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2276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docx

《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docx

仿古廊亭的施工方案设计

1、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整体测量控制

本工程为仿体建筑,测量时先要根据业主给定的定位基准点和水平点进行定位测量,制定测量方案,定位定好后要经过业主、监理的验收方能以其为基准。

在整个施工控制测量过程中,将误差严格控制在标准允许的范围以内,始终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边工作边校核”的原则。

在场地内将进行建立控制网。

控制网的设置将考虑场内回填和施工的影响,网店设置为网格式,并做永久保护,以便进行各点的复核与复设。

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核,发现有变位时实行恢复。

恢复时利用坐标点和未破坏控制网店作为基准确定。

装修与竖向的测量控制

装修的局部平面位置的确定从已经在结构施工中确定的结构控制轴线中引出,高程同样从结构施工高程中用水准仪转移至需要处。

在转移时尽量遵循仪器使用过程中保持等距离测量的原则,以提高测量精度。

从而使装修工作有明确的控制依据。

垂直轴线与高程均由内控轴线和高程点引出,转移到立面上,弹出竖向、水平控制线,以便装修。

2、细木工程

本工程细木构件组织高级木工按照图纸大样图,雕刻支座完成后,先组装一次。

木结构栏杆等细木制品所用木材的树种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根据其特性按规范的规定进行防裂、防变形、防腐和防虫。

木制品的制作装配及安装宜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工程和生产效率。

细木制品的表面及榫卯制作精细、准确。

上架木结构安装之前,应对下架构件与目架之间的榫卯节点的位置、标高、轴线进行预检、合榫试装。

榫卯坚实严密、标高正确一致。

3、槛框的制作与安装

槛框制作主要时画线和制卯,在正式制作槛框之前,首先要对建筑物的明、次、稍各间尺寸进行一次实量。

由于大木安装中难免出现误差,因此,各间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不一定完全相符,实量各间的实际尺寸可以准确掌握误差情况,在画线时适当调整。

装修槛框的制作和安装,往往是交错进行的。

一般是在槛框画线工作完成之后,先做出一端的榫卯,另一端将榫锯解出来,先不断肩,安装时,视误差情况再断肩。

槛框的安装程序一般时先安装下槛。

然后安装门框和抱框,安装抱框时,要进行岔活。

方法是,将已备好的抱框半成口贴追就位、立直,用线坠将抱框吊直(要沿进深和面宽两个方向吊线)。

然后将岔子板一叉沾墨,另一叉抵住柱子外皮,由上向下在抱框上画墨线。

内外两面都岔完之后,取下抱框,按墨砍出抱豁(与柱外皮弧形面相吻合的弧形凹面)。

岔活的目的是使抱框与柱子贴紧贴实,不留缝隙。

同时由于柱子自身有收分(柱根粗、柱头细)柱外皮与地面不垂直,在岔活之前,应先将抱框里口吊直然后再抵住柱外皮岔活,既可保证抱框里口与地面不垂直,又可使外口与柱子吻合,这就是岔活的作用。

抱框岔活以后,在相应位置剔凿出溜销卯口,即可进行安装。

岔活时应注意保证里口的尺寸。

在安装抱框、门框的同时安装腰枋。

然后,依次安装中槛、上槛、短抱框、横陂间框等件。

槛框安装完毕后,可接着安装连槛、门簪。

装隔扇的槛框下面还可安装单楹、连二楹等件。

其余马板、余塞板等件的安装依次进行。

槛墙上榻板的安装须在槛框安装之前进行。

4、木门窗的制作与安装

门窗全部采用木结构宫式和直条式或部分为葵式,木门窗的制作、安装,有两点需要提及。

由于门扇边梃甚厚,开启关闭时也同样会遇到实榻门等门边碰撞的情况,因此,应在制作时考虑分缝大小。

并留出油漆地杖所占厚度;另外,由于木门窗关闭时是掩在槛框里口,而不附在槛框内侧,所以,上下左右都无须留掩缝,相反,扇与槛框之间要适当留出缝路,以便开关启合。

3、雕刻工程

木雕装饰构件选用优质樟木:

