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2171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docx

《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docx

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复习题集第3450篇

2019年国家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企业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时,可选择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方法是()。

A、价值链分析法

B、PESTEL分析法

C、杜邦分析法

D、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答案】:

B

【解析】:

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对一切行业部门和企业都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或力量。

企业可以采用PESTEL分析方法对企业外部的宏观环境进行战略分析。

PESTEL分析是针对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和法律这六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A选项价值链分析法,D选项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属于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方法,C选项杜邦分析法属于战略控制的方法。

2.某企业对营销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由营销部经理和营销总监根据工作中的经验和对企业未来业务量增减情况来预测营销人员的需求数量。

该企业采用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是()。

A、管理人员判断法

B、线性回归分析法

C、德尔菲法

D、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

【答案】:

A

【解析】: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管理人员判断法、德尔菲法、转换比率分析法、一元回归分析法等。

其中,管理人员判断法是由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对企业未来业务量增减情况的直觉考虑,自下而上地确定未来所需人员的方法。

依据题干表述,营销部经理和营销总监根据工作经验和未来业务量增减情况来预测营销人员的数量,符合管理人员判断法的特点。

3.某企业拟引进一项新技术。

经专家预测,该技术可以再使用6年。

采用新技术后,该企业产品价格相比同类产品每件可提高250元.预计在未来6年产品的销售量分别是1.5万件、1.5万件、1.3万件、1.2万件、1.0万件、1.0万件。

且第3~6年将增加营销费用50万元/年。

根据行业投资收益率,折现率确定为12%。

该技术商品的价格为()万元。

A、1101.87

B、1203.2

C、1427.56

D、1567.8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4节>技术贸易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效益模型的应用。

技术价值评估的方法包括成本模型、市场模拟模型和效益模型三种。

其中,效益模型的基本思路是,按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估算

4.()是比较保守、安全、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在人员配置、产品供给和资金运用等方面便于管理的一种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A、贸易进入模式

B、契约进入模式

C、合资进入模式

D、独资进入模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国际化经营战略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贸易进入模式的理解。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指企业进入并参与国外市场进行产品销售可供选择的方式。

归纳起来其主要包括三大类:

贸易进入模式、契约进入模式和投资进入模式。

其中,贸易进入模式是指企业的产品在国内进行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再通过国内或国外的中间商向海外市场出口的一种市场进入式,通常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两种方式。

贸易进入模式是一种比较保守、安全、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在人员配置、产品供给和资金运用等方面便于管理的一种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5.某企业成批轮番生产一种零件,平均日产量为80件,生产间隔期为4天,则该企业这种零件的批量是()件。

A、20

B、40

C、160

D、32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期量标准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批量的计算。

批量是指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或出产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

依据题干数据,该企业这种零件的批量=4×80=320(件)。

6.某房地产集团公司将本公司旗下的一个风景度假区别墅的资产作为出资,与另外一家旅游集团公司共同新组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该房地产集团公司拥有新公司51%的股权。

此项重组属于()

A、收购兼并

B、分拆

C、以股抵债

D、出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4节>并购重组方式及效应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对分拆的理解。

公司分立是指一家公司依照法律规定、行政命令或公司自行决策,分解为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相互独立的新公司,或将公司某部门的资产或子公司的股权出售的行为。

其形式包括:

(1)标准分立;

(2)出售;(3)分拆三种。

其中,分拆也称持股分立,是将公司的一部分分立为一个独立的新公司的同时,以新公司的名义对外发行股票,而原公司仍持有新公司的部分股票。

依据题干表述,该房地产集团公司将旗下风景度假区别墅资产重组成立新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方式符合分拆的特点。

7.教育水平属于市场营销环境中的()环境

A、人口

B、经济

C、技术

D、社会文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市场营销宏观环境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社会文化环境要素的理解。

社会文化环境属于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要素之一,是指在一种社会形态下已经形成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教育水平、相关群体、社会结构等因素构成的环境。

依据题干表述,教育水平属于社会文化环境范畴。

8.下列企业生产计划中,属于执行性计划的是()。

A、企业的1周生产计划

B、企业长期生产运营计划

C、企业的3年发展计划

D、企业的10年发展计划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生产计划的含义与指标

【答案】:

