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习题与解答.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1515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学习题与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细胞学习题与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细胞学习题与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细胞学习题与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细胞学习题与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学习题与解答.docx

《细胞学习题与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学习题与解答.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学习题与解答.docx

细胞学习题与解答

物质的跨膜运输一、名词解释

离子通道:

它通过允许某种特定类型的离子依靠电化学梯度穿过该通道,离子通道是一种成孔蛋白,。

这些离子通道存在于所有来帮助细胞建立和控制质膜间的微弱电压压差(参见细胞电势)细胞的细胞膜上。

主动运输:

而以上被动运输过程从而建立一定浓度梯度,生物膜两侧的环境往往维持着不对称性,故而需要一种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来其结果使这种不对称性的消除。

都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将其平衡,从而不对称性得以维持。

这种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主动运输。

协同转运:

ATP的主动运输靠间接消耗

二、填空题

______。

,另一类是_载体蛋白_______1.膜转运蛋白可分两类:

一类是_通道蛋白

压_________配体门通道和2.根据激活信号不同,离子通道可区分为__电压门通道、_____。

力激活通道_____

_____极性_大小_______和分子的___3.简单扩散的通透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的

钙______、4.根据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主动运输归纳为:

___钠钾泵_________等三种基本类型。

______泵和质子泵

_______或这一类蛋白质的帮助,吞噬泡的形成则需要__网格蛋白___胞饮泡的形成需要5.

及其结合蛋白的帮助。

____微丝蛋白

两种类型。

调节型胞吐_____________真核细胞的胞吐作用可分为_组成形胞吐和__6.

三、简答题1.简述细胞内外离子差别分布所受的两种机制调控。

1、一套特殊的膜转运蛋白的活性,

2、质膜本身的脂双层所具有的疏水性特征。

2.简述钠钾泵的工作机制。

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ATP酶活性,使ATP与酶结合,激活Na+发生变化。

在膜内侧.

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

K+与磷酸化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

其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三个Na+,转进两个K+。

四、论述题

1.画图并论述LDL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细胞的机制

LDL是一种球形颗粒的脂蛋白,能溶于血液中,能够与特定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

①LDL在质膜的被膜小窝中与受体结合;

②小窝向内出芽;

③形成被膜小泡;

④网格蛋白去聚合形成无被小泡(初级内体)

⑤内体调整pH值至酸性,使LDL与受体脱离(次级内体)

⑥受体被分拣出来,被载体小泡运回到质膜;

⑦通过膜融合,受体回到质膜再利用;

⑧LDL被分选进入没有受体的小泡;

⑨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

⑩在次级溶酶体中,蛋白质被降解成氨基酸,胆固醇脂被水解产生胆固醇和脂肪酸

知识点:

主动运输可归纳为:

由ATP直接提供能量,和间接提供能量以及光能驱动。

ATP驱动泵可分为四类:

P型离子泵、V型质子泵、F型质子泵、ABC超家族(转运小分子)

++K?

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靠间接消耗ATP所完协同转运:

是一类由Na

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吞噬泡的胞吞泡形成机制不同,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或这一类蛋白的帮助。

形成则需要有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帮助。

组成型胞吐途径、调节型胞吐途径

细胞信号转导

一、名词解释

细胞通讯:

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

应,它对于生物体发生和组织构建,协调细胞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必需的

受体:

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signaltransduction)作用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化学或物理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第二信使学说:

当信号分子和受体结合后,会导致细胞内产生一系列的反应,这些反应过程中通常也会产生一些特定的物质,这些因为第一信使的作用导致细胞内产生的胞内信号分子被称作第二信使

二、填空题

1.细胞分泌化学信号可长距离或短距离发挥作用,其作用方式分为:

__内分泌____、___旁分泌___、__自分泌____和__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____。

2.信号分子依据其溶解性通常可分为__亲脂性____和_亲水性_____。

3.受体一般至少有两个功能域,即___配体结合的区域___和___产生效应的区域___,分别具有__结合的特异____性和_效应的特异_____性。

4.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包括_cAMP(环磷酸腺苷酸)_____、__cGMP(环磷酸鸟苷酸)____、______、__三磷酸肌醇(IP3)____、__二酰基甘油(DG)

