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1709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8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docx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docx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仿真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绪论1

1.1引言1

1.2系统研究的目的意义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

1.4主要研究内容2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系统开发关键技术4

2.1需求分析4

2.2开发工具简介4

2.3数据仓库概述5

2.4多维数据模型——星形模式7

2.5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8

第三章系统中数据库的建立9

3.1系统总体设计9

3.1.1会计生产信息社会化模拟系统9

3.2E-R模型13

3.3企业创办模块功能介绍及数据库的设计14

3.3.1功能介绍14

3.3.2企业创办模块中数据库的设计15

3.4企业交易模块功能介绍及数据库的设计17

3.4.1会计模型假设以及相关会计理论17

3.4.2企业交易模块功能介绍18

3.4.3交易模块的数据库设计19

第四章仿真系统中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的应用23

4.1仿真系统中企业交易模块数据仓库的设计23

4.1.1交易模块数据仓库的主题分析23

4.1.2数据源分析23

4.1.3交易模块的星形模式24

4.1.4交易模块的DTS包26

4.2仿真系统中数据挖掘的应用29

第五章总结31

5.1该仿真系统中数据库及数据仓库的特点31

5.2数据库及数据仓库设计过程中的难点31

5.3数据库及数据仓库设计过程中不足31

致谢32

参考文献33

附录34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要有效的行使其经济管理权利和履行经济管理义务与责任,必须依赖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

同时,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公正、公平、真实、可靠的信息。

但是,当今社会上却出现了制作假帐成风、统计数据失真、偷税漏税盛行、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

这些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和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

但其根本上是由经济信息生产的个体性造成的。

举例来说:

目前,会计账目都是由企业自己管理,这就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给制作假帐,偷税漏税埋下了附笔。

如果实现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即账目报表不再由各个企业单独管理,而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对各个企业的账目报表集中管理,从而就避免了内部处理的缺陷,而且集中管理还有助于企业之间交流信息,了解需求,还为交易的发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其实,从经济信息产生、生产和需求的角度看,经济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各个个体经济交易往来等形成的经济联系,经济信息的需要与使用是各种经济个体、有关管理机构和国家,也就是说,经济信息的产生与需求本身就是社会性的。

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基本思路就是实现经济信息生产的社会性,彻底消除经济信息来源和需求的社会性与经济信息生产的个体性的矛盾,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导致上述问题的可能性。

本系统就是要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原来由企业自身加工经济信息到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信息的社会化生产加工。

1.2系统研究的目的意义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

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因此,我们设计了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系统——会计信息生成社会化仿真系统。

会计信息生成社会化仿真系统可以实现各公司在系统中完成注册公司的全部流程(包括技术监督局、税务局等提供的项目);各公司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实际交易;各公司的会计财务有网络系统统一管理,与公司内部脱离,公司人员可登陆进行本公司财务管理;提供不同权限用户的查询要求;提供数据挖掘,实现公司间一体化链式管理,可从任意公司查询出链式的多个公司信息。

纵观20多年来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已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但从总体来看,中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大量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软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外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功能的会计软件,企业可以在市场上选购适合自己需要的会计软件包。

众多大中型企业的集中式会计信息系统逐步被利用网络等技术实现的分布式结构所替代。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深入发展,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西蒙(SimonHA)为代表的决策科学学派认为管理的核心是决策,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决策问题的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SS)等概念。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融合,国外的会计信息系统已朝着管理决策型的方向迅速发展,并在会计数据处理、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国内,会计信息系统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

我国把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开始于1979年,引起了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和理论界的关注。

1981年8月,筹建了“会计电算化研究会”,开始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有关专题研究。

两年后,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尤其是某些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认识到了计算机在会计业务上应用的重要意义,相继组织本行业内的技术力量,开发适合本行业的会计软件,并采用行政手段进行推广应用。

但由于当时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宏观上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也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多是各自为政,盲目投资,以致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其通用性、适用性差,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1988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一些专门从事会计软件开发和销售服务的软件公司应运而生,商品化的财务软件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伴随着财政部1989年《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1990年《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1995年《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大纲》以及1997年《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陆续出台,不仅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而且在全国掀起了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高潮。

许多高校开设了《会计信息系统》或《会计电算化》课程,增加了会计信息化方向研究生的招生,并开始设立会计信息化方向的博士点,加大了相关领域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软件市场和会计软件产业。

1.4主要研究内容

本系统是针对企业和政府之间能更方便、快接、准确的信息收发。

目前,会计核算的众多子系统已经使单台计算机功能发挥到了极限,并且只能使用在较小的单位,而以管理为重点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系统其数据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单位和部门。

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复杂性要求必须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

因此,完整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以核算功能为内核,以管理功能为重心、以业务类型来划分其子系统。

