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9949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docx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docx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1月

 

正文目录

中美会晤达成共识,中方将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4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赤字国,2016年美国贸易逆差中国占比47%4

行业角度看,美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贸易赤字规模居前5

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规模不大,出口美国市场规模总体很小6

世界各国汽车进口环节税率比较8

世界主要国家汽车进口环节税率8

我国汽车进口关税历史演变12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总体影响不大14

我国汽车进口市场现状14

我国整车进口市场15

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市场18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影响22

以协定税率为边际,进口关税可能下降5~10个百分点23

风险提示28

图目录

图1:

1990-2016美国贸易差额(亿美元)5

图2:

2006-2017年前9月中美商品贸易额及中美贸易差额(亿美元)5

图3:

2015年美国各部门进口、国内生产及贸易差额情况6

图4:

09-17年前9月美国汽车商品贸易差额占总商品贸易差额比重(亿美元)6

图5:

09-17年前8月我国汽车出口量及占汽车总销量比重7

图6:

17年前8月我国出口美国汽车数量及占美国进口车比重7

图7:

17年前8月我国乘用车分排量销量占比10

图8:

17年前8月我国进口轿车、越野车分排量统计11

图9:

2008年-2017年前8月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口金额(亿美元)及同比15

图10:

2014年-2017年前8月我国汽车整车进口数量(万辆)及同比16

图11:

07-17年前8月我国乘用车进口数量(万辆)及同比增速16

图12:

07-17年前8月我国商用车进口数量(辆)及同比增速17

图13:

2007年-2017年前8月我国汽车进口量分国别占比17

图14:

14年1月-17年7月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亿美元)及同比增速18

图15:

09年-17年前8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分产品进口金额占比19

图16:

08-17前8月汽车传动系统进口金额(亿美元)及同比19

图17:

08-17前8月汽车车身附件进口金额(亿美元)及同比20

图18:

08-17前8月汽车发动机零件进口额(亿美元)及同比20

图19:

08-17前8月汽车电子产品进口金额(亿美元)及同比21

图20:

08-17前8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分国别进口金额占比21

图21:

2017年前8月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美国产品占比22

图22:

我国汽车整车进口量(万辆)、同比增速与进口关税税率23

图23:

以德国进口4.4排量的宝马X6为例计算总进口成本24

图24:

自主品牌车型各价格区间分布情况26

图25:

合资品牌车型各价格区间分布情况26

表目录

表1:

世界主要国家汽车行业进口环节税制对比9

表2:

小汽车生产进口环节及零售环节消费税税目税率表9

表3:

进口汽车与国产汽车生产进口环节税收对比11

表4:

我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历年变化情况12

表5:

2017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进口关税税率部分13

表6:

2017年我国汽车进口商品关税税率(部分)14

表7: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汽车进口综合税率对比测算24

表8:

中国进口关税与进口消费税的敏感性分析25

表9:

全球及中国市场主流乘用车企业净利润率水平27

表10:

我国主要乘用车上市公司联营合营企业净利润率情况28

中美会晤达成共识,中方将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

11月9日外交部网站刊发《中美元首会晤达成多方面重要共识,同意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一文。

文章有两项政策与汽车行业相关,一项是中方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另一项是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

特朗普此次访华的首要任务是推动两国经贸合作,11月8日至9日中美两国企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签约仪式,两大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获得进口订单,同时福田汽车与美国迪捷签约共同开发面智慧公共交通系统。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与福特汽车(美国)有限公司签署《汽车进口

采购合作备忘录》,总金额95亿美元。

上汽通用汽车与通用(美国)汽车公司签署汽车零部件进口合同,总金额

22亿美元。

福田汽车与美国迪捷集团(TDG)签署《智慧城市交通解决方案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福田汽车与迪捷集团将在新西兰惠灵顿智慧城市的项目合作中,联合开发满足当地需求的电动公车产品,替换传统能源客车,并作为该城市智慧交通的组成部分。

同时迪捷集团在我国青岛城阳区智慧城市的项目中采用福田欧辉纯电动公交车。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赤字国,2016年美国贸易逆差中国占比47%

中美会晤达成适当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此项共识是意料之中。

从双边贸易来看,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赤字国,而特朗普的执政目标之一正是缓解美国贸易赤字,重振制造业提升就业率。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16年贸易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在商品贸易中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470亿美元(约合2.39兆元人民币),占整体的47.3%。

图1:

1990-2016美国贸易差额(亿美元)

图2:

2006-2017年前9月中美商品贸易额及中美贸易差额(亿美元)