____等。

三、简答题

1.简述细胞通讯的三种方式。

化学通讯、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细胞间隙连接

2.简述类固醇激素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类固醇激素又称甾体激素。

这类信号分子与血清蛋白结合运输至靶组织并跨越质膜扩散进入细胞内,通过核孔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并改变受体构象。

3.简述双信使信号系统。

可激活两个胞内信使,分别激动两个信号通路,一个是IP3-Ca2+,一个是DG-PKC,又称为双信使系统;

四、论述题

信号通路对基因转录的激活。

cAMP试论述1.

cAMP信号通路:

细胞外信号与相应受体结合,调节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通过腺苷酸环化酶调节胞内cAMP水平的变化,将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

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活化腺苷酸化酶,导致细胞内cAMP浓度增高,激活蛋白激酶A,被活化的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转为进入细胞核,使基因调控蛋白(cAMP应答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磷酸化的基因调控蛋白与靶基因调控序列结合,增强靶基因的表达。

附加题:

一、名词解释

分子开关、G蛋白

二、简答题

1.简述由G蛋白藕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主要包括哪几种?

2.简述细胞内受体超家族的分子结构特点。

三、论述题

1.霍乱病患者会出现严重腹泻而脱水,请从信号转导角度解释原因。

知识点:

细胞通讯3种方式:

1、分泌化学信号2、接触依赖3、间隙连接

细胞分泌化学信号作用方式:

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

细胞表面受体3大家族:

离子通道藕联受体、G蛋白藕联受体、酶联受体

+肌醇三-4,,51)、二酰甘油(第二信使包括:

cAMP、cGMP、CaDAG、)IP3磷酸(受体与抑制在细胞内,细胞内受体超家族的本质是依赖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

性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处于非活化状态。

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将导致抑制性蛋白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使受体通过暴露它的DNA结合位点而被激活。

信号途径涉及的反应链:

激素-G蛋白藕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绪论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细胞学:

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2、每个细胞相对独立,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所共同组成的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经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分辨率(及计算公式)二、填空题

,电子显微________0.2um肉眼的分辨率一般为___0.2mm____,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1.

_____。

镜的分辨率为__0.2nm_

__________、、_照明系统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2.__光学放大系统________机械和支架系统

生长、____操作简单______容易培养_____模式生物通常具有8.__个体较小_、________、等特点。

繁殖快______

三、简答题

简述细胞生物学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1.

细胞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名词解释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支原体(比支原体更小的细胞,似乎不可能满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

中膜体:

又称间体或质膜体,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每个细胞内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其形状差异较大,在革兰氏阳性菌中更明显,中膜体与DNA有联系,推测中膜体可能起DNA复制的支点作用。

细胞分裂时,先形成两个中膜体,然后物质再一分为二。

古核细胞(古细菌:

)生长在极端环境中的细菌

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数量成正比,与细胞大小无关。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复旦大学2004年考研试题)

A.蛋白质B.核酸C.脂类D.无机离子E.水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相同点在于()。

(复旦大学2004年考研试题)

A.化学组成B.分裂方式C.细胞壁成分D.细胞大小E.无相同之处

3.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湖南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

A.蓝藻和酵母菌B.蓝藻和硝化细菌C.绿藻和根瘤菌D.水绵和紫菜

4.关于病毒的增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

A.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B.病毒的核酸和病毒蛋白质均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C.病毒是否侵染细胞主要取决于病毒表面的识别结构

D.存在以RNA为模板反转录为DNA的过程

5.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南开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

A.现有资料表明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自然界真核细胞的个体数量比原核细胞多

B.真核细胞有一个复杂的骨架体系,原核细胞内并没有明显的骨架系统

C.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有严格的时空关系,并具有多层次的调控

D.真核细胞内膜系统分化,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区域化和专一化,各自行使不同的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细胞大小、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复旦大学2003、2004年考研试题)

鸟类卵细胞是最大的细胞B.牛的肝细胞比小鼠的肝细胞大得多A.