理论上通过软件工程系统开发理论、结构化程序设计理论、数据库理论、数据仓库理论、数据挖掘理论、会计学基本理论进行基本研究。

在技术方法上运用数据库处理技术、组件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

本论文着重论述的是系统后台数据库及数据仓库的建立,分析及查询。

系统后台数据库使用的是SQLServer2000,因为该数据库功能强大,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建库、建表、查询等功能;界面友好,易于管理相关的数据表格;其自带的AnalysisServer(分析服务)插件,可以实时分析数据仓库,提取决策支持所需的信息。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2.1需求分析

在计划建设一个网上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系统开始,我们应该充分做好对市场的调查,充分了解各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整个业务流程,了解会计人员所涉及的内容;充分了解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流程和于政府之间的税务关系,并对各种流程做出明确的需求分析。

只有这样,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系统才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最快最准确的信息,充分给企业政府带来方便,才能为该系统成为一个真正的功能型的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做好前期铺垫。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会计也随之迅速发展,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会计的需求各有不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会计的发展。

  第一,企业的所有者或潜在的投资者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决定是否向某一企业提供资源。

第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需要依据会计信息,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据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第三,债权人要求企业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以了解企业举债经营及资金流转等状况,并作为他们判断公司偿债能力及本身信贷决策的依据。

第四,供应商要根据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以决定是否继续与该企业保持业务关系。

第五,客户关心商品和劳务的质量及售后服务情况,通过分析有关会计信息,可以做出是否继续与该企业保持购买关系的决策。

第六,企业雇员需要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为此,他们要获取和了解会计信息以坚定他们为企业服务的信心。

第七,政府和其他一些机构通过企业的信息反馈,了解企业资产运营及社会资源配置情况,从而进行宏观调控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法规。

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需要各有差异;甚至在同一类别的信息需求者中,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内容也有差别。

这样,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会计工作和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推动、制约着会计活动。

但是,各个方面普遍均能使用会计,则更明显地表明了会计的技术性属性

2.2开发工具简介

本系统中数据库的建立使用的软件是SQLServer2000个人版。

该软件是Microsoft公司在数据库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产品。

它以其良好的性能、稳定性、便于管理和易于开发等优势,赢得了许多客户的喜爱,成为一个热门的数据库产品,已成为新一代网络应用程序的最佳数据库和分析解决方案之一。

而开发本系统使用的个人版是在标准版的基础上,为个人用户和小型企业量身定做的,它包含了一整套管理工具。

个人版除了可以安装在Microsoft服务器类操作系统上,还可以在非服务器类操作系统上运行,例如Windows2000专业版等。

SQLServer2000个人版支持双处理器系统,而且在性能方面为个人用户进行优化,可以处理超过5个用户同时使用。

现在介绍一下本系统所使用到SQLServer2000的主要功能。

1.完全的Web支持

SQLServer2000提供了以Web标准为基础的扩展数据库编程功能。

对XML和Internet标准的支持允许用户使用内置的存储过程以XML格式轻松存储和检索数据。

还可以使用XML更新程序容易的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

这为本系统数据库和网页的连接创造了方便。

2.数据转换服务(DTS)

在本系统中,经常要实现将其他应用程序(如Excel文件,FoxBASE表单)的数据移植到SQLServer2000数据库中,这种在SQLServer2000和其他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转换,就是导入导出数据(DTS)。

它一组图形和可编程对象,使用户可以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汲取、转换、合并。

3.Transact-SQL语言

数据库编程使用的是Transact-SQL语言。

Transact-SQL语言是SQLServer的编程语言,它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增强版本,它可用来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执行SQL语言的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控制。

本系统中数据库的建立,各个数据表的建立,结构化查询、检索使用的都是Transact-SQL语言。

4.SQLserver2000OLAP服务

OLAP(联机分析处理)是数据处理的一种技术概念。

其目的是使决策者能灵活的操纵企业的数据,以多维的形式从多方面和多角度来观察企业的状态、了解企业的变化。

通过快速、一致、交互地访问各种可能的信息视图,帮助管理人员掌握数据中存在的规律,实现对数据的归纳、分析和处理,帮助组织完成相关的决策。

该系统具体的应用将在以后的论述中具体阐述。

2.3数据仓库概述

目前,数据仓库一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著名的数据仓库专家W.H.Inmon在其著作《BuildingtheDataWarehouse》一书中给予如下描述: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对于数据仓库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予以理解。

首先,数据仓库用于支持决策,面向分析型数据处理,它不同于企业现有的操作型数据库;其次,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的数据源有效集成,集成后按照主题进行了重组,并包含历史数据,而且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根据数据仓库概念的含义,数据仓库拥有以下四个特点:

1.面向主题。

主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指用户使用数据仓库进行决策时所关心的重点方面,每个主题基本对应一个宏观的分析领域,满足该领域分析决策的需要。

