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1572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docx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docx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

的课堂教学实践

东莞市大朗镇巷头小学陈就芬陈爱华

一、本项目背景、现状分析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这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视。

《新课程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小学低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操作与交流相结合的研究对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如今,也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操作与交流训练,但并没有系统地大量地进行。

有的既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又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有的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也有不少教师让学生操作、交流仅仅只是验证自己所讲的知识,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的喜悦感不强烈,或者把知识只单纯地利用于交流或操作活动,学生实践活动的兴趣不大。

二、理论依据

所谓的“操作”,在《现代词语词典》中解释是: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

而动手实践操作,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探索,参与实践,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在动脑、动手、动口协作参与中,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形成发展性的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提高数学的意识。

本课题的动手实践操作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交流”是指学生通过思考后将动手操作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

(1)动手实践操作与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认知。

(2)动手实践操作与交流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

操作是智力的起源,实践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右脑以形象的感知、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

由于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支配,而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动口说,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从而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智力潜能。

(3)动手实践操作与交流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数学学习实际上就是对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

动手实践操作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学生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他们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动手实践操作能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参与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动手实践操作与交流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用简练的言语表达出来,归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使知识条理化,训练了说话能力又降低遗忘率。

我们创设五种操作情境,运用四种语言训练方式,构建数学课动手实践操作与交流的教学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让学生在动手尝试和交流中学习。

几年里,我们对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操作与交流的课堂探究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研究的基本过程

本课题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0年2月至2000年7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召开课题组开题会议,讨论课题组人员的分工。

(3)、调查分析我校中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操作与交流方面的情况及优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有研究价值的内容。

(4)学习和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

2、实施阶段(2000年8月至6月)

(1)2000年9月至8月:

设立一个试验班对“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展研究试验。

对研究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探索。

(2)9月至6月,在本校一至四年级实验班进行数学操作与交流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信息搜集,寻找对策,深入改革课堂教学,梳理成功的教学经验。

3、总结阶段(6月至7月)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四、创新表现。

1、研究的超前性。

我们从2000年9月开始对此课题进行研究,而9月起我市推行新课程改革,我们高兴地发现我们几年来所作的研究与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等精神是一致的。

新课标明确提出:

“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学习方式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索、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

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这体现了我们研究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对于旧教材,我们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中可操作、交流的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而现在新教材编写目的正是适应我们探究的内容,可以说我们的研究是超前的。

在此研究基础上,我们已比其它学校超前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改的实施中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我校被东莞市教育局评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2、实际途径方法体系的可行性。

从2000年起,我们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

(1)依据教材内容的抽象性和重点、难点,系统地制定了每级、每册、每单元所要达到的操作与交流的目标。

也从学具上创造,学具除了教材配套外,还有教师额外准备的学具,也有学生自己制作或从生活中准备的实物等。

(2)紧扣以下三个时机挖掘教材中可操作和交流的内容:

①在概念教学中,安排操作实践与交流;②从指导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内化新知识的时候进行实践操作活动;③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拓展学生思维,加强应用知识的能力,使教师们先从感性上重视,从教学中摸索,从实践中总结、升华。

3、探索了操作与交流相结合的小学低中年级课堂实践方法。

以往的操作教学,教师只是单纯地对知识进行交流或操作教学,不但形式单一,而且对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没得到充分的培养、发展,学习兴趣不浓。

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与说话能力,提高学习实效,我们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先操作后交流、先交流再操作或操作交流再操作交流等形式进行教学。

有些操作性内容我们也要求边操作、边交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所操作的过程,并进行交流,使操作与交流能同时得到训练,增强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我们通过创设五种情境:

①“激趣”情境;②认知情境;③探究情境;④巩固情境;⑤应用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情境)和4种语言训练方式:

①解题思路的语言训练;②书面语言阅读训练;③小组合作语言交流训练;④评价语言训练。

在教学中做到操作、思维、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边操作、边思考、边交流。

通过教师引导及学生的相互补充提炼其语言,也通过语言的锤炼达到思维的训练,真正发挥操作与交流的最佳作用。

4、创设了小学数学低中年级操作与交流考核模式的考评机制。

考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我们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改变了对学生的考评制度及方法。

我们利用成长记录袋收录探究性活动的记录,发现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提出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数学日记等等。

这样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考评内容包括笔试、交流和操作、评定学习表现等三方面。

其中对操作的考评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操作与交流试题,把自评分、互评分和老师评按30%、30%和40%计算出考评结果。

该科的学期总评分数:

