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1424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

《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

柳州市钦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柳州市、钦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整理制作:

青峰弦月工作室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说文解字》:

“书,箸也。

从聿,者声。

”《释名·释书契》:

“书,亦言著也,著之简、纸永不灭也。

”《广雅·释言》:

“书,记也。

”简言之,书者,用笔记事,用笔说话也。

记事在先而说话在后。

文字之发明首先用于记事,最早记事是“史官”用笔(聿)书于简册,是谓“策书”。

《书·顾命》:

“太史秉书,御王册命。

”此书即记事,记载前事之册书。

大册为典。

而所谓大册,就是庄子所谓“先王之陈迹”,就是《尚书》所载“典、诰、誓、命、训、谟”之属,《诗经》之“大雅”及“颂”等。

《书·多士》: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说明商代已开始用简记事,或者说我国以简作为书写材料的历史是商代开始的。

春秋以降,人文发育,精神自觉之后,人们开始用笔说话,用笔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真正意义上的书由此诞生。

孔子师生集团把左史右史们所记“先王之陈迹”编辑(“论”、“次”、“修起”)为“经”,以开化、指导后人。

他们把左史即太史所记占筮档案编为《易经》;把右史即内史所记先王之“事”、之“志”、之“行”,分别编为《书经》、《诗经》和《礼经》。

孔子等为什么从无数的简册或曰原始记录、原始档案中选择出此四种,进行编辑,进而把它们上升为经典呢?

原因很简明:

《易》旨在追寻生命的由来,探索“性命之理”,“幽(阴)明(阳)之故”,旨在明“天道”,预知天意,以期得到上天的帮忙护佑。

故可以把其价值意义概括为“天道可知”。

而“《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庄子·天下》),我们了解氏族先王(圣人)之“事”、之“志”、之“行”,就可以启迪智慧,提高修养,像“先王”圣人那样达到生命的理想境界。

故可以把其价值意义概括为“圣人能及”。

又何以证明天道可知,圣人能及?

孔子在“论”、“次”、“修起”三项工作基础上,又做了第四项工作:

“作”,作《春秋》。

孔子以他所居鲁国的史实为《易》、《书》、《诗》、《礼》四经,即为“天道可知,圣人能及”八字提供事例史证。

于是中华原典“五经”——中国最早的书终于诞生。

“五经”的诞生是孔子师生集团为中华民族作出的重大贡献。

它们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国文化的所有产品均由之产生,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由之逐渐形成。

经以载道。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随之,解释“经”的“传”,实践落实“经”的“子”,相继问世。

“传”者即《礼记》、《左传》、《公羊》、《谷梁》之类;“子”者即《论语》、《孟子》、《孝经》、《尔雅》之属。

而“子”以孔子为首,包括老子、庄子、孟子等先秦诸子,以至汉代董仲舒、淮南子之流,释(佛)子最后参入。

于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中华民族的思想理论大体系构成了,中国经书的大体系构成了,国学的核心构成了。

(选自“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序《开化的要津,进步的阶梯》,作者张辛)

1.以下关于“五经”价值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的价值意义是“天道可知”。

编此书,目的是使人们能追寻生命的由来,探索“性命之理”,“幽明之故”,明“天道”,预知天意,以期得到上天的帮忙护佑。

B.《诗》、《书》、《礼》的价值意义是“圣人能及”。

编这些书,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先王之“事”,之“志”,之“行”,从而启迪智慧,提高修养,达到生命的理想境界。

C.《春秋》的价值意义在于为《易》、《书》、《诗》、《礼》提供史实。

编此书,目的是借鲁国的史实来印证《易》、《书》、《诗》、《礼》中所涉及史实的真实性。

D.“五经”是中华原典,是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书。

它们的诞生,是对中华民族作出的重大贡献。

它们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国文化的所有产品均由之产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多士》中“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一语可以说明:

我国以简作为书写材料的历史是商代开始的;换句话说,商代已开始用简记事。

B.孔子师生集团把左史右史们所记“先王之陈迹”编辑为“经”。

这里所谓的“先王之陈迹”,包含太史所记的占筮档案和内史所记的先王之“事”、之“志”、之“行”。

C.《礼记》、《左传》、《公羊》、《谷梁》之类,属于解释“经”的“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之属,属于实践落实“经”的“子”。

D.以孔子为首,包括老子、庄子、孟子等的先秦诸子,加上其后的董仲舒、淮南子、释(佛)子,一同构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中华民族的思想理论大体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之发明,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书的诞生。

