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数学行程问题专题训1.docx
《苏教版初中数学行程问题专题训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数学行程问题专题训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初中数学行程问题专题训1
行程问题专题训练
流水行船问题
知识梳理
1、流水行船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中的一种,遵循着行程问题中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2、流水行船问题特有的数量关系还包括以下关系: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船速-水速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例题精讲:
1、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432千米,一条船从上游甲港开到下游乙港需要18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24小时,求船在静水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
解析:
由上游甲港开到下游乙港可知是顺水航行,容易求出顺水速度为:
432÷18=24(千米/小时)
由下游乙港返回上游甲港应是逆水航行,容易求出逆水速度为:
432÷24=18(千米/小时)
根据流水行船问题的关系式可得: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24+18)÷2=21(千米/小时)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24-18)÷2=3(千米/小时)
2、甲乙两港相距90千米,一条船顺流而下要6小时,逆流而上要10小时,如果一艘汽艇顺流而下要5小时,这艘汽艇逆流而上需要几小时?
解析:
轮船的顺水速度为:
90÷6=15(千米/小时)
逆水速度为:
90÷10=9(千米/小时)
水流的速度为:
(15-9)÷2=3(千米/小时)
汽艇顺水速度为:
90÷5=16(千米/小时)
汽艇逆水速度为:
16-3-3=10(千米/小时)
逆流而上需要的时间为:
90÷10=9(小时)
3、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
现在有一机帆船,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这机帆船往返两港要多少小时?
解析:
轮船逆流航行的时间:
(35+5)÷2=20(小时),
顺流航行的时间:
(35—5)÷2=15(小时),
轮船逆流速度:
360÷20=18(千米/小时),
顺流速度:
360÷15=24(千米/小时),
水速:
(24—18)÷2=3(千米/小时),
帆船的顺流速度:
12+3=15(千米/小时),
帆船的逆水速度:
12—3=9(千米/小时),
帆船往返两港所用时间:
360÷15+360÷9=24+40=64(小时)。
答:
机帆船往返两港要64小时。
专题特训:
1、两上码头相距352千米,一条船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要11小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要16小时,求水流速度是多少?
2、一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它逆水航行了12小时,行了144千米,如果按原路返回,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3.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
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
问:
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
4、一艘客船在河里航行,顺流而下每小时行18千米,已知这艘客船顺水行2小时与逆水行3小时所行的路程相等,求船速和水速各是多少?
5、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32千米,两船从相距336千米的两港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
6、甲乙两码头间的河道长为90千米,A、B两艘客船同时起航,如果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同时而行15小时,甲船追上乙船,求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各是多少?
7、两个城市相距6000千米,一架飞机往返两地需要10小时,顺风飞行比逆风飞行少用2小时,问飞机速度和风速各是多少?
8、甲乙两个港口相距288千米,一条船从乙港口逆水而行,行了18小时到了甲港口,已知逆水船速是水速的16倍,问这条船从甲港口返回乙港口需要多少小时?
9、两港口相距432千米,轮船顺水行这段路程需要16小时,逆水每小时比顺水少行9千米,问行驶这段路程逆水比顺水多用几小时?