笔试占50%,操作与交流占20%,平时学习占30%。

此外,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除了实物文件袋之外,还让学生建立电子文件袋(虚拟文件袋),把自己各方面的表现用声音、图像、视频、文字、数据等形式存在电脑中,这从技术上为成长记录袋评价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五、主要方法、措施、原则、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而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

如何在小学低中年级通过操作与交流加强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我们对这个问题作了实践性的探索,选择了低中年级每级

(1)、

(2)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

具体措施如下:

(一)、构建实践操作与交流相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和内容系列。

纵观小学数学教材,很多内容都可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要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就必须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中可操作、交流的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真正用好教材。

1、构建目标体系。

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低、中年级儿童心理、生理的特征和每级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实践和概括,形成各年级操作、交流的总目标体系是:

用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现实”,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也确立了低、中年级学生操作与交流而获得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目标要求:

知识技能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的数,认识万以内近似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通过摸、看、摆等手段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的位置。

数学思考目标: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交流解题思路。

解决问题目标: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学会表达解决问题时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目标:

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维过程,并能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各年级、各册、各单元的目标系列(各册、各单元目标见附件2)

2、构建内容系列。

依据教材内容的抽象性和重点、难点等,我们系统地挖掘了每册、每单元中的操作内容,使其形成系列,并从教学过程上创新,从学具上创新。

(详细见附件2)例如: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四册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操作目标

操作学具

操作与交流的情况

表内除法

(一)

1、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教材配套学具及教师准备的多种食物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帮助老师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该怎样分?

先让学生小组内观察讨论,再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总结汇报。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老师准备的糖果平均分给小组中的成员,以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初步掌握除法的意义。

图形的

变换1

让学生能辨认和判断出直角、钝角和锐角。

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较、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认识锐角和钝角。

学生准备三角板、纸等

先让学生折出一个直角,再分别折出一个比直角小和比直角大的角。

同时在纸上画出来,从而引出锐角和钝角,初步认识其特点。

再用铅笔或尺子组做一个锐角和钝角,以加深认识。

图形的

变换2

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的现象。

让学生通过拼摆、拉一拉、转一转,移一移等操作活动巩固平移、旋转的知识。

教材的配套学具

利用教室的地板砖,让学生前后左右做平移的游戏。

再用线拴上橡皮旋转一下,了解旋转的现象。

然后利用课本的教具让学生拼摆、拉一拉、转一转。

加深认识。

 

克和千克

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并让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

学生自备称的物体教师准备多种物品

让学生掂一掂大豆、图钉、乒乓球和1袋盐,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的重量。

为了巩固认识及掌握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内练习称一称桌面上物品,填好表格汇报。

找规律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教师准备各种图形卡片

给出一组图形,在小组内让学生观察,用卡片摆一摆,相互讨论、研究,找出所隐含的规律,并涂出下一个的图案。

再让学生用各种图形创设具有规律的一系列图案。

如:

在“元、角、分”的活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活动情境,举办小小交易会。

教室里摆满多种玩具、学习用品,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共同演绎生活中的商品买卖。

通过布置场景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刚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并且领略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

又如: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

利用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方格推导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培养计算各种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先准备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分别沿着长3厘米、宽2厘米(长4厘米、宽3厘米或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摆方格,看一看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等等。

其目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数学,通过操作,把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使课堂活跃化。

学生不会有一种突兀、茫然的陌生感,反而具备了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对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3、把握好让学生动手操作和交流的时机。

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操作的本质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获取知识。

我们要注意把握好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进行交流的时机。

(1)在概念教学中,安排操作实践与交流。

概念性的内容是每个知识的切入点,内容重要但有点枯燥。

要想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那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

例如:

在“垂直与平行”一课中教学“互相平行”及“互相垂直”定义时,教师是这样进行的。

教师先让学生在一张纸(一个平面)上用两条直线任意画成一个的图形,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如下:

 

再让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每个图形中每个角的度数。

接着老师提出问题思考: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得出:

有的两条直线没有相交,有的两条线直相交了,有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上面图形按相交、永不相交、及相交成直角分类,最后引导学生说出两种定义: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形、动手量出角的度数、观察、讨论、交流的形式把理解了抽象的概念。

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创造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

又如:

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的概念时,教师先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动手摆三角形、或画出一个三角形,边摆(画)边讨论如何用一句话概括出怎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三角形都有三条线段,而这样的图形不是三角形,必须要把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则是“围成”,就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这样学生通过摆、想、说得出了三角形概念。

(2)在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知识的时候,进行实践操作活动。

数学知识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更高的逻辑性和知识的严密性。

很多教学内容从难度上或是知识的推理上都是逐年递增的。

而学生学习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到的。

如果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的延伸处利用旧知识的学习方法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

以9+3为例:

<1>①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

②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

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

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①3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7根小棒是从哪里来?

