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9824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docx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docx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话筒

第1章绪论…………………………………………………………………………1

第2章设计任务

1.1设计目的…………………………………………………………………1

1.2设计任务…………………………………………………………………1

1.3基本要求…………………………………………………………………1

第3章总体方案

2.2.1方案选择…………………………………………………………………2

2.2.1工作原理…………………………………………………………………2

2.2.2设计框图…………………………………………………………………2

第4章系统硬件设计…………………………………………………………………3

3.1LC振荡电路的选择………………………………………………………3

3.2谐振放大级选择…………………………………………………………5

3.3功放输出级………………………………………………………………6

3.4总电路原理图设计………………………………………………………8

第5章电路性能测试与仿真图…………………………………………………………9

5.1LC振荡电路仿真波形………………………………………………………9

5.2缓冲放大级仿真波形………………………………………………………9

5.3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仿真……………………………………………………10

第6章误差分析及单元电路的测试…………………………………………………11

6.1误差分析…………………………………………………………………11

6.2单元电路测试……………………………………………………………12

第7章设计总结………………………………………………………………………13

致谢………………………………………………………………………………………14

参考资料…………………………………………………………………………………15

 

第1章绪论

随着信息时代对人才高素质和信息化的需求,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就更高,这对电子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频发射机目前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很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演讲、教学、玩具、防盗监控等诸多领域。

这个实验是关于小功率调频发射机工作原理分析及其安装调试,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小功率调频发射机工作原理和非线性电子线路的进一步理解。

学会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设结合Multisim软件来对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进行研究。

Multisim软件能实现从电学概念设计到输出物理生产数据,以及这之间的所有分析、验证、和设计数据管理。

今天的Multisim软件已不是单纯的设计工具,而是一个系统,它覆盖了以仿真为核心的全部物理设计。

使用Multisim、等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进行辅助设计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类软件的问世也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人员在机械、电子等行业的产品设计质量与效率。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掌握书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运用与实践,从实践中验证理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踏入社会打下基础。

 

第2章设计任务

2.1、设计目的

通过调频发射机电路的设计,使得建立无线电发射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发射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发射的各个单元电路:

包括LC振荡电路、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射级跟随器电路、高频功放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

发射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电子器件,研究本课题既可以了解小信号发射机电路,又可以提高对于Multisim和Protues的应用能力和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

2.2、任务

设计一个简易调频发射机(话筒),载频为4MHz,最大频偏为

,天线阻抗为75

,输出功率大于200mW,中心频率稳定度不低于

要求调试并测量主振级电路的性能,包括中心频率及其频率稳定度等。

2.3、基本要求

1.载频:

4MHz

2.最大频偏:

3.天线阻抗:

75

4.输出功率:

》=200mW,

5.中心频率稳定度:

《=

 

第3章总体方案

3.1方案选择

直接调频发射机调频就是由高频振荡器产生的调频信号先由变容二极管调频,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高频部分包括主振荡器、缓冲放大、倍频器、中间放大、功放推动级与末级功放。

主振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的载波。

为了提高频率稳定性,主振级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并在它后面加上缓冲级,以削弱后级对主振器的影响。

3.2工作原理

调频发射机是由LC振荡电路、缓冲级和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构成。

由LC振荡电路产生载波信号,送往缓冲级,然后由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最后由天线发送出去。

3.3设计框图

通常小功率发射机采用直接调频方式,它的组成框图如下所示。

其中高频振荡级主要是产生频率稳定、中心频率符合指标要求的正弦波信号,且其频率受到外加音频信号电压调变;缓冲级主要是对调频振荡信号进行放大,以提供末级所需的激励功率,同时还对前后级起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为避免级功放的工作状态变化而直接影响振荡级的频率稳定度;,功放级的任务是确保高效率输出足够大的高频功率,并馈送到天线进行发射。

图3.1直接调频发射机组成框图

第4章系统硬件设计

4.1LC振荡电路的选择

产生频率稳定且中心频率符合指标要求的正弦波信号是振荡电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三点式振荡电路和差分对管振荡电路。

三点式振荡电路又可分为电感和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由于是固定的中心频率,本实验采用较为稳定的串联谐振型晶体振动器,如图5所示三极管T1应为甲类工作状态,其静态工作点不应设的太高,工作点太高振荡管工作范围易进入饱和区,输出阻抗的降低将使振荡波形严重失真,但工作点太低将不易起振。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作图所示所示。