10、一条小河流过A、B、C三镇。
A、B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1千米。
B、C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
已知A、C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
某人从A镇上船顺流而下到B镇,吃午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又顺流而下到C镇,共用8小时.那么A、B两镇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答案与解析
1、解:
顺水速度为:
352÷11=32(千米/小时)
逆水速度为:
352÷16=22(千米/小时)
水流速度为:
(32-22)÷2=5(千米/小时)
2、解:
水流的速度为:
16-144÷12=4(千米/小时)
返回时顺水的速度为:
16+4=20(千米/小时)
3、解:
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则顺风时速度为90÷10=9米/秒,逆风速度为70÷10=7米/秒。
则无风速度=(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9+7)÷2=8米/秒
所以无风的时候跑100米,需100÷8=12.5秒。
4、解:
逆水速度为:
18×2÷3=12(千米/小时)
船速为:
(18+12)÷2=15(千米/小时)
水流速度为:
(18-12)÷2=3(千米/小时)
5、解:
336÷(24+32)=6小时
6、解:
90÷3=30(千米/小时)
90÷15=6(千米/小时)
A船速度为:
(30+6)÷2=18(千米/小时)
B船速度为:
(30-6)÷2=12(千米/小时)
7、解:
飞机顺风飞行的时间为:
(10-2)÷2=4(小时)
逆风飞行的时间为:
10-4=6(小时)
顺风速度为:
6000÷4=1500(千米/小时)
逆风速度为:
6000÷6=1000(千米/小时)
风速为:
(1500-1000)÷2=250(千米/小时)
飞机速度:
(1500+1000)÷2=1250(千米/小时)
8、解:
逆水速度为:
288÷18=16(千米/小时)
水流速度为:
16÷16=1(千米/小时)
顺水速度为:
16+1+1=18(千米/小时)
顺水航行时间为:
288÷18=16(小时)
9、解:
顺水速度为:
432÷16=27(千米/小时)
逆水速度为:
27-9=18(千米/小时)
多用时间为:
432÷18-16=8(小时)
10、解:
A
B段顺水的速度为11+1.5=12.5千米/小时,
B
C段顺水的速度为3.5+1.5=5千米/小时。
而从A
C全程的行驶时间为8-1=7小时。
设AB长
千米,有
解得
=25。
所以A,B两镇间的距离是25千米。
行程问题专题训练
路程、速度、时间三者间的关系
知识梳理:
1、相遇问题根据数量关系可分成三种类型:
求路程,求相遇时间,求速度。
2、基本关系式如下: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一个速度=速度和-已知的另一个速度
例题精讲:
1、求路程:
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两个人在距离中点1.5千米的地方相遇。
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解析:
由题意可知,当二人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1.5×2=3千米,甲比乙每小时多行(6-5)千米。
由路程差与速度差,可求出相遇时间,进而求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
(6+5)×[1.5×2÷(6-5)]
=11×[1.5×2÷1]
=11×3
=33(千米)
答:
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3千米。
2、求时间:
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一列货车由甲地开往乙地要行驶5小时;一列客车由乙地开往甲地需要行驶4小时。
如果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几小时可以相遇?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此题用与平常说法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两车的速度。
先分别求出速度再求和,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的关系,即可求出相遇时间。
200÷(200÷5+200÷4)
=200÷(40+50)
=200÷90
≈2.2(小时)
答:
两车大约经过2.2小时相遇。
3、求速度:
甲、乙两人从相距4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
甲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先出发0.8小时。
乙骑自行车,骑2小时后,两人在某地相遇。
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析:
两人相遇时,甲共走:
0.8+2=2.8(小时);甲走的路程是:
5×2.8=14(千米)。
乙在2小时内行的路程是:
40-14=26(千米);所以,乙每小时行:
26÷2=13(千米)。
列式为:
[40-5×(0.8+2)]÷2
=[40-5×2.8]÷2
=[40-14]÷2
=26÷2
=13(千米)
答:
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
专题特训:
1、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
二人第一次相遇后,都继续前进,分别到达B、A两地后又立即按原速度返回。
从开始走到第二次相遇,共用了6小时。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对开出,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
两车相遇时,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多行了20千米。
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3、甲、乙二人从相距4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走来,甲每小时走4千米,乙每小时走6千米。
相遇后他们又都走了1小时。
两人各走了多少千米?
4、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个火车站相对开出,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48.65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47.35千米。
在相遇时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多行了5.2千米。
到相遇时两列火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5、东、西两车站相距564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经6小时相遇。
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每小时快2千米。
相遇时这两列火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6、在一次战役中,敌我双方原来相距62.75千米。
据侦察员报告,敌人已向我处前进了11千米。
我军随即出发迎击,每小时前进6.5千米,敌人每小时前进5千米。
我军出发几小时后与敌人相遇?
7、快车和慢车分别从两个车站开出,相向而行。
快车车身长是180米,速度为每秒钟9米;慢车车身长210米,车速为每秒钟6米。
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的尾部离开,需要几秒钟?
