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954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docx

《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docx

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对应学生用书第197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世界海陆分布

(1)填图:

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

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2.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2)海底地形的类型与分布

3.板块构造理论

(1)六大板块:

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区域空间定位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下题。

【导学号:

92040137】

1.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D [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D。

]

2.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下题。

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

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

D [图示区域拥有的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印度洋进入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该运河将大西洋与印度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

选项中,连接北美东岸与西欧的是大西洋,连接东亚与南亚的是马六甲海峡,连接北美东岸与西岸的是巴拿马运河,而连接西欧与南亚最便捷的海上通道要经过苏伊士运河,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

]

区域定位技巧

(1)绝对定位(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是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

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要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的经纬度。

(2)相对定位

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如下图:

(3)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

如海陆轮廓的形状、地形起伏特点、河流弯曲状态、湖泊的形状、城市、人文建筑等特征,之后通过联想定位。

考向2 区域自然特征

3.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下题。

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B [甲处位于赤道附近,因为北极星与当地地面的夹角约是0度,所以看不到北极星,A选项错误;出发时是冬季,一路顺风顺水,到达乙处时,正好盛行东北季风,可以借右后方的东北风作为动力,B选项正确;到达丙处时,北半球还是冬半年,丙处河流夏半年水量较大,因而看不到河水暴涨现象,C选项错误;丁处位于索马里半岛附近,为热带荒漠景观,看不到草地,D选项错误。

]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多火山地震B.橄榄林广布

C.高原山地为主D.西风影响明显

5.影响岛链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流向B.板块运动

C.径流分布D.火山喷发

4.D 5.A [第4题,从图中的经纬度和国家及海域的名称可知,该区域位于西欧,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形成是终年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第5题,图中的岛链和该地区的北大西洋暖流的流向平行,故其形成和向北流动的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

考点二|世界气温和降水

(对应学生用书第199页)

[识记—基础梳理]

1.气温

(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最高气温

出现时间

最低气温

出现时间

差值

变化差异

日变化

约14时

日出前后

日较差

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

年变化

北半球7月

北半球1月

年较差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

南半球1月

南半球7月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如上图)。

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半球

等温线较平直(如上图)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

同纬度

地带

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地形(地势高低)

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暖流经过气温升高

洋流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2.降水

(1)形成条件

(2)影响降水的因素及表现

影响因素

表现

纬度因素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大气环流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洋流因素

暖流影响地区降水多,寒流影响地区降水少

地形因素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降水的季节变化

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常年湿润区、全年少雨区。

②降水季节差异较大,如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

(4)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特征

赤道附近

降水多(2000mm以上)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

全年

多雨

两极附近

降水少(200mm以下)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

全年

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

东岸

降水多(500mm以上)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

多雨

大陆

西岸

降水少(500mm以下)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全年

少雨

中纬度

内陆

降水少(500mm以下)

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

全年

少雨

大陆

东岸

降水多(500~1000mm)

冬季: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夏季:

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

多雨

大陆

西岸

降水多(500~1000mm)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常年

湿润

南北纬

30°~40°的

大陆西岸

降水较多(300~1000mm)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

多雨

[运用—考向通关]

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a        图b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1.C 2.B [第1题,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都有寒流经过,它们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这些海域的南北温差减小,从而使1月平均气温10℃~22℃的范围变宽。

第2题,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特征可知,图b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结合图中各地的相对位置可知,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

读下图,回答3~4题。

【导学号:

92040138】

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西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4.R河段(  )

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3.B 4.A [第3题,根据图中的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大陆西岸,在夏季,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成西南风,给沿岸地区带来丰富降水。

第4题,R河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明显,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

考点三|世界居民和国家

(对应学生用书第200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世界的居民

(1)人口分布不均

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

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

主要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等地

黑色人种

非洲南部、大洋洲等地

(3)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

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2)人口数量:

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分布

世界贸易

发达

国家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输出资金、技术、经验、信息、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进口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

发展中

国家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输出廉价劳动力、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进口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

[运用—考向通关]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

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1~3题。

1.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  )

A.欧洲          B.南亚

C.东亚和东南亚D.北美东部

2.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有关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 ②老龄化问题严重 ③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 ④死亡率较高 ⑤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⑥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A.①④⑥B.②③④

C.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