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1062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4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

《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

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2021年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吉他能发出优美的乐音是由于琴弦在振动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D.声音在不同的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2.如图所示是在做“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绘制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加热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大于在CD段的比热容

C.该物质在BC段温度不変,内能不变

D.在第8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

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

B.

利用微小压强计进行测量

C.

用几杯水就能撑裂木桶

D.

利用拔火罐进行治疗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烛焰通过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蜡烛放在30.0cm刻度处

B.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情况下,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的移动速度

C.要使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应该放在光具座上40.0cm左侧的范围内

D.把蜡烛放在大于二倍焦距的某位置,若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才能找到像

5.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只有人体接触带电体时才会发生触电事故

B.试电笔是用来测试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的

C.使用三线插头的用电器是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D.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零线上

6.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B.

汽油机做功冲程

C.

钻木取火

D.

搓手取暖

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轮滑运动慢慢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在轮滑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滑下面的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的

B.轮滑运动时不用力仍能保持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C.轮滑匀速转弯时,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人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轮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小施学校的教学楼有东、南、西、北四扇大门,放学后要求都要将门关上。

平时传达室的蒋师傅住在南门,每天都要跑三个地方检查门是否关上,非常辛苦。

小施学了电学后为减轻蒋师傅的工作量,设计了一电路图,即三个门中只要有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则代表该扇门的指示灯就会发光。

下列电路图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9.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a所示;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b所示,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的质量大于小球B的质量

B.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小球A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小球B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10.小明设计了一个道路限载报警器,原理如图甲,R0是变阻器,R是压敏电阻,R的电阻大小随压力大小变化关系如图乙。

当超载车辆通过压敏电阻时,限载报警器就会报警。

交通主干道的抗压能力一般比村道路要强得多,若把村道路限载报警器应用到主干道,就要适当调高报警器的限载重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把变阻器R0的滑片适当右移

B.把电源1的电压适当增大

C.把弹簧AB的A端适当左移

D.把电磁铁C适当右移

11.如图.电源电压18V保持不变,电流表址程0~0.6A,电压表量程0~15V,小灯泡上标有“6V3W”字样,要求开关闭合后两个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超过额定电压(灯丝电阻不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大

B.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示数为12V

C.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0.8W

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60Ω

二、多选题

12.(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不动,现将两灯L1和L2的位置对调,再次闭合开关时,发现两灯仍不亮,电流表指针仍不动,电压表指针却有了明显的偏转,该电路的故障不可能是(  )

A.从a点经电流表到开关这段电路中出现短路

B.灯泡L1的灯丝断了

C.灯泡L2的灯丝断了

D.电流表和两个灯泡都坏了

三、填空题

1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激发了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学习热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是《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名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露的形成属于______,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4.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句子,如①“潭清疑水浅”、②“掬水月在手”、③“起舞弄清影”、④“溪边照影行”,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有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有_____.

15.长沙地铁2号线从湘江和橘子洲的底下穿过,江下隧道全长约1.1km,车内的小陶看到标有橘子洲站的站台飞驰而过,是以_____为参照物,若该地铁车长120m,则该车以72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隧道约需____s.

16.一台电动机,线圈电阻为0.5Ω,将电动机接入2V电压的电路时,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1A。

电动机正常工作10s时消耗的电能是_____J,有______J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四、实验题

17.小明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界面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发现,发生折射现象的同时还发生了反射现象,且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小明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入射角

15°

30°

45°

60°

反射角

15°

30°

45°

60°

折射角

11°

22.1°

35.4°

40.9°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此组实验中,光是从_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中斜射入界面。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8.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获得相同的____。

(2)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得出:

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小车运动得越远。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

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__。

19.3月22日是国际水资源日,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量本市自来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

(2)实验操作正确,测出自来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118.8g,将部分水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计算量筒中自来水的质量为____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自来水的密度为______g/cm3。

20.有一个阻值看不清的电阻

,要测出它的电阻值.

(1)小明按图甲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的电阻为_______Ω.