8、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46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0千米。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7千米。
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甲、乙二人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
甲先出发,每小时步行5千米。
1小时后乙骑自行车出发,骑了2小时,两人相距11千米。
乙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0、东、西两镇相距69千米。
张、王二人同时自两镇之间的某地相背而行,6小时后二人分别到达东、西两镇。
已知张每小时比王多行1.5千米。
二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出发地距东镇有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解:
从开始走到第一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是一个AB之长;而到第二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总共就是3个AB之长,这三个AB之长是:
(5+4)×6=54(千米);所以,A、B两地相距的路程是:
54÷3=18(千米)。
2、解:
两车相遇时,两车的路程差是20千米。
出现路程差的原因是两车行驶的速度不同,第一列火车每小时比第二列火车多行(60-55)千米。
由此可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60+55)×[20÷(60-55)]
=115×[20÷5]
=460(千米)
3、解:
到甲、乙二人相遇所用的时间是:
40÷(4+6)=4(小时);由于他们又都走了1小时,因此两人都走了:
4+1=5(小时);甲走的路程是:
4×5=20(千米);乙走的路程是:
6×5=30(千米)。
4、解:
两车同时开出,行的路程有一个差,这个差是由于速度不同而形成的。
可以根据“相遇时间=路程差÷速度差”的关系求出相遇时间,然后再分别求出所行的路程。
从出发到相遇所用时间是:
5.2÷(48.65-47.35)
=5.2÷1.3
=4(小时)
第一列火车行驶的路程是:
48.65×4=194.6(千米)
第二列火车行驶的路程是:
47.35×4=189.4(千米)
5、解:
两列火车的速度和是:
564÷6=94(千米/小时);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
(94+2)÷2=48(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
48-2=46(千米);相遇时,第一列火车行:
48×6=288(千米);第二列火车行:
46×6=276(千米)。
6、解:
此题已给出总距离是62.75千米,由“敌人已向我处前进了11千米”可知实际的总距离减少到(62.75-11)千米。
所以相遇时间为:
(62.75-11)÷(6.5+5)
=51.75÷11.5
=4.5(小时)
7、解:
因为是以两车离开为准计算时间,所以两车经过的路程是两个车身的总长。
总长除以两车的速度和,就得到两车从相遇到车尾离开所需要的时间。
(180+210)÷(9+6)
=390÷15
=26(秒)
8、解:
如果两地间的距离减少120千米,5小时两车正好相遇。
也就是两车5小时行465-120=345千米,345千米除以5小时,可以求出两车速度之和。
从速度之和减去一辆车的速度,得到另一辆车的速度。
(465-120)÷5-37
=345÷5-37
=69-37
=32(千米)
9、解:
从相距的50千米中,去掉甲在1小时内先走的5千米,又去掉相隔的11千米,便得到:
50-5-11=34(千米)。
这时,原题就改变成“两地相隔34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
甲步行,乙骑自行车,甲每小时走5千米。
经过2小时两人相遇。
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由此可知,二人的速度和是:
34÷2=17(千米/小时)。
乙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
17-5=12(千米)。
综合算式:
(50-5-11)÷2-5
=34÷2-5
=17-5
=12(千米)
10、解:
由二人6小时共行69千米,可求出他们的速度和是(69÷6)千米/小时。
张每小时比王多行1.5千米,这是他们的速度差。
从而可以分别求出二人的速度。
张每小时行:
(69÷6+1.5)÷2
=(11.5+1.5)÷2
=13÷2
=6.5(千米)
王每小时行:
6.5-1.5=5(千米)
出发地距东镇的距离是:
6.5×6=39(千米)
应用题解题方法专题训练
转化法解题
知识梳理:
1、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去解答,这就是“转化法”。
2、转化法是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技巧,它能分散难点,化繁为简,有迎刃而解的妙处。
例题精讲:
1、有三堆棋子,每堆棋子数同样多,并且都只有黑白两色棋子。
第一堆棋子里的黑子和第二堆棋子里的白子一样多,第三堆棋子里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
。
把这三堆棋子里集中到一起,问白子占全部棋子的几分之几?
解析:
用转化的思想,将“求白子占全部棋子的几分之几?
”转化为“求黑子占全部棋子的几分之几?