A

【解析】:

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1)中长期生产计划;

(2)年度生产计划;(3)生产作业计划。

其中,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化,是贯彻实施生产计划、为组织企业日常生产活动而编制的执行性计划。

通过生产作业计划把企业的生产任务分解,分配给各车间、工段,直至每个工人;把全年的任务细化为各月、各周甚至每天每班的具体任务。

年度生产计划是确定企业生产水平的纲领性计划,而生产作业计划则是生产计划的执行性计划。

因此,企业的1周生产计划为生产作业计划的范畴。

属于执行性计划。

9.生产商利用广告和公共关系手段,极力向消费者介绍产品,使他们产生兴趣,吸引、诱导他们来购买。

这类促销组合策略是()

A、推动策略

B、拉引策略

C、销售促进

D、人员推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4节>促销策略

【答案】:

B

【解析】:

促销组合也称营销沟通组合,就是企业把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公共关系和直接营销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合在一起,巧妙运用,以求达到最佳的促销效果。

营销人员可以选择两种基本的促销组合策略:

拉引策略和推动策略。

其中,

(1)拉引策略,是指生产商为唤起顾客的需求,主要利用广告与公共关系手段,向消费者介绍产品和企业,使他们感兴趣,吸引、诱导他们来购买;

(2)推动策略,是指生产商运用人员推销和销售促进,将产品由生产商向批发商推销,冉由批发商向零售商推销,最后由零售商向消费者推销。

依据题干的表述,应为拉引策略。

10.降低周转库存的基本做法是()

A、缩短生产周期

B、使生产和需求吻合

C、持有额外库存

D、减少库存批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4节>库存控制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降低库存的措施。

降低库存的措施有:

(1)降低周转库存,基本做法是减少库存批量;

(2)降低在途库存,主要策略是缩短生产、配送周期;(3)降低调节库存,基本策略是尽量使生产和需求相吻合;(4)降低安全库存,主要是使订货时间、订货量接近需求时间和需求量。

11.企业利用SWOT分析工具制定的利用机会、克服劣势的战略属于()。

A、SO战略

B、WO战略

C、ST战略

D、WT战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企业综合分析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SWOT分析法的理解。

利用SWOT分析法,可以将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相互综合,从而能够以一种“匹配”的观念形成相应的战略。

SWOT分析法是评估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W)及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O)和威胁(Threat,T)的分析方法。

题干中表述的利用机会、克服劣势的战略应属于WO战略。

12.假设开发某产品的期望报酬率为25%,标准离差为15%,则开发该产品的期望报酬率的标准离差率为()。

A、10%

B、40%

C、60%

D、167%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1节>风险价值观念

【答案】:

C

【解析】: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同期望报酬率的比值。

在期望报酬率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

标准离差率的计算公式

13.下列电子支付工具中,属于电子货币的是()。

A、电子现金

B、电子支票

C、借记卡

D、电子汇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9章>第3节>电子支付的分类

【答案】:

A

【解析】:

按照电子支付的具体工具方式,电子支付可分为三大类:

(1)电子货币类,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等;

(2)电子信用卡类,包括智能卡、借记卡、电话卡等;(3)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电子汇款、电子划款等。

14.某企业开发新产品,有4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4种方案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见下表。

若决策者采用折中原则进行决策,给定最大值系数α=0.75,该企业应选择()。

A、方案Ⅰ

B、方案Ⅱ

C、方案Ⅲ

D、方案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中的折中原则。

用折中原则进行方案选择的步骤如下:

(1)找出各方案在所有状态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决策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给定最大值系数α(0α1),最小值系数随之确定为1-α,α也叫乐观系数,是决策者乐观程度的度量;(3)用给定的最大值系数α和对应的各方案最大最小损益值计算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

取加权平均最大的损益值对应的方案即为所选方案。

分别计算4种方案的加权平均值如下:

方案Ⅰ:

60×0.75+40×(1-0.75)=55;

方案Ⅱ:

70×0.75+30×(1-0.75)

15.下列薪酬形式中,不属于个人激励薪酬形式的是()。

A、计件制

B、工时制

C、绩效奖金

D、员工持股制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3节>激励薪酬与福利的设计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个人激励薪酬形式的理解。