行业角度看,美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贸易赤字规模居前

从美国主要行业情况来看,计算机和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行业贸易赤字规模较大。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统计,2009年以来美国汽车商品贸易差额占总商品贸易差额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

2009年汽车商品贸易差额为759.4亿美元,占比仅14.9%,2016年汽车商品贸易差额达到1998.0亿美元,占比上升至26.6%。

图3:

2015年美国各部门进口、国内生产及贸易差额情况

图4:

09-17年前9月美国汽车商品贸易差额占总商品贸易差额比重(亿美元)

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规模不大,出口美国市场规模总体很小

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市场规模不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统计,2017年1-8月我国汽车出口数量为64.8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9.0%;其中乘用车出口数量为45.0万辆,商用车出口数量为19.7万辆。

根据中汽协统计,2017年1-8月我国汽车总销量为1751.1万辆,出口量占比仅3.7%,汽车出口市场整体规模不大。

分国别来看,我国整车出口的主要市场是伊朗、越南、智利等国家,出口美国整车数量占比也相对较低。

2017年1-8月我国汽车出口美国数量为3.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61.4%,除商用车出口201辆外其余均为乘用车。

根据WardsAuto统计,2017年1-8月美国进口轿车95.4万辆,其中中国进口占比仅3.6%。

图5:

09-17年前8月我国汽车出口量及占汽车总销量比重

图6:

17年前8月我国出口美国汽车数量及占美国进口车比重

世界各国汽车进口环节税率比较

进口税历来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上汽车进口环节税制一般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从各国现行汽车进口环节税制来看,进口税率整体差异较大。

我国自加入WTO以来,积极兑现关税减免承诺,并且与主要贸易国建立自贸区,汽车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降低。

世界主要国家汽车进口环节税率

我们整理了各国汽车进口环节税率情况,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税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针对汽车产品的关税税率水平较高,出于对本国汽车产业的支持,对汽车进口设置了较高的关税壁垒;发达国家在汽车产业发展初期也曾采取了高关税措施,伴随着产业的成熟,关税政策趋向于宽松,市场更加开放。

尽管发达国家汽车关税普遍较低,但往往会设置一些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配额、进口口岸限制等。

此外,汽车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必须满足当地技术法规要求,欧美等国关于车辆排放限值、车辆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日趋严格,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表1:

世界主要国家汽车行业进口环节税制对比

我国汽车进口环节征收三个税种,分别是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

其中整车进口关税税率为25%,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税率为10%;消费税税率根据排气量不同从0%-40%不等,通常排量在1.5L-2.0L的乘用车按5%的税率征收,排量在1.0L-1.5L的乘用车按3%征收;增值税税率17%。

表2:

小汽车生产进口环节及零售环节消费税税目税率表(2016年修订)

我国进口轿车和越野车中1.5L-3.0L排量车型占绝大部分,而国内乘用车中

1.0-1.6L排量车型销量占比最高。

根据中汽协统计,2017年1-8月我国进口轿车和越野车中,1.5L-2.0L、2.0L-2.5L、2.5L-3.0L排量占比分别为27.6%、29.6%、28.3%;

我国乘用车中1.0L-1.6L排量占比68.9%,1.6L-2.0L排量占比26.9%。

图7:

17年前8月我国乘用车分排量销量占比

图8:

17年前8月我国进口轿车、越野车分排量统计

对比我国进口汽车与国产汽车在生产进口环节的综合税率,假设国产车生产环节按3%的税率征收消费税,进口车分别按照5%、9%、12%三档税率征收消费税,则国产汽车生产环节综合税率为20%,进口汽车进口环节综合税率为53.9%(对应消费税5%)、60.7%(对应消费税9%)、66.2%(对应消费税66.2%)。

表3:

进口汽车与国产汽车生产进口环节税收对比

我国汽车产品进口关税已逐步接近欧美水平,但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存在导致进口车销售价格较高。

此次中美会晤达成“中方将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对我国汽车进口市场有直接促进作用,我国汽车产业在开放经济下迎来全球合作与竞争,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我国汽车进口关税历史演变

我国关税制度的演变史反映了我国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历程,2001年我国加入WTO成为重要分水岭,实现了从“全面保护”到“对外开放”的跨越升级。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我国重点保护的产业之一,伴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汽车产品的进口关税也显著下降。

2001-2006年间我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从80%下降至25%,并取消了非关税贸易壁垒,兑现了“入世”承诺。

表4:

我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历年变化情况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情况,我们关税税率可以分为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配额税率、协定税率和特惠税率,其中美国进口商品享受最惠国税率待遇。

