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139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

《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

生物科技行业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

2013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早知道专题07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师版)新人教版

考纲要求: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

3、伴性遗传(Ⅱ);

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

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

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考点突破

考点一遗传基本规律技巧

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①适用范围:

以染色体为载体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

等位基因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发生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

③真核细胞进行无性生殖时,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④真核生物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⑤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染色体,且不发生减数分裂,其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2、巧辨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1)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隐性性状

(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①具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具两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

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3、遗传基本定律的验证方法

(1)自交法

①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

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

3:

3:

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测交法

①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

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

1:

1:

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花粉鉴定法

根据花粉表现的性状(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等)判断。

①若花粉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

1,则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花粉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

1:

1:

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4)单倍体育种法

①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

1,则符合分离定律。

②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

1:

1:

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例1、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  )

A.1∶2∶1B.4∶4∶1

C.3∶2∶1D.9∶3∶1

 

练习1、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

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A.3种;9∶6∶1

B.4种;9∶3∶3∶1

C.5种;1∶4∶6∶4∶1

D.6种;1∶4∶3∶3∶4∶1

F1自交或测交会出现特殊比例,请填充下表

条件

F2自交后代性状比例

F1测交后代性状比例

正常的完全显性

9:

3:

3:

1

1:

1:

1:

1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

7

1:

3

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

3:

4

1:

1:

2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

6:

1

1:

2:

1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5:

1

3:

1

例2、34.(12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

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

和。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雄蝇的基因型为。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其理论比例为。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练习2、4.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B、1/16C、4/81D、1/8

考点三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

1.“排除法”分析遗传系谱图

(1)确认或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

(2)确定遗传性状的显、隐性

①无中生有→隐性遗传病

②有中生无→显性遗传病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

①已确定为隐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女患者的父亲或儿子都患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设计实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通过一次杂交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①若已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则可用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进行判断。

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性状,雄性全为隐性性状,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是未知的,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

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通过一次杂交确定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用隐性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若杂交后代中,雌雄都表现为显性性状,则该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杂交后代中,雌性仅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仅表现为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3)归纳两种遗传病组合在一起的概率计算

例如:

有甲、乙两种遗传病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据亲代的基因型已判断出后代患甲病的可能性为m,患乙病的可能性为n,则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可能性为

①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

②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

③甲、乙两病同患的概率是m·n

④甲、乙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

补充:

⑴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存在等位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性状表现是否有性别之分,要视具体基因型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如:

左图与性别有关,而右图与性别无关。

♀XaXa × XaYA♂    XAXa × XaYa

             

 XaYA   XaXa    XAXa、XaXa XaYa、XAYa

(♂全为显性)(♀全为隐性) (♀♂中显隐性均为1∶1)

补充:

⑵杂交实验中,有时观察到后代分离比与预期值有一定的偏差,这与生物体内的致死基因有关。

常见的有:

①隐性致死:

基因在隐性纯合情况下的致死;②显性致死:

基因在显性纯合或杂合情况下的致死;③伴性致死——X染色体连锁致死:

在X染色体上有致死基因;④配子致死:

致死基因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有致死效应;⑤合子致死:

致死基因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的致死。

致死基因的作用可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且致死效应往往也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

补充:

⑶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

例3、

25、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8中

-3和

-4所生子女是

BB

Bb

bb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练习3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

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

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I-2的基因型为;II-5的基因型为 。

②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③如果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④如果II-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

专项练习

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

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红海中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

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下两组实验(注:

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实验装置、条件及时间都相同)。

该实验说明(  )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性状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

B.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物质决定

C.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群体结果

D.红鲷鱼的性别决定与遗传物质无关

3、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A.B型,IBIB。

B.B型,IBiC.AB型,iAIBD.O型,

4、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

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0%,2l%B.30%,42%

C.70%,2l%D.70%,42%

5、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

6、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

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

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无芒×♀有芒(♂AA×♀aa)B.♂无芒×♀有芒(♂Aa×♀aa)

C.♂无芒×♀无芒(♂Aa×♀Aa)D.♂无芒×♀无芒(♂AA×♀Aa)

7、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

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让F2中某一中产个体自交,后代中有高产个体出现。

该中产个体的基因型为(  )

A.A1a1A2a2B.A1A1a2a2

C.a1a1A2A2D.A1a1A2A2

8、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