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137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8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

瑞安市东山街道中埠村返回地B地块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瑞安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7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地下室施工图纸;

2、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

4、建设部建质2009(87)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5、温建建(2009)87号文件《温州市房屋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6、瑞建发(2011)4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

7、瑞建发(2007)-198号《瑞安市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管理补充规定》

8、现行工程施工规范

8.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8.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2-2002

8.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8.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8.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12

8.6、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8.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9、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瑞安市中埠返回地B地块住宅小区工程,东侧为瑞安市罗阳大道,南侧为瑞安市集云实验小学,北侧为仲容路,西侧为河流。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43100㎡,总建筑面积约195652㎡。

该工程由8幢高层住宅楼、商业楼及二幢多层住宅楼组成,其中1#楼为23~26层,2#楼为27层,3#楼为26层,4#~8#楼为25层;9#、10#楼为6层,商业楼为1~2层。

8幢高层设整体地下室二层;9#、10#楼无地下室单独建在场地南侧,基础埋深1.5米,距地下室边线50米。

地下室二层建筑面积54721m2,地下室埋深8米,开挖深度约8~9米。

2.2周围环境条件

地下室基坑的东侧12米为罗阳大道(地下室边线与红线围墙之间距离,下同);围墙边有一条煤气管线管径200㎜、埋深1.2米,距基坑边线最近处约4米。

基坑东侧边有三根低压电杆通过,在水泥搅拌桩施工必须移除。

基坑南侧为集云小学距地下室边线15米,小学地下室桩基础采用管桩;南侧红线围墙距地下室边线11米。

基坑西侧边线6~10m为河流,河水面相对标高-3.50米,水深1.5~2米.。

基坑西北角有临近工地的泥浆池10*20*1.5米,在水泥搅拌桩施工前采用粘土回填。

基坑北侧约11米为仲容路,该路面中埋有较多管线,管线距基坑11米~15米,其中煤气管线管径200㎜、埋深1米,污水管线管径300㎜、埋深600㎜,给水管线管径400㎜、埋深1.5米,雨水管线管径700㎜、埋深1米;

基坑北侧、东侧约4.0米处建有临时办公用房、民工宿舍。

场地地坪标高:

南侧-1.5米,北侧-1.2米,与围护设计地面标高-1.35m基本相符。

2.3基坑围护体系设计概况

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1.1。

本工程地下室基坑支护方案根据周边场地条件,参照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及温州市建设局有关文件精神,综合场地地基特征,确定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排桩+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被动区部分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排桩外侧采用一排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进行止水和防止桩间挤土。

电梯坑中坑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

排桩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桩长约为24~27米,桩径分为900mm、800mm、700mm三种,桩中心间距为1100~900mm,保持桩间间距200mm.围护桩伸入冠梁100,围护桩的质量检测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

支撑体系

一钢立柱支撑体系

本工程支撑立柱桩共161根,其中99根利用原有工程桩。

新浇筑立柱桩为直径800的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35米;立柱桩在坑底以上的部分采用“口”字形钢格构柱480*480mm,钢构柱插入钻孔桩中2.0M。

利用原有工程桩立柱:

在桩顶标高以上部分采用“口”字形钢格构柱480*480mm,钢构柱插入钻孔桩中不少于2.0M。

如工程桩的直径不足800mm,则桩顶以下4米部分桩径改为800mm。

桩砼强度同工程桩。

立柱桩在砼浇筑前应钢格柱与钢筋笼焊接后一起置入。

钢格柱上应设止水钢片,止水钢片在浇注底板前于底板中部焊上。

二水平支撑体系

本工程内支撑分二道,第一道支撑梁顶标高为-1.90M,支撑梁截面分别为700*800mm、700*700mm、600*700、600*600,冠梁为800*800mm;砼C30.

第二道支撑梁顶标高为-6.5M,支撑梁截面分别为900*900mm、800*900mm、700*800、700*700、600*600;腰梁为1000*1000mm。

砼C30

三、换撑带

1)底板换撑带:

施工基础底板时,同时用等底板砼强度的素砼浇捣填实底板与围护桩之间的孔隙形成传力带;换撑带宽度大于3.5米部分增加配筋¢8@200双层双向。

砼强度同底板。

2)负一层结构换撑带:

施工地下一层结构楼板同时在结构楼板和围护桩之间施工换撑构件。

换撑构件HCD1砼同结构板,每三根围护桩设HCD1一根,设于两围护桩中间,HCD1的一端与围护桩顶牢,另一端主筋锚入地下室外墙35d。

设HCD1位置的地下室外墙内部应有楼板水平支撑,若无楼板,则HCD1应延伸至有楼板处。

砼强度同地下室楼板。

当地下室外墙与围护桩距离超过3米时,采用梁式换撑HCL1-800*800、HCL2-600*600;砼强度同地下室楼板。

2-B、3-B汽车坡道处采用钢管顶撑GC1-426*9mm、GC2-600*10mm;

2.4各方责任主体

建设单位:

瑞安市东山街道中埠村经济合作社

代建单位:

温州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质监单位:

瑞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安监单位:

瑞安市规划建设局安全科

设计单位:

浙江省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围护单位:

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浙江天盛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

施工单位:

瑞安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章拆除工程特点与难点

1、混凝土支撑机械拆除施工工期短,时间紧,晚上只能施工到22:

00点;每个区块计划工期为10天。

2、拆除砼时噪音震动较大,但周边居民对于环保要求高(噪音震动限制)。

3、混凝土渣土和钢筋外运工作量比较大。

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约2600立方,钢筋约350吨,第二道支撑混凝土支撑约2700立方,钢筋约380吨.