最惠国税率适用于与我国签定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

品,一般正常进口税指的是最惠税。

特惠税率是我国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继续实施的优惠待遇。

协定税率是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贸易或关税优惠协定,主要是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表5:

2017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进口关税税率部分

表6:

2017年我国汽车进口商品关税税率(部分)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总体影响不大

我国汽车进口市场现状

整体而言,我国汽车进口市场规模与国内汽车市场规模相比较小。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1-8月我国汽车累计销售1751.0万辆,汽车整车进口80.7万辆,占总销量的4.6%。

分子行业来看,我国汽车整车进口金额高于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统计,2017年1-8月我国汽车整车进口金额(CIF价格)为32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7%;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为248.3亿美元,同比增长9.3%。

其中,汽车整车进口以乘用车为主,2017年1-8月乘用车进口金额为3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汽车零部件中进口金额占比较大的是传动系统和车身附件及零件,2017年1-8月进口金额分别为92.5亿美元、47.2亿美元,占零部件进口总额的37.2%、19.0%。

图9:

2008年-2017年前8月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口金额(亿美元)及同比

我国整车进口市场

过去十年来,我国汽车整车进口市场经历了从快速扩张到新格局的转变。

2007年至2014年我国汽车整车进口量逐年上升,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统计,到2014年我国汽车整车进口量达到142.5万辆,同比增长21.6%。

2015年汽车整车进口量110.2万辆,同比减少22.7%,为200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2016年汽车整车进口市场负增长态势仍未改变,全年进口量107.7万辆,同比减少2.3%。

2017年进口市场得到好转,1-8月汽车进口量为80.7万辆,同比增长20.3%。

图10:

2014年-2017年前8月我国汽车整车进口数量(万辆)及同比

从车型上看,我国整车进口市场以乘用车为主,商用车进口占比较小。

2017年1-8月我国乘用车进口量为79.3万辆,同比增长20.0%;商用车进口量为1.3万辆,同比增长45.3%。

乘用车中,越野车和轿车进口占比较高,17年1-8月二者进口量分别为35.6、28.2万辆,占进口乘用车的44.9%、35.5%;商用车中,货车进口量占比最高,17年1-8月货车进口量为1.1万辆,占进口商用车的87.0%。

图11:

07-17年前8月我国乘用车进口数量(万辆)及同比增速

图12:

07-17年前8月我国商用车进口数量(辆)及同比增速

从进口国别来看,日本、美国、德国是我国汽车整车进口主要来源国。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统计,2017年1-8月我国从日本、美国、德国进口的汽车数量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7.1%、23.4%、19.8%。

我国进口美国汽车数量从2007年的3.6万辆提升到2016年的18.9万辆,占比从11.3%提升到23.7%,增长显著快于其他国家。

图13:

2007年-2017年前8月我国汽车进口量分国别占比

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市场

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市场与整车进口类似,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统计,2015年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337.3亿美元,同比下降14.3%。

2016年汽车零部件进口市场实现同比正增长,全年进口金额为363.3亿美元,同比增长7.7%。

2017年1-8月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为248.3亿美元,同比增长9.3%。

图14:

14年1月-17年7月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亿美元)及同比增速

从细分零部件来看,传动系统、车身附件是进口金额占比较高的汽车零部件,

其次是发动机零部件、汽车电子。

2017年1-8月传动系统、车身附件、发动机零部件、汽车电子进口金额占零部件总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为37.2%、19.0%、11.9%、8.3%。

图15:

09年-17年前8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分产品进口金额占比

图16:

08-17前8月汽车传动系统进口金额(亿美元)及同比

图17:

08-17前8月汽车车身附件进口金额(亿美元)及同比

图18:

08-17前8月汽车发动机零件进口额(亿美元)及同比

图19:

08-17前8月汽车电子产品进口金额(亿美元)及同比

从国别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国主要是德国和日本。

2017年1-8月我国从德国、日本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总金额分别为69.1、65.4亿美元,占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的27.8%、26.3%。

此外,从韩国、美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金额占比次之,2017年1-8月二者占比分别为9.0%、7.5%。

图20:

08-17前8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分国别进口金额占比

我国从美国进口汽车零部件的金额占比较小,主要进口产品是传动系统、车身附件及发动机零部件。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数据,2017年1-8月我国进口美国零部件总额为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占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比重为7.5%。

图21:

2017年前8月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美国产品占比

关税若下降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历史上关税降低对我国汽车进口的有效刺激仅发生在2000年之后的几年间,随后关税逐步下降至25%的水平并一直不变。

2001年我国汽车进口量大幅上升,主要受到进口关税大幅下降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政策取消的刺激,我国汽车市场正式向国际企业打开大门。