”。
把第一堆里为黑子和第二堆白子交换一下,这样第一堆全部成了白子,第二堆全部成了黑子。
第二堆的黑子就占全部黑子1-
,因为每堆棋子数一样多,所以第二堆的棋子占全部棋子的
,从而可知:
全部黑子的
占全部棋子的
,即全部黑子占全部棋子的
÷
=
,所以全部白子占全部棋子的1-
=
。
2、甲从东城走向西城,每时走5千米,乙从西城走向东城,每时走4千米,如果乙比甲早1时出发,那么两人恰好在两城中间地方相遇,问东西两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析:
这道题乍看是“相遇问题”。
关键是求相遇时间,而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三个量中仅知一个量,很难求得相遇时间。
但转化成“追及问题”后,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中,可先求得路程差和速度差,再求得追及时间,即为原叙述方式中的相遇时间,这样便可求得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转化后的应用题为:
“甲乙两人从东城走向西城,甲每时走5千米,乙每时走4千米,如果乙先走1时,那么甲恰好在两城中间地方追上乙,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
(1)相遇时间4×1÷(5÷4)=4(时)
(2)两城距离5×4×2=40(千米)
答:
东西两城相距为40千米。
3、一只老鼠从A点沿着长方形边线逃跑,一只花猫同时从A点朝另一个方向沿着长方形边线去捕捉。
结果在距B点6米的C点处捉住了老鼠。
已知老鼠的速度是花猫的
,求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解析:
设想在A点处剪开,把长方形的四条边拉成一条线段,这样原问题就能转化为一般相遇问题;当花猫捉老鼠时,比老鼠多跑了6×2=12米。
设花猫捉住老鼠所行的路线为单位“1”,则此时老鼠行走的路程为
,这样(6×2)就相当于花猫行走的路程的(1-
),所以花猫行了(6×2)÷(1-
)=56米;老鼠行了56×
=44米,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为56+44=100米。
专题特训:
1、甲乙两车分别由A、B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
相遇后又各自继续前进,又经过3小时,甲车到达B地,乙车离A地还有70千米,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数的和是32,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5倍的和是122,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3、哥哥和弟弟共有人民币5.4元,哥哥用去自己钱的75%,弟弟用去自己钱的80%,两人所剩的钱正好相等,求哥哥原有多少钱?
4、加工一批零件,甲乙二人合作12天可以完成,现在由甲先工作6天,然后乙工作4天,还剩这批零件的
没完成,已知甲每天比乙少加工4个零件,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5、一项工程,甲乙合作用30天完成,甲独做24天后,甲乙两队又合作了12天,然后甲调走,乙又做了15天,完成了全部工程,如果由甲队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几天?
6、某工程由甲先做12小时,再由甲、乙两人合作,完成任务时,甲做了这项工程的
。
已知甲每小时的工作量是乙的
,问如果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几小时才能完成?
7、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加工完毕时,甲加工了这批零件的60%多30个,正好是乙的3倍,问这批零件共几个?
8、水果店里有橘子的重量比苹果多100千克。
橘子卖出
后,苹果的重量比橘子多25千克,问水果店里有橘子多少千克?
9、有两袋大米,第二袋比第一袋重6千克,已知第一袋大米重量的
恰好与第二袋大米重量的
相等,问两袋大米各重多少千克?
10、工程队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多100米,第二天修的比第一天的
多20米,第三天修了600米,正好修完。
求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
1、解:
4+3=7(小时)
70÷(1-
×7)=280(千米)
答:
A、B两地相距280千米。
2、解:
乙数:
(122-32×3)÷(5-3)=13
甲数:
32-13=19
3、解:
1-75%=25%,1-80%=20%
(1÷25%):
(1÷20%)=4:
5
5.4÷(4+5)×4=2.4(元)
答:
哥哥有2.4元。
4、解:
答:
这批零件共有240个。
5、解:
答:
甲队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90天。
6、解:
完成任务时,甲做了这项工程的
,因此可得,完成任务时,乙完成了这项工程的1-
=
;又因为甲每小时的工作量是乙的
,所以可得,乙完成这项工程的
的时间,正好相当于甲完成这项工程的
×
=
。
因此可得,甲先做12小时,完成了这项工程的:
-
=
,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用的时间为:
12÷(
-
)=32(小时)。
7、解:
因为甲加工的正好是乙的3倍,如果乙加工了1份,甲则加工了3份,这批零件共为:
1+3=4份,甲加工了这批零件的:
3÷4=
,又因为甲加工了这批零件的60%多30个,因此这批零件的个数为:
30÷(
-60%)=200(个)。
8、解:
将题目转化成:
水果店里苹果比橘子少125千克,正好比橘子少
。
因此可得,水果店里橘子的重量为:
(100+25)÷
=375(千克);苹果的重量则为:
375-100=275(千克)。
9、解:
题目中有两个单位“1”,需要进行转化与统一,把第一袋大米重量看作单位“1”,那么第二袋大米的重量是第一袋的
÷
=
,第一袋大米重量的(
-1)等于6千克,所以可求出第一袋大米重6÷(
-1)=36千克,第二袋大米重36+6=42(千克)。
10、解:
把第二天修的长度与第一天修的长度关系,转化成与全长的关系。
由题意知,第二天修的比全长的
×
多(100×
+20)米,即第二天修的比全长的
多100米,这样,这段公路全长的(1-
-
)是(100+100+600)米,所以全长为(100+100+600)÷(1-
-
)=12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