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9928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计划.docx

《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计划.docx

教学计划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

任荣2016年9月1日

全册

教材

分析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

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

(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教学

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二)阅读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3)精读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三)“语文园地”教学: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四)习作教学:

1.拓宽题材范围,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2.写实、想象等多种作文类型3.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评改

时间

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

9月1日---9月15日

第一单元

1.认识“罩、屹”等27个生字,会写“潮、称”等27个生字。

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7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5.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与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6.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2、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9月16日—9月30日

第二单元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

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9、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10、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12、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13、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

3、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4、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10月8日—10月21日

第三单元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0个词语,会读认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故事的内容,感悟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从中受到教育。

 

 4、体会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初步学会编童话故事。

1、认读本单元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情境,感受童话中人物的形象,品味童话故事中优美的语言。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设置、讨论交流、指导朗读、拓展延伸等方法,配以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10月22日—11月5号

第四单元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描写动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6.培养学生描写动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

 7.学会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发现语言特点的能力。

 8.通过阅读4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述动物形象的特点。

 9.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1、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通过与《白鹅》进行同题对比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的事物,语言各具特色;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

 3、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11月6号—11月22号

第五单元

1.认识“崇、旋、殿、廊、誉、瞰”等32个生字,会写“隔、屯、柱栽”等32个生字。

积累词语,要求会读写认26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5.《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名胜古迹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6.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结合对重点词句的加深理解,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的水平和能力。

7.培养学生,根据课文的主题进行搜集相关的资料,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8.在阅读中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世界遗产”的兴趣。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本单元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内容的能力,贯穿各部分的知识,系统联系在一起。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3、培养学生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思想意识和习惯。

4、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5、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

6、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提倡将好的片段背诵下来。

注重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习本组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的经历,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11月23日—12月7号

第六单元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正确读写39个词语。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5、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6、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7、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正确读写39个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5、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

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

同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

12月8号—12月22号

第七单元

1、 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和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 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6、 明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7、 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8、 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忆成长中体验到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 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3、 对文中的人或事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独特看法。

4、 学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及写法。

1、课前手机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2、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3、专注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具体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2月23号—1月7号

第八单元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6、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8、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9、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1、重视课前资料的搜集工作。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