激励薪酬一般可以分为个人激励薪酬和群体激励薪酬两种。

个人激励薪酬的主要形式包括:

(1)计件制;

(2)工时制;(3)绩效工资。

其中,绩效工资又分为绩效调薪、绩效奖金、月/季度浮动薪酬和特殊绩效认可计划四种。

选项D员工持股制度属于群体激励薪酬的形式。

16.甲公司与乙公司重组后,甲公司存续,乙公司全部资产并入甲公司,并注销乙公司法人资格,此重组采用的是方式()。

A、新设合并

B、吸收合并

C、收购

D、回购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4节>并购重组方式及效应

【答案】:

B

【解析】:

收购和兼并统称为并购,是企业外部扩展的主要形式。

其中,

(1)企业收购是指一个企业用现金、有价证券等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

(2)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的一种经济行为,兼并也称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统称为合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72条规定: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的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依据题干表述,甲、

17.国有独资公司的合并、分立事项由()决定。

A、董事会

B、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C、监事会

D、职工代表大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国有独资公司的权利机构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国有独资公司的权力机构。

国有独资公司只有一个股东,因此其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构行使股东会的职权。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但公司的合并、分离、解散、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

18.在使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时,总加权分数高于()时,表示企业对外部影响因素反应程度较好。

A、1.0

B、2.0

C、2.5

D、4.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理解。

外部评价因素矩阵(EFE矩阵)是对企业的关键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常用方法。

无论EFE矩阵包含多少因素,总加权分数的范围都是从的0到最高的4.0,平均为2.5。

总加权分数高于2.5分,则说明企业对外部影响因素能做出较好的反应,企业经营战略是积极、有效的。

19.关于绩效工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绩效工资就是指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来向员工支付相应的薪酬

B、绩效调薪也称为一次性奖金

C、绩效奖金属于绩效工资的主要形式之一

D、月绩效奖金或季度绩效奖金一般采用基本工资乘以一个系数或者百分比的形式来确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3节>激励薪酬与福利的设计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激励薪酬。

选项B错误,绩效奖金也称为一次性奖金。

20.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

A、1/2

B、1/3

C、1/4

D、1/5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5节>股份有限公司的监督机构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股份有限公司职工监事代表的比例。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的成员应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1/3,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

21.()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A、企业总体战略

B、企业成长战略

C、企业业务战略

D、企业职能战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企业战略的特征与战略管理的内涵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企业总体战略的概念。

企业总体战略一般是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它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是整个企业发展的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的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22.电子商务中双方的洽谈、签约,以及货款的支付,交货的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都在电子屏幕上显示,极大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体现了电子商务的()特点。

A、市场全球化

B、跨时空限制

C、服务个性化

D、交易透明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9章>第1节>电子商务的功能和特点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电子商务特点中交易透明化的理解。

电子商务的特点包括:

(1)市场全球化:

(2)跨时空限制;(3)交易虚拟化;(4)成本低廉化;(5)交易透明化;(6)操作方便化;(7)服务个性化;(8)运作高效化。

其中,交易透明化是指电子商务中双方的洽谈、签约,以及货款的支付,交货的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都在电子屏幕上完成,交易显得更加透明,极大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23.2016年,甲企业获得一项专利,乙企业与甲企业合同约定,以30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项专利。

所有权属乙企业所有,双方签订的合同属于()。

A、专利权转让合同

B、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C、专利实施许可转让合同

D、专利权许可经营合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4节>技术贸易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专利权转让合同的概念。

专利权转让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让与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权转让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相应价款而订立的合同。

24.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其发起人必须()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A、1/5

B、1/4

C、1/3

D、1/2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股东概述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发起人股东的资格限制。

发起人要对公司设立承担特殊义务和责任,因而其资格限制要严于一般股东。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其发起人必须一半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5.使用每股利润分析法选择筹资方式时,计算得到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水平。

A、营业利润

B、息税前盈余

C、净利润

D、利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2节>资本结构决策

【答案】:

B

【解析】:

资本结构决策即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其决策的定量方法主要有:

(1)资本成本比较法;