C.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D.细胞大小变异很大

三、填空题

1.一个球形细胞若大小(直径)增加10倍,则其比表面积(表面积除以体积)减少_100___倍。

2.___支原体________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

(郑州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

3.在细菌细胞内除了核区DNA外,还存在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称为____质粒_______。

(郑州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

4.细菌的中膜体是由___细胞质膜内陷_____而成,可能的功能是____DNA复制的_支点作用______。

(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考研试题)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细胞体积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从3个方面进行探讨1、细胞的体积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关系

2、不论细胞体积大小相差多大,但各种细胞核的大小相差却不大

3、细胞内物质的交流运输与细胞体积有关,细胞内的物质从一端向另一端运输或扩散是有时间与空间关系的。

五、论述题

1.举例并论述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红细胞呈中央凹陷圆饼状,无细胞核无其他细胞器,红细胞主要结构是细胞质膜包被着血红蛋白)

有学者打算将古核细胞单列为除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之外的另一类,试2.论述理由。

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

知识点:

原核细胞的两个代表细菌和蓝藻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1、以脂质及蛋白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体系

2、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体系

3、由蛋白质分子组装构成的细胞骨架体系

细胞质膜与细胞表面

一、名词解释

细胞质膜:

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流动镶嵌模型脂:

主要强调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

膜骨架:

膜骨架是指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

1.细胞膜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是()。

(复旦大学2004年考研试题)

A.磷脂B.胆固醇C.糖脂D.神经节苷脂E.唾液酸

2.有关膜的不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南开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

A.无论是膜内蛋白还是膜外蛋白,在质膜上都呈不对称分布

B.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生理功能的保证

C.膜蛋白和糖类在细胞内外层是不对称的,但膜脂是对称分布的

D.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指每个膜蛋白在细胞膜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3.不能用于研究膜蛋白流动性的方法是()。

(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

A.荧光抗体免疫标记B.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C.光脱色荧光恢复D.荧光标记细胞融合

三、填空题

1.膜脂主要包括__膜脂______、__磷脂______、__胆固醇______等3种类型。

其中,磷脂又可分为两类:

___甘油磷脂_____和___鞘磷脂_____。

2.甘油磷脂包括__卵磷脂______、__磷酯酰丝氨酸______、_脑磷脂_______、磷脂酰肌醇________。

5.根据膜蛋白分离的难易程度及其与脂分子的结合方式,膜蛋白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

__外在膜蛋白______、___内在膜蛋白_____和__脂锚定膜蛋白______。

四、简答题

1.简述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主要特征。

简述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

2.

简述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

3.

五、判断题年考研试(南京师范大学20061.脂肪酸链靠近极性头部的部分摆动较小,尾部摆动较大。

题)对对脂肪链越短,则膜脂的流动性越大。

(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2.

若改变处理血影的离子强度。

则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条带消失,说明这两种蛋白不是内3.

对(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考研试题)在膜蛋白。

2003年考研试题)错4.细胞质膜是一种非选择性透膜。

(山东农业大学

知识点:

膜脂的运动方式1、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2、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3、脂分子尾部的摆动4、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膜的流动性(P92)

与磷脂分子结合限制其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双重调节作用。

胆固醇的作用是防多数情况下,又有将磷脂分子隔开使其更易流动的作用。

运动,止膜脂由液相变为固相,以保证膜脂处于流动状态。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名词解释

电子传递链、

原初反应:

光合色素分子从被光激发至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分子伴侣

二、简答题

1.简述参加叶绿体组成的三种蛋白质来源。

①由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②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③由核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和RNA、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

这两种细胞器均有自我繁殖所必需的基本组分,具有独立进行转录和转译的功能。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

细胞核与发育成熟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精确的、严格调控的生物学机制。

在二者协同作用的关系中,细胞核的功能更重要,一方面它提供了绝大部分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它具有关键的控制功能。

也就是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而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所以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知识点:

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彼此平行的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囊状结构。

外膜起界膜作用,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外膜和内膜将线粒体分割成两个区室:

一个是内外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膜间隙,另一个是内膜所包围的空间称为基质

内膜的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

电子传递链:

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传递电子的一组酶的复合体,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组成,他们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成传递链,称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是典型多酶体系。

电子通过呼吸链的流动称为电子传递

ATP形成机制——氧化磷酸化:

指在呼吸链上与电子传递相藕联的由ADP被磷酸化形成ATP的酶促过程。

氧化磷酸化是需氧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TP生成的主要途径。

叶绿体由三部分构成:

叶绿体膜、类囊体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称为基质。

光合作用2个过程:

光反应,碳同化反应(固碳反应)

光反应包括原初反应和光合磷酸化两个步骤,类囊体膜上,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进而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同时产生氧气。

固碳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酶促化学放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将CO2还原为糖,即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最终,储存于有机物中。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P148).

