多,把它们分别连接在如图7-1-7所示的电路的A、B两端,接R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接R2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7-1-7

A.R1=R2  B.R1>R2

C.U1

解析 电流从导体的横截面流过,由电阻定律R=ρ=ρ=,可见电阻与边长a无关,A对;因外电阻相同,故路端电压相等,D正确.

答案 AD

题组二 I—U的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图7-1-8

5.(多选)如图7-1-8所示是电阻R的I-U图象,图中α=45°,由此得出(  ).

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

B.电阻R=0.5Ω

C.因I-U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1/tanα=1.0Ω

D.在R两端加上6.0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0C

解析 由I-U图象可知,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即I和U成正比,A正确;而电阻R==Ω=2Ω,B错误;由于纵横坐标的标度不一样,故不能用tanα计算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C项错误;在R两端加上6.0V电压时I==A=3.0A,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It=3.0×1C=3.0C,选项D正确.

答案 AD

图7-1-9

6.(单选)某种材料的导体,其I-U图象如图7-1-9所示,图象上A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功率随电压U的增大而增大

B.导体的电阻随电压U的增大而增大

C.在A点,导体的电阻为tanα

D.在A点,导体的电阻为tanβ

解析 由题图知,U增大时,电功率P=UI增大,所以A正确;由电阻R=U/I知,IU曲线上某点对应的电阻为该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即A点导体的电阻为cotα,所以C、D均错;由IU图象知,曲线切线的斜率随U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即电阻越来越小,B错误.

答案 A

图7-1-10

7.(2013·商丘高三模拟)(多选)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