(1)先在纸上画出雕刻的图案花纹,再把纸贴在木料上。

对称或重复的图案可用“擦样子”的方法进行复制。

(2)把形象外的空地用锼弓子锼掉,或用凿子铲低(叫起地儿或落地儿)。

(3)把图案形象凿铲成雏型。

(4)用铲、磨、溜沟、拉筋等手法进一步加工至完成。

4.瓦屋面工程

屋面瓦瓦工序如下:

(1)苫背

因防水保温的材料在现浇板上或垫层上,根据设计就屋架的举架作出囊度,苫完焦渣背后必须在焦渣背上再抹一层麻刀灰。

(应注意,歇山建筑撒头苫背最好从排山位置往下翻活后再苫背,否则盖瓦陇会超过排山处位置,戗脊位置苫背,要小,且撒头处苫背不能太厚)。

(2)分中号陇

1)悬山建筑分中号陇

A找出正脊的横向中点。

B从扶脊尽端往里返两个瓦口并找出第二个瓦口的中点。

C将这三个中点平移到前后坡檐头并按中点在每坡钉好五个瓦口。

D在确定的瓦口之间赶排瓦当。

瓦口应比连檐外皮退进15%椽径,退进的部分为雀台。

E将各盖瓦陇中点号在脊上。

(歇山前后坡分中号陇同庑殿,但两端瓦口要从博缝外皮开始往里返活)。

2)庑殿建筑撒头分中号陇

A找出扶脊中线,并在撒头灰背上做出标记,这条中线就是撒头中间一趟底瓦的中线。

B以这条中线为中心,放三个瓦口,找出另外两个瓦口的中点,然后将这三个中点号在灰背上。

C将这三个中点平移到连檐上,按中点固定好三个瓦口,由于庑殿撒头只有一陇底瓦和两陇盖瓦,所以在分中的同时,就已将瓦当排好,并已在脊上号出标记了,前后坡和两撒头的12道中线就是庑殿屋顶各项工作的标准。

D.翼角不分中,在前后坡和撒头钉好的瓦口之间赶排瓦当,应注意前后坡与撒头相交之处的两个瓦口应比其它瓦口短2/10~3/10,否则勾头就压不住割角滴子瓦的瓦翅。

3)歇山建筑撒头分中号陇

A找出扶脊中线。

B将前后坡边陇中与角梁中线交点垂直引到撒头上。

C将找到三个中点平移到连檐上。

D在三个瓦口间赶排瓦口,要单数。

E固定瓦口。

F将各盖瓦陇中点平移到脊上,并号出标记。

(3)瓦瓦

A冲陇:

拴线铺灰,先将中间的三趟底瓦和两趟盖瓦瓦好。

B瓦檐头:

拴线铺灰,将檐头滴子瓦和圆眼,勾头瓦瓦好,滴子瓦出檐最多不应超过本身长度的一半,在两端边陇滴子瓦下棱位置拴一条横线,用以控制每陇滴子瓦出檐和高低,在连檐处预留钢筋,钉住圆眼勾头,以防止瓦陇的下滑。

C瓦底瓦,先在齐头线,楞线和檐线上各拴一根短铅丝(吊鱼)“吊鱼”的长度根据线到边陇底瓦翅的距离定,然后“开线”,按照排好的瓦当和背上号好陇的标记,把线的一端拴在一个插入脊上泥背中的铁钎上,另一端拴一块瓦,吊在屋檐下这条线为“瓦刀线”,瓦刀线的高低应以“吊鱼”底棱为准,底瓦灰的厚度不应超过灰背厚度,底瓦用板瓦必须挑选,底瓦窄头朝下从下往上依次瓦,底瓦搭接密度按二块筒瓦长等于五块板瓦长来定,即“二筒五”,最密不超过“一筒三”,瓦与瓦之间不铺灰,瓦要排正,底瓦陇的高低和直顺程度都应以瓦刀线为准,每块底瓦瓦翅宽头的上棱都要贴近瓦刀线。

瓦盖瓦:

按楞线到边陇盖瓦瓦翅的距离调好“吊鱼”的长短,然后以吊鱼为高低标准开线,瓦刀线两端以排好的盖瓦陇为准,盖瓦灰应稍硬于底瓦灰,盖瓦不要紧挨底瓦,它们之间的距离叫“睁眼”睁眼大小应为筒瓦高三分之一左右,盖瓦要熊头朝上,从下往上依次安放上面筒瓦,压住下面筒瓦的熊头,熊头上熊头灰为黑色。