(2)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小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图丙是小明组的另一位同学连接的实物图,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待测电阻阻值为10Ω左右.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21.在2021年

“无人机系统与电视传媒应用峰会”上,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吴强发表了以“新闻报道中无人机的使用和趋势”的演讲,从应用和技术两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地面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

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

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

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

它将与孕育中的武库舰、无人驾驶坦克、机器人士兵、计算机病毒武器、天基武器、激光武器等一道,成为21世纪陆战、海战、空战、天战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未来的军事斗争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

有专家预言:

“未来的空战,将是具有隐身特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与防空武器之间的作战。

”但是,由于无人驾驶飞机还是军事研究领域的新生事物,实战经验少,各项技术不够完善,使其作战应用还只局限于高空电子照相侦察等有限技术,并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巨大战场影响力和战斗力。

根据实战的检验和未来作战的需要,无人驾驶飞机将在更多方面得到更快的发展。

(1)无人机螺旋桨一旋转,便能上升,其工作原理是:

_______;使它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

(2)无人机照相时,拍到大海的局部调整为拍全景,应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物距。

(3)根据文中的介绍,请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提问:

______?

回答:

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2.利用轮船上的电动机和缆绳从水库底竖直打捞出一长方体物体,P-t图像中表示了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与物体上升时间t的关系。

已知0~80s时间内,物体始终以v=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t=80s时,物体底部恰好平稳的放在轮船的水平甲板上。

已知电动机的电压是200V,物体上升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不计,g取10N/kg。

求:

(1)物体未露出水面前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2)物体的底面积。

(3)若电动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求在0~50s内,电动机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23.有一种测量人的体重和身高的电子秤,其测体重部分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踏板、压力杆ABO,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显示体重大小的电流表(实质是电流表),其中AO:

BO=5:

1,压力传感器R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且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设踏板和杠杆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68V,g=10N/kg。

请回答:

(1)该秤零起点(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多少毫安处?

(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20mA,这个人的质量为多少?

(3)若压杆与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接触面积为

,则该秤的最大称量值应该标在电流表的多少毫安处?

能否将电流表的刻度均匀地改成秤的刻度?

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吉他能发出优美的乐音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分别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该项说法正确;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响度放低些,不是将音调放低,该选项说法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2.D

【解析】

【详解】

A.从图像上可以看出,该物质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

B.图像显示,物质在AB段升温速度大于CD段升温速度,可得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在CD段的比热容;故B错误.

C.该物质在BC段温度不変,但该过程仍在进行吸热,故内能增大;故C错误.

D.图中显示该物质在6至12分钟内处于熔化过程,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属于晶体,故在第8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D正确.

3.D

【详解】

A.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微小压强计进行测量,是利用了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几杯水就能撑破木桶,也是利用了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拔火罐进行治疗,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知烛焰通过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图中像距为60.0cm-50.0cm=10.0cm,故物距也为10.0cm,即蜡烛放在40.0cm刻度处;故A错误。

B.凸透镜成像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情况下,像距大于物距,动态情况下,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的移动速度;故B错误。

C.要使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应该远离透镜,使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即蜡烛应该放在光具座上40.0cm左侧的范围内;故C正确。

D.把蜡烛放在大于二倍焦距的某位置,若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可得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才能找到像。

故D错误。

5.C

【解析】

【详解】

A.触电有多种形式,高压电弧触电时,是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没有接触带电体就发生触电的现象;故A错误.

B.试电笔是用来辨别家庭电路中零线和火线的仪器;故B错误.

C.三线插头中有一根地线,在使用时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接,可以防止用电器漏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故C正确.

D.根据安全用电要求,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火线上.故D错误.

6.B

【详解】

A.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搓手取暖,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A

【解析】

【详解】

A.减小摩擦的方式之一是变滑动为滚动,轮滑下面装有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的;

B.惯性不是力,是物体具有的属性,不能用受到来修饰,更不是作用;

C.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轮滑匀速转弯时,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故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人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轮滑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水平地面对轮滑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故二者一定不是平衡力.

8.A

【详解】

A.在A中,当开关全部闭合时,三个灯泡全部被短路,不发光,当东、西、北有一个开关断开,该灯被接通发光,两个开关断开,就是两个灯发光,依此类推,故A符合题意;

B.在B中,东、西、北门有一个开关断开,不影响灯泡的发光,都闭合时,三个都不发光,断开东、西、北门任何一个开关,灯泡都正常发光,故B不合题意;

C.在C中,断开东、西、北门任何一个开关,都不影响三个灯泡正常发光,故C不和题意;

D.在D中,断开东、西、北门任何一个开关,与其相连的灯泡都不发光,与题意相反。

故选A。

【点睛】

当一个开关断开时,与该开关相连的灯泡发光,开关闭合时,灯泡不发光,根据此原理对各答案逐一分析。

9.C

【解析】

【详解】

A、在乙液体中,A漂浮,则A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下沉,B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比较可知,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故A错误.