因为文字之发明首先用于记事,若人们尚处于用笔记事阶段,未开始用笔表达思想情感,那就不能说有真正意义上的书。

B.《诗》、《书》、《礼》的价值意义都是“圣人能及”,在引导人们启迪智慧、提高修养、达到生命的理想境界方面,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并无二致。

C.秦汉以前的国学典籍,各具功用,分类别,有层次,有条贯,成体系,且呈动态发展态势。

国学学者应该把握这一体系,了解这一发展过程。

D.书在中国诞生的历程充分说明:

书是人类的创造,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体现,是精神自觉的产物。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12分)

在作品中不朽——纪念李伯安先生

孟会祥

李伯安先生的画,使我从十几年前看到的第一眼起,就被震撼。

这种震撼,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减。

2014年5月2日,我收到好友黄天奇先生的短信,他说,这一天是伯安先生逝世十六周年纪念日。

我的心一揪,一种郁结不散的压抑感攫紧了我。

李伯安先生是河南洛阳人,生于1944年,是20世纪末一位漠视功名、不求闻达、默默耕耘于国画人物之苑的艺术赤子。

他广采博纳,融汇中西,大大地丰富了国画人物艺术语言的表现力。

他痴情于北方老农,画风老辣而雄放。

李伯安讷于言辞,平生不惯世路。

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精神和才华才全部集中于艺术。

他执意西行,义无反顾地画,先受知于东瀛人西部基夫。

西部基夫死后,又受知于作家兼画家冯骥才。

李伯安什么也不需要,只欣慰于得到鼓励,便有豪情万丈的创作激情。

作为黄河之子,从1988年起,他就将目光转向黄河,用人物画来表现黄河的精神。

他起初的设想是画一幅黄河自源头至入海口的长卷,然而一旦动手,方知工程过于巨大,遂将表现内容缩至仅画河源一段。

他先后三次奔赴黄河之源,去探寻藏民生活的奥秘和风情。

十年艰辛,几易其稿,终于基本完成了这幅高1.9米、长122米的长卷。

由于画中的藏民生活在黄河之源,而黄河又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因此该画定名为《走出巴颜喀拉》。

全画描绘了266个神态各异的藏族人物,分“圣山之灵”、“开光大典”、“朝圣”、“哈达”、“玛尼堆”、“劳作”、“歇息”、“藏戏”、“赛马”、“天路”等十个部分。

精彩绝伦的画面,犹如一曲曲气势恢宏的高原生命赞歌。

一组组苍茫凝重的艺术形象和浩然大气的节奏安排,寄寓了大河东流去的万古豪情,彪扬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并能够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黄河文明。

高昂的立意,恢宏的气象,精湛的刻画,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使《走出巴颜喀拉》当之无愧地跻登中国人物画经典之列。

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的杰出之处,一为大,一为新。

通常,中国艺术长于短章,缺少宏大叙事;长于闲逸轻灵,短于深厚壮丽。

《走出巴颜喀拉》深厚的人文背景是黄河与五十六个民族吾土吾民的历史与精神。

李伯安借助对藏族人物的刻画,唤醒了人们久已尘封的宗教般的情愫,庄严而又肃穆。

建立在素描基础上的准确造型,与刻符、岩画、雕塑、舞蹈等原始艺术融会贯通,三代秦汉的民族血气,顿还旧观。

其人物面部表情的处理细腻精到,而衣着、场景又大笔渲染,整个画面工细到极致,又写意到极致,似有笔有墨,又似无笔无墨,中西交汇,法度全新,现代美术的瑰丽,在此呈现。

毫不夸张地说,如此史诗般的作品,李伯安之前没有,李伯安身后至今没有。

有的评论家把李伯安的《走出巴颜喀拉》与蒋兆和的《流民图》相提并论,良有以也。

1998年5月2日,李伯安猝然倒在这幅长卷之前。

像《红楼梦》伟大的残缺一样,《走出巴颜喀拉》的第十部分只是草稿。

为了心中的艺术,李伯安把自己完完全全融进了巴颜喀拉那漫天皆白寥廓无垠的圣境……想李伯安先生一生郁郁,乐荣有限,而天地不仁,偏偏不假其年!

在世之时,魂牵梦萦的是画;撒手之际,恋恋不舍的也是画。

他将灵魂熔铸于画中,升华于画中,他也在作品中不朽!