庑殿边陇应瓦瓦到垂脊位置,翼角瓦应从翼角端开始,其它同上。

歇山撒头瓦陇应穿过博脊位置,翼角攒角无傍囊,拴线应沿屋架一直上行到后坡边陇盖瓦上,并应注意瓦囊要小,其它同上。

E捉节夹垄:

将瓦垄清扫干净用小麻刀灰(掺色同瓦色)在筒瓦相接的地方勾抹(捉节),然后用夹垄灰(掺色)将睁眼抹平(夹垄),夹垄应分糙细两次夹垄,操作时要用瓦刀把灰塞严拍实,上口与瓦翅外棱抹平(背瓦翅),瓦翅一定要背严背实,不得开裂翘边,不得高出瓦翅,否则很容易开裂而造成渗漏,夹垄时应将垄灰赶轧光实,下脚应直顺,并应与上口垂直,与底瓦交接处无蛐蛐窝和多出的嘟噜灰。

F翼角瓦瓦:

翼角瓦瓦从翼角端开始,叫攒角,攒角完后,开始瓦翼角瓦,从勾头上口正中,至前后坡边垄交点上口拴一道线(槎子线),它既是两坡翼角瓦相交点的连接,若庑殿屋为推山做法时,这条线应随之向前(后)坡方向弯曲,由于翼角向上翘起所以翼角底、盖瓦都不能水平放置,越靠近角梁就越不平,除边垄应与前后坡及撒头边垄同高外,其余应随屋架逐垄高起,两坡翼角相交处的两块滴子瓦要用割角滴子,瓦垄要瓦过斜当沟的位置。

G窝角沟的处理

窝角沟部位的滴子瓦应改作“斜房檐”勾头,勾头瓦应改作羊蹄勾头,窝角沟部位的底瓦应改作“沟筒”。

(4)调脊

①正脊:

A当沟宽度应按正脊宽度,正脊两侧都要捏当沟,当沟与垂脊里侧底层脊砖交圈。

B安放正吻,安放正吻前应先计算正吻兽座的位置,找出垂脊当沟外皮,两坡当沟要卡住兽座,但不能太往里,应露出兽座花饰,如不合适,可以加放吻垫,正吻里要装铁钉应与兽桩十字相交,并拴牢。

C砌正通脊,两端正吻之间,拴线铺灰砌正通脊,脊砖应事先经过计算再砌置,找出屋顶中点,以此为中砌脊砖,即龙口,然后向两边赶排,要单数。

D扣脊瓦,正脊最后一层砌扣脊瓦。

②垂脊:

A庑殿垂脊应用斜当沟,两面用,里侧斜当沟与正脊正当沟交圈,外侧斜当沟与吻下当沟交圈。

B捏脊砖瓦当沟上砌捏脊砖最上层为扣脊瓦,歇山建筑中歇山戗脊作法与庑殿垂脊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与垂脊相交的戗脊砖用割角戗脊砖,戗脊斜当沟与垂脊正当沟交圈,为使戗脊保持水平,撒头这侧与垂脊相反,应在同一平面上,戗脊与垂脊交接要严实。

重檐建筑屋脊:

重檐上层檐与庑殿歇山相同,不同的是多了围脊和角脊。

A围脊确定方法,用合角吻的高度从上额枋的霸王拳往下翻活,翻活卷尾不能碰到霸王拳,但又不宜距离太近,从合角吻下口再除去压当条和当沟尺寸就是暂定的围脊当沟下口尺寸,围脊满面砖要紧挨上额枋外皮下棱,并应有泛水。

在实际操作中可用临时制作的方尺和“制子”进行样活。

围脊位置确定以后拴线铺活,逐层砌筑,里口空隙用灰塞严。

角脊:

角脊作法与歇山脊的作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囊要小。

C瓦瓦:

下檐瓦瓦与上檐基本相同,但应注意瓦陇应瓦过围脊和角脊当沟位置。

攒尖建筑的屋脊作法同庑殿和歇山建筑屋顶做法。

3.12.7.2屋面瓦瓦的质量控制:

1).瓦的规格、品种、质量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屋面不得有破碎瓦,底瓦不得有裂缝隐残;底瓦的搭接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

3).焦渣背等苫背垫层的材料品种、质量、配比及分层作法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苫背垫层必须坚实,不得有明显开裂。