B、A、B实心小球在甲液体中均下沉,则甲液体的密度均小于两个小球的密度,由A知,乙液体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由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可得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甲液体中A球下沉,则GA>F浮甲,在乙液体中A漂浮,GA=F浮乙,所以F浮甲<F浮乙,即小球A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故C正确.

D、由F浮=ρgV排,B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相同,而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可得小球B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相等.故D错误.

10.C

【解析】

【详解】

由乙图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交通主干道的抗压能力一般比村道路要强得多,若把村道路限载报警器应用到主干道,就要提高报警器的限载重量,必须增大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磁铁电路中的电流,把变阻器R0的滑片适当左移;A选项说法错误;或把电源1的电压适当减小,B选项说法错误;观察甲图发现,衔铁和弹簧的部分实际上是一个杠杆,电磁铁的吸引力为动力,弹簧的拉力为阻力;要适当调高报警器的限载重量(即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增大),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在变阻器R0接入阻值不变时,总电阻减小,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则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增大;要让衔铁不那么容易被吸下来,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增大左端的力臂,所以可以增大A端与支点间的距离,即把弹簧AB的A端适当左移,C选项说法正确,或把电磁铁C适当左移,D选项错误。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所以

,由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小,灯泡电阻不变,所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

可知电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根据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所以A错误;

灯泡的电阻为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为

所以B错误;

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所以在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有最大的电功率,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时,它消耗的功率为3W,电路中的电流为

,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所以C错误;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24~60Ω,所以D正确;

选择D。

考点:

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

12.ABD

【解析】

A、从a点经电流表到开关这段电路中出现短路,无论是否对调灯的位置,灯泡始终有电流,灯泡发光电压表始终接在电源上,示数都不为零,故A不可能;B、灯泡L1的灯丝断,如图,电压表能通过灯丝、导线接到电源上,有示数,故B不可能;C、灯泡L2的灯丝断,如图,电压表接不到电源上,无示数;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无示数;

将两灯泡L1和L2的位置对调,再次闭合开关,电压表能通过灯丝、导线接到电源上,有示数;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无示数;故C可能;D、电流表和两个灯泡都坏,无论是否对调灯的位置,电压表始终不能接在电源上,示数为0,故D不可能.故选ABD.

13.液化凝华

【解析】

【详解】

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14.②④①

【解析】

【详解】

①潭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潭底变浅了;

②掬水月在手,水中月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起舞弄清影中的影属于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④溪边照影行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即溪边景物以水面为平面镜成像在水中,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15.地铁(或自己)61

【详解】

小陶看到标有橘子洲站的站台飞驰而过,说明车窗外的站台与自己(或地铁)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小陶以自己(或地铁)为参照物,由题意知v=72km/h=20m/s;匀速通过隧道通过的路程s=s车+s隧道=1100m+120m=1220m;根据

可得,通过时间

16.2015

【解析】

【详解】

电动机消耗电能W=UIt=2V×1A×10s=20J;电动机产生热量Q=I2Rt=(1A)2×0.5Ω×10s=5J;故电能转化为机械能W机械=W-Q=20J-5J=15J。

17.空气增大

【解析】

【详解】

(1)由表格数据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此组实验中,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界面。

(2)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18.速度小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1)每次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道,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体现了该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故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由图示实验可知,小车在不同表面上滑行时,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

(3)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知:

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没有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9.右60.61.01

【解析】

【详解】

(1)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杠杆的左端较低,左端较高,平衡螺母应朝向高的一端移动,故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2)由图甲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60cm3;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50g+5g+3.2g=58.2g;

(3)量筒中自来水的质量m=118.8g-58.2g=60.6g;

则自来水的密度

20.5移动滑片,多测几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值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偏大

【解析】

【详解】

(1)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32A,由欧姆定律,

(2)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故小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移动滑片,多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3)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应选用小量程即可,待测电阻阻值为10Ω左右,由欧姆定律,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最小时电路电流最大,故电路的最大电流为:

,故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则其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是:

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偏大.

21.无人机螺旋桨在旋转的同时受到空气给它的反作用力空气增大无人机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无人机在加速升空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增加,机械能增大

【解析】

【详解】

(1)无人机螺旋桨一旋转,便能上升,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无人机螺旋桨在旋转的同时受到空气给它的反作用力;因此,使它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2)无人机照相时,拍到大海的局部调整为拍全景,说明像变小了,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增大物距,这样像距变小,像变小,才能拍到全景。

(3)文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有:

无人机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

答:

无人机在加速升空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增加,机械能增大。

再如:

无线电遥控设备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

答:

无线电遥控设备是通过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