冯骥才这样评价他:

“在中国画令人肃然起敬的高度上,站着一个巨人。

今天的人更多是认定他的艺术成就,而将来的人一定会更加看重他的历史功绩。

因为只有后世之人,才能感受到这种深远而永恒的震撼。

(选自《名人传记》2014年第09期)

【相关链接】

①李伯安,郑州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曾任小学教师、工厂美工,1975年后在河南人民出版社、黄河文艺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任编辑。

擅长人物画。

②李伯安生前很低调。

长期从事美术编辑工作。

就连数次到青藏采风,还是向单位请了长假的。

为人实在,不献媚附势,从不把所谓权威机构当作晋身之阶,从不把精力消耗在炒作、包装上,没有办过自己的画展,没有出过自己的画册。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主标题是“在作品中不朽”。

作者所谓的“不朽”,既是指李伯安的高洁品质不朽,也是指李伯安崇高的艺术追求和伟大的艺术成就、历史功绩不朽。

B.第一段,作者叙述了自己的两次心灵波澜:

一是初看李伯安画时的“震撼”,一是接到朋友关于李伯安逝世纪念日的短信时的“压抑”。

前后对比,突显李伯安对自己的影响。

C.第二、第三两段,概述李伯安的艺术人生。

这两段既写及他超拔出尘的为人,也写及他在绘画上的经历、际遇、风格,点明他昂扬的创作激情和崇高的艺术追求。

D.文末,作者直接引用了冯骥才对李伯安的评价。

这一是因为冯骥才是李伯安的知音;二是因为冯骥才对李伯安的评价与前文内容相契合,与作者自己对李伯安评价很近似。

5.作者为何要插入“通常,中国艺术长于短章,缺少宏大叙事;长于闲逸轻灵,短于深厚壮丽”这番议论?

(3分)

6.为什么说李伯安的画作《走出巴颜喀拉》是“史诗般的作品”?

(6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14分)

洗手间里的晚宴

周海亮

保姆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

她是单身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

那天,主人要请很多客人吃饭。

他对保姆说:

“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点儿,晚一些回家?

”保姆说:

“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

”主人说:

“那您把他也带过来吧……”保姆急匆匆地回家,拉了儿子就往主人家赶。

保姆说:

“带你参加一个晚宴。

保姆把儿子关进主人家的书房。

她说:

“你先待在这里,晚宴还没有开始,别出声。

不断有客人来到主人的书房。

或许他们知道男孩是保姆的儿子,或许并不知道。

他们亲切地拍拍男孩的头,然后翻看主人书架上的书。

男孩安静地坐在一旁,他在急切地等待着晚宴的开始。

保姆不想让儿子破坏聚会的快乐气氛,更不想让年幼的儿子知道主人和保姆的区别、富有和贫穷的区别。

后来,她把儿子叫出书房,并将他关进主人的洗手间。

主人有两个洗手间,一个主人用,一个客人用。

她看看儿子,指着一个洗手间:

“这是单独给你准备的房间。

”然后又指指洗漱台:

“这是一张桌子。

”她从怀里掏出两根香肠和一个面包,放进一个盘子里。

“这是你的,”她说,“现在晚宴开始了。

盘子是主人家的厨房里的,香肠和面包是她在回家的路上买的。

她已经很久没有给儿子买香肠了。

男孩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也没见过洗手间,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大理石洗漱台。

他闻着洗涤液和香皂的淡淡香气,幸福极了。

他坐在地上,将盘子放在马桶盖上。

他盯着盘子里的香肠和面包,唱起歌来。

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突然想起保姆的儿子。

他去厨房问保姆,保姆说:

“也许是跑出去玩了吧。

”主人看保姆躲闪着目光,就在房子里寻找。

终于,他顺着歌声找到了洗手间里的男孩。

那时,男孩正将一块香肠放进嘴里。

他愣住了,问:

“你躲在这里干什么?

”男孩说:

“我是来这里参加晚宴的。

我正在吃晚餐。

”他问: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男孩说:

“知道,这是为我准备的房间……妈妈说,主人会为我准备最好的房间。

”他指了指盘子里的香肠和面包:

“你想陪我一起吃吗?

主人默默走回餐桌前,对客人们说:

“对不起,失陪了,我得先去陪一位特殊客人。

”然后,他从餐桌上端走两个盛着食物的盘子,来到洗手间门口,礼貌地敲门,得到男孩的允许后,推门进去,把盘子放到马桶盖上。

他说:

“这么好的房间,不能让你独占,我们共进晚餐。

他和男孩聊天,唱歌。

他们吃了很多东西,唱了很多歌。

不断有客人敲门进来,向主人和男孩问好,递给男孩美味的饮料和烤得金黄的鸡翅——他们露出夸张和羡慕的表情。

后来,他们干脆挤到洗手间里,和男孩一起唱歌。

多年后,男孩长大了。

他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不富有,但多次掏钱救助穷人,从未留名。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标题“洗手间里的晚宴”是个偏正短语,虽结构简单的,但定语“洗手间里”与中心词“晚宴”搭配在一起,就有强烈的悬念效果,能吸引读者。