因此,主题的抽取是按照分析的要求来确定的。

数据在进入数据仓库之前必须要经历加工与集成,将原始数据结构做一个从面向应用到面向主题的大转变。

2.集成的。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用于进行分析决策,要对细节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综合。

但并不是简单的汇总数据,而是在对原有分散的数据库进行数据抽取、清理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加工、汇总和整理得到的,必须消除源数据中的不一致性,以保证数据仓库内的信息是关于整个企业的一致的全局信息。

3.相对稳定的。

传统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实时更新,数据根据需要及时发生变化。

数据仓库的数据主要供企业决策分析之用,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一旦某个数据进入数据仓库以后,一般情况下将被长期保留,也就是数据仓库中一般有大量的查询操作,但修改和删除操作很少,通常只需要定期的加载、刷新。

4.反映历史变化。

传统数据库主要关心当前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数据,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包含历史信息,系统记录了企业从过去某一时点(如开始应用数据仓库的时点)到目前的各个阶段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做出定量分析和预测。

数据仓库的建设,是以现有企业业务系统和大量业务数据的积累为基础。

数据仓库不是静态的概念,只有把信息及时交给需要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供他们做出改善其业务经营的决策,信息才能发挥作用,信息才有意义。

而把信息加以整理归纳和重组,并及时提供给相应的管理决策人员,是数据仓库的根本任务。

因此,从产业界的角度看,数据仓库建设是一个工程,是一个过程。

图2-1整个数据仓库系统是一个包含四个层次的体系结构

1.数据源:

是数据仓库系统的基础,是整个系统的数据源泉。

通常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内部信息包括存放于RDBMS中的各种业务处理数据和各类文档数据。

外部信息包括各类法律法规、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的信息等等。

2.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

数据仓库的真正关键是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数据仓库的组织管理方式决定了它有别于传统数据库,同时也决定了其对外部数据的表现形式。

要决定采用什么产品和技术来建立数据仓库的核心,则需要从数据仓库的技术特点着手分析。

针对现有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清理,并有效集成,按照主题进行组织。

数据仓库按照数据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企业级数据仓库和部门级数据仓库(通常称为数据集市)。

3.OLAP服务器:

对分析需要的数据进行有效集成,按多维模型予以组织,以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发现趋势。

4.前端工具:

主要包括各种报表工具、查询工具、数据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各种基于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的应用开发工具。

其中数据分析工具主要针对OLAP服务器,报表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主要针对数据仓库。

2.4多维数据模型——星形模式

多维数据模型是数据仓库普遍采用的建模方法。

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式就是星形模式。

在应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星形模式还有很多种变化模式,现在就具体介绍一下星形模式。

星形模式是由于模式图中的实体像星星那样排列而得名的。

它有两种类型的表,即事实表和维表。

事实表(也称主表)包含的是业务数据信息,这些信息用于分析型查询,数据取值通常是可度量的、连续型的,且具有可加性,数据量可达到几百万甚至上亿条记录。

事实表中的业务数据信息可以从多个维度查看,每一个维度对应一张维表(也称副表)。

维表中包含的是相应维度的描述型信息,这些信息用作查询的约束条件,一般是离散的、描述型的,不具有可加性。

图2-2销售数据分析的星形模式

上图中PK代表主码,是表中一个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它能唯一标识表中的每条记录;FK代表外码,它只出现在一个表中,同时在另一个表中被定义成主码。

在数据仓库中,事实表的主码是组合码,维表中的主码是简单码。

事实表通过与各维相对应的外码值同维表联系在一起。

查询时通过事实表和维表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返回查询结果。

采用星形模式进行数据仓库的建模有很多优点:

首先,星形模式结构简单,表的数目也比较少,建模比较方便,且星形模式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易于决策分析人员理解和使用。

其次,数据仓库采用多维数据模型,星形模式支持这种多维数据建模,支持使用人员从不同的维度对数据进行分析。

再次,星形模式能较好的为数据仓库提供查询支持。

数据仓库本身就是企业内部一种专门的数据存储,专门用于支持分析型数据查询。

星形模式用简单的连接来定义复杂的多维数据结构,维内层次定义简单,连接路径清晰,减少了使用人员查询出错的机会。

最后,星形模式可以提高查询的速度。

事实表中通常拥有大量的数据记录,而维表往往拥有较少的数据记录。

维表很小,足以被完全缓存在内存中。

当一个大表与几个小表连接时,表连接性能较好。

2.5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技术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数据的大量积累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数据仓库以及数据库的知识发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据库的知识发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数据准备、数据挖掘、挖掘结果的解释和评估。

可以看出,数据挖掘是数据库知识发现的核心部分,它存在着许多方法和算法。

数据挖掘的研究涉及机器学习、数据库、模式识别、统计学、人工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知识获取、数据可视化等许多领域。