光系统是指光合作用中光吸收的功能单位。

光合磷酸化分为非循环和循环两种类型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内共生和非共生学说

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溶酶体:

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状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可分为:

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残余体)

二、简答题

1.简述内质网的功能

1、蛋白质的合成是糙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

a、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b、膜的整合蛋白c、构成内膜系统细胞器中的可溶性驻留蛋白

2、光面蛋白质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3、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

4、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

5、内质网的其他功能

知识点:

N-连接与O-连接的寡糖比较(P188)

细胞骨架

一、名词解释

分子马达:

主要是指依赖于微管的驱动蛋白、动力蛋白和依赖于微丝的肌球蛋白这三类蛋白质超家族的成员。

微管组织中心:

微管的组装可以分为成核和延伸两个阶段,在活细胞内,能够起始微管的成核作用,并使之延伸的细胞结构

动粒微管:

连接染色体动粒与两极的微管

二、简答题

1.简述细胞骨架的功能。

机械支撑与空间组织作用、参与几乎所有形式的细胞运动(肌肉收缩、变形运动、细胞迁移、染色体向极运动、纤毛及鞭毛运动、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的运输、细胞质内生物大分子的不对称分布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肌肉收缩的滑动模型。

2+的释放——原肌球蛋白位移——肌动蛋白丝与肌?

?

?

?

动作电位的产生——2+的回收球蛋白丝的相对滑动——?

?

a

知识点:

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中间丝

肌球蛋白的马达结构域包含一个微丝结合位点和一个具有ATP酶活性的ATP结合位点。

微丝的主要结构成分是肌动蛋白

肌动蛋白单体由单个肽链折叠而成,外观呈蝶状结构,中央有一个裂口,裂口内部有ATP结合位点和Mg2+结合位点。

在体外组装过程中有时可以见到微丝的正极由于肌动蛋白亚基的不断添加而延长,而负极则由于肌动蛋白亚基去组装而缩短,这一现象称为踏车行为。

胞质分裂环:

胞质分裂环是有丝分裂末期在两个即将分裂的子细胞之间产生一个对细胞质起收缩作用的环。

微管及其功能(P280)

从结构上看,细胞内的微管有3种类型,他们是单管、二联管、三联管

作用于微管的特异性药物:

秋水仙素和紫杉醇

大多数驱动蛋白成员的马达结构域在重链的N端,只有少数几个位于重链的中部,这两类驱动蛋白所介导的物质运输的方向是从微管的负极向正极移动。

也有少数驱动蛋白的马达结构域位于重链的C端,这类驱动蛋白的运动方向与前两类的相反,是从微管的正极向负极移动。

纺锤体和染色体运动1、动粒微管2、极微管3、星体微管

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名词解释

核纤层、

染色质: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间期细胞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端粒、核型

三、简答题

2.简述染色质组装的多级螺旋模型。

三、论述题)的结构要点。

试论述核小体(1.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1、体以及一个分子的蛋白H12、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小体的盘状核心颗粒,相对分子质量100310×H,由四个异二聚体组成,包括两个H2A·H2B和两个H3`475圈。

组蛋白H3、146bp的DNA分子超螺旋盘绕蛋白八聚体1.起1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20bpDNA,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稳定核小体的作用4、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相连,典型长度60bp,不同物种变化值为0~80bp不等。

低等植物1~4um知识点:

高等动物细胞核直径5~10um,高等植物5~20um,细胞核由核被膜、核纤层、染色质、核仁、核体组成。

核核纤层紧贴内层核膜下,是一层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状结构,它与胞质中间丝、

内骨架有密切联系。

为RNA/DNA,:

1,非组蛋白与DNA之比是0.6:

1组蛋白与DNA含量之比近于10.1:

1(与与非组蛋白(与DNA结合蛋白包括两类:

组蛋白DNA结合但没有序列特异性)

特定DNA序列或组蛋白结合)用相对处于伸缩状态,常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

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异染色质是指间期核中,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那些染色质。

中期染色体4种类型:

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染色体、亚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