(2)每股利润分析法。

其中,每股利润分析法是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盈余点。

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可以分析选择筹资方式,进行资本结构决策。

26.某主管在考核期内对下属员工不断观察,用描述性的文字记录各下属工作中发生的一些对工作绩效影响较大的具体事件和行为,并以此作为对下属员工工作绩效评价的依据。

该主管采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是()。

A、民主评议法

B、关键事件法

C、评级量表法

D、平衡计分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2节>绩效考核的步骤与方法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绩效考核方法中关键事件法的理解。

关键事件法就是通过观察,用描述性的文字记录下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发生的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重大和关键性的事件和行为。

考核者运用这些长期记录下来的事实依据,对考核对象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题干中表述的该主管所采取的考核方法属于关键事件法。

27.某煤炭生产企业决定投资建立一个货运子公司,直接将生产的煤炭运送到客户指定地,该货运公司属于()。

A、企业自营物流

B、专业子公司物流

C、企业外包物流

D、第三方物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1节>企业物流的内容、分类和作业目标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专业子公司物流的概念。

企业物流活动按照物流活动的主体分为企业自营物流、专业子公司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题干中表述的货运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独立运作,属于专业子公司物流。

28.某家电生产企业拓展洗衣机功能,设计生产了新型智能洗衣机并推向市场。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这种创新属于()。

A、原始创新

B、产品创新

C、集成创新

D、工艺创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1节>技术创新的分类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产品创新的理解。

基于技术创新对象可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其中,产品创新是建立在产品整体概念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是功能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创新多维交织的组合创新。

依据题干中表述的“新型智能洗衣机”的推出可知属于产品创新中的功能创新。

29.在短时间内以最少的资源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这体现了企业生产物流()的特征。

A、流畅性

B、交叉性

C、柔性

D、节奏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企业生产物流概述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企业生产物流柔性、适应性特征的理解。

柔性和适应性是指加工制造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可调节性,即在短时间内以最少的资源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从而适应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

30.协调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作业计划

B、中长期生产计划

C、年度生产计划

D、生产计划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生产作业计划概述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

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工作的继续,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

它是协调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

31.()是企业生产控制的基础工作,是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原材料、半成品等所处位置、数量、车间之间的物料转运等进行的控制。

A、采购控制

B、在制品控制

C、投入控制

D、产成品控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4节>在制品控制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在制品控制的概念。

在制品控制是企业生产控制的基础工作,是对生产运作过程中各工序原材料、半成品等在制品所处位置、数量、车间之间的物料转运等进行的控制。

32.假定银行年利率为10%,某投资项目采取后付年金形式,投资期5年,终值为100万元。

若该项目改为先付年金的形式,每年年金数额不变,投资期不变,则该项目5年期先付年金的终值为()万元。

A、90

B、105

C、110

D、121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1节>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先付年金终值与后付年金终值的关系。

n期先付年金与n期后付年金的付款次数相同,但由于其付款时间的不同,n期先付年金终值比n期后付年金的终值多计算一期利息。

因此,5年期先付年金终值=5年期后付年金终值×(1+i)=100×(1+10%)=110(万元)。

3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  )阶段,市场营销策略以强化产品的市场地位,建立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为重点。

A、介绍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4节>产品策略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产品生命周期中成长期阶段的特点。

产品生命周期分为:

(1)介绍期

(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

其中,成长期阶段市场营销策略重点是强化产品的市场地位,建立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34.并购机制使企业管理层面临接管威胁,有利于企业降低()。

A、沉没成本

B、资本成本

C、机会成本

D、代理成本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4节>并购重组方式及效应

【答案】:

D

【解析】:

并购的效应包括:

(1)实现协同效应;

(2)实现战略重组;(3)获得特殊资产和渠道;(4)降低代理成本。

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经理是决策或控制的代理人,而所有者作为委托人成为风险承担者,由此会造成代理成本(包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和剩余损失)。

通过公开并购或代理权争夺而造成的接管,将会改选现任经理和董事会成员,从而作为最后的外部控制机制解决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

35.按商业活动的运行方式,可将电子商务分为()。

A、B2B和B2C

B、B2B、B2C、C2C、O2O、B2G、C2G

C、完全电子商务和非完全电子商务

D、区域化电子商务、远程国内电子商务、全球电子商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9章>第1节>电子商务的分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电子商务的分类。

按照商业活动的运行方式分类,可将电子商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