4).瓦完瓦灰泥或砂浆的材料品种、质量、配比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

5).屋脊的位置、造型、尺度及分层作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瓦垄必须伸进屋脊内。

6).屋脊之间或屋脊与山之花板、围脊板等交接部位必须严实,严禁出现裂缝、存水现象。

7).分中号垄准确,瓦垄直顺,屋面曲线适宜。

8).钉瓦口条,安装牢固、接缝平整、无缝隙,退雀台适宜、均匀。

9).底瓦瓦平摆正,不偏歪,底瓦间缝隙不应过大,檐头底瓦无坡度过缓现象;瓦瓦灰泥饱满严实。

10).提节夹垄:

瓦翅子应背严实,提节饱满,夹垄坚实,下脚干净,无孔洞、裂缝、翘边、起泡等现象。

11).屋面外观:

瓦面和屋脊洁净美观,擦净擦亮。

12).屋脊:

屋脊牢固平整,整体连接好,填馅饱满,苫小背密实。

(小跑及其它附件安装的位置正确,摆放稳、正。

13).拉线控制瓦垄直顺度。

14).用尺量控制相邻三垄瓦及每垄上、下部,控制走水当均匀度。

15).用2M靠尺横搭于瓦面,尺量盖瓦跳垄程序,控制瓦面平整度。

16).拉通线,用尺量、控制正背、围脊、博脊平直度。

17).拉通线,用尺量、控制垂脊、岔脊、角脊、滴水瓦出檐直顺度。

 

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垫层施工→绑扎底部钢筋→基础浇筑→振捣→养护→支模板→配筋→浇筑→振捣→养护→支模板→配筋→浇筑→振捣→养护→檩条椽子安装→铺防水层→安顺水条→挂瓦条→安瓦→刷防护材料。

6、瓦屋面施工 :

基础迎水侧面做230*115*5蓝色琉璃瓦饰面。

  

    6.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抹底层砂浆→弹线分析→块材→浸块材→镶贴琉璃瓦→表面勾缝与擦缝。

6.2弹好垂直与水平控制线。

垂直控制线一般以1m设度为宜,水平控制线一般按5-10排砖间距设一度为宜。

  

    6.3在基层湿润的情况下,先刷107胶素水泥浆一道(内掺水重10%的107胶),随刷随打底;底灰采用1:

2水泥砂浆,厚度约20mm,分二遍操作,第一遍约8mm,第二遍约12mm,待底灰压实刮平后,将底子灰表面刮毛。

  

    6.4待底子灰凝固后便可进行分块弹线,随即将已湿润的块材抹上厚度为2-3mm的素水泥浆,内掺水重20%的107胶进行镶贴,用木锤轻敲,用靠尺找平找直。

  

    6.5擦缝:

琉璃瓦安装完毕后,清除所有余浆痕迹,用麻布擦洗干净,并按石板颜色调制色浆嵌缝,边嵌边擦干净,使缝隙密实、均匀、干净、颜色一致。

1、工艺流程 

找位与划线→材料配置→连接预装→固定→整修    

2、操作工艺    

(1)、找位与划线 

安装扶手的固定件:

位置、标高、坡度、找位校正后弹出护栏纵向中心线。

按设计护栏构造,根据位置、角度、划出折角或割角线。

 

(2)、固定分段预装检查无误,进行扶手与栏杆(栏板)上固定件,用木螺丝拧紧固定,固定间距控制在400㎜以内,操作时,应在固定点处先将扶手料钻孔,再将木螺丝拧入。

 

(3)、整修 

     扶手处如有不平顺,应用细木锉锉平,找顺磨光,使其角线清晰,坡角合适,弯曲自然,断面一致,最后用木砂纸打磨。

    

(4)、扶手 

     扶手两端的固定:

紧固点应该是不发生变形的牢固部位,如墙面、柱体或金属附加柱体等。

对于墙体或结构柱体,可预先在主体结构上埋设铁件,然后将扶手与预埋件焊接或用螺栓连接;也可采用膨胀螺栓铆固铁件过用射丁打入连接件,再将扶手与连接件紧固。

扶手的接长:

扶手应是通长的,如要接长时,可以拼接,但应不显接槎痕迹。

(一)柱

制作方法如下:

(1)选料。

大式做法,柱高按60个斗口,柱径6个斗口。

(2)放十字中线。

将柱料离地面适当高度放平架起支稳后,两人各执墨斗、角尺在柱料两端找出中点,过中点吊中线,用角尺依中线画十字中线。

(3)放八卦线。

用四六分之,即所谓“四六分八方,四外小加一”。

(4)八卦线后,将柱料放回地面,并使一面(正八方形的任意一条边)与地面成水平,支稳后,用锛或斧子锛砍平直,若锛砍不直可用刨刨削平直,然后弹上楞线,其他各面以此法砍平弹线,即成八卦楞。

(5)将八方的每边3等分,把每个内角的1/3连接起来呈16边形(即时16瓣)。

依每个角顶点为基点,在柱身弹线,砍去楞角,刨光找圆。

做成的圆柱应为规矩圆形,没有死楞,更不能因求圆而将柱径做小。

然后依柱头十字线在柱身上弹上中线。

按柱身的方向(里外面)做好标记。

(6)弹“升”线。

由于前后檐的柱子部向里有一事实上倾斜度,中线就不能做柱的垂直线,所以必须另弹一条柱头至柱脚的垂直线,这条垂直线就叫“升”线。

中线和“升”线是有规定的。

“升”线应按柱每高320厘米,侧脚为2.24厘米,即7/1000。

前后檐柱都向里倾斜,就在柱子中线内侧反弹一道“升”线,安装时以这道“升”线吊直校正(中线仍与柱顶中线相对做为校正依据)。

檐角柱的“升”线弹两面,即山面和檐面各弹一条,因为角柱两面均向里倾斜。

(7)画柱头线、柱脚线及榫卯、柱脚线要以小杖杆上的尺寸为准。

把杖杆平放在柱身上,对齐柱中线,下对“升”线,然后把小杖杆上柱高的实际尺寸,点画在柱子两端,并在柱高的实际尺寸之外两端各量画出柱径的3/10作为镘头榫和管脚榫长。

不要动杖杆,再将柱卯位置点画在柱头上(如与檐柱头交接的大额枋、额垫板及小额枋等)。

按点好的柱高线,用角尺按“升”线拐方。

操作时要照直看正,画签与所画面垂直地画线。

画完一面后,将柱身翻转身翻转画另一面,所画的柱头柱脚轮线要交圈,并在柱脚线上以中线为准,画出立架时校正用的撬口位置线(撬口的尺寸一般宽3.2厘米、深6.4厘米、高1.6厘米~2厘米)。

在画完柱头、柱脚线及额枋榫卯位置之后,将柱子翻转,使有“升”线的面在左右两侧,以迎头十字线摆正,将杖杆上标记的穿插枋榫卯位置过画在柱身的柱中线上。

穿插枋是大进小出的透榫,所以,里面卯高按枋高,外面则按枋高的一半,卯的宽度为枋宽的3/10。

画时先画大进的一面,画完后用弯尺将卯的位置勾画到外边小出的一面。

(8)凿做榫卯。

先做柱头的馒头榫和柱脚的管脚榫。

做完之后,依柱身上的柱中线复弹迎头十字线,然后依此线在柱头上画出大额枋银锭榫卯的深度及宽度,卯深按柱径的3/4,宽按枋厚的3/10。

银锭卯的上口与下口宽窄不等,卯深的里面要比外面大,呈小嗽叭口形。

大额枋银锭卯可用先用小料口手锯锯刻之后,再用凿剔。

其他卯制作可作凿直接凿剔。

制作大进小出的穿插卯口时,一定要弄清大进小出的面,先做大进的一面,再做小出的一面。

以上是大式房屋柱的做法,小式房屋的构件,常常采用与构件规定的直径相近似的原木制作。

如果找不到台适顺直的木料,而采用有一定弯度的本料做柱子用时,弯度应放在迎面,做柁,弯度应向上方:

做檩,弯度应水平方向。

小式房屋柱高按面宽8/10定,柱径按柱高1/10定。

(二)梁

梁的种类、用途、规格及制作的方法随建筑形式的需要而变化。

做法:

(1)根据梁的长、宽、厚要求选料,并加一定富余尺寸打截。

(2)将打截好的荒料在场在上垫起20厘米左右,支稳。

用吊线方法画出梁头的迎头十字线(即梁头垂直中线),以此线向两测量出梁的宽度的一半各画出一条线。

这两条线之间即是梁的宽度。

用角尺按迎头垂直线画出梁的底皮线,再从此线向上量出梁的厚度,点画出梁上皮线,以迎头线为准,将各线弹在梁身,然后依线砍去荒料、刨光。

(3)依迎头垂直中线,弹上梁的上,下两面中线。

用事先排好的杖杆点画出各部中线,用角尺画出中线。

再把梁的一个侧面翻转向上,在两端从底皮向上画平水线位(大式平水一桁径,小式平水2.5椽径),再从平水线位向上按1/2桁径点出抬头线。

再向上按梁总高的1/10点画出熊背线。

然后根据点画出的各线在梁身两侧弹上线。

再把梁翻转摆正,把杖杆上的梁长、步架分位,点画到梁的正上面,用角尺过画到的梁上,将梁两端桁位中线过画在梁两端桁位中线过画在梁的四面,首尾连接。

以上所画的各线与梁顺身方向线成十字相交。

(4)用桁碗样板在梁两端桁碗位画出桁碗。

在桁碗下部依中线画出垫板榫卯线。

然后在梁上皮瓜柱位置画出瓜柱的管脚榫卯口和角背的栽销口。

最后在梁下面两端画出与柱头馒头榫相交的卯口,尺寸按柱径3/10见方。

(5)梁上各线弹画完之后,即可用锯锯到桁碗里线稍过一点后,抬锯断肩,复弹上中线,在此中线两侧,按梁宽的1/4处各画一条线,留出2/4的鼻子位置,再用角尺以两侧桁碗尺寸画出横线,然后用凿剔出桁碗、瓜柱管脚卯口和栽销卯口,再用刨按熊北线倒圆楞。

翻转梁,凿剔海眼。

以上工序完成之后,把梁摆正,按照截线盘头锯齐,重画上迎头十字线,最后用刨把梁楞角梢刮一下,在梁上皮写上此梁的编号、位置。

梁制作完成,摆放一边以备立架。

制作中应注意:

画线一定要准确,锯削一定要谨慎细心,因为梁是屋架中主要承重构件,截面虽然不小,但其连接部分加工后仅占构件截面30%左右。

如果锯截不慎,刮削过量,会破坏梁的承重能力,无形中降低了建筑物的寿命。

(三)柱

柱包括脊瓜柱、雷公柱等

1、脊瓜柱

脊瓜柱的高低以步架加举确定。

脊瓜柱的宽、厚与金瓜柱相同。

脊瓜柱柱头做桁碗,桁碗下做脊枋和垫板卯。

柱脚做管脚榫,榫长为瓜柱径的3/10或与柱径同,榫宽为柱径的1.5/10。

脊瓜柱的作法与柱的作法相同,先选料、画线,线点画完毕后,按柱头两侧中线画出桁碗,桁碗之下画出脊枋和垫板卯口,再在柱脚画出管脚榫及角背卯口。

各线画好以后,认真检查核对无误,方可用手锯开榫断肩,凿剔桁碗,倒楞,做上标记。

2、雷公柱

庑殿结构建筑和亭子建筑上使用雷公柱。

用于庑殿上的雷公柱,交于推山的太平梁上,以承托脊桁和扶脊木挑出的部位。

亭子上的雷公柱悬空,上边交于由戗,由戗以下作垂头。

(1)庑殿屋架的雷公柱制作:

首先在选好刨光的柱料上依迎头十字线弹出四面顺身中线,再按太平梁背至脊桁下皮点出柱高。

在柱头加上桁碗长,在柱脚加上管脚榫长。

桁碗下面在柱位里侧画脊枋及垫板卯口。

将各线画好之后,按脊瓜柱制作方法,锯挖桁碗,开榫卯即可。

(2)亭子的雷公柱制作:

亭子上的雷公柱与由戗相交由戗以下垂头长为1.5倍信径。

由戗插入雷公柱的斜度随攒尖举架确定。

脊部穿出屋面的部分长为亭高的1/10。

由戗的一头半榫插入雷公柱,另一头因亭子用檩多少而做法有所不同。

雷公柱用于四方亭,按四方承做;用于六方亭,按六方承做。

雷公柱径为檐柱径的1份或1.5份。

确定了尺寸并画好各榫卯线之后,按要求制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凿做由戗卯口时,应随举架坡度制作。