B.女保姆唯恐儿子破坏主人家晚宴的气氛,先后把儿子关进主人家的书房和洗手间,这看似是对工作负责,实质上只能暴露她等级观念重,自卑感强烈。

C.本故事生活内涵较丰富,有时代特征,在情节安排、情境设计、人物关系设计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匠心,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较有表现力。

D.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如果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懂得了富有和贫穷的区别,懂得了主人和保姆的区别,那么他(她)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不良影响。

E.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过程和结局,虽然合理,但还是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

与其说真有这样的故事,还不如说作者希望发生这样的故事。

8.有人说:

“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突然想起保姆的儿子”这句话看似突兀,其实不然。

请为这一说法找理由。

(3分)

9.末段说“男孩长大了”。

在本文中,“长大了”意味着什么?

是哪些因素确保了这个男孩“长大”?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鬷(zōng)字总之,赵州临城人。

七岁丧父,哀毁过人。

既长,状貌奇伟。

举进士,授婺州观察推官。

代还,真宗见而异之,特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祁县、通判湖州。

再迁太常博士、提点梓州路刑狱,权三司户部判官。

使契丹还,判都磨勘司。

以尚书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上言:

“方调兵塞决河,而近郡灾歉,民力雕敝,请罢土木之不急者。

”改三司户部副使。

枢密使曹利用得罪,鬷以同里为利用所厚,出知湖州,徙苏州。

还为三司盐铁副使。

时龙图阁待制马季良方用事,建言京师贾人常以贱价居茶盐交引,请官置务收市之。

季良挟章献姻家,众莫敢迕其意,鬷独不可,曰:

“与民竞利,岂国体耶!

”擢天章阁待制、判大理寺、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安抚淮南,权判吏部流内铨,累迁刑部。

益、利路旱饥,为安抚使,以左司郎中、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戍卒有夜焚营、杀马、胁军校为乱者,鬷潜遣兵环营,下令曰:

“不乱者敛手出门,无所问。

”于是众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余人,即戮之。

及旦,人莫知也。

其为政有大体,不为苛察,蜀人爱之。

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景祐五年,参知政事。

明年,迁尚书工部侍郎、知枢密院事。

天圣中,鬷尝使河北,过真定,见曹玮。

玮谓曰:

“君异日当柄用,愿留意边防。

”鬷曰:

“何以教之?

”玮曰:

“吾闻赵德明尝使人以马榷易汉物,不如意,欲杀之。

少子元昊方十余岁,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

吾尝使人觇元昊,状貌异常,他日必为边患。

”鬷殊未以为然也。

比再入枢密,元昊反,帝数问边事,鬷不能对。

及西征失利,议刺乡兵,又久未决。

帝怒,鬷与陈执中、张观同日罢,鬷出知河南府,始叹玮之明识。

未几,得暴疾卒。

赠户部尚书,谥忠穆。

鬷少时,馆礼部尚书王化基之门,枢密副使宋湜见而以女妻之。

宋氏亲族或侮易之,化基曰:

“后三十年,鬷富贵矣。

”果如所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

B.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

C.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

D.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殿试及第者的称呼。

B.“益、利路”中的“路”,在宋代指由朝廷主导修筑的,连接各府、州、军、监的道路。

C.“知”意谓主持,掌管。

“知益州”意即担任益州长官。

D.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

“景祐”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12.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鬷积极建言献策。

他在兼任侍御史知杂事时,曾向朝廷建议:

由于要调集军队堵塞黄河决口,邻京各郡灾荒歉收,民力损耗,因当把不紧急的修造项目废止。

B.王鬷正直敢言。

龙图阁待制马季良曾提议在官府设置购销茶盐的机构。

因马季良与章献太后是姻亲,没人敢反对;唯独王鬷直言那是与民竞利,不成体统。

C.王鬷善于治安维稳。

他主管益州时,有戍卒作乱。

他派兵包围兵营,传话说:

不作乱者只要不轻举妄动,走出营门,就不予追究。

戍卒出来后,他查出作乱者并严惩。

D.王鬷太自负,并因此犯了错误。

曹玮曾提醒他提防元昊,但他不以为然。

后来元昊造反,皇上屡问边事,他竟不能作答,因此被罢去枢密院主事之职。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枢密使曹利用得罪,鬷以同里为利用所厚,出知湖州,徙苏州。

还为三司盐铁副使。

⑵枢密副使宋湜见而以女妻之。

宋氏亲族或侮易之,化基曰:

“后三十年,鬷富贵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①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销得:

值得。

②梁广:

古代画家,擅画海棠。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海棠是大自然的娇美女儿——诗的首句,诗人就着意突出了这一点。

他将春风拟人化,写春风殷勤尽心,动用最鲜艳的色彩,为海棠仔细涂抹打扮。

B.颔联,极写海棠的最美时刻:

海棠本就娇美,经春雨浸润,则越发秾丽;海棠未开时和盛开后也自迷人,而“欲开时”,则如少女含羞,面带红晕,分外妩媚娇娆。

C.颈联虚写。

想象美丽的莫愁女临窗欣赏海棠,自愧不如,竟懒于粉黛梳妆;想象绘画大师梁广面对海棠,本已备好丹青,却因过于沉迷,竟错过了画海棠的最佳时机。

D.“朝醉暮吟”与首联“携觞与赋诗”前后呼应,写诗人自己欣赏海棠时饮酒赋诗、流连忘返的情态。

“羡他……”句的“羡”,是羡慕海棠美得招蜂引蝶。

E.本诗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既表现诗人对海棠的自然美的诚挚歌颂,也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不愧为吟咏海棠的名篇佳作。

15.为了刻画海棠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⑴《木兰辞》“,”两句,用军营的艰苦环境烘托了木兰的英武形象。

⑵《琵琶行》“,”两句,描写琵琶女演奏动作已毕,而听众们仍沉浸于音乐情境,久久不能自拔。

⑶庄子《逍遥游》描写了大鹏高飞。

后人从其中“”一句中提炼出成语“扶摇直上”。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每到夏天,关于大学生宿舍是否该装空调的话题,似乎都会在媒体出现。

其实,参照当今普通百姓的生活需求,大学生们要求在宿舍装上空调,实在算不得不情之请。

②台湾统一集团总裁林苍生日前接受专访时,批评岛内政治人物师心自用,岛内充斥投机的假理念。

在恶斗内粍、缺乏愿景的情况下,台湾人民自然深感失望。

③国际上很多媒体都把中国的歼-20与美国的F-22等量齐观。

但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戈德芬竟然不了解歼-20的先进性,他认为歼-20与美国已退役的F-117A属同等水平。

④合肥市检察院依法对周继美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向合肥中院提请抗诉。

检察机关认为,法院对于周继美案的定性、认定事实部分基本恰当,但罚不当罪。

⑤人世间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的重逢——这句话有口皆碑。

但总有不少人对自己人生中的“遇见”不珍惜:

不珍惜友谊,不珍惜爱情,甚至不珍惜亲情。

A.②④B.③⑤C.③④D.①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年,体现在某些官员身上的高智商地说假话、超精致地谋私利的现象,非但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比辛亥革命前严重,甚至比改革开放初期更严重。

B.瓮安事件的重要教训,一是县区领导干部主动到群众中倾听群众呼声,防微杜渐的意识强;二是相关部门各级官员及时到位,履行好肩负的责任。

C.大宇是韩国国内能够提供核材料、核技术的几家主要公司之一。

韩国倘若真要自行研发核武器,特朗普集团就有可能凭借与大宇的合作关系而获得丰厚利润。

D.通过种种渠道,我们努力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使国际社会了解到,真正的中国,自古以来就尊重自然,热爱生命,崇尚和平,开放包容,优雅大度。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西学东渐,明晰和严格的学科分类,带给我们的是明快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它使研究方法趋于简洁,便于运用,①很快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模式被遗弃,②被当作落后的思想方法而受到批评。

更严重的是,③西方文明的学术霸权对中国学术的压迫,中国学术思维赖以生存的土壤被荒漠化。

其实,思维方式无所谓优劣。

我们并不否认西学学科分类的科学性,④,我们也要看到,它也是有弊病的。

而它的弊病恰恰可以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加以弥补。

⑤,我们不能妄自菲薄,⑥不能把自己的长处丢掉。

A

反而

甚至

因为

而且

因此

B

因而

甚至

由于

但是

所以

C

所以

并且

鉴于

不过

当然

D

故而

并且

为了

同时

为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一般地说,“智慧”不同于单纯“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

⑴。

“知识”要求广,“智慧”要求新;只死读书,有“知识”而无己见、无创意,也不算是有“智慧”。

但⑵:

“智慧”必须有“知识”作基础,“智慧”包摄“知识”而又超越“知识”,⑶。

21.以下是某校“青藤”文学社的活动构想图。

请把这个构想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

(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6年11月3日晚,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次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

在现场采访的两个记者兴奋地交谈:

甲:

这是几代航天人不懈努力的成果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