2005年我国汽车进口量出现“入世”以来首次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2005年我国全面取消了进口汽车配额许可证管理办法,开始实行自动进口登记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逐渐结束,汽车进口市场经历了经销商授权调整、汽车进口贸易方式变化等政策变化,汽车进口经销业逐渐向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汽车进口企业数量为1335家,比上年下降34.5%;进口量在千辆以上的企业有36家,比2004年增加了4家。

2006年至金融危机前我国进口汽车市场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主要依靠政策导向改善了市场环境。

金融危机后,我国汽车进口市场迎来了恢复性反弹,在市场结构上主要增量来自SUV。

2009年-2011年跨国汽车公司逐步将未国产的全系车型导入进口车市场,推动了进口车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

2012-2014年各大汽车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供给。

根据海关统计,海关进口量从2011年的百万辆规模迅速攀升到2014年的142万辆,在高基数上仍保持了年均12.3%的增长。

2015年新一轮的进口车型国产化启动,根据中进汽贸发布的《2015年进口车市场年度报告》,2015年国产化车型销量约占2014年进口车市场销量份额的15%左右,车型主要为B级轿车和SUV。

图22:

我国汽车整车进口量(万辆)、同比增速与进口关税税率

21世纪初,我国通过降低关税等措施刺激汽车进口市场快速发展,2006年至今汽车进口关税一直保持25%的水平。

在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汽车进口关税降低理论上将会对我国汽车行业带来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直接利好进口车企,进口价格降低会提升我国国民对进口豪车的需求,

对我国中高端车型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其次因高关税壁垒而无法进入中国市场的中档汽车也将迎来机会,进入中

国市场与参与竞争;

国外车企进入本国市场势必带来竞争加剧,本国企业或采取优惠措施以争

夺国内消费需求,同时倒逼自主车企进行技术升级和成本优化,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低下的企业则面临淘汰局面。

以协定税率为边际,进口关税可能下降5~10个百分点

从进口综合税率水平来看,中国与欧美日相比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除进口关税外,中国还对进口汽车征收了17%的增值税和1%~40%的消费税。

以一辆从德国进口的4.4升宝马X6为例,假设到岸价为50万元,综合计算三种税收后总进口成本大约121.8万元。

图23:

以德国进口4.4排量的宝马X6为例计算总进口成本

综合权衡对本国汽车产业的贸易保护和我国对外贸易的自由化进程,结合中国目前对韩国、亚太地区(20%左右)、澳大利亚(10%左右)自贸区的协定关税水平,若假设进口关税税率范围下降5至10个百分点至15%~20%,消费税以5%计算,综合税率为35.5%~41.6%。

表7: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汽车进口综合税率对比测算

我们对关税税率水平进行敏感性测算,若关税税率由25%下降5个百分点至20%,那么进口汽车综合税率下降6.1个百分点;若关税税率由25%下降10个百分点至15%,那么进口汽车综合税率下降12.3个百分点。

表8:

中国进口关税与进口消费税的敏感性分析

关税降低对市场整体影响较小,对高端合资品牌存在一定挤出效应

从价格角度考虑,进口汽车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国内高端合资品牌车型。

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统计,2017年1-8月我国进口乘用车共计80万辆,进口金额(不含税)317.5亿美元,单车平均进口价格为4.0万美元,完税后进口价约人民币40万元。

若假设关税下降5个百分点到20%,其他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综合税率由53.9%下降至47.8%,单车平均进口价格(含税)下降至人民币36.5万元。

若假设关税下降10个百分点至15%,则单车平均进口价格(含税)下降至38.2万元人民币。

根据我们整理的主要自主品牌车型数据,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大多在5-15万元区间范围内,合资品牌汽车价格区间大多在20-25万元区间范围内。

25万元以上的自主品牌车型占比仅2%,合资品牌车型占比为14%,因此自主品牌与进口汽车的消费者重叠区较小,进口车价格下探对国内高端合资品牌车带来一定影响。

图24:

自主品牌车型各价格区间分布情况

图25:

合资品牌车型各价格区间分布情况

受净利润率水平的影响,短期内合资企业很难将价格降低到与自主品牌同等水平。

进口车的整车品质优于合资车型,关税降低将使得两者价格差异缩小,经济条件好购买力水平高的消费者可能更偏向于购买进口车,考虑到这部分车型总体占比较低,因此对我国汽车市场整体影响不大。

表9:

全球及中国市场主流乘用车企业净利润率水平

表10:

我国主要乘用车上市公司联营合营企业净利润率情况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