而数据仓库技术源于数据库技术,它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将分析决策所需的大量数据从传统的操作环境分离出来,把分散的、难以访问的操作数据转换成集中统一的、随时可用的信息而建立的一种数据库存储环境。

数据仓库为数据挖掘提供了数据基础,创造了更方便的数据条件,同时,在数据仓库中进行数据挖掘对数据挖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说,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更充分的发挥潜力。

 

第三章系统中数据库的建立

3.1系统总体设计-会计生产信息社会化模拟系统

1.主页面模块

1.1主页面模块结构功能图

 

 

图3-1系统总体层次图

1.2各主页面模块名称及功能介绍

1.2.1企业创办——company_reg

功能:

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企业从起名到正式注册成立的整个过程。

 

图3-2企业创办模块结构

起名(工商局)功能(com_ename):

主要是由工商局对名称的合法性、合理性、是否重名等事项进行验证。

根据企业拟采用的名字与企业基本情况表中已存在的名称进行核对,如有重名,则提示企业进行更改;如不重名,则进入下一步骤。

事务所评估功能(com_pinggu):

根据创立企业的相关规定,事务所对存入其指定银行的注册资本进行证实性审查,如果审查通过,则出具事务所评估报报告;否则,则无法完成企业注册登记。

 

图3-3事务所评估确认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拟成立企业发起人到事务所指定的银行存入企业注册资本,银行给出相应的存款单。

事务所根据存款单以及相应的审查,最后给出评估报告,将相关数据计入企业初始投资表,并进入下一步骤。

工商局注册功能(com_gongshang):

对拟成立的企业进行相关基本情况的登记,并将相关数据存入企业基本情况表,就合格者发给营业执照,进入下一步骤;否则,退回上一个步骤。

办理银行存款功能(com_bank):

办理银行基本存款账户,同时将企业存款从事务所制定账户转入企业存款基本账户,同时生成企业存款单。

技术监督局功能(com_jiandu):

对拟成立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在行业代码的基础上添加6位顺序码生成企业代码,并同时对企业代码进行唯一性、正确性验证。

税务登记功能(com_tax):

为拟成立企业给定税务登记编码,办理企业纳税登记,同时进行企业相应基本情况的登记,计入企业基本情况表,并生成企业初始资产负债表。

至此,企业注册登记完成,即企业创立成功。

1.2.2代码维护和管理

功能:

 

图3-4代码维护模块结构

行业代码维护:

是根据行业的变动,对行业代码表进行修改、删除和增加等操作。

地区代码维护:

是对地区代码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主要是根据有关行政部门做出的区域划分情况的变动,对地区代码表进行相应地修改和删除。

资源代码维护:

是根据资源代码的变动,对子源代码表进行修改、删除和增加等操作。

权限管理:

是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和不同的权限角色,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权限管理和维护。

非用户:

可以在工商局注册成为普通企业用户

可进行一般性查询,只涉及企业创办第四步工商注册部分内容

普通企业用户:

可查看本企业所有帐目资料,不能修改

可查看其他企业的与非用户权限相同的内容

管理员用户:

最高权限,可以对各公司帐目进行查询及修改

可以管理普通企业用户的资料

1.3交易——trasaction

功能:

在网络上实现各个企业间的经济交易,根据计算机开出的各种票据,由计算机自动为企业两方登记记帐凭证,并将相应数据存入企业记帐凭证表。

 

图3-5交易模块结构

交易处理流程步骤:

进入系统主页面,企业相关人员根据交易的不同性质,在交易下选择不同的发票格式。

根据具体的经济业务填制发票,之后按提交按钮。

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相应处理,为交易两方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并把数据写入企业记账凭证表。

1.4会计处理——action

功能:

 

 

 

图3-6会计处理模块结构

1.5查询——seek

功能:

是对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一些具有权限的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企业其他信息资源的查询。

图3-7查询模块结构图

1.6数据挖掘——wajue

功能:

挖掘国民经济各个部分之间的经济交易关系,发现资源链和价值链的走向。

 

图3-8数据挖掘模块结构

3.2E-R模型

为了把用户的数据要求清晰地表达出来。

通常要简历一个概念性的数据模型,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建立E-R(Entity-Relationship实体关联)模型。

E-R模型是一种采用E-R图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而不涉及这些实体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的概念性数据模型,主要用来描述静态的数据结构。

在E-R模型中包含“实体”、“联系”和“属性”等三个基本成分。

1.实体实体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可相互区分的事务,如用户,管理员。

E-R图中用矩形方块代表实体。

2.联系联系是实体间的关系。

联系可分为三种:

(1)一对一的联系(1:

1)

(2)一对多的联系(1:

n)

(3)多对多的联系(m:

n)

在E-R图中用菱形框代表联系。

3.属性属性的实体或联系所具有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