做垂莲时先用锯挖出外形,再用铣铲找圆见光,做上雕饰。

(四)桁、枋、板

1.桁(檩)的制作方法:

首先按柱的制作程序画线弹线、去荒、刨光、找圆后,用分杖杆点出中至中的长度,然后依迎头十字中线在桁(檩)上下皮按桁(檩)径的3/10均分出金盘线宽度,弹上顺身金线,信线刮出上下两个平面,复弹上顺身中线。

桁身四面中线弹上之后,在桁一端,画上榫,另一端画上卯口。

按习惯作法:

座北朝南的房屋,榫应做在冲东方向的一端,卯应做在冲西方向一端。

也就是习惯上的“冲东不冲西”,“晒公不晒母”。

而座西朝东的房屋,则应“冲南不冲北”了。

榫均做成银锭榫,榫的长度均为桁径的3/10。

两端除做样卯外,还要按桁(檩)径的1/4进行刻半,即匠师们俗称的“二盘檩”。

刻半做法是:

第一步画出刻半线。

依迎头十字中线的横线向桁(檩)顺身返点画刻半长度,再用角尺对准左右顺身中线,勾画出刻半线,然后用锯锯掉刻半部分。

第二步,将盘完头刻半后的桁支起摆正,按规矩尺寸画出两端银锭榫卯,再用锯凿剔榫和卯口。

2.枋的制作方法:

1)将打截好的木料架起支稳后,在两端迎头截面上分中,用墨斗吊正找直画出中线,标出枋厚、枋宽的实际尺寸,用角尺依中竖线画出枋的四边线,依四方的四角顶点为准在枋身引出楞线。

2)将楞线外部分砍削去荒、刨光。

在上下皮弹上顺身中线,用分杖杆点出小额枋中的位置,用掐退的方法画出直榫或银锭榫。

3)沿榫宽线开锯至断肩线,抬锯,断肩。

然后依“掐退”得来的尺寸,做出“肩膀”。

肩膀有回肩、抱肩两种。

额枋做完榫之后,在断肩处截面上抹去楞角,倒成一个小圆面,称为“回肩”。

如果在断肩处的截面上按柱径围大小,向枋身挖出弧面,再抹去楞角倒圆,称为“抱肩”。

枋的榫及肩膀做完之后,在枋顺身四角弹顺身线,倒楞,最后只留上下面的顺身中线外,四面用刨净光,编上号。

制作工序全部结束。

3.板的制作方法:

1)首先按板实际尺寸做出样板(可用较薄的木板),画时应将板与板之间的搭茬处用角尺找方锯出直角,以举架的各架坡度定长,再将各板头尾刮齐。

随各椽长的样板依次连在一起,根据举折勾画博缝板的曲线,并在随出檐椽长的博缝板下端画出霸王拳形状,经校对无误即可锯出样板。

2)按样板在已加工好的博缝板料上勾画,画完后依搭茬中线为据,在中线以外画出搭茬分位。

最后在博缝板里面点画各桁头位置中点,以桁径为直径画圆,然后凿剔出深约半椽的桁窝。

3)沿曲线开锯,用刨净光。

挖锯出霸王拳,做出搭茬分位,编号。

在安装博缝扳时,应在桁头位置钉上五星钉或七星钉。

二、木立架和翼角安装所谓木立架,就是将制作好的大木构件在房屋基址上竖立组装起来。

翼角安装,也就是将角梁、翼角椽、翘飞椽等翼角构件组装起来。

这些工作都是在构件加工完毕之后,而且经过试组装可行之后才能进行。

(一)木立架

1.立架前需进行的准备工作

大木立架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地盘尺寸,检查柱顶石中至中距离及高低,查对大木构件的数量是否齐备,检查构件榫卯制作是否完全合乎要求;搭建起重架;准备绳索、棍等工具;人员分工以及交待安全事项等等。

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认真进行。

2.大式大木立架

大式大木立架是在搭好起重架、人员分工明确、安全措施制定等各项准备就绪之后才能开始。

立架应先立大木柱子,在立柱之前,按照编号,将各柱搬运到各自位置。

然后先从明间开始,先立钻金柱,再立前、后金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