4、本工程由于环境特殊、工程量大、人员调配难度大等因素,整个工程的管理、协调工作相当重要。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

4.1工程目标

1、工期目标:

每个区块支撑10天完成拆除任务。

2、质量目标:

按设计要求拆除支撑;保护好钢筋笼、底板等成品结构。

3、安全目标:

确保无人员伤害事故发生。

4、文明目标:

确保现场整洁,施工噪声小,周边居民无投诉。

4.2拆除方式选择

目前市场上混凝土支撑围檩的拆除方法(除爆破外)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人工风镐打凿法;

2、镐头机破碎拆除法;

3、切割机切割拆除法。

采用何种拆除方法既要考虑安全,又能满足施工进度需要和经济指标,同时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这是该工程考虑的重点。

根据工程特点,本工程混凝土支撑拆除采用镐头机破碎与人工风镐拆除相结合的方式,其施工进度、安全、成本均符合要求。

(1)、拆除速度:

人工拆除支撑每人每天为5立方米;镐头机破碎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拆除速度较快,每台机器每个台班可以打凿破碎约50立方米混凝土。

(2)、对周围的影响:

人工风镐打凿拆除和镐头机破碎拆除最大的缺点就是噪音持久、有震感;

4.3拆除分区:

本工程基坑呈矩形,围护结构混凝土支撑有二道,即第一道支撑标高为-1.9米,第二道支撑标高为-6.5米,二道支撑位置上下对应。

每道支撑分为5个区块,即第个角一个区块,中间对撑一个区块,按A1、A2、A3、A4、A5区编号。

4.4拆除顺序

拆除整体顺序:

角撑由内向外对称拆除,先拆次梁然后依次再拆除支撑主梁;中部对撑拆除时,由围檩边向中间对称拆除,先拆次梁然后依次再拆除支撑主梁.

考虑到地下室底板和顶板的施工进度,每道支撑分两阶段完成,中间结撑最后拆除,施工中为保证基坑安全,两阶段施工不连续,时间节点确保与土建施工有效衔接。

第一段拆除顺序为A1区→A2区;即8#楼→6#楼

第二段拆除顺序为A3区→A4区→A5区,即3#楼→1#楼→2#楼对撑

4.5拆除原则

在支持拆除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发生很大变化,支持拆除程序应考虑支撑拆除后对整个支护结构不产生过大的受力突变,一般可遵循以下原则:

分区分段设置的支撑,拆除也宜分区分段进行。

整体支撑根据后道工序要求宜从南向北分区逐步拆除。

先断开支撑处围檩,消除围檩集中力对支撑的传递。

再对称拆除支撑与钢立柱节点,最后拆除围檩。

4.6支撑拆除条件

4.6.1第二道支撑拆除:

1)浇捣基础底板混凝土时,应同时施工传力带1(即采用同底板的混凝土浇捣填实底板与围护桩之间的空隙)。

施工传力带1之前,围护桩上的泥皮应清理干净。

2)支撑区域的基础底板及传力带1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且该支撑拆除的相邻底板砼浇筑后,即可拆除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4.6.2第一道支拆除:

1)施工地下一层楼板及其楼板与围护桩之间的传力带2。

2)支撑区域的地下一层主体结构及传力带2的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且该支撑拆除的相邻顶板砼浇筑后后,即可拆除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4.6.3基坑监测:

3)拆撑期间,加强对围护体和周围建筑物的监测,每天不少于2次。

4.6.4拆除申请:

支撑拆除前,施工单位应组织瑞安市质监站、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相关负责人召开支撑验收会议,经专家、领导现场勘察,同意支撑拆除后,方可施工。

第五章支撑拆除方法

5.1土支撑镐头机破碎拆除施工

1、第二道砼支撑拆除时,采用80吨吊车将镐头机吊至大底板上,镐头机在大底板上进行施工。

为保护大底板,镐头机行走在橡胶垫或旧木板上。

2、支撑拆除遵循拆除总原则,先拆角撑区域,再拆对撑区域,主支撑拆除先应两边对称凿除,防止支撑不对称受力对格构柱的影响。

3、镐头机拆除部分支撑后,其后方橡胶垫铺设在镐头机行进前方,使橡胶垫循环利用。

4、每个区域拆除时,先断开围檩区域,再拆支撑区域,使基坑应力均匀释放,以保护基坑稳定;先拆联系梁等次要杆件,再拆大梁等主要杆件,拆除机械从一段向另一端推移。

5、镐头机破碎一段距离后,使混凝土完全脱离钢筋,气割工人站在移动脚手架上,开始气割支撑梁内的钢筋,并归堆整齐,并用手推车运至塔吊作业范围内。

6、气割钢筋完毕的地方,开始渣土归堆和坑内运输,运输至汽车吊作业范围内,起吊外运。

7、塔吊将废钢筋吊运出基坑。

8、格构柱节点拆除:

尽量采用小型镐头机对称拆除,确保格构柱不受到任何伤害。

拆除顺序详见下附图标注顺序

14

 

576

32

机械拆除顺序图

5.2废钢材及渣土的清理和外运:

该项工作包括集堆、出坑和外运。

整个清理工作我们将集中力量分区域逐块进行,以便尽早交付后道工序施工。

1、废钢筋的清运:

根据塔吊的位置,分成若干个工作点,每个工作点不少于6个工人同时施工。

对主体结构先施工的局部地方,再增加人数,以确保后道工序施工需要。

每个工作点不少于2名气割工人作钢筋分割工作,4名工人将钢筋归堆放在塔吊的有效提升范围内,吊离出基坑,放在15T的卡车上,运出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