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

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3>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5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

有多少种摆法?

<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

(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里拿出×与×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教师再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

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同化了认知的结合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交流思路,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在得到训练。

又如:

三年级在教学“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计算中,得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规律:

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到被除数的前两位,后面的方法也是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除到哪一位商不够1,就在那一位上写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3)让学生在拓展思维,加强应用知识的能力时进行操作、交流活动。

例如:

教师在教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求平均数”内容时,利用糖果为教具,把几个人中不同数目的糖果先集合在一起,再平均分。

即采取先合后分(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桌面上的糖果摆一摆,分一分,看还有没有其它分的方法,使每人的糖果一样多。

小组员都纷纷动手操作:

有的把多的一颗一颗移给少的;也有的以最少的为标准,把多出来的糖果合在一起,再一颗一颗地平均分……最后每人的糖果同样多。

小组操作讨论后让学生把分的方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学生陈松新想出上面第二种求平均数的出色想法,教师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松新方法”。

这样不但为学生创设了智慧发展的空间,而且也培养了合作精神、说话能力,使操作与交流真正结合到实处。

(二)、创设五种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操作交流的积极性。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的主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爱动、好玩,无意注意是该年龄段主要获取知识的途径,而且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自发的,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展起来。

中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比低年级多一些,但学生仍是相当爱玩、好动,而且现在学生好动、爱玩、爱搞小动作的比率大大增加。

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五种情境,有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构建激趣情境;有的利用实验构建认知情境;有的重温学生平时的生活情境;有的通过游戏创设巩固情境,有的通过比赛创设应用情境等等。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并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养成积极观察、认真思考动手摆一摆、动口说过程,边操作边表述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表象到内化,从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1、创设激趣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努力创设激趣情景,特别在引

入新知部分运用动画、图像、音视频等现代多媒体教学网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

例如:

教学第二册的“统计”内容时,教师先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放生日歌音乐配大象图景,师说:

“今天是象伯伯生日,有很多动物赶来帮他庆祝生日”(课件显示各种动物和大象伯伯庆祝生日的场面)。

师问:

“它们是谁呢?

(白兔、猴子、小狗、松鼠)那么多动物,究竟各种动物各有几只呢?

你们有办法知道吗?

”老师按到场的动物只数为你们小组准备好并放在桌面上,请大家小组合作摆一摆、数一数,看谁的办法最快知道各有几只?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便得出了答案。

又如:

教学第六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看课件:

一天,小明和小清在进行拼图比赛,一个上午,大家同时完成了。

小明说:

“我拼出来的是一个长方形,看起来比你的大”。

小清说:

“我拼出来的是一个正方形,看起来是比你的大”。

两人在争吵中,爸爸走过来了,说:

“其实大家拼的面积一样大”。

这时,小明和小清都摸着脑袋想不明白。

老师接着,发给学生与课件内容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研究。

创设激趣情境,实质是通过栩栩如生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解决问题,为本节的教学内容创下悬念。

2、创设认知情境。

我们主要通过实验创设认知情境。

传统教学媒体(粉笔、黑板)的局限性,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困难重重,像动画、图像、音视频等难以运用。

现在多媒体教学网络(计算机、课件、互联网……),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全新的条件,特别有利于创设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进行理解的教学情境。

现代化教学环境,我们可以构建数学教学的实验情境,在实验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探索、思考、发现、分析、归纳、类比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数学概念,理解数学定义,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例如:

教师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特征后,用课件演示:

一个女同学的凳子摇摆不定(用四边形的木凳),坐着很不舒服。

这时一位男同学走过来,说有办法帮助她。

这时课件出现了一个“悬念”:

男同学怎样帮助这个女同学呢?

同学们小组合作纷纷拿起自己的凳子发表意见、动手做做。

结果学生发现了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四边形的对角钉一条木条,制成三角形,凳子就不摇摆了。

再看课件演示,方法是一样的。

又如: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实验,先利用三角板量出各种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无论三个顶点如何变化,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将出现可能的变化,三角形的三内角的总和是180°。

还可以通过轨迹追踪,进行探究实验,发现数学规律,提出数学猜想。

现代化教学环境能清晰地表达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迅速地提供大量的信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环节,形象、生动地展现内容,而且把平时难以实验的情境也可在课件上制作,这种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大脑、口、手的发展。

3、创设探究情境。

数学的每个公式,每种解题方法都是前人辛勤研究的结晶,知识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发现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

游园活动、小小商店、小熊一家、能干的小青蛙等。

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的熟悉的情境,而在这些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我们在教学中尽量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进行教学。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把乏味数学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