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046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docx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docx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

一、中国历史

公元前2357~2258年

【圭表】、【日晷】测时已达相当高的精度

公元前722~221年

春秋战国

中国的【漏壶】记时已达很高的水平

公元前201~公元9年

西汉

日晷和漏刻计时同时使用

公元85年

东汉

【浮子】和【漏箭】

公元132年

东汉

张衡制【漏水浑天仪】

公元450

公元450

李兰制“【停表刻漏】”

殷夔制【恒定水位漏】

殷夔“漏刻法”

公元660年

耿询、宇文恺制【大称式刻漏】,献于隋炀帝

公元665年

吕才制“【多壶式受水壶刻漏】”

公元618~906年

唐代盛行【赤道式日晷】,并于十七世纪前传入欧洲

公元1030年

北宋

燕肃制“【莲花漏】”

公元1135年

出现【复式多壶漫流刻漏】

公元1050年

北宋

舒易简、于渊、周宗制【皇佑刻漏】

公元1074年

北宋

沈括革新皇佑漏刻

公元1090年

北宋

苏颂、辅公濂制【水运仪像台】

公元1250年

南宋

【“香篆”钟】和【灯钟】记时在中国广为流行

公元1260年

【地平式日晷】由西方传入(携带式日晷)

二、世界历史

公元前20000年:

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头上刻标记的方式来计时。

公元前8000年:

埃及文明制订了12个月每月均为30天的日历。

公元前3000年: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

30天,每天分为360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分钟。

公元前2000年:

巴比伦人使用每年354天的月历,每月29天和30天

相轮。

与此同时,玛亚人创立了一年260天和365天的日历。

公元前1500年:

埃及发明第一个移动日晷,将一天分为12个周期。

接着又发明一种叫【漏刻】的计时器。

公元前700年:

巴比伦人把一天分为相等的12个部分。

公元前100年:

雅典出现以一天24小时为基础的【机械漏刻】。

公元200年:

西方开始引入星期概念。

公元400年:

中国发展了机械漏刻。

公元1100年:

日晷在欧洲得到发展。

公元1350年:

德国钟表匠发明第一个【机械闹钟】。

公元1500年:

意大利教堂响起了机械钟声。

公元1510年:

德国纽伦堡出现【带发条的怀表】。

公元1583年:

格里历在罗马、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荷兰部分

地区生效。

公元1656年:

荷兰一位天文学家发明【自摆钟】。

公元1700年:

时钟上除时针外又加上了分针。

公元1800年:

计时精确度到1/100秒。

公元1840年:

建立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公元1850年:

计时精确到1/1000秒。

公元1884年:

华盛顿会议制订全球时区表。

公元1928年:

发明【石英钟】。

公元1949年:

发明第一台【原子钟】。

公元1950年:

计时精确到微秒。

公元1965年:

计时精确到毫微秒。

公元1970年:

计时精确到微微秒。

公元1972年:

建立全球协调时间时。

公元1990年:

精确到毫微微秒。

公元1998年:

建立【超冷铯原子钟】,比微微秒又要精确10万倍。

计时工具的名称

圭表、日晷、漏壶、浮子、漏箭、漏水浑天仪、停表刻漏、恒定水位漏、大称式刻漏、多壶式受水水位刻漏、赤道式日晷、擒纵机构、莲花漏、多壶漫流刻漏、皇佑刻漏、水运仪像台、地平式日晷、机械闹钟、秒表、沙漏、怀表、自摆钟、石英钟、原子钟、超冷铯原子钟

-------------------------------------------------------------------------------------------------------

公元前1500年,出现的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埃及人首先开始使用这项技术,然后在整个地中海地区普及开来.日晷是以太阳投向刻度盘的阴影为基础的.通常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会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就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可以来显示时刻.

在公元前1400年,出现的漏壶(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仪器.它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滴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古代人设计的“五轮沙漏”通过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以此来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的依次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来显示时刻,这种古老的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结构完全相同.

     很长的几个世纪里,人们对时间的把握,用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工具.除了上面的这些方法以外,有人还利用流速均匀的滴水,发明水钟;利用点燃的香,人们分出了“一炷香”、“两炷香”等时间间距.但这些时间概念都不是精确的.

公元1088年,中国宋朝的机械师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水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它实际上就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1400年,第一批机械钟开始在欧洲流行,其始祖由意大利人乔瓦尼?

唐迪于1364年制成,他首次在机械钟里引入了轮式钟摆.

{法国铜鎏金嵌理石座自鸣钟}

1511年,荷兰人彼得?

亨莱茵制成了第一块怀表,但它只有时针而没有分针和秒针.怀表和钟的结构其实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它利用螺旋弹簧制成的发条驱动,从而摆脱了传统的钟摆,它靠小巧的“体形”,轻松进入人们的口袋.

{机械摆钟}

1656年,有摆的挂钟(或座钟)产生于荷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克里斯蒂安?

惠更斯的实验室内.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则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自此以后人类掌握了比较精确的测量时间的方法.

在发条技术发明后,时钟的体积大为缩小。

一五一O年,德国的锁匠首次制出了怀表。

当年,钟表的制作似乎仅限于锁匠的副业,直到后来,对钟表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钟表技艺也日益复杂,才出现了专业的钟表匠。

一八O六年,拿破仑之妻、皇后J.约琵芬为王妃特制的一块手表,是目前知道的关于手表的最早记录。

这是一块注重装饰、被制成手镯状的手表。

当时,男人世界里凤行的是作为身分、地位象征的怀表,手表则被视作是女性的饰物。

 

(石英钟)

1928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沃伦·马里森利用石英晶体在电路中能够产生频率稳定震动的特性,制造出了第一座石英钟。

翌年,第一批石英钟就作为商品面世了。

它的每日误差只有万分之一秒,比1920年制造的世界上最精确的机械钟的误差小10倍。

自此,石英钟取代机械钟,成为天文台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标准时间的天文钟。

 原子钟 

石英钟的风光历史没有持续多久,1949年在美国制造成功的原子钟就以其几千几万年才相差1秒的超卓准确性,将石英钟变成了天文学领域的明日黄花。

NIST-7的下一代NIST-F1,其精确程度更可达10亿年误差不超过1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