图4.1LC振荡原理图

晶体串联谐振型晶体管振动器,R与晶体构成正反馈网络。

当F=Fs的时候,晶体振动器产生串联振荡。

当阻抗最小时,反馈量最大,能满足起振的条件。

由于是调频发射机,其频率受到外加调制信号电压调变,因此,回路中的电抗要能够跟调制信号的改变而改变,应用一可变电抗器件,它的电容量或电感量受调制信号控制,将它接入振荡回路中,就能实现调频。

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变容二极管的特性直接产生调频波,因要求的频偏不大,故采用变容

二极管部分接入振荡回路的直接调频方式。

其原理电路如右所示,它具有工作频率高、固定损耗小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变容二极管Cj通过耦合电容C1并接在LCN回路的两端,形成振荡回路总容的一部分。

因而,振荡回路的总电容C为:

(4-1)

振荡频率为:

(4-2)

加在变容二极管上的反向偏压为:

(4-3)

 

图4.2变容二极管调频

变容二极管利用PN结的结电容制成,在反偏电压作用下呈现一定的结电容(势垒电容),而且这个结电容能灵敏地随着反偏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关系曲线称

曲线,如图4.3所示。

图4.3

~

曲线波形图

由图可见:

未加调制电压时,直流反偏

所对应的结电容为

当调制信号为正半周时,变容二极管负极电位升高,即反偏增加时,变容二极管的电容

减小;当调制信号为负半周时,变容二极管负极电位降低,即反偏减小时,

增大,其变化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当调制电压较小时,近似为工作在

曲线的线性段,

调制电压线性变化,当调制电压较大时,曲线的非线性不可忽略,它将给

调频带来一定的非线性失真。

我们再回到上图,并设调制电压很小,工作在Cj~VR曲线的线性段,暂不考虑高频电压对变容二极管作用。

设图4.1-3用调制信号控制变容二极管结电容

 (4-4)

由图4.1-3可见:

变容二极管的电容随υR变化。

即:

(4-5)

可得出此时振荡回路的总电容为

(4-6)

由此可得出振荡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为:

    (4-7)

由式可见:

它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式中

的是变容二极管结电

容变化的最大幅值。

我们知道:

当回路电容有微量变化

时,振荡频率也会产生

的变化,其关系如下:

(4-8)

式中,是

未调制时的载波频率;

是调制信号为零时的回路总电容,显然

(4-9)

由公式(4-2)可计算出中心频率

(4-10)

将(4-8)式代入(4-9)式,可得:

(4-11)

频偏:

(4-12)

振荡频率:

 (4-13)

由此可见:

振荡频率随调制电压线性变化,从而实现了调频。

其频偏

与回路的中心频率f0成正比,与结电容变化的最大值Cm成正比,与回路的总电容C0成反比。

4.2谐振放大级的选择

由于对该级有一定增益要求,考虑到中心频率固定,因此可采用以LC并联回路作负载的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电路。

对该级管子的要求是

(4-14)

至于谐振回路的计算,一般先根据

计算出LC的乘积值,然后选择合适的C再求出L。

C根据本课题的频率可取100pF—200pF。

谐振放大级电路部分如图下所示

图4.4谐振放大级电路

4.3功放输出级

设计中采用共发射极电路,为了获得较大的功率增益和较高的集电极功率,同时使其工作在丙类状态,组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在选择功率管时要求

(4-15)

(4-16)

(4-17)

(4-18)

T3管工作在丙类状态,既有较高的效率,同时可以防止T3管产生高频自激而引起的二次击穿损坏。

调节偏置电阻可改变T3管的导通角。

L3、L4、C15和C16构成

型输出回路用来实现阻抗匹配并进行滤波,即将天线阻抗变换为功放管所要求的负载值,并滤除不必要的高次谐波分量。

常用的输出回路还有L型、T型以及双调谐回路等定。

具体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图4.5功放输出电路

由设计电路图知L3、C10和C11为匹配网络,与外接负载共同组成并谐回路.为了实现功率输出级在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VB3应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同时为了加强交流反馈,在T3的发射极串接有小电阻R14.在输出回路中,从结构简单和调节方

L3,C10,C11构成π型输出,Q3管工作在丙类状态,调节偏置电阻可以改变Q3管的导通角。

导通角越小,效率越高,同时防止T3管产生高频自激而引成回路用来实现阻抗匹配并进行滤波,即将天线阻抗变换为功放管所要求的负载值,并滤除不必要的高次谐波分量。

 

4.4总电路原理图设计

根据上述原理,设计出总电路图,如下

图4.6总体电路图

 

第5章电路性能测试与仿真图

5.1LC振荡电路仿真波形

\

图5.1LC振荡整个起振波形图

5.2缓冲放大级输出

图5.2缓冲放大级输出波形图

5.3高频功率放大电路输出仿真

图5.3高频功率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图

图5.4高频功率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图

 

第6章误差分析及单元电路的测试

6.1误差分析

由于设计电路时元件存在误差,并且电路的参数设置会产生误差,加上本身电路设计存在问题有待改进和各级电路接在一起时互相干扰。

此外本次所设计电路的仿真水平,离设计指标所要求的还一段距离。

尤其是高频功率放大失相对比较大。

6.2部分单元电路的测试

6.2.2静态工作点

测试

首先测量电源电流,检查、排除可能出现的严重短路故障,再进行各级静态测量。

一方面检验数值是否与你设计的相符,另一方面检查电路板是否存在人为的问题。

末级高频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可以在预先断开的检测点串入电流表测出,其它各级

可以测量各发射极电压算末级Ic如果过大,应首先检查三极管管脚是否焊错,输入变压器次级是否开断,偏置电阻是否有误,有否虚焊。

在一定大的

下,快速测量其中点电位,可帮助分析判断,提高排除故障的速度。

其它各级工作点若偏大,着眼点应放在查寻故障上,尤其是不合理的数据。

在元件密集处,应着重查找短路或断路。

中周变压器绕组与外壳短路故障也偶有发生。

难于判断时,可逐次断开各级,缩小故障范围。

因偏置不当、β较小、

太大所引起的偏差,可视具体情况分析解决,使静态工作点与所设计的基本相等

6.2.3LC振荡电路调试

LC回路Q值要高是晶体管子要工作在放大区满足电容三点式条件

由于高频振荡电压在发射结上产生自给偏压作用,所以起振时,三极管UCE将小于原来的静态值(如锗PNP管约0.1~0.3V),UBE越小,振荡越强,用万用表可方便地判断是否起振。

然而,振荡频率(4MHz)的调节范围及波形的好坏需用示波器测量,或频率计测出频率变化范围。

调整4MHz频率时,应把可变电容器旋转到容量最大处,调节振荡线圈磁芯。

若振幅太小了,可考虑β是否太小、工作点是否太低、负载是否太大,若发现寄生振荡,要检查β是否过大及安装、布线、去耦电路等存在的问题。

诸如不起振、只有一端起振或间歇振荡等,要细心分析检查,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6.2.4高频放大电路调试

调频发射机的功率大小完全有此放大电路决定,在调试过程中一定不仅要注意单元模块的问题,而且更加耐心调试整机的性能。

首先要保证载波的中心频率要稳定输出,变容二极管要有好的频偏,其次射级跟随器要保证前后电路匹配,最后高频放大电路的工作点一定要稳定。

在放大电路调试过程中,甲放仿真的输出波形没有丙放的输出波形好,这是能够理解并能接受,因为丙放的导通角度小于加放,而且工作效率到76.7%,而加放只有30%左右。

 

第七章设计总结

在这次高频课程设计筹备过程中,我都学到了很多,。

当然,总的来说,这里面的酸甜苦辣都是我人生难得的一大笔财富。

通过此次的高频课程设计,我学到了许多以前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把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此次的课程设计中,很好地加强了我在高频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调频部分。

整个调试程序的过程让我对multisim软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重要的是,我的电路调试有了很大的提高,懂得了电路的布线规则,知道如何去减小或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掌握书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运用与实践,从实践中验证理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踏入社会打下基础。

调试硬件电路,一定要心细、眼明、头脑要清醒。

在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测量各个点的电压,分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去解决。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有耐性和毅力还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

准备了这么久,我终于要交上了高频课程设计作品,在作品完成期间我遇到很多困难,几乎没有说过一次好觉,尽管很艰苦,一次又一次品尝到了解决问题的喜悦,最终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在高频课程设计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以及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终于把问题都解决了,让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致谢

在这次课程设计的撰写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在课程设计上给予我的指导、提供给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能顺利完成这次报告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老师帮我解决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让我能把这个简易调频发射做得更加完善。

在此期间,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而且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

其次,我要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他们也为我解决了不少我不太明白的设计商的难题。

同时也感谢湖南工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高频课程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我感谢在这这么多天以来给过我帮助和关注的所有人,更加感谢给过我挫折的所有人。

你们用不同的方式给了我成长,也是你们促使我在走过的大学时光里一直努力,终可以在课程设计的最后那一天无愧的说一声:

我成功了。

 

 

参考文献

[1]谢嘉奎.电子线路[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曹才开.高频电子线路原理与实践[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3]阎石.数字电子技术[M].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4]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第五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7

[5]曹才开.电路分析基础[M].第四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

[7]何金茂.电子技术基础实验[M].第二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8]曹才开.电路分析基础[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9]彭华林.虚拟电子实验平台应用技术[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