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9044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docx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docx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稿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除法

教学目标:

《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

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

分苹果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况,初步发展提出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第二课时

搭一搭

(一)(认识余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有余数除法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

3、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第三课时

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竖式的书写。

2、更加熟练的书写除法的竖式并能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竖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熟练的书写除法的竖式并能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第四课时

搭一搭

(二)(有余数除法竖式)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2、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书写格式。

 

第五课时

分草莓(试商方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更深的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含义。

 

第六课时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课时

试一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课时

练习一(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教学重点:

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方向与位置

教学目标:

《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

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P15-16“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看懂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教学难点:

能说出各个方向。

 

第二课时

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

P17-18“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期于的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

 

第三课时

方向与位置联系

教学内容:

P17-18方向与位置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熟练地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更加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给定一个方向,熟练地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给定一个方向,熟练地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大数

教学目标:

《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

数一数

(一)

教学内容:

教材P19-2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第二课时

数一数

(二)

教学内容:

教材P22-23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认识万。

 

第三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P23

教学目标:

1、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2、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第四课时

拨一拨

教学内容:

教材P24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第五课时

试一试

教学内容:

教材P25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认识数位顺序。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第六课时

比一比

教学内容:

教材P27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第七课时

有多少个字

教学内容:

教材P30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估计的方法,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第八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的: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具体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数学活动,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的意义。

教学难点:

几个数的排列。

 

第九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P32-33

教学目的: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具体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数学活动,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的意义。

教学难点:

读数、写数,比较数的大小,找规律写数。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测量

教学目标:

《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

铅笔有多长

教学内容:

教材P34-35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第二课时

1千米有多长

教学内容:

教材P36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体验1千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第三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P37

教学目标:

1、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学生认识米.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

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加与减

教学目标:

《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

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

买电器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

回收废品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第三课时

十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加法中的“进位”方法。

 

第四课时

小小图书馆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列式计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第五课时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六课时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第七课时

算的对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第八课时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

教材说明: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角,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图案的欣赏与设计5个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继续认识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作好铺垫。

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

认识角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

2、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3、引导学生用观察、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第二课时:

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第三课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操作、归纳、比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明确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

 

第四课时:

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拉动长方形探究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体会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

3、能够准确地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地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

 

第五课时: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几何图形。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简单的有规律的图案。

感受图形的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时、分、秒

单元目标:

1、能够准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并正确区分时针、分针走过的小格所表示的时间。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学会观察钟面,能熟练地说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会求某一段经过的时间。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钟表和钟面上的时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是学习年、月等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体会时刻与经过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培养时间观念与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

奥运开幕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掌握时和分的进率。

2、能够准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并正确区分时针、分针走过的小格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正确区别时针、分针走过的小格所表示的时间。

 

第二课时:

1分有多长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观察钟面,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在活动中初步感受1分和1秒的长短,体会时间的宝贵。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知道1分=60秒,感受1分和1秒的长短。

教学难点:

会计算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第三课时:

淘气的作息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计算经过的时间的过程。

2、学会观察钟面,能熟练地说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会求某一段经过的时间。

3、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求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体会时刻与经过的时间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课时:

数学好玩

(一)

上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经历记录自己一周内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的过程。

2、能够根据时间记录算出经过的时间,并回答问题。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能用时间表示生活中一些事件的经过。

教学难点

会用时、分、秒解决和时间相关的问题。

 

第四课时:

数学好玩

(一)

“重复”的奥妙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

2、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知道事物的排列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3、培养观察、归纳及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能发现图形和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调查与记录

教学目标:

《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

课题:

评选吉祥物

教学目标:

1、结合举手和投票评选吉祥物的活动,体会收数据的方法和统计调查的必要性。

2、在调查活动中,通过观察,能看懂他人记录调查的数据,了解记录调查数据的方法。

3、在调查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以及对数据调查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数据的统计方法。

2、能看懂他人记录调查的数据,了解记录调查数据的方法。

 

第二课时

最喜欢的水果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收集与整理数据,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3、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预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并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2、看懂统计图表,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好玩教材分析

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

上学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初步的记录时间的数学活动经验。

2、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结合上学时间的现实情境,发展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2、运用所学有关时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

重复的奥妙

教学目